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组织牵开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36954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支撑座12转动时,配合部146沿导槽164移动,进而使牵开部142围设形成的牵开通道收缩或扩张。
[0038]如此,插入组织的牵开件14围设形成的牵开通道的大小可调,以较小的体积插入组织中,减轻对组织的损伤,并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使旋转座16相对支撑座12转动,牵开件14的配合部146沿导槽164移动,从而带动牵开部142相互远离,进而使牵开通道扩张,医护人员通过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62及牵开通道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进行。
[0039]可以理解,多个导槽164呈涡旋状,导槽164可为弧状,也可为斜线型,能实现使旋转座16相对支撑座12转动中,配合部146沿导槽164移动,从而实现多个牵开件14的牵开部142相互收拢靠近或远离。本实施例中,该导槽164呈弧状。
[0040]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该支撑座12内侧沿周向以第一通孔122的中心为基准对称设有台阶部126,旋转座16对应设有转动部166 (见图2),该转动部166可转动地置于台阶部126上。本实施例中,该台阶部126包括第一台阶面(图未标)及垂直于第一台阶面的第二台阶面(图未标),第二台阶面设有导齿1263,该转动部166与导齿1263啮合,以使旋转座16相对支撑座12以预设行程步进旋转,从而可精调节牵开通道的大小。
[0041]优选地,该台阶部126还包括位于其两端的限位面(图未标),该转动部166沿台阶部126在两限位面之间转动,从而确定旋转座16的转动行程,进而确定牵开通道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
[0042]优选地,再次参阅图2,该支撑座12—侧还设有位于相邻导向部124之间的连接部128,相邻的连接部128之间间隔形成有可使牵开件14的移动部144进入导向部124,且与移动部144的截面形状相配的开口,如此,便于拆装牵开件14,使用便利。该旋转座16的第二通孔162的内壁沿周向还设有定位凸台168,该连接部128朝向导向部124—侧设有配合凸台1282,该配合凸台1282可转动地置于定位凸台168上,如此,进一步地起到导向与支撑作用,使旋转座16相对支撑座12可稳定地转动,提高该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的牵开精度。
[004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128为板件,其具有一定韧性,在旋转座16安装于支撑座12上时,连接部128伸入第二通孔162内,并在配合凸台1282抵接于定位凸台168的下表面时,向第二通孔162轴向方向继续移动,可向第二通孔162的中心处偏移,从而使连接部128的配合凸台1282置于所述定位凸台168上。
[004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导向部124的内腔包括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于底壁的两侧壁,该底壁沿导向部124延伸方向设有呈几字状的导轨1244,两侧壁朝彼此相互远离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1246,该滑槽1242贯穿导向部124内的顶壁。
[0045]其中,该移动部144的截面形状与导向部124内腔形状相匹配,该移动部144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移动槽1442,顶部设有凸台1444,该凸台1444上设有前述的配合部146,该凸台部分伸入滑槽1242,起到导向作用。如此使移动部144沿导向部124稳定移动且不会脱落,保证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的可靠性。
[004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移动部144与导向部124的内腔形状相匹配,通过沿导轨1244及凹槽1246使移动部沿导向部124移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的导向方式,例如,在导向部124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导向部124内腔的槽,移动部144的底部设有凸台伸出前述的槽,从而实现导向。
[0047]优选地,该配合部146呈圆柱状,减小了配合部146与旋转座16的导槽164之间的阻力,从而保证配合部146沿旋转座16的导槽164移动的流畅性。
[0048]优选地,该支撑座12两侧还设有握持部121,用于与蛇形臂或其他器械连接,起到固定的作用。需要指出,蛇形臂为机械领域成熟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
[0049]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该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还包括导引器18,该导引器18可操作地相对牵开部142远离导向部124 —端固定或分离,以在牵开通道收缩时限定牵开通道的最小内径。在手术前,转动旋转座16,使导引器18相对牵引件的牵开部142固定,此时,牵引通道的内径尺寸最小,以最小的状态插入组织中,对组织的挤压程度小。
[0050]优选地,参阅图6所示,该导引器18包括嵌设部182及连接于嵌设部182 —端的导引部184,嵌设部182沿周向设有嵌设凸台1822,该牵开部142远离移动部144的端部对应设有嵌设槽1422,该嵌设凸台1822嵌设于嵌设槽1422内。如此,从而使导引器18相对牵开部142固定,便于以最小的状态插入组织中。
[0051]优选地,该导引部184的外廓形状为球状,该导引部184的外廓形状的中心角不小于180度。如此,便于牵开器插入脑组织。
[0052]优选地,该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还包括牵引线(图未示),该牵引线一端与导引器18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牵引通道、第一通孔122及第二通孔162,以使牵开通道扩张时导引器18可取出。在手术前,使牵开通道的内径最小,导引器18相对牵开件14的牵开部142固定,以最小的状态插入组织中,然后转动旋转座16,牵开通道扩张,导引器18与牵开件14的牵开部142分离,通过牵引线将导引器18拉出。如此,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62及牵开通道形成视野通道,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
[0053]优选地,该可调试组织牵开器10还包括指示件19,该指示件19设于旋转座16,以便医护人员区分旋转方向,控制牵开通道的大小。
[0054]优选地,该可调试组织牵开器10还包括摩擦件13,该摩擦件13设于旋转座16,以增加旋转座16与医护人员手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该摩擦件13为金属环,呈亚光,美观且便于识别。
[0055]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牵开通道的内径大小在20?45毫米之间调节,尤其适用于脑部手术,便于牵开脑组织。
[0056]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可调试组织牵开器的使用原理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57]本发明中,该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包括插入状态及牵开状态,当旋转座16沿预设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12转动,牵开部142围设形成的牵开通道收缩,并被导引器18限位,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处于插入状态,如此以最小的状态插入组织中。当旋转座16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支撑座12转动,牵开部142围设形成的牵开通道扩张,导引器18与牵开部142分离,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处于牵开状态,通过牵引线将导引器18拉出,并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牵开通道的大小,给予医护人员良好的操作视野,且提供手术刀操作的空间,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0058]图7至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组织牵开器20。
[0059]可调式组织牵开器2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具有类似的结构,不同之处下面将作具体描述,为表述方便,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编号表示并不作赘述。
[0060]本实施例中可调式组织牵开器2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可调式组织牵开器10不同之处在于,牵开件14的移动部144上设有沿牵开通道延伸的呈管状的器械通道22。具体地,该器械通道22设于其中一牵开件14的移动部144 一端,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器械通道22也可设于该牵开件14的牵开部142内侧,在此不作限定。如此,该器械通道22可对不同的器械进行导向和限位,便于不同的器械在牵开通道内工作。
[0061]可以理解,该器械通道22的形状及大小在此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6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组织牵开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