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225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丸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制丸机的制丸方法大体是:用一对轴向上开半圆弧槽的滚(刀轮)作径向和轴向相对运动搓丸;由于药泵与顺条轮、顺条器之间有距离,药条从药泵挤出后是悬空的,并需人手工辅助搭条至控制轮、顺条轮、顺条器,这就需要药料的粘性非常好,如药料粘性差,则不易成条,不能顺利成丸或制丸效率低。药泵挤出的药条不能同步进入搓丸滚,造成部分药条拉长变细成丸率低。搓丸机构采用电机带动皮带在带动刀轮作径向运动;又采用涡轮蜗杆带动偏心轴及高质量弹簧带动刀轮作轴向运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磨损较大,噪音大,效率低;不具有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制丸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制丸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制丸机制丸效率低、效果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包括有制丸桶、料斗、气缸、活塞、控制系统、左传感器、右传感器、出丸孔、接料缸、剪切装置;
[0007]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切刀或伺服电机、旋转刀头;制丸桶左侧设置有气缸,气缸与活塞相连接,活塞与制丸桶相配合;制丸桶顶部设置有料斗,制丸桶右侧设置有出丸孔;制丸桶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制丸桶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出丸孔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出丸孔下方设置有接料缸;气缸、左传感器、右传感器、伺服电机都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0008]优选地,剪切气缸与切刀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的上方。
[0009]优选地,伺服电机与旋转刀头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的右侧。
[0010]工作原理:当准备制丸时,先将原料通过料斗加入制丸桶内。启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动作,气缸控制活塞向右挤压制丸桶内的原料,当活塞运动到出丸孔的位置时,会被设置在制丸桶下方右侧的右传感器检测到,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动作,气缸则收缩活塞。
[0011]当气缸收缩活塞到左传感器设置的位置时,可以向制丸桶内加入原料,同时活塞也会被左传感器检测到。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动作,气缸则再控制活塞向右运动挤压制丸桶内的原料。
[0012]制丸桶内的原料被活塞从出丸孔中挤出,被设置在出丸孔上方的剪切气缸带动切刀,剪切成丸;或是被设置在出丸孔右侧的旋转刀头剪切成丸。旋转刀头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活塞挤压的速度,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旋转刀头切丸的速度。剪切好的丸掉入设置在出丸孔下方的接料缸内。
[0013](3)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具有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能够实现制丸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省时省力,效率高速度快,制丸效果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耐磨损,易于维护,噪音小,耗能低,卫生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为:1-制丸桶,2-料斗,3-气缸,4_活塞,5-控制系统,6_左传感器,7-右传感器,8-出丸孔,9-接料缸,10-剪切气缸,11-切刀,12-伺服电机,13-旋转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有制丸桶1、料斗2、气缸3、活塞4、控制系统5、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出丸孔8、接料缸9、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10、切刀11或伺服电机12、旋转刀头13。
[0021]制丸桶I左侧设置有气缸3,气缸3与活塞4相连接,活塞4与制丸桶I相配合;制丸桶I顶部设置有料斗2,制丸桶I右侧设置有出丸孔8 ;制丸桶I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6,制丸桶I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7 ;出丸孔8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出丸孔8下方设置有接料缸9 ;气缸3、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伺服电机12都分别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
[0022]工作原理:当准备制丸时,先将原料通过料斗2加入制丸桶I内。启动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控制活塞4向右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当活塞4运动到出丸孔8的位置时,会被设置在制丸桶I下方右侧的右传感器7检测到,右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收缩活塞4。
[0023]当气缸3收缩活塞4到左传感器6设置的位置时,可以向制丸桶I内加入原料,同时活塞4也会被左传感器6检测到。左传感器6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再控制活塞4向右运动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
[0024]制丸桶I内的原料被活塞4从出丸孔8中挤出,被设置在出丸孔8上方的剪切气缸10带动切刀11,剪切成丸;或是被设置在出丸孔8右侧的旋转刀头13剪切成丸。旋转刀头13与伺服电机12连接,伺服电机12与控制系统5连接。控制系统5可以根据活塞4挤压的速度,通过伺服电机12控制旋转刀头13切丸的速度。剪切好的丸掉入设置在出丸孔8下方的接料缸9内。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如图1所示,包括有制丸桶1、料斗2、气缸3、活塞4、控制系统5、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出丸孔8、接料缸9、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10、切刀11或伺服电机12、旋转刀头13。
