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3443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为尚脂蛋白血症。目如公认尚血脂症,包括尚胆固醇血症、尚甘油二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血脂症。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肾损害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0003]近年来,我国高血脂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正在逐年上升,它不仅成为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降低血脂除低脂饮食外,采用降脂药物达到降脂的作用是药物学领域的研宄目标之一。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药物为中草药,作为中草药,其具有自身的优点,具有相对毒性低,副作用少等特点,这使得中草药能够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处方合理,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对高血脂症有极好治疗效果,适于高血脂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6]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金盏菊花30?55份女贞子28?53份蒲黄26?52份蔷薇根24?50份白茅根24?48份斑竹壳22?46份见血清21?45份牡蒿20?44份惊风草18?40份茜草根16?39份黄精14?38份枸杞子12?37份刺五加9?33份杜仲皮7?31份杜仲翅果仁6?29份大血藤4?24份。
[0007]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金盏菊花30份女贞子28份蒲黄26份蔷薇根24份白茅根24份斑竹壳22份见血清21份牡蒿20份惊风草18份茜草根16份黄精14份枸紀子12份刺五加9份杜仲皮7份杜仲翅果仁6份大血藤4份。
[0008]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金盏菊花45份女贞子43份蒲黄42份蔷薇根40份
白茅根38份斑竹壳36份见血清35份牡蒿34份惊风草30份茜草根29份黄精28份枸杞子27份刺五加23份杜仲皮21份杜仲翅果仁19份大血藤14份。
[0009]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金盏菊花53份女贞子51份蒲黄50份蔷薇根48份
白茅根46份斑竹壳44份见血清43份牡蒿42份惊风草38份茜草根37份黄精36份枸杞子35份
刺五加32份杜仲皮29份杜仲翅果仁27份大血藤22份。
[0010]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金盏菊花、女贞子、蒲黄、蔷薇根、白茅根、见血清、惊风草、茜草根、黄精、枸杞子、刺五加、杜仲皮、大血藤去杂质,置于容器中,加入5~10倍的蒸馏水,60°C浸提3~5小时后,煮沸1~2小时,得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1.3的浸膏,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备用;
(2)取斑竹壳去杂质、微波烘干,烧灰得粉剂,紫外线辐射灭菌,备用;
(3)取牡蒿去杂质,微波烘干,粉碎,过80目细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紫外线辐射灭菌,备用;
(4)取杜仲翅果仁去杂质,微波烘干,粉碎过80目筛,装入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0)2萃取技术进行萃取,控制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0°C,分离温度35°C,萃取时间1~2小时,得萃取物,将萃取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1.3的浸膏,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备用;
(5 )将步骤(I)所得的浸膏,与步骤(2 )所得的粉剂、步骤(3 )所得的挥发油和步骤(4 )所得的浸膏进行充分混合后,可以添加或不添加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崩解剂、粘合剂等)制成各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合剂等,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
[0011]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12]金盏菊花:味淡,性平。凉血止血;清热泻火。主肠风便血;目赤肿痛,有降血脂、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0013]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0014]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0015]蔷薇根:味苦涩,性凉。归脾、胃、肾经。清热解毒,除风热湿热,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0016]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热病烦渴,黄疸等。《本草经疏》载:“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肝藏血而主筋,补血凉肝,则筋坚矣。血热则崩,凉血和血,则崩自愈矣。益脾补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肿黄疸,而兼理伤寒哕逆也。”。
[0017]斑竹壳:味苦,性寒。凉血透瘆,清血热。
[0018]见血清:味苦,性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清热解毒,补肺止血。”。
[0019]牡蒿:味苦、微甘,性凉。清热,凉血,解毒。《四川中药志》载:“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大小便不通。”。
[0020]惊风草:味苦,性凉。归肝、脾、大肠经。清热燥湿;解毒;凉肝。《云南中草药》载:“清肝消积。”。
[0021]茜草根: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本经》载:“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0022]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0023]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本草述》载:“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
[0024]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归脾、肾、心经。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0025]杜仲皮: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高血压。
[0026]杜仲翅果仁:富含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桃叶珊瑚甙、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等多种聚环烯醚萜甙类等活性成份;能有效的抑制血栓性疾病,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等众多心脑血管性疾病,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的作用。
[0027]大血藤: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002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各味药材相辅相成,对降血脂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标本兼治,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2 )与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提取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30]实施例1。
[0031]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金盏菊花30份女贞子28份蒲黄26份蔷薇根24份白茅根24份斑竹壳22份见血清21份牡蒿20份惊风草18份茜草根16份黄精14份枸紀子12份刺五加9份杜仲皮7份杜仲翅果仁6份大血藤4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