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5357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藏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 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 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 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0003] 酒精肝一般指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 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 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常见病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常 见症状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 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 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 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 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等。总之,酒精性脂肪肝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0004] 胆道蛔虫病,蛔虫进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引起急腹症统称为胆道蛔虫病,祖 国医学称之为"厥"或"蛔厥",国外于1765年已尸解发现。其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 不符"为本病特点,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率与卫生条件有关,我 国农村发病率较高,约占胆道疾病8% -12%,少数地区占胆道疾病的首位,多发于青少年。 解放后,由于多年来管水、管粪等卫生、防治工作的结果,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大城市医院已 成为少见病。多数胆道蛔虫病,可通过中西医结合,以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 道蛔虫等手段可治愈。出现严重并发症者考虑手术治疗。
[0005] 在藏医《月王药诊》中记载,病的起因是:如果人体标准量发生余缺现象,会使身体 受损,体质衰弱。如果体质衰弱,身体受损,其外缘是组成人体的4大种[4大种:即土、水、 火、风称4大种。]失调,起居无规,受外伤等使因缘失调产生急病。
[0006] 除此,食物也是诱发疾病的外缘。如是,死亡的外缘与发病的外缘应该如此理解、 诊断:一种是械斗受伤疫病产生;一种是水、火、土等功能衰败导致疾病产生;长期进食无 油脂或油脂过多的食物,长期受饥饿或饱食,进食无热量的食物、禁食受饥或饱食不消、因 渴饮水过量、长期进食酸性饮食、进食掺水和脂肪的酸性食物等导致疾病产生。起居方面: 昼夜睡眠在粪堆上;受寒后又睡卧在潮湿处;受热后寒凉不均;饥饿时速跑;饱食后急行, 闲乏时急速行走,如此等等是起居无规,会影响健康长寿。
[0007] 病人途径虽然不能详细地分析归纳,但是也粗略地归纳为404种。这些疾病一些 是病缘引起疾病;一些是械斗外伤;一些是急性传染病,其果极难断,医治困难。如此概括, 这404种疾病闪别是身体健康不佳和心情忧郁致病。一些是原发性的疾病,一些是医生能 治疗的疾病。
[0008] 饮食引发的疾病,是由于饮食和药物不消化而致病。培根消化饮食是水,赤巴消化 饮食是火,隆消化饮食是分解和生隆。它们各自具体的位置是培根位于身体的上部,赤巴 位于身体的中部,隆位于身体的下部。除此而外在各个脏腑也有它们的位置。隆位于脏腑 各部,在命脉、肺部、心脏、大肠等处皆都居处,培根在肝、胆、肾、脾等处皆居处。培根在胃、 脾、膀胱、小肠、背、胆腑等处皆居处。
[0009] 心脏有4条无血气息运行的脉道,有4条血液盈满的脉道,共计有8条脉道,有3 条汇聚在心脏,2条肺脉亦汇聚在一起,肺脉口向上,心脏的2条血脉通向肾脏、肝脏、脾脏 向下运行,隆脉与肺相通,亦与所有的脏腑相连接。肝脉口向下。
[0010] 精华与渣滓都来自饮食,其性分中、重、轻、凉、热等。根皆性重,基干亦如此,树叶、 花朵性轻;外部肌肉性轻,内脏性重,上体的肌肉性轻,下体的肌肉性重,小溪水性重,大河 水性轻。
