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42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外用药物。
[0036]实施例4
[0037]—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I份,黄金子I份,红活麻根I份,桑树根I份,麦冬I份,黄连I份,陈艾I份,苦桐蒿I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I份,苦参I份。
[0038]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I)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0040](2)加水煎煮,其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6:1,煎煮温度为90°C,煎煮时间为16h ;
[0041](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0042]实施例5
[0043]—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I份,黄金子I份,红活麻根2份,桑树根2份,麦冬I份,黄连2份,陈艾3份,苦桐蒿I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I份,苦参2份。
[0044]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I)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0046](2)加水煎煮,其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7:1,煎煮温度为85°C,煎煮时间为16h ;
[0047](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0048]实施例6
[0049]—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I份,黄金子I份,红活麻根I份,桑树根I份,麦冬I份,黄连I份,陈艾I份,苦桐蒿I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I份,苦参I份。
[0050]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I)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0052](2)加水煎煮,其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7:1,煎煮温度为85°C,煎煮时间为18h ;
[0053](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0054]实施例7
[0055]—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2份,黄金子3份,红活麻根I份,桑树根I份,麦冬I份,黄连I份,陈艾2份,苦桐蒿5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4份,苦参2份。
[0056]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I)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0058](2)加水煎煮,其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0:1,煎煮温度为75°(:,煎煮时间为24h ;
[0059](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0060]实施例8
[0061]—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2份,黄金子3份,红活麻根I份,桑树根I份,麦冬I份,黄连I份,陈艾2份,苦桐蒿5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4份,苦参2份。
[006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I)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0064](2)加水煎煮,其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9:1,煎煮温度为75°C,煎煮时间为20h ;
[0065](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0066]本发明制备的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对治疗皮肤瘙痒、皮炎、荨麻疹、痔疮等症状都有明显见效。
[0067]使用本发明药物的患者有328例,年龄为5-55岁,其中皮炎有80例,皮肤瘙痒有183例,荨麻疹有55例,痔疮10例ο
[0068]①疗效判断标准为:
[0069]无效:症状均无好转;
[0070]有效:症状均较前有所好转;
[0071]显效: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
[0072]治愈:症状消失,并在3个月内无复发。
[0073]②使用方法:将药物涂抹或浸泡出现症状的地方,使用量、时间根据症状严重与否来定。
[0074]③使用结果:
[0075]皮炎,出现症状时间在2-3天之内的,涂抹一次本药物,症状就有明显改善,2小时就能减缓60%,涂抹2-3次,症状全部消失;症状时间大于3天的,且比较严重的,需按每天涂抹或浸泡此药物2次,每次0.5-lh,长期使用后症状完全消失,并无复发。
[0076]皮肤瘙痒:183例,无效为0,有效为63例,痊愈为123例,总有效率为100%。
[0077]荨麻疹:55例,无效为I例,有效为15例,痊愈为39例,总有效率为98.2%。
[0078]痔疮:10例,无效为I例,有效为7例,痊愈为2例,总有效率为90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1-2份,黄金子1-3份,红活麻根1-2份,桑树根1-2份,麦冬1-2份,黄连1_2份,陈艾1_4份,苦桐蒿1_5份,柳树枝1-2份,麻柳皮1-5份,牛黄1_2份,牛膝1_3份,丝茅草1-2份,过山龙1-4份,苦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I份,黄金子I份,红活麻根I份,桑树根I份,麦冬I份,黄连I份,陈艾I份,苦桐蒿I份,柳树枝I份,麻柳皮I份,牛黄I份,牛膝I份,丝茅草I份,过山龙I份,苦参I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的药物成分按比例称取,晒干,然后切成段; (2)加水煎煮; (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4-10:1,煎煮温度为75-100°C,煎煮时间为12-24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药物与水的重量比为6-8: 1,煎煮温度为80-90°C,煎煮时间为16-20h。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柏子仁1-2份,黄金子1-3份,红活麻根1-2份,桑树根1-2份,麦冬1-2份,黄连1-2份,陈艾1-4份,苦桐蒿1-5份,柳树枝1-2份,麻柳皮1-5份,牛黄1-2份,牛膝1-3份,丝茅草1-2份,过山龙1-4份,苦参1-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晒干,然后切成段;(2)加水煎煮;(3)过滤,弃其残渣,所得滤液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本发明为纯天然中药配置而成,具有标本兼职、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无副作用,外敷后症状消失速度快,且复发率低。
【IPC分类】A61P17/00, A61K35/413, A61K36/8968
【公开号】CN105194289
【申请号】CN201510661367
【发明人】李昌华, 李硕
【申请人】李昌华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