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0165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保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生物体的组织的保持装置。
[0002]本申请基于2014年1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4 — 004638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3]以往,在体内组织的壁面等较大程度地裂开那样的情况、通过手术等施加了切开的情况下,进行使裂开的部位、切开部位的一(第一组织)侧与另一(第二组织)侧相接近并缝合的操作。在该情况下,多是在使缝合线分别穿过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之后拉紧缝合线而将这些部位闭合、或者在使用多个把持钳子拉近裂口的组织之后使用夹具装置、吻合器装置来紧固这些部位。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合生物体组织的装置。
[0004]现有技术文献_5] 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表2001 - 51270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0 - 125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_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把持生物体的组织而具有两组能够开闭的一对颚构件且各组能够相对移动,因此装置结构较复杂。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中,在缝合后的组织中,在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之间夹设有平板,因此该平板延迟了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之间的粘连。
[00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能够以成为生物体的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相接触的状态的方式容易地把持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紧接着能够在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利用组织紧固器具紧固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进而能够将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紧固后的状态下的组织紧固器具留置于紧固部位。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保持装置用于将生物体的第一组织与所述生物体的位于与所述第一组织分开的位置的第二组织保持在相邻的位置,其中,该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支承部,其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构件,以所述第二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二构件以使得所述第二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接近、远离,以所述第三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三构件以使得所述第三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接近、远离;以及操作部,其为了使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构件相对移动而连结于所述支承部。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第一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能够连结第一片,以使得在组织紧固器具中的与所述第一组织相接触的所述第一片在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位于朝向所述第二构件那一侧的面,所述组织紧固器具以同时夹着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的状态留置于所述第一组织和所述第二组织。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二连结部,该第二连结部能够连结第二片,以使得在所述组织紧固器具中的与所述第二组织相接触的所述第二片在所述第二构件的外表面位于朝向所述第一构件那一侧的面。所述操作部具有切换部,该切换部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片连结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且所述第二片连结于所述第二连结部的连结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分开且所述第二片与所述第二连结部分开的释放状态。在所述第一组织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把持所述第一组织,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把持着所述第一组织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第二组织配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之间并以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相接触的方式利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把持所述第一组织和所述第二组织。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保持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具有:第一开闭部,其以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使得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的移动方向成为在预定的一平面内的往复移动;以及第二开闭部,其以所述第三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三构件,以使得所述第三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的抵接方向成为沿着与所述一平面交叉的面的方向。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在所述第2技术方案的保持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闭部使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相邻的位置和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相邻的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在所述第3技术方案的保持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体,其为棒状,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及第二支承体,其形成为供所述第一支承体贯穿于内部的筒状且能够以所述第一支承体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地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体进行旋转动作,并固定有所述第三构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闭部利用所述第二支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体的旋转动作沿着以所述第一支承体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的圆周而使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相邻的位置和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相邻的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在所述第2技术方案的保持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闭部使所述第三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进行直线移动。
[0017]发明的效果
[0018]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的保持装置,能够以成为生物体的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相接触的状态的方式容易地把持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紧接着能够在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利用组织紧固器具紧固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进而能够将第一组织与第二组织紧固后的状态的组织紧固器具留置于紧固部位。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2是表示能够安装于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进行使用的组织紧固器具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1]图3是表示使用了所述组织紧固器具的组织紧固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是所述保持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6是表示在所述保持装置上安装有组织紧固器具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5]图7是所述保持装置的处理部的俯视图。
[0026]图8是表示在所述保持装置安装有组织紧固器具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7]图9是用于说明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的图。
[0028]图10是用于说明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的图。
[0029]图11是表示使用了所述保持装置的组织紧固的手法的一过程的图。
[0030]图12是表示使用了所述保持装置的组织紧固的手法的一过程的图。
[0031]图13是表示使用了所述保持装置的组织紧固的手法的一过程的图。
[0032]图14是表示使用了所述保持装置的组织紧固的手法的一过程的图。
[0033]图15是表示组织紧固器具紧固着组织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4]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5]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36]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主视图。
[0037]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主视图。
[0038]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另一结构的主视图。
[0039]图2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又一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第1实施方式)
[0041]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的侧视图。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持装置1是将生物体的第一组织T1与第二组织T2 (参照图3)保持为相邻的状态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