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泡腾崩解技术制造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3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泡腾崩解技术制造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属于转用技术发明,是利用医药行业所使用的泡腾崩解技术制造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以应用在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技术领域,尤其在织物的机器洗涤领域,主要应用的洗涤产品是粉状洗涤产品(洗衣粉)和液体状洗涤产品(洗衣液)。粉状洗涤产品是将织物洗涤的活性成份、相应的助剂和(或)其它辅助成份通过简单吸收法、中和一吸收相结合方法、干湿法、喷雾干燥法、转鼓干燥法及其它方法,将洗涤配方中的各组份均匀混合并成型为粉状的洗涤产品。成型后粉剂应干燥、不结块、具有流动性。液状织物洗涤产品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应用越来越多的织物洗涤产品,这类液状织物洗涤产品的制备工艺更简单。这两类织物洗涤产品目前是织物洗涤领域的主流产品,然而,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会给消费者带来使用周边环境清洁问题,同时,在储存、运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外在七十年代初研制了一些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如薄片状(Flask)、粒(丸)状(Pellets)、膜片状(Films)、棒状(Bars)和饼状或小块状(Cakes or Tabletts)。这些产品都申请过专利。根据他们专利技术的描述,这些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基本是通过分子改性或利用新型的崩解剂。因此,这些固体型态织物洗涤产品生产成本相应较高,给推广应用带来障碍。
利用酸碱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崩解作用的泡腾崩解技术已经在医药行业应用很广泛,而且技术成熟,制造成本较低。然而,在日用化工行业,特别在织物洗涤领域,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应用泡腾崩解技术的先例。本项技术专利是将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的泡腾崩解技术转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以制造能够快速崩解、速溶的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以克服目前粉状或液状洗涤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带来周边清洁问题、储存和运输问题,为消费者在织物洗涤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制备根据织物洗涤产品通用配方,将粉状洗涤表面活性剂和相应的助剂及其它辅助成份按一定的比率(参照织物洗涤产品的配方标准)混合,研磨成细粉状混合物。
2、酸源和碱源混合物的制备根据医药行业泡腾崩解技术资料,将适当的酸源和碱源按一定比率(酸源和碱源的比率为0.6~0.76∶1)混合,充分均匀后,研磨成细粉状,以制备成酸源和碱源混合物。
3、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混合物制备将上述1和2项的混合物按一定比率(1项混合物与2项混合物比率为0.6~0.8∶1)混合,充分均匀后,按一定比率加入粘合剂—无水乙醇(每克混合物加入无水乙醇量为0.125~0.150毫升),在加入无水乙醇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形成膏状物,迅速在70度条件下干燥10-15分钟,以制备成能够形成固体型态的混合物。
4、模具成型利用模具,将上述第3项所制备的能够形成固体型态的混合物成型,以形成易于快速崩解、速溶的固体型态织物洗涤产品。
利用本项技术所制造的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其硬度达到一定要求,在常规条件下,不易破碎。其成型后固体型态织物洗涤产品在有水情况下,能够快速崩解、速溶,完全崩解速溶时间为2-3分钟。崩解后,其洗涤效果能够达到中国国家规定的织物洗涤产品的洗涤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上述的发明内容,我们利用下列织物洗涤配方,按上述发明内容所述过程,制备了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样品,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制备根据织物洗涤常规配方资料,按表1-1所述,将下列粉状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和助剂,按表1-1的用量,充分混合后,研磨成细粉状,制备成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
表1-1 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制备

2、酸源和碱源混合物的制备以碳酸氢钠作为碱源代表,柠檬酸(枸橼酸)作为酸源代表,按表2-1剂量充分混合,研磨成细粉状,以制备成酸源和碱源混合物。
表2-1 酸源和碱源混合物制备

3、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混合物制备将按上述表1-1和表2-1内容所制备的细粉状混合物充分混合,加入62.5毫升的无水乙醇,在加入无水乙醇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形成膏状物,迅速在70度条件下干燥10-15分钟,以制备成能够形成固体型态的混合物。
4、模具成型利用模具,将上述第3项所制备的能够形成固体型态的混合物压制成厚度为0.8cm,长度为5cm,宽度为3cm,重为40克的长方型、片状的织物洗涤产品样品。
上述织物洗涤固体形态的样品,在40升水的条件下(相当于洗衣机常规用水量),其崩解速溶时间为2分30秒,洗涤效果达到中国国家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达到崩解、速溶的泡腾崩解技术制造固体型态织物洗涤产品。其应用范围为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其特征是在有水条件下,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达到崩解、速溶作用,使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剂能够快速崩解、速溶,以达到洗涤作用。因此,在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利用产生二氧化碳达到崩解作用的技术是本项技术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技术,其特征是酸源和碱源在无水乙醇作为粘合剂的作用下,同织物洗涤活性成份及助剂混合形成固体型态的混合物,应用一定压力,模具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技术,其特征是能够相互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酸源和碱源作为崩解剂,它们在有水情况下发生反应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达到直接崩解作用。因此,在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利用产生二氧化碳达到崩解作用的技术是的酸源和碱源。因此,在日用化工行业织物洗涤领域,能够产生二氧化碳达到崩解作用的酸源和碱源是本项技术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
全文摘要
本项技术发明采用了利用酸碱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崩解作用的泡腾崩解技术制造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以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的织物洗涤领域。将适量的酸碱混合物和织物洗涤活性成分及助剂混合物,按本项技术发明的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比率混合,研磨成细粉状,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无水乙醇,充分搅拌以形成膏状混合物,在70度条件下,快速干燥10-15分钟后,利用模具,在一定压力下成型,以形成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从而解决了在织物洗涤过程中所带来的周边清洁问题和织物洗涤产品的储存、运输问题。利用本项技术发明所制造的固体型态的织物洗涤产品(40克)在有水的情况下(40升),其崩解、速溶时间为2-3分钟,洗涤效果能够达到中国国家标准。
文档编号C11D3/10GK1534086SQ03120990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7日
发明者汤晓勇, 丁宏斌, 范舒忠 申请人:汤晓勇, 丁宏斌, 范舒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