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07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丸剂或 胶囊。
[0046]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
[0047]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140例肠原性青紫症 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0048] 选择病例:
[0049] 临床观察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年龄18~61岁,平 均年龄34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3天;治疗组7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6岁, 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4天。
[0050] 治疗方法:
[0051] 对照组口服1%亚甲蓝溶液,一日三次;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溶液, 一日三次。
[0052] 疗效标准:
[0053]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活恢复正常;
[0054]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0055] 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舌尖、指尖青紫、眼结膜等症状好转;
[0056] 无效:治疗后无任何改变。
[0057]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如表一。
[0058] 表一
[0060] 通过上述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与服用西药相比, 副作用小、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20克、枳壳 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栀10克、僵蚕10克、薄荷10克、板蓝根10克、 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8克、升麻8克、麦冬8克、大黄8克组成。
[0062]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63] 实施例2 :-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30克、枳壳 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荷20克、板蓝根20克、 甘草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2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克、大黄12克组成。
[0064]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65] 实施例3 :-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25克、枳壳 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山栀15克、僵蚕15克、薄荷15克、板蓝根15克、 甘草12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川连10克、升麻10克、麦冬10克、大黄10克组成。
[0066]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67]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20克、枳壳 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栀10克、僵蚕10克、薄荷10克、板蓝根20克、 甘草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2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克、大黄12克组成。
[0068]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69] 实施例5 :-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30克、枳壳 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荷20克、板蓝根10克、 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8克、升麻8克、麦冬8克、大黄8克组成。
[0070]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71] 实施例6 :-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大青叶20克、枳壳 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荷20克、板蓝根10克、 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克、大黄12克组成。
[0072]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一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每日一 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 加或减少,并遵医嘱。
[0073] 部分患者治愈病例如下:
[0074] 周XX,女,42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无力、胸闷、双下肢麻木2小时。入院前2 小时食用发绿的马铃薯后约十余分钟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体温36°C,脉搏80次/min, 呼吸22次/min,血压18/10kPa,神志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末梢呈紫蓝色、心 律齐、心率80次/min、双肺无罗音、腹痛。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一剂后,症状明显减 轻,下肢可活动,继续服用一剂后痊愈。
[0075] 曲XX,女,27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无力、胸闷、双下肢麻木3个小时,入院前3 个小时食用发绿的马铃薯后约十余分钟后出现上述症状。神志清、急性病容、口唇及四肢末 梢呈紫蓝色、心律不齐、偶闻早搏。诊断为马玲薯中毒合并肠原性青紫病。立即给予吸氧, 静注50%葡萄糖40ml,另加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一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 一个疗程后疫愈。
[0076] 贾XX,男,34岁,入院时头晕、恶心、呕吐、无力、胸闷、口唇及四肢末梢呈紫蓝色、 急性病容。经诊断为肠原性青紫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两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继 续一个疗程后疫愈。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 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20-30克、枳壳10-20克、赤芍10-20克、丹皮10-20克、生地10-20克、山栀 10-20克、僵蚕10-20克、薄荷10-20克、板蓝根10-20克、甘草8-15克、连翘8-12克、板蓝 根8-12克、川连8-12克、升麻8-12克、麦冬8-12克、大黄8-12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2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栀10克、僵蚕10克、薄 荷10克、板蓝根10克、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8克、升麻8克、麦冬8克、大 黄8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30克、枳壳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 荷20克、板蓝根20克、甘草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2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 克、大黄12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25克、枳壳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山栀15克、僵蚕15克、薄 荷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12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川连10克、升麻10克、麦冬10 克、大黄10克。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2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栀10克、僵蚕10克、薄 荷10克、板蓝根20克、甘草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2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 克、大黄12克。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30克、枳壳20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 荷20克、板蓝根10克、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8克、升麻8克、麦冬8克、大 黄8克。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青叶2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地20克、山栀20克、僵蚕20克、薄 荷20克、板蓝根10克、甘草8克、连翘8克、板蓝根8克、川连12克、升麻12克、麦冬12克、 大黄12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原性青紫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大青叶、枳壳、赤芍、丹皮、生地、山栀、僵蚕、薄荷、板蓝根、甘草、连翘、板蓝根、川连、升麻、麦冬、大黄十六位中药,服用后,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脏腑之中,标本兼治,具有解毒、镇痉、清热、利尿等功效,可迅速改善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可以恢复肝肾排毒解毒功能,从根本上清除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恢复肠道功能,使消化系统、吸收系统恢复自我调节功能。最终达到平衡阴阳,改善微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最终实现对肠原性青紫症的彻底治愈。
【IPC分类】A61K36/8968, A61K35/64, A61P31/04, A61P39/02
【公开号】CN104922438
【申请号】CN201510300463
【发明人】郭世新
【申请人】郭世新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