一种治疗热毒浸淫型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328005阅读:来源:国知局
050] 香茅:辛,温。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用于风湿疼痛,头痛,胃痛,腹痛,腹泻,月经不 调,产后水肿,跌打淤血肿痛。
[0051] 四方麻: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流行性腮腺炎;咽喉肿痛;肠炎;痢 疾;淋巴结核;痈疽种毒;湿疹;烧烫伤;跌打损伤。
[0052] 鹩哥舌: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松叶耳草的全草。淡甘;平。归肝;脾经。消 积;除胀;散瘀;解毒。主小儿疳积;潮热;疮疖痈疽;跌打肿痛;毒蛇咬伤。1.《陆川本 草》: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疮痈,蛇伤。2.《广西中药志》:清热,祛积,止血,消肿。治小儿 推积、潮热。
[0053] 厚朴: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0054]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 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0055] 玉竹:甘;平。归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 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0056]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本经》曰:"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 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 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浙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 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 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 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5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热毒浸淫型褥疮的药物,药物剂型可 以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 齐?、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擦剂、灌 肠剂和贴剂。
[0058]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9] 实施例1本发明的膏剂 取鱼腥草16g、白药子25g、三颗针16g、石蝉草29g、金果榄16g、爵床15g、岗梅根18g、 古羊藤15g、苦蒿22g、升麻18g、虎尾兰22g、宭送菜16g、爬树龙27g、豆瓣绿20g、苏木31g、 茜草16g、赤芍28g、倒扣草20g、马蹬草llg、牡丹皮23g、鸡血藤9g、石见穿23g、四叶草23g、 山筠25g、千层塔7g、香茅25g、四方麻15g、鹩哥舌25g、厚朴22g、酸枣仁23g、玉竹19g和甘 草 16g。
[006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每次加入6倍量的 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醇含量为50%,静置4小时, 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3重量份硬脂酸、1. 5重量份 十八烷基醇、1. 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 至80°C,在不断搅拌下加入3重量份维生素 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 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 钠、1. 5重量份三乙醇胺、2重量份羟苯乙酯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80°C,获得水 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1 小时,使乳化,在65°C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
[0061] 实施例2本发明的擦剂 取鱼腥草18g、白药子23g、三颗针12g、石蝉草27g、金果榄llg、爵床12g、岗梅根23g、 古羊藤17g、苦蒿26g、升麻12g、虎尾兰25g、宭送菜15g、爬树龙21g、豆瓣绿23g、苏木19g、 茜草20g、赤芍23g、倒扣草18g、马蹬草12g、牡丹皮18g、鸡血藤13g、石见穿25g、四叶草 15g、山茜22g、千层塔9g、香茅18g、四方麻24g、鹩哥舌19g、厚朴23g、酸麥仁31g、玉竹17g 和甘草24g。
[006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8倍量 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 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 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0063] 实施例3本发明的喷雾剂 取鱼腥草20g、白药子21g、三颗针18g、石蝉草25g、金果榄17g、爵床9g、岗梅根20g、古 羊藤llg、苦蒿29g、升麻15g、虎尾兰30g、宭送菜13g、爬树龙28g、豆瓣绿17g、苏木25g、茜 草23g、赤芍25g、倒扣草14g、马蹬草18g、牡丹皮26g、鸡血藤llg、石见穿28g、四叶草19g、 山筠13g、千层塔6g、香茅23g、四方麻13g、鹩哥舌20g、厚朴28g、酸枣仁27g、玉竹25g和甘 草 18g。
[0064]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浸泡6小时,武 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 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 将步骤a的药渣加90%乙醇浸泡1. 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160 目滤过,取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 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C时1. 35的浸膏2 ; c、 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0065] 毒性实验: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该品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第二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中 6. 3节,日本大耳白兔雄性4只,体重2kg~3kg,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膏剂直接涂在 动物左侧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4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 洗残留受试物,于除去受试物后l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 应,最高积分均值为"〇",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0066]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X3cm, 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_二硝基氯苯,致敏 用1 %浓度,激发用〇. 1 %浓度;试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擦剂。取本发明实施例2的擦 剂擦于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擦本品1次, 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 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 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〇%。
[0067]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X3cm, 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_二硝基氯苯,致 敏用1 %浓度,激发用〇. 1 %浓度;试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喷雾剂。取本发明实施例3 的喷雾剂喷于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喷本品 1次,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 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 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 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0068] 临床资料: 本组224例热毒浸淫型褥疮患者,男125例,女99例;年龄51-73岁,平均65岁;其 中,心功能衰竭患者31例,车祸及不慎摔伤患者19例,肝腹水患者47例,偏瘫患者127例; 随机分为四组,四组间年龄、病程、性别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 : 膏剂治疗组:56人,男32人,女24人。
[0069] 擦剂治疗组:56人,男31人,女25人。
[0070] 喷雾剂治疗组:56人,男31人,女25人。
[0071] 西药对照组:56人,男31人,女25人。
[007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 好发于骸尾、背脊、肘躁等骨突易受压迫及摩擦部位; 2、 初起皮肤上出现褐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