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抑郁症和监控治疗效果的新的诊断方法_2

文档序号:9475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皮功能障碍,就确定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阶段。L0X-1可在起始和加强该关键的第 一步骤中起作用.
[0069] 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症中,疾病阐明了促使血管损伤,L0X-1在 血管中是高表达的。
[0070] L0X-1的表达的诱导由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_1(两者都是N0的拮抗物)介导。 随着L0X-1在内皮上的水平升高,增加量的oxLDL可被内吞,是进一步增强L0X-1表达的活 性。oxLDL通过L0X-1还增加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表达,并且降低了N0的细胞内浓度。 除了是oxLDL的主要受体之外,L0X-1还具有结合受损或凋亡的细胞、活化的血小板、晚期 糖基化终产物和致病生物的能力。一旦被结合,这些配体可被内吞或吞噬到细胞内。在生理 条件下,L0X-1可在宿主防御中起作用,或用于清除细胞碎片。但是,在病理状态下,L0X-1 可参与结合使内皮活化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诸如oxLDL。因为具有与诱导炎症和内皮 活化的产物结合的能力,在初始和晚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观察到升高的L0X-1表达是 不奇怪的。一旦出现内皮功能障碍,就确定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阶段。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 压和糖尿病的病症(都已知与情感障碍相关)中,疾病阐明了促使血管损伤,L0X-1在血管 中是高表达的。L0X-1表达的诱导由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1 (两者都是NO的拮抗物) 介导。随着L0X-1在内皮上的水平升高,增加量的oxLDL可被内吞,是进一步增强L0X-1表 达的活性。oxLDL通过L0X-1还增加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表达,并且降低了NO的细胞内 浓度。因此,L0X-1活性扩大了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但是,由L0X-1提升的oxLDL还介导 内皮细胞凋亡,可能经由核因子(NF)B的活化。这可能产生直接的脉管剥蚀和损害,可能触 发或增强现存的炎症反应(Szmitko, 2003)。
[0071] 我们证明了,情感障碍与血液以及尿液中的增加的内皮素-1、F2-异前列腺素、 L0X-1和硝基酪氨酸浓度有关。
[0072] 紧密连接假说
[0073] 肠粘膜的功能障碍已经暗示在抑郁症的炎症病理生理学上起作用,该肠粘膜的功 能障碍特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转位增加(肠漏症)。暗示增加的LPS转位可发动免疫应 答,从而在一些患MDD的患者中使炎性应答系统活化,并且可诱导特异的"疾病行为"症状 (Maes, 2008 ;Painsipp,2011)。T细胞来源的LIGHT已知活化上皮LT0R,以破坏屏障功能 (BradT.etal. 2007)。进一步,发现具有最近发作精神病且具有多发作性精神分裂症的个 体(具有针对麦胶蛋白的增加的抗体)可共同具有乳糜泻的一些免疫学特征,但是他们对 麦胶蛋白(gliadin)的免疫应答与乳糜泻的不同(Dickerson,2010)。麦胶蛋白与CXCR3结 合,导致MyD88依赖的连蛋白释放和肠通透性增加(Lammers, 2008)。我们首次证明了,连蛋 白血清浓度与情感障碍相关。
[0074] 连蛋白(zonulin)
[0075] 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是动态结构,参与水和电解质穿过肠上皮的细胞膜和脑血屏障 的矢量运输。来源于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的闭锁小带毒素与特定的肠上皮表面 受体相互作用,随后激活调节紧密连接的通透性的复杂的细胞内级联事件。连蛋白可能在 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紧密连接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 组织形态发生,肠腔和小间隙之间的流体、大分子和白血球的移动,和炎性/自身免疫性障 碍。
