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痰凝型骨结核的药物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51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 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23]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 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 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 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002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具有温阳散 寒,化痰散结,温经通脉的功效,主治阳虚痰凝型骨结核能直达病灶,治疗疗程短,治愈后不 容易复发,同时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价 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骨结核病,属于中医"流痰"的范畴。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 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 《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 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 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 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如发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发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 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发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发 生在手指骨节的,叫蜣螂蛀等。
[0026] 阳虚痰凝型骨结核阳气不足,气血亏损,风寒痰浊之邪乘虚侵入筋骨,使骨骼气 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处隐痛,功能活动障碍;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故神疲乏 力,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象。
[0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结核的药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茱萸、列当、丁 香、枇杷芋、葱实、萌芦巴、枸杞子、锁阳、萝摩、花蝴蝶根、薜荔、当归、杜衡、接气草、薯莨、水 寥、红骨参、过江龙,黄荆子、毛大丁草、蜂窝草、痰火草、魔芋、金橘根、白粉藤、鹿角菜、麻布 七、油菜子、马蹬草、红橡木、沙芥和生甘草。其中,山茱萸、列当、丁香、枇杷芋、葱实、萌芦巴 温补肾阳;枸杞子、锁阳补肾生精;萝摩、花蝴蝶根、薜荔、当归、薯莨补血助阳,散寒气;杜 衡、接气草散风逐寒;水寥、红骨参、过江龙温经通脉;黄荆子、毛大丁草、蜂窝草、痰火草、 魔芋、金橘根、白粉藤、鹿角菜化痰散结;麻布七、油菜子、马蹬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红橡 木、沙芥行气解毒,生甘草调和诸药。
[0028]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 瘘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0029] 列当:另Ij名草苁蓉、独根草、兔子拐棒。甘,温。补肾助阳,强筋骨。用于性神经衰 弱,腰腿酸软;外用治小儿腹泻,肠炎,痢疾。
[0030] 丁香: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 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瘘。
[0031] 枇杷芋:为列当科植物丁座草的块茎。别名枇杷玉(《陕西中草药》),千斤重(《全 展选编?传染病》)。《陕西中草药》:〃涩微苦,温。〃温肾,消胀,止痛。治腹胀,胃痛,疝气, 劳伤咳嗽,血吸虫病。①《陕西中草药》:〃理气止痛,止咳化痰,消胀健胃。治腹胀,胃痛,疝 气,劳伤咳嗽。〃②《西藏常用中草药》:〃补肾助阳,强筋骨。治腰酸腿痛,阳瘘。〃 葱实: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性味辛,温。①《本经》:〃辛,温。〃②《品汇精要》:〃 味辛,性温,无毒。〃温肾,明目。治阳瘘,目眩。①《本经》:〃主明目,补中不足。〃②《本草 经集注》:〃解藜芦毒。〃③《中药志》:〃治肾虚阳瘘,目眩。〃 萌芦巴: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苦,温。归肾经。温肾,祛寒,止痛。 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0032]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 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33] 锁阳:别名锈铁锤、地毛球、锁燕。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甘, 温。归脾、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瘘软,阳瘘滑精,肠燥便秘。 [0034]萝摩: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萝摩科萝摩属植物萝 摩,以块根、全草和果壳入药。根:甘,温。果壳:辛,温。全草:甘、微辛,温。根:补气益精。 用于体质虚弱,阳瘘,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外用治疔疮,五步蛇咬伤。果壳:补虚助 阳,止咳化痰。用于体质虚弱,痰喘咳嗽,百日咳,阳瘘,遗精;外用治创伤出血(用种毛贴患 处)。全草:强壮,行气活血,消肿解毒。用于肾虚遗精,乳汁不足;外用治疮疖肿毒,虫、蛇咬 伤。此处用全草。
[0035] 花蝴蝶根:别名皂药根(《分类草药性》),拐枣七、鸡脚七(《贵州民间药物》),血当 归(《云南中草药》)。为寥科植物缺腰叶寥或华缺腰叶寥的根。性味苦涩,寒。①《分类草 药性》:〃味甜,性平。〃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苦微涩。〃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酸涩,平,无毒。〃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高热神昏,肺痨咳嗽,汤火伤,瘰疬,痈疖肿毒, 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0036] 薜荔: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别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 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 爬墙虎、风不动(《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龙藤(《中药志》),常春藤 (《广西中药志》)。性味酸,平。①《纲目》:〃酸,平,无毒。〃②《广东中药》II:〃味淡,微凉。 〃③《福建中草药》:〃苦,平。〃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 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 疬疡及风恶疥癣。〃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 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 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37] 杜衡:别名怀、蘅薇香(《大戴札记》),牡、土卤(《尔稚》),楚蘅(《范子计然》),杜蘅 (《广雅》),土杏(《博物志》),马蹄香((唐本草》),榷香(洪刍《香蕾,),杜衡葵(《尔雅翼,),土 细辛(《土宿本草》),钹儿草(《太仓州志》),杜葵(《纲目》)。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 或全草。味辛,温,无毒。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 月中,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 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 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 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 肿, 接气草:别名召叶细辛、马蹄香、毛乌金、乌金七、花脸细辛。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 物短尾细辛的全草。辛;苦;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痛。主风寒头痛;痰 饮咳喘;胃寒痛;腹痛;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38] 薯莨: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以块茎入药。苦、微酸、涩,平。活血补血,收敛固 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0039] 水寥:为寥科植物水寥的全草。辛,平。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 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0040] 红骨参:唇形科红骨参,以根入药。淡,温。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补虚;调 经;祛风止咳。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崩漏;伤风咳嗽。
[0041] 过江龙:为石松科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辛;温;苦。归肝;膀胱经。祛风胜湿; 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利尿。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0042] 黄荆子:另U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为马鞭草科植物 黄荆的果实。辛苦,温。祛风,除痰,行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 痔漏。
[0043]毛大丁草:为菊科毛大丁草属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微苦,平。入肝、肺二经。清 热解毒,止咳化痰,痢疾,小二疳积;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 气,活血。治伤风咳嗽,哮喘,水肿,胀满,小便不通,小儿食积,妇人经闭,跌打损伤,痈疽,疔 疮,流注。
[0044] 蜂窝草:别名打毒金。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的全草。【性味】苦、辛,温。 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感冒,头痛,牙痛,咳嗽,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
[0045] 痰火草: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甘、 淡,凉。化痰散结。用于淋巴结结核。
[0046] 魔芋:别名筠篛、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 以球状块茎入药。辛,寒。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痈疖肿 毒,毒蛇咬伤。
[0047]金橘根:别名寿星柑根(《四川中药志》)。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根。酸苦, 温。①《四川中药志》:〃酸甘,温,无毒。〃②《闽东本草》:〃苦辛,温。〃【功能主治】行气, 散结。治胃痛吐食,瘰疬,疝气,产后腹痛,子宫下垂。①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