[0027]制丸桶I左侧设置有气缸3,气缸3与活塞4相连接,活塞4与制丸桶I相配合;制丸桶I顶部设置有料斗2,制丸桶I右侧设置有出丸孔8 ;制丸桶I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6,制丸桶I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7 ;出丸孔8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出丸孔8下方设置有接料缸9 ;气缸3、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伺服电机12都分别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剪切气缸10与切刀11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8的上方。
[0028]工作原理:当准备制丸时,先将原料通过料斗2加入制丸桶I内。启动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控制活塞4向右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当活塞4运动到出丸孔8的位置时,会被设置在制丸桶I下方右侧的右传感器7检测到,右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收缩活塞4。
[0029]当气缸3收缩活塞4到左传感器6设置的位置时,可以向制丸桶I内加入原料,同时活塞4也会被左传感器6检测到。左传感器6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再控制活塞4向右运动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
[0030]制丸桶I内的原料被活塞4从出丸孔8中挤出,被设置在出丸孔8上方的剪切气缸10带动切刀11,剪切成丸。剪切好的丸掉入设置在出丸孔8下方的接料缸9内。
[0031]实施例3
[0032]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如图2所示,包括有制丸桶1、料斗2、气缸3、活塞4、控制系统5、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出丸孔8、接料缸9、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10、切刀11或伺服电机12、旋转刀头13。
[0033]制丸桶I左侧设置有气缸3,气缸3与活塞4相连接,活塞4与制丸桶I相配合;制丸桶I顶部设置有料斗2,制丸桶I右侧设置有出丸孔8 ;制丸桶I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6,制丸桶I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7 ;出丸孔8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出丸孔8下方设置有接料缸9 ;气缸3、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伺服电机12都分别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剪切气缸103与切刀11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8的上方。伺服电机12与旋转刀头13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8的右侧。
[0034]工作原理:当准备制丸时,先将原料通过料斗2加入制丸桶I内。启动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控制活塞4向右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当活塞4运动到出丸孔8的位置时,会被设置在制丸桶I下方右侧的右传感器7检测到,右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收缩活塞4。
[0035]当气缸3收缩活塞4到左传感器6设置的位置时,可以向制丸桶I内加入原料,同时活塞4也会被左传感器6检测到。左传感器6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3动作,气缸3则再控制活塞4向右运动挤压制丸桶I内的原料。
[0036]制丸桶I内的原料被活塞4从出丸孔8中挤出,被设置在出丸孔8右侧的旋转刀头13剪切成丸。旋转刀头13与伺服电机12连接,伺服电机12与控制系统5连接。控制系统5可以根据活塞4挤压的速度,通过伺服电机12控制旋转刀头13切丸的速度。剪切好的丸掉入设置在出丸孔8下方的接料缸9内。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制丸桶(I)、料斗(2)、气缸(3)、活塞(4)、控制系统(5)、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出丸孔(8)、接料缸(9)、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10 )、切刀(11)或伺服电机(12 )、旋转刀头(13 ); 制丸桶(I)左侧设置有气缸(3),气缸(3)与活塞(4)相连接,活塞(4)与制丸桶(I)相配合;制丸桶(I)顶部设置有料斗(2),制丸桶(I)右侧设置有出丸孔(8);制丸桶(I)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6 ),制丸桶(I)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7 );出丸孔(8 )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出丸孔(8)下方设置有接料缸(9);气缸(3)、左传感器(6)、右传感器(7)、伺服电机(12)都分别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其特征在于,剪切气缸(10)与切刀(11)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8)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2)与旋转刀头(13)相连接,设置在出丸孔(8)的右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丸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提供了这样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包括有制丸桶、气缸、控制系统、左传感器、右传感器、接料缸、剪切装置等;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切气缸、切刀或伺服电机、旋转刀头;制丸桶左侧设置有气缸,气缸与活塞相连接,活塞与制丸桶相配合;制丸桶右侧设置有出丸孔;制丸桶下方左侧设置有左传感器,制丸桶下方右侧设置有右传感器;出丸孔右侧设置有剪切装置;气缸、左传感器、右传感器、伺服电机都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式医用制丸机具有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能够实现制丸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效率高速度快,结构简单,耐磨损,易于维护,卫生环保。
【IPC分类】A61J3-06
【公开号】CN204521612
【申请号】CN201520044640
【发明人】杨灵芝
【申请人】杨灵芝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