[0076] 促炎性假说
[0077] 在过去的150年中,西方群体的快速扩张已经与饮食的变化相关,其中来自鱼、野 味和植物的《_3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替代成来自家畜的饱和脂肪和来自普通植物油(玉米、 红花和大豆)和其它来源的《_6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变化已经导致普通饮食中的《-6 脂肪酸与《 _3脂肪酸的比率从1:1增加至高于10:1 (4, 5)。这已经导致在大部分组织中的 细胞膜中,具有高比例的普通《_6脂肪酸花生四烯酸,而不是EPA。如在图1中所示,花生 四烯酸的增加还因为与代谢酶竞争而影响EPA和DHA的产生。AA/EPA比率可用作情感障碍 的生物标记物。
[0078] ?-3脂肪酸(EPA)对于重性抑郁症和双相抑郁症的抗抑郁功效已经得到了很好 的证明(Pao-YenLin,2007)。两种《-3脂肪酸,EPA和DHA,与花生四烯酸竞争并入到膜 磷脂中。磷脂酶A2是催化水解释放花生四烯酸和溶血磷脂的键的酶。磷脂酶A2包括几种 具有普通酶活性的蛋白家族。两种最著名的家族是CA2+依赖的分泌和胞浆磷脂酶A2。
[0079]其它家族包括不依赖于Ca2+的PLA2 (iPLA2)和脂蛋白相关联的PLA2 (lp-PLA2), 还已知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增加的PLA2活性和PLA2-生成的 介导因子已知在脑中的急性炎性应答中和在与神经关联的氧化应激中起到主要作用 (Faraooqui,2006)。磷脂酶A2和C0X-2基因还通过调节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增加了 IFN-a诱导的抑郁症的风险(SuKP.HuangSY. 2010)〇通过降低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 子(PAF)、花生四烯酸(细胞膜上的AA水平)、前列腺素E2 (PGE2)和LTB4合成,EPA在平 衡免疫功能和生理健康中是重要的。(JoelM.Kremer,1996)。我们还证明了PLA2和情感 障碍的相关性。
[0080] 在"矿物质体内平衡"部分中解释的细胞钙超载解释激活PLA2酶,以从细胞膜释 放花生四稀酸(AA)。因此,增加量的AA经由环氧酶和5-脂氧合酶(lopoxygenase)被转化 成类二十烷酸代谢物。最重要的都示于图2中。
[0081] 这导致前列腺素、凝血噁烷和白细胞三烯的增加。这些促炎性的类二十烷酸全部 与抑郁症相关联(Linnoilaetal.,1983;Calabreseetal.,1986 ;0hishietal.,1998 ;Nishinoetal.,1989;Songetal.,1998)。我们还证明了,情感障碍与血液以及尿液中增 加的PGE2、LTB4和凝血噁烷B2的浓度有关。
[0082] EPA与花生四烯酸竞争环加氧酶系统(如图1中所示),抑制来源于花生四烯酸 (例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和凝血噁烷)的促炎性类二十烷酸的产生,其中花生四烯酸已 经与抑郁症相关联。
[0083] DHA和EPA还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诸如白介素-1 0、白介素-2、白介素-6、干扰 素-y和肿瘤坏死因子a的释放(Guixiang,2007),这依赖于类二十烷酸的释放,并且也与 抑郁症相关联。进一步的,《_3脂肪酸影响脑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这激发突触可塑性、提 供神经保护、增强神经传递并且具有抗抑郁效果(Ikemoto, 2000)。
[0084] 基于其代谢物的AA、DGLA和所有环氧酶&5_脂氧合酶可用作抗炎性&促炎性疾病 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对应的途径示于图3中。
[0085] DGLA及其代谢物是:
[0086] -系列-1,凝血噁烷(具有1个双键的凝血噁烷),经由C0X-1和C0X-2途径。
[0087] _系列 _1,肖U列腺素,经由C0X-1 和C0X-2 途径。(Yang-li,1998)
[0088] -阻断花生四烯酸向白细胞三烯的转化的15-羟基衍生物(Belch, 2006)。
[0089] DGLA及其代谢物的效果是抗炎性。这与花生四烯酸(AA)的类似代谢物形成鲜明 对比,花生四烯酸(AA)的类似代谢物是系列-2的凝血噁烷和前列腺素以及系列-4的白细 胞三烯。除了产生抗炎性的类二十烷酸之外,DGLA与AA竞争C0X和脂氧合酶,抑制AA的 类二十烷酸的产生。
[0090] 另一代谢物是脂氧素。脂氧素是一系列抗炎性介导因子。脂氧素是短暂的内源性 产生的非经典类二十烷酸,它在炎性中出现标志炎症消退。
