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66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巾1的生产线 中涂布。从抑制设备投资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生产线中涂布血液润滑性 赋予剂,进而为了抑制血液润滑性赋予剂脱落、污染生产线,优选在生产线的下游工序、具 体而言即将将产品封入单个包装之前涂布血液润滑性赋予剂。
[0088] 如图3所示,表层2具有设置于肌肤接触面侧的第一层21和设置于非肌肤接触面 侧的第二层22。
[0089] 第一层21的一面(图3中上表面)形成生理用卫生巾1的肌肤接触面。如图3所 示,在第一层21,在其非肌肤接触面层叠第二层22,表层2形成两层结构。表层2除了第一 层21和第二层22之外,还可以具有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第三层。只要第二层22设置于第一 层21的非肌肤接触面侧,则对设置第三层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第一层21与 第二层22之间设置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第三层。另外,可以在第二层22的与第一层21侧相 反一侧的面设置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第三层。
[0090] 第一层21,通过后述的齿轮拉伸来进行凹凸赋形,如图3所示,具有许多凸部8和 凹部9。如图3所示,凸部8在肌肤接触面侧隆起,内部形成空洞。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凸部 8的形状而言,底面为矩形状,作为整体,形成棱线圆滑的扁平的长方体或截头方锥体,但是 凸部8的形状能够在内部为空洞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作为凸部8的形状,可列举出例如顶 点圆滑的棱锥状(例如三棱锥状、方锥状等)、顶点圆滑的圆锥状、拱形状等。如图3所示, 凸部8和凹部9交替配置于X方向和Y方向而形成列,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列中,在相邻的 凸部8之间存在凹部9 ( 即,在一个凸部8的周围存在4个凹部9)。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 两列中,凸部8各偏移一半间距来配置,因此俯视表层2时,凸部8的配置图案形成锯齿格 子状。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Y方向与表层2的制造工序中的搬送方向(MD方向)一致,X 方向与垂直于MD方向的方向(CD方向)一致。
[0091] 凸部8的高度通常为0· 1~10_,优选为0· 5~2. 5_,宽度(X方向)通常为 0· 1~2Ctam,优选为2~ICtam,长度(Y方向)通常为0· 1~2Ctam,优选为2~ICtam,凸部8 的间隔(凹部9的宽度或长度)通常为0· 2~20mm,优选为1~10mm。
[0092] 作为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可列举出例如无纺布、形成有透液孔的合成树脂薄 膜、合成树脂薄膜和无纺布的层叠体等,优选为无纺布。作为无纺布,可列举出例如透气无 纺布、热粘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作为构成无纺 布的纤维,可列举出例如天然纤维(羊毛、棉花等)、再生纤维(人造丝、乙酸酯等)、无机纤 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 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离聚物树脂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等聚酯;尼龙等聚酰 胺)等。作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形态,可列举出例如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岛/海 型纤维等复合纤维;中空类型的纤维;扁平、Y型、C型等异型纤维;潜在卷曲或显在卷曲的 立体卷曲纤维;通过水流、热、压花加工等物理上的负荷分割而成的分割纤维等。构成无纺 布的纤维的纤度优选为1~20分特(dtex),进一步优选为1. 5~4dtex。
[0093] 第一层21为无纺布的情况下,优选规定方向中的断裂伸长率为50%以上。由此, 能够进行均匀的凹凸赋形。需要说明的是,断裂伸长率为在特定方向使无纺布伸长而断裂 时的伸长率,将处于脱力状态的无纺布的原来的长度作为L1、将伸长时的长度作为L2时, 通过(L2-L1)/L1算出。
[0094] 第一层21为无纺布的情况下,从柔软性和伸缩性提高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弹性 纤维。作为含有弹性纤维的无纺布,可列举出例如在含有弹性纤维的弹性层的至少一面配 置实质上由非弹性的纤维构成的非弹性层、通过热熔接将两层在保持弹性层的构成纤维形 态的状态下接合而成的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复合无纺布);将以不会相互交叉而在一方 向延伸的方式排列的许多弹性长丝,在实质上非伸长状态下,在它们的全部长度与能够伸 长的无纺布接合而成的伸缩性无纺布等。各种伸缩性无纺布是公知的(例如公知的伸缩性 (例如日本特开2008-1791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206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2066 号公报、日本专利3054930号公报等)),可以适当选择来使用。
[0095] 作为弹性纤维的材料,可列举出例如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弹性体、聚酯系弹 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等,作为非弹性纤维的材料,可列举出例如聚乙烯 (PE)、聚丙烯(PP)、聚酯(PET、PBT)、聚酰胺等。
[0096] 对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基重没有特别限定,第一层21的基重通常为10~ 100g/m2,优选为10~30g/m2,第二层22的基重通常为5~50g/m2,优选为10~30g/m 2。包 含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表层2的整体的基重通常为15~150g/m2,优选为20~60g/ Hl20
