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痰凝型骨结核的药物及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8451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68] 胶囊剂治疗组:77人,男49人,女28人。
[0069] 蜜炼丸剂治疗组:77人,男49人,女28人。
[0070] 汤剂治疗组:77人,男49人,女28人。
[0071] 中成药对照组:77人,男49人,女28人。
[0072]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化验和X线检查,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
[0073] 阳虚痰凝型: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 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0074] 凡符合以上标准的诊断为骨结核,中医辨证为阳虚痰凝型。
[0075]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组: 蜜炼丸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蜜炼丸剂,一日2次,一次4粒,每15天 为一疗程; 胶囊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胶囊剂,一日2次,一次4粒,每15天为一 疗程; 汤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汤剂,一日1剂,早晚两次服用,每15天为一 疗程; 对照组: 口服汤剂,一日1剂,早晚两次服用,汤剂组方:熟地15g,白芥子6g,鹿角胶9g,猫 爪草30g,麻黄3g,夏枯草15g,丹皮12g,黄苗30g,双花30g,木瓜30g,元胡IOg ,威灵仙15g,薏该仁30g,甘草6g。
[0076]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X线片示骨质修复清晰。
[0077] 显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体质恢复,X线片示骨质大部分修复。
[0078] 好转:在1个疗程内,全身及局部症状减轻,但未达到显效标准,X线片部分 骨质修复。
[0079] 无效:经2个疗程症状,体质及X线片均无好转。
[0080]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阳虚痰凝型骨结核,相对于对 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阳虚痰凝型 骨结核,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0081] 表1四组分别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阳虚痰凝型骨结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茱萸、列 当、丁香、枇杷芋、葱实、萌芦巴、枸杞子、锁阳、萝摩、花蝴蝶根、薜荔、当归、杜衡、接气草、薯 莨、水寥、红骨参、过江龙、黄荆子、毛大丁草、蜂窝草、痰火草、魔芋、金橘根、白粉藤、鹿角 菜、麻布七、油菜子、马蹬草、红橡木、沙芥和生甘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山茱萸28~40份、列当18~25份、丁香12~22份、枇杷芋3~8份、葱实15~26份、 萌芦巴16~26份、枸杞子20~30份、锁阳20~27份、萝摩12~18份、花蝴蝶根3~7 份、薜荔8~16份、当归28~40份、杜衡15~23份、接气草14~20份、薯莨9~20份、 水寥10~16份、红骨参19~29份、过江龙10~16份、黄荆子9~17份、毛大丁草10~ 16份、蜂窝草12~21份、痰火草11~19份、魔芋3~7份、金橘根18-28份、白粉藤3~8 份、鹿角菜7~16份、麻布七3~7份、油菜子10~19份、马蹬草14~25份、红橡木18~ 27份、沙芥10~22份和生甘草10~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 比为:山菜英30~37份、列当19~24份、丁香13~20份、批把宇4~7份、葱实16~ 24份、萌芦巴18~23份、枸杞子21~28份、锁阳22~26份、萝摩13~17份、花蝴蝶根 4~6份、薜荔9~14份、当归30~37份、杜衡16~22份、接气草15~19份、薯莨10~ 18份、水寥11~15份、红骨参20~28份、过江龙11~15份、黄荆子10~16份、毛大丁 草11~15份、蜂窝草13~18份、痰火草12~17份、魔芋4~6份、金橘根19-25份、白 粉藤4~7份、鹿角菜8~13份、麻布七4~6份、油菜子11~17份、马蹬草15~23份、 红橡木20~25份、沙芥12~20份和生甘草11~1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 为:山茱萸35份、列当24份、丁香13份、枇杷芋4份、葱实18份、萌芦巴23份、枸杞子28 份、锁阳22份、萝摩17份、花蝴蝶根5份、薜荔9份、当归30份、杜衡18份、接气草15份、 薯莨18份、水寥11份、红骨参24份、过江龙15份、黄荆子16份、毛大丁草11份、蜂窝草14 份、痰火草12份、魔芋6份、金橘根25份、白粉藤4份、鹿角菜10份、麻布七6份、油菜子11 份、马蹬草15份、红橡木22份、沙芥20份和生甘草13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 数比为:山茱萸30份、列当21份、丁香20份、枇杷芋7份、葱实24份、萌芦巴21份、枸杞子 25份、锁阳25份、萝摩14份、花蝴蝶根4份、薜荔14份、当归37份、杜衡22份、接气草17 份、薯莨15份、水寥15份、红骨参28份、过江龙11份、黄荆子13份、毛大丁草12份、蜂窝 草18份、痰火草13份、魔芋5份、金橘根21份、白粉藤5份、鹿角菜8份、麻布七4份、油菜 子17份、马蹬草18份、红橡木20份、沙芥12份和生甘草11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 数比为:山茱萸37份、列当19份、丁香17份、枇杷芋6份、葱实16份、萌芦巴18份、枸杞子 21份、锁阳26份、萝摩13份、花蝴蝶根6份、薜荔11份、当归31份、杜衡16份、接气草19 份、薯莨10份、水寥14份、红骨参20份、过江龙13份、黄荆子10份、毛大丁草15份、蜂窝 草13份、痰火草17份、魔芋4份、金橘根19份、白粉藤7份、鹿角菜13份、麻布七5份、油 菜子15份、马蹬草23份、红橡木25份、沙芥15份和生甘草16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山茱萸、列当和丁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 :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 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 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 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 °C时相对密度为1. 04的浸膏,成为组 分1 ; 步骤3 :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 5小时,1. 5-2小时提取1次,浓缩过滤 为浸膏状,为组分2 ; 步骤4 :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 搓成丸剂。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山茱萸、列当和丁香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 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 : 3~6,搅 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 °C~50 °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C 时相对密度为1. 15~1. 17的清膏; 第二步,将枇杷芋、葱实、萌芦巴、枸杞子、锁阳和萝摩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 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 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 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8~1. 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C~70°C减压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干 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 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 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 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 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 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 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痰凝型骨结核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山茱萸、列当、丁香、枇杷芋、葱实、葫芦巴、枸杞子、锁阳、萝藦、花蝴蝶根、薜荔、当归、杜衡、接气草、薯莨、水蓼、红骨参、过江龙、黄荆子、毛大丁草、蜂窝草、痰火草、魔芋、金橘根、白粉藤、鹿角菜、麻布七、油菜子、马蹬草、红楤木、沙芥和生甘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阳散寒,化痰散结,温经通脉的功效,主治阳虚痰凝型骨结核能直达病灶,治疗疗程短,治愈后不容易复发,同时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价格低廉的特点。
【IPC分类】A61P31-06, A61K36-8962
【公开号】CN104771562
【申请号】CN201510123868
【发明人】毕旻生
【申请人】济南鸿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