[0091] 它们的缩写是LX,是脂氧合酶(L0)相互作用的产物的首字母缩略词。目前已经 鉴定出两种脂氧素;脂氧素A4(LXA4)和脂氧素134(1^(134)。脂氧素以及特定的妝具有脂氧素 A4受体(LXA4R)的高亲和性配体,其中脂氧素A4受体(LXA4R)是基于与甲酰化肽受体样受 体(FPRL1)的序列同源性首先被鉴定出来的。通过LXA4R的脂氧素信号传导抑制趋化性、 移行(transmigration)、超氧化物生成和NF-kB活化。与白细胞三稀类似,LXA^_形成半 胱氨酰-脂氧素LXC4、LXD4和LXE4。在次纳摩尔(subnanomolar)浓度上,LXA4和LXB4抑制 白细胞三烯刺激的人嗜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0092] 免疫-炎症假说
[0093]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精神病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已经产生了如下假说:炎性过程和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参与重性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中,并且这些可能成为频繁观察到的MDD中一些血清素能性和肾上腺皮质相关性的基础。抑郁症的该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或细胞 因子假说(Maes1993, 1995a, 1995b, 1999 ;Schi印ersetal.,2005)暗示起神经调质作用 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诸如白介素(IL)-l、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干扰素(IFN)-y,代表 了抑郁障碍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化学特征的(中枢)介导中的关键因子(Schiepers etal. , 2005) 〇
[0094] 细胞因子的中枢作用还可引起在抑郁障碍中频繁观察到的HPA-轴活动过度 (hyperactivity),因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干扰HPA轴上循环的皮质类固醇的负反馈 抑制,导致HPA-轴活动过度(vanWestandMaes, 1999 ;Leonard, 2001;Schieperset al.,2005;Maesetal.,2008;Maes,2010)。另一联系可经由TNF-a核皮质醇,两者都影 响T-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Kochetal.,2009)。 细胞因子还影响单胺能神经传递,即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Linthorstet al. , 1995,Meralietal. , 1997,Paulietal. , 1998andSongetal. , 1999,2000;Lacosta etal. , 2000)〇
[0095] 它们还可能通过活化TRP-代谢酶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降低色氨酸(TRP) 的可用性。因此,通过细胞因子增加ID0的刺激可能导致血清TRP的缺失,这使5-HT合成显 著降低((Heyesetal.,1992;StoneandDarlington, 2002FullTextviaCrossRefView RecordinScopusCitedByinScopus(177)StoneandDarlington, 2002),从而危及5-HT 的神经传递。通过细胞因子的IDO的活化还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的犬尿氨酸和异喹啉的产生 增加。MDD中的免疫活化的特征包括:免疫细胞活化的标记物的血清水平增加(例如新蝶 呤、PGE2和可溶性IL-2受体),C-反应性蛋白(CRP)的较高的血清浓度,以及促炎性细胞因 子的释放增加,其中促炎性细胞因子诸如通过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的IL-1、IL-2和IL-6, 和通过活化的T细胞释放的IFN-y(Maesetal.,1995a,b;Maes, 1999 ;Irwin, 1999;Nunes etal. , 2002) 〇
[0096] 与抑郁症的免疫-炎症假说一致,已经报道了在患抑郁症的患者中观察到的促炎 性细胞因子IL-1和IL-6的血浆浓度增加与MDD的严重性和HPA轴活动过度的分量相关 (Maes, 1995, 1999)〇
[0097] 神经发生和神经可塑性假说