[0011] 药物和饮食的味道有辛、咸、苦、酸、甘、涩等六味。土、水、火、风、空为五大。褐色、 性重、固者、味大者属土。青白黄三色,性锐、和、凉者厲水。色红,紫、性燥、热、烈者厲火。 无色,性和、烈、锐、微寒者属风。色青、黑形如管状,味苦、酸、甘腻者属空。如是在消化过程 中皆属浓淡适中。饮食和药物首先在胃腑停留,有培根将其粉碎,再由赤巴将饮食消化,然 后由隆分解成精华与渣滓,此时精华与渣滓共同停留在胃部。精华进入肝脏,由培根将它 粉碎,再由赤巴进行消化,由隆再分解成精华与渣滓。此时精华犹如酥油泡沫,由隆将它送 入心脏和肺腑的脉道。进入肺腑的隆,又被送入4条脉道,由培根将它粉碎,由赤巴进行消 化,由隆分解为精华与渣滓。精华滋养了脉道和器官,纯精华充实到周身滋润肤色、汗毛等, 渣滓就是粪便及唾液。精华进入脑部,鼻涕、眼眵、耳垢等都是器官产生的污物。如果消化 过程不完全,会产生皮肤疾病、脏腑疾病、心脏疾病。肝病进食后半日就要疼痛。赤巴的时 间里如果隆分离了培根与赤巴,隆引火坠入脾脏脉道;隆分离了培根和赤巴,人体的肤色滋 润、体力增强、下体肌肉坚实。渣滓坠入胃腑,经胃进入大肠。
[0012] 在大肠里有培根型的寄生虫,其状若细小之柄;有隆型寄生虫,其状如粟;赤巴型 寄生虫色紫形微。如若腐熟不完全会产生培根疾病、脾脏疾病、胃腑寄生虫疾病、胃腑痞瘤 症、脾脏肿大、呕吐。胃腑里有胆脉和脾脉及肾脉,留在肝脏里的一份精华,由培根、赤巴、隆 二者将它们分解产生热量,再由运行风输送至周身。腑器疾病主要是胆病。培根和赤巴、隆 分解后,精华充实到各条脉道和脏腑,渣滓賂人肠道。若培根、赤巴、隆三者未能使其腐熟, 会产生盈亏现象使胆囊产生疾病。脾使肌肉坚实,胆使脉道坚韧,肾使骨骼坚实,脾脉遍布 肌肉,胆脉遍布脏腑,肾脉遍布骨骼,各个器官脉道各自单行。胆脉微弱在腕部,脾脉环绕在 胫骨、膝盖。肾脉环绕在手足背部及踵部。一处刺破放血会牵连到这些脉道,须谨慎施治。 肝脏的渣滓坠入肾脏,由隆、培根、赤巴分离,由持命隆将身体之元气输送至肾脏,由培根、 隆、赤巴消化后,精华充实到血管,滋养关节、骨髄、骨骼等。持命隆主安适,若渣滓坠入膀 胱,产生盈亏就要致命。肝病分寒性与热性两种,肾脏呈现出热象是血液所致,饮食便潴聚 肝脏和胃腑,一切疾病都由此而产生。在膀胱、小肠被隆、培根、赤巴分离后,由下行隆推送, 若小肠和膀胱部位的寒热紊乱失调就致病,小肠寒热紊乱失调膀胱阻塞就出现结石症。同 样,土、水、火、风等4大种与培根、赤巴、隆都能产生合并症。
[0013] 技术方案
[0014]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 由牛黄20-2000克、藏红花25-2500克、麝香5-500克、雪茶15-1500克、鸭嘴花30-3000克 组成。
[0015]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 由牛黄20克、藏红花25克、麝香5克、雪茶15克、鸭嘴花30克组成。
[0016]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 由人工牛黄20-2000克、藏红花25-2500克、人工麝香5-500克、雪茶15-1500克、鸭嘴花 30-3000克组成。
[0017]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的复方藏药制剂, 由人工牛黄20克、藏红花25克、人工麝香5克、雪茶15克、鸭嘴花30克组成。
[0018]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藏药的复方藏药 制剂;在于以下药材的炮制:
[0019] 牛黄:除去杂质,研粉;
[0020] 藏红花:除去杂质,隔筛子,用适量青稞酒蒸2-3小时,阴干,研粉;
[0021] 麝香:除去杂质,研粉;
[0022] 雪氽:除去杂质,阴干,研粉;
[0023] 鸭嘴花:洗净,出去杂质,焙炒至干,色微黄,阴干,研粉;
[0024] 混合,得到。
[0025]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驱除胆囊、肠道蛔虫、解毒藏药的复方藏药 制剂;在于以下药材的炮制:
[0026] 藏红花:除去杂质,隔筛子,用适量青稞酒蒸2-3小时,阴干,研粉;
[0027] 雪氽:除去杂质,阴干,研粉;
[0028] 鸭嘴花:洗净,出去杂质,焙炒至干,色微黄,阴干,研粉;
[0029] 以上粉末、与人工牛黄、人工麝香,混合,得到。
[0030] 治疗效果说明:
[0031] 服用本发明藏医复方制剂患者食欲不振得到改善、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 右上腹隐痛等基本消除。肝脏轻度肿大触痛减轻,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 可有脾肿大和肝掌症状得到控制或消除。当服用本发明藏医复方制剂消除肝内脂肪沉积 过,可使肝被膜膨胀得到控制、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 数增多基本消除,此外,当患者服用本发明藏医复方制剂1-3个疗程后脂肪肝病患者常有 的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