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21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0003]ERCP治疗肝胆胰疾病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胰腺炎、胆管炎及出血是ERCP术后三大并发症。该并发症常常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临床上,为了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常常在胰管内置入胰液内引流管或鼻胰引流管,在胆管内置入胆管内引流管或鼻胆引流管,其中以胰液内引流管和鼻胆引流管的使用最为常见。
[0004]目前临床应用的胰液内引流管多为直管或单猪引流管,两种引流管均由发生内移位、自行脱出的可能,而且需行二次ERCP手术将置入的引流管取出。
[0005]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胆引流管的头端能自行盘踞于胆管内,但是引流管的头端对胆管粘膜的刺激可导致局部粘膜反应性增生;拔管过程中,引流管头端可引起胆管及肠道粘膜的损伤,甚至能诱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引流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恶心,甚至呕吐症状。由于鼻胆管依靠自身张力,盘踞于引流管内,由于缺乏支撑力,流管可自行发生脱出。

【发明内容】

[0006]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000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8]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包括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和胰液内引流管,所述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引流管段I,引流管段II和引流管段III,所述引流管段II的外壁套接有球囊薄膜,所述球囊薄膜的横截面呈梅花形,所述引流管段I内设有与所述引流管段II连通的管道I和与所述球囊薄膜连通的管道II,所述管道II的另一端通过帽与管连接,所述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所述帽具有圆柱形头部和圆台形尾部,所述圆台形尾部的小端与所述圆柱形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头部上设有与所述管道II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I,所述管具有圆台形头部,所述圆台形头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圆台形尾部具有与所述圆台形头部相匹配的通孔II,所述通孔II远离所述圆柱形头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通孔II上还设有光滑部,所述光滑部位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头部之间,所述圆台形头部的小端与所述管道II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通孔I与所述通孔II连通;
[0009]所述胰液内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和位于所述引流管管体上端的管帽I,
[0010]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侧壁与所述引流管段I的侧壁通过连接部连接,
[0011]所述引流管段III的侧壁和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侧壁均设有侧孔。
[0012]所述引流管段1、所述引流管段II和所述引流管管体整体呈Y型。
[0013]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
[0014]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下端距离所述球囊薄膜的下端Icm?1.5cm。
[0015]所述管帽I为圆台状管帽,所述圆台状管帽的上端具有圆弧面I,所述圆弧面I上设有通孔III。
[0016]所述球囊薄膜的两端分别通过金属环与所述引流管段II的外壁连接。
[0017]所述金属环为不透X射线材料制成。
[0018]所述管与所述三通阀螺纹连接。
[0019]所述管与所述三通阀之间涌过卡扣连接。
[0020]所述引流管段III的远离所述引流管段II的一端设有管帽II,所述管帽II具有圆弧面II,所述圆弧面II上设有通孔IV。
[002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依靠充盈的水囊对十二指肠乳头及胆管壁具有较强的张力,能起到防止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脱出的目的;
[0023]2、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的水囊大小可变(1.0cmU.5cm,2.0cm),适合于各种直径的胆管;
[0024]3、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头端为直管(引流管段III),置入及取出过程中对胆管粘膜、十二指肠乳头及上消化道粘膜无损伤,避免常规引流管弯曲头端引起的众多并发症及患者的不适反应;
[0025]4、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的水囊呈梅花状,胆汁可顺利通过,在防止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移位的同时,不会引起胆道梗阻;
[0026]5、胰液内引流管直接与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相连,具有防止胰液内引流内移位或脱出的作用;
[0027]6、在取出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的同时,可将胰液内引流管同时取出,避免二次ERCP手术,降低治疗费用及手术风险。
[0028]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引流管装置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的球囊薄膜非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管的圆台形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的球囊薄膜扩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胰液内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图6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置入到工作位置(胆管、主胰管等)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1-图8所示,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包括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I和胰液内引流管2,所述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I包括依次连通的引流管段I 11,引流管段II 12和引流管段III13,所述引流管段II 12的外壁套接有球囊薄膜14,所述球囊薄膜14的横截面呈梅花形,所述引流管段I 11内设有与所述引流管段II 12连通的管道I 111和与所述球囊薄膜14连通的管道II 112,所述管道II 112的另一端通过帽3与管4连接,所述管4的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所述帽3具有圆柱形头部31和圆台形尾部32,所述圆台形尾部32的小端与所述圆柱形头部31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头部31上设有与所述管道II 112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I 33,所述管4具有圆台形头部41,所述圆台形头部4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圆台形尾部32具有与所述圆台形头部41相匹配的通孔II 34,所述通孔II 34远离所述圆柱形头部3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通孔II 34上还设有光滑部35,所述光滑部35位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头部31之间,所述圆台形头部31的小端与所述管道II 112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通孔I 33与所述通孔II 34连通;
[0039]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