[0098] 在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可靠证据已经暗示了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中的神 经营养因子(Tanisetal.,2007)。图1概述了该假说基础的一些机制(Duman,R.S.et al.,1997,Arch.Gen.Psychiatry54:597-608 ;Manji,H.K.etal.,2000,Mol.Psychiatry5:578-593)〇
[0099] 压力(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沉淀剂)已经反复示出降低脑中的神经发生和神经营养 因子基因的表达(〇111^11,2004;附131^3的&1.,1995)。相反,很多抗抑郁治疗刺激神经发 生和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达(Nibuyaetal.,1995;Malbergetal.,2000)。我们现在 意识到,"长期"(即30天)抗抑郁治疗在脑的特定区域中产生环磷酸腺苷3-5-单磷酸盐 (cAMP)的持续活化。蛋白激酶A(被cAMP刺激)磷酸化cAMP调节元件结合蛋白(CREB)。 然后,该蛋白调节和激活特定的靶基因,包括编码脑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刺激海马 神经生长的神经保护因子的基因。
[0100] 进一步的,抑郁患者示出在脑的边缘区域和皮质区域中细胞萎缩增加,这与减小 的神经营养活性一致(DumanandMonteggia,2006)。与健康对照相比,患抑郁症的患者 的MRI扫描已经揭示在脑结构中存在很多异常。尽管有一些矛盾,元分析(meta-analyses) 已经示出清除的证据证明有较小的海马容量和增加数量的高度密集的病灶(Videbech etal,1997, 2004)。进一步的,一系列脑成像研究一致地示出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中具 有降低的神经元活性,这与抑郁症的严重性共变(即,抑郁症越严重,前额叶缺失越大) (Drevets,W.C.,1998,Ann.Rev.Med. 49:341-361)。因此,对抑郁障碍发展的更新的假说可 假定,在基因易感的人中,压力诱导的易损性可诱导细胞内神经元基质的级联反应,增加 或减小特定脑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所需的特定的神经营养因子。此外,抗抑郁剂、电惊厥 疗法(VaidyaV.A.etal.,1999,Neuroscience89:157-166)和专注于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Thase,M.E.,2001,Arch.Gen.Psychiatry58:651-652)积极影响神经生长和局部脑代谢。 [0101] 脑室下区中的一小部分神经元干细胞能分裂,并且终生都可更新,并且能移动至 具体参与记忆巩固的海马中。多数证据表明,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和可更新性(神经发生) 在抑郁症都受到损害,并且与记忆干扰(memorydisturbances)相关(REF)。还证明,有效 的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可塑性、神经发生和认知具有刺激效果。
[0102] 在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抑郁症的关系得到最广泛 的研究。BDNF( "神经营养"家族的成员)示出促进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亚群的存活,并且 随后从猪脑中纯化出BDNF(Barde,Y.A.etali,1982,EMB0J. 1:549-533)。对BDNF的几个 元分析的结果证实,在血清BDNF水平和抑郁状态以及成功的抗抑郁疗法之间存在显著相 关性(Senetal.,2008 ;Bocchio_Chiavettoetal.,2010;Brunonietal.,2008)。最近 的研究清楚证明,BDNF的血清水平在患MDD的患者中显著减少,并且抗抑郁剂治疗能够逆 转这一效果,表明血清BDNF是MDD和成功治疗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Bocchio-Chiavetto etal. , 2010;SchmidtandDuman2010 ;Dell'ossoetal. , 2010;Tadicetal. , 2010)〇
[0103] 重要的是,注意到血清中的BDNF水平受到各种决定因素的影响,诸如年龄、性别、 吸烟状态、城市化等(Bus,B.etal.,2011,Psychoneuroendocrinol. 36:228-239) 〇
[0104] 其它参与MDD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属于HVEM、PEDF和中期因子的组。
[0105] HVEM