[0097] 第一层21的凸部8中,优选顶部与侧部的纤维密度及基重大致相同。即,优选纤 维密度及基重在全部凸部8大致恒定。通过通常的齿轮拉伸来形成凸部的情况下,经过齿 轮拉伸的部分形成凸部的侧部,因此与凸部的顶部相比,凸部的侧部的纤维密度及基重容 易降低。液体容易由纤维密度低处移动到高处,因此若与凸部的顶部相比,凸部的侧部的纤 维密度低则液体的移动受到阻碍。另外,若与凸部的顶部相比,凸部的侧部的基重低则凸部 容易被压垮。与此相对,若凸部8的顶部与侧部的纤维密度大致相同则液体的移动未受到 阻碍,凸部不易被压垮。需要说明的是,凸部8的侧部包括存在于MD方向(Y方向)和CD 方向(X方向)的部分。顶部与侧部的纤维密度及基重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侧部的任意一部 分也具有大致相同的纤维密度和基重。
[0098] 液体存在由纤维密度低的部分转移到纤维密度高的部分的倾向,因此凸部8的纤 维密度梯度的有无和程度,可以通过对于凸部8滴加有色的液体(例如含有色素的液体)、 利用滴加后的颜色浓淡进行评价。即,颜色浓的部分可以评价为液体转移量多的部分,即, 纤维密度相对高的部分,颜色淡的部分可以评价为液体转移量少的部分,即,纤维密度相对 小的部分。
[0099] 凸部8的基重可以如下所述测定。
[0100] (1)在应该测定的范围做上标记,测定其面积:SAa (m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 误差,使得样品的总面积超过5cm2来进行标记。
[0101] (2)使用锐利的刃具例如切刀的备用刀片切出所标记的范围,测定其总质量: TM(g)。
[0102] (3)应该测定范围的基重BSa (g/m2)通过下式求出。
[0103] BSa (g/m2) = TM (g)/SAa (m2)
[0104] 第一层21在凸部8以外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凹部9)中,与第二层22部分地接 合。第一层21的凹部9可以其全部与第二层22接合,也可以其一部分与第二层22接合。
[0105] 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方式为利用热压花处理的热熔接,由此形成将第一层21的凹 部9和第二层22接合的压花部。即,第一层21的凹部9和第二层22通过压花部接合。作 为利用热压花处理的热熔接以外的接合方式,可列举出例如超声波压花、利用粘接剂的粘 接等。
[0106] 从提高利用热压花处理的热熔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第一层21和/或第二层22 含有热熔接性纤维。作为热熔接性纤维,可列举出例如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树 脂构成的热熔接性纤维。作为聚烯烃,可列举出例如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 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聚丁烯、以它们作为 主体的共聚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 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等。从由于软化点比较低、为KKTC 前后而热加工性优异的观点,以及刚性低、为柔软的触感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聚乙烯特别 是HDPE。作为聚酯,可列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聚乳酸、聚乙醇酸为代表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直至 碳原子数20的多羟基烷酸等的聚酯、以它们作为主体的共聚物、以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作 为主要成分并且共聚少量的其它成分而成的共聚聚酯等。从由于具有弹性反弹性而能够构 成缓冲性高的纤维和无纺布的观点、以及工业上能够廉价地得到的经济上的观点考虑,优 选为PET。作为聚酰胺,可列举出例如6-尼龙、6,6_尼龙等。热熔接性纤维可以由一种热 塑性树脂构成,也可以为含有两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复合纤维(例如芯鞘型复合纤维、 并列型复合纤维)。热熔接性纤维可以为短纤维短纤,也可以为长纤维长丝。热熔接性纤维 的粗细程度例如可以调整到1~7dtex。
[0107] 在表层2可以设置多个开孔部。由此,透液性提高,泄漏、闷热降低。开孔部例如 可以以贯通表层2的方式设置。开孔部的直径例如可以调整到0. 2~10_。设置多个开孔 部的情况下,开孔部的间隔例如可以调整到〇. 5~20mm。
[0108] 表层2可以进行亲水化处理。作为亲水化处理,可列举出例如利用亲水剂的表层2 表面的涂覆、向第一层21和/或第二层22的构成成分的亲水剂的添加、电晕处理、等离子 体处理等。若对表层2进行亲水化处理,则在表层2稀疏共存源自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亲 油性区域和源自亲水剂的亲水性区域,经血由表层2的凸部8滑落,容易转移到吸收体。
[0109] 底层3为不能透过经血等液态排泄物的片材,为非透液性层的一例。底层3可以 防止被吸收体4吸收的液态排泄物的泄漏。底层的一面为非肌肤接触面(本实施方式中, 与佩带者的穿着的衣服(内衣)接触的面)。为了降低佩带时的闷热,底层3优选除了非透 液性之外还具有透湿性。
[0110] 作为底层3,可列举出例如实施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 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薄膜、无纺布与合成树脂薄膜的复合片材(例如在纺粘、 水刺等的无纺布接合透气性的合成树脂薄膜而成的复合薄膜)、耐水性高的熔喷无纺布用 强度强的纺粘无纺布夹着而成的SMS无纺布等。
[0111] 吸收体4含有吸收经血等液态排泄物的吸收性材料。吸收体4中含有的吸收性材 料,只要能够吸收?保持经血等液态排泄物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吸收性材料,可列举出 例如吸水性纤维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