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57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于电动吸尘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动吸尘器中用于吸收碰撞时的冲击的保护部件。
背景技术
先通过图13来描述现有的电动吸尘器。图13中,电动吸尘器主机体1的外壳由下机壳2、上机壳3、和开闭自如地覆盖住集尘部件4的集尘部件盖5构成。软管(图中未示出)与下机壳2的前部相联,下机壳2的前部设有与集尘部件4相连通的吸气口6。7为由软质聚氯乙烯形成的部件即保护部件,大致制成U字形,从下机壳2的前部延伸至两侧。图13(b)为保护部件7及其安装状态的截面图,其中,保护部件7的上部嵌装在下机壳2的上端2a,保护部件7的下端7b顶在下机壳2的外壁2b上,从而在下机壳2的外壁2b和保护部件7的内表面7a之间形成一个空间7c。
采用上述构造之后,当吸尘过程中即使保护部件7与房间的墙壁等发生碰撞,保护部件7的下端7b也会向图13(c)中所示的那样沿下机壳2的表面向下方滑动,且保护部件7会向内部弯曲,将冲击加以吸收,从而不但能防止吸尘器主机体1受损,同时也能防止墙壁受到损伤(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8-10193号公报)。
图14中示出了另一种现有保护部件的具体结构。其中,保护部件8中设有密封的中空部8a,当吸尘过程中吸尘器主机体1的前部或侧部与家具等发生碰撞时,可以依靠中空部8a来吸收冲击(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22325号公报)。
图15为又一种现有保护部件的详细结构。其中,9为由软质聚氯乙烯等形成的保护部件,这一保护部件被安装在下机壳2的上部,且保护部件9和下机壳2之间设有中空部9b。在上述中空部9b内,设有与保护部件9的内表面形成一体、且向下机壳2的外壁面方向凸出的多个突起物9a。当有冲击加到保护部件9上时,这些突起物9a会发生折弯,以吸收其冲击。此外,也有的装置在上述中空部9b充填上氨基甲酸乙脂泡沫等泡沫材料(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218122号公报)。
但是,在图13中所示的那种现有电动吸尘器的保护部件中,由于保护部件7是由硬度较高的聚氯乙烯形成的,故保护部件7上被加上冲击时,虽然能象图13(c)通过向内部弯曲来吸收冲击,但由于空间7c的大小有限,存在着弯曲量不能充分保证、冲击不能得到完全吸收的问题。将空间7c增大的话,自然可以提高冲击吸收能力,但这样一来,保护部件7将成为向外面鼓出很大的形状,产生吸尘器主机体1将会变大的问题。
另外,在图14中所示的现有电动吸尘器的保护部件中,由于需要将中空部8a进行密封,制造成本将变高。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其中的空气会逐渐漏出,冲击吸收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里的冲击吸收能力虽然也与保护部件8的材质有关,但主要由中空部8a内的空气压所决定。空气压低的话,便不能吸收很强的冲击,故为了能够吸收强冲击,需要提高中空部8a内的空气压力。但是这样的话,制造过程将变得困难,同时还存在着空气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
另外,在图15中所示的现有电动吸尘器的保护部件中,由于保护部件9中设有突起物9a的部分和未设有突起物9a的部分的硬度不同,冲击吸收能力会因受到冲击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另外,在从保护部件9的表面的斜下方或斜上方加上冲击时,突起物9a会顺利地发生弯曲,将冲击加以吸收;但是从通常使用中发生的、从垂直于外表面的方向加上冲击时,突起物9a首先会被压缩;当压缩量超过极限时又会发生急剧的弯曲,故并不能顺利地将冲击加以吸收。另外,在由软质聚氯乙烯形成的部件的中空部中充填上氨基甲酸乙脂的话,在受到外力时,由于外力是通过其本身比较硬、不具有缓冲性的软质聚氯乙烯部分传递到氨基甲酸乙脂中,故冲击吸收性能也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吸尘器机体撞到墙壁、家具等时产生的冲击,防止墙壁、家具等受损、机体外壳破损等现象发生的电动吸尘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中设有用于缓和碰撞时的冲击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中包括由泡沫树脂形成的泡沫树脂部分;和将所述泡沫树脂部分覆盖住、且由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不同的材料构成的表层。这样,由于整个保护部件具有均匀的柔软程度,能够均匀地承受、吸收从外部加上的冲击。另外,由于内部无需密封入空气,因此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出吸收冲击的能力。并且,由于泡沫树脂部分由