[0106] 神经元被树突来源的免疫细胞环绕。树突细胞存在于身体的所有组织中,并且具 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脑中的树突细胞特化成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与神经元大致相同 的数量存在于脑中。小胶质细胞的保护功能是广泛的(抵抗神经元的过度刺激、毒素、感染 剂),并且还包括引导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适当形成。小胶质细胞对于神经发生和神经可塑 性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不能被低估为MDD中的参与者(player)。树突细胞中的HVEM受体是 TNF受体超家族的一部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DeTrez&Ware,2008)。TNF-R在压力之 后、免疫活化之后被刺激,并且可引起促神经可塑性或抗神经可塑性的效果。
[0107] HVEM刺激在保护性和不利性应答之间的细胞"选择"中可起决定性作用。非常有 趣的是,TNF-R的阻断要去依那西普(Etanercept)减轻了抑郁症状(Uguz,Akman,Kucuksa rac, &Tufekci,2009)
[0108] PEDF
[0109] 成体干细胞的特点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并且这些特性似乎受到来自邻近的分 化细胞类型和细胞外基质分子的信号的调节,其中邻近的分化细胞类型和细胞外基质分子 整体被定义为干细胞"巢"。自我更新对于干细胞的终生存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它的调 节认识很少。在哺乳动物的脑中,神经发生在两个胚区(脑室下区(SVZ)和海马)中持续, 其中出生后持续的神经元产生似乎受到神经干细胞(NSC)的支持。色素上皮来源的因子 (PEDF)由鼠科的SVZ的组分分泌,并且在体外促进成体NSC的自我更新。此外,心室内PEDF 输注缓慢地活化正在分裂的干细胞,而内源性PEDF的阻断减少了它们的周期(cycling)。 这证明,PEDF是成体NSC的巢来源的调节因子,并且提供了证据证明它在NSC维持中的作 用(KatlinB.Massirer, 2010 ;Carmen-Ram:[rez-Castillejo, 2012) 0
[0110] 中期因子
[0111] 中期因子(MK)是肝素结合细胞因子,并且促进靶细胞的生长、存活、迀移和其它 活性。MK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特别在妊娠中期强表达,但是仅在成人的有限部位处表达。在 组织受损,诸如缺血性脑损伤时,诱导MK表达。MK通过增强白细胞的迀移而参与炎性疾病 中,包括趋化因子产生和抑制调节性T细胞。MK的适体(aptamer)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脑炎(Muramatsu, 2001 ;Reiff, 2011)。
[0112] 在本发明中,已经表明与如上所示的各种理论相关的标记物可用于诊断MDD以及 相关疾病,诸如双相抑郁症和焦虑障碍。通常,认为本发明的标记物和标记物套可有利地用 于诊断感情障碍。
[0113]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上述标记物中仍然有很多标记物不与感情障碍, 特别是抑郁症相关联。因此,特别想要标记物HVEM、中期因子、cGMP、皮质醇、孕烯醇酮和钙 卫蛋白在尿液中,更优选在怀疑患感情障碍的人的第一次晨尿中,诊断感情障碍的应用。此 外,这些化合物还可用作监控疾病发展或疾病治愈的进展的标记物。以类似的方式,血液样 品的连蛋白、cAMP、HVEM、孕烯醇酮、中期因子和钙卫蛋白可用作检测感情障碍或用于监控 疾病发展或对其疗法效果的个体标记物。
[0114] 然而,优选在血清或尿液之一或两者中测量的两种或多种标记物的组用于进行感 情障碍,优选抑郁症的可靠诊断。
[0115] 这样的组最近已经在W0 2009/111595和W0 2010/097631中进行了描述。在TO 2009/111595 中,描述了包括BDNF、IL-7、IL-10、IL-13、IL-15、IL-18、FABP、A1AT、B2M、因 子VII、EGF、A2M、GST、RANTES、HMP-1、PAI-1甲状腺素和皮质醇的标记物组或该组的各子 集的应用。该申请公开的另一组由ACTH、BDNF、皮质醇、多巴胺、几-1、11-13、11-18、去甲肾 上腺素、TSH、AVP和CRH组成,和额外的神经肽Y和血小板相关的血清素,或其子集。
[0116] 在WO2010/097631中,提出了具有重叠的生物标记物的组,由IL-17、IgA、皮质 醇、1载脂蛋白 A、IL-6、补体3、因子 VII、SAP、B2M、ICAM-1、IL-l、TNF-a、MIF、血管紧张肽 原、NrCAM、CD40、CA125、HCC4、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VEGF、触珠蛋白、IL-1a、载脂蛋 白H和HMP-1组成,和额外的AFP、谷胱甘肽s转移酶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弓形体 (toxoplasma)、IGF-BP2、BDNF、S0D和 IL-15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7] 然而,这些申请中都没有给出证据来证明所示的组是否的确能给出抑郁症的可靠 诊断。
[0118] 因此,仍然需要用于情感障碍,诸如抑郁症的诊断的额外的标记物。
[0119] 在本申请中,术语"生物标记物"用于指一种过程、事件或病症的独特的生物或生 物来源的指示物。生物标记物可用在如下方法中:诊断,例如临床筛选,和预后评估和监控 疗法结果。它们还可用于鉴定出最可能应答于特定治疗的患者,用于药物筛选,和用于药物 开发。因此,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对于鉴定新药物治疗和发现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是有价值 的。进一步地,它们对于探究剂量方案和药物组合是有价值的。
[0120] 为了清楚且简明描述的目的,本文的生物标记物被描述为同一或分离的实施方式 的一部分,但是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可包括具有所有所述生物标记物或一些所述生物标记 物的多种组合。
[012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复杂且还没有(完全)理解个体发生的情感障碍是难以 诊断的。如在引言中所讨论的,目前诊断是基于行为和心理的基础。在文献中,有证据证明 很多因子参与,并且在情感障碍中起作用。但是,基于生物标记物的诊断开发的焦点大部分 专注于单一测定。
[0122] 在这一方面,本发明向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现存的标记物组中添加更多的标记 物。发明人发现,几种化合物可用作(有助于)诊断感情障碍,优选抑郁症的标记物。如在 实验部分中所示,显示出这些独特的标记物已经能在健康和受影响的人之间进行区分,但 是在两组的值之间存在重叠。
[0123] 这些独特的标记物是在血清或尿液中测量的Lox-1、HVEM、中期因子、孕烯醇酮和 钙卫蛋白。当仅考虑在尿液中测量时,可将标记物皮质醇和P物质及cGMP添加到列表中。 以类似的方式,血液样品的连蛋白和cAMP可额外用作检测感情障碍或用于监控疾病发展 或对其疗法效果的独特的标记物。
[0124] 为了使诊断更可靠,优选在测定中添加多于一种的标记物。如在引言中所讨论的, 对于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起因和发展存在几种假说。支持本发明的想法是,选择代表 这些不同假说的标记物,以获得互补标记物的组。
[0125] 在图4和图5(分别是血清样品和尿液样品)中,表明了哪几组(几套标记物)被 认为可用于诊断感情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其中总计用于血清的有38种标记物和用于尿液 的有32种标记物。可以看出,每次都示出仅包括2种标记物的一套标记物。这样,本发明 覆盖了至少两种标记物的一套标记物在诊断感情障碍,特别是抑郁症中的应用,该标记物 选自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多套的组。但是,这样的一套标记物可任选补充有在图中列 出的任意数量的其它标记物。相应的,一套标记物可包括如图4和图5中提到的组合所示 的两种标记物,但是也可包括3种标记物,其中第三种标记物选自图4和图5中所列的任意 标记物。或者,可包括选自图4和图5中所示标记物中的4种标记物、5种标记物、6种标记 物和多至28种标记物。
[0126] 进一步的,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套标记物可由上述"血清"标记物和"尿液"标记物 的组合组成。
[0127] 这些标记物的检测和/或量化可使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其中免疫学方法包括能特 异性结合生物标记物的抗体或其片段。适当的免疫学方法包括:三明治免疫测定,诸如三明 治ELISA,其中生物标记物的检测使用识别生物标记物上的不同表位的两种抗体进行;放 射性免疫测定(RIA),直接、间接或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酶免疫测定(EIA)、 荧光免疫测定(FI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和基于任何颗粒的免疫测 定(例如,使用金、银或乳胶颗粒,磁性颗粒,或Q-斑点)。免疫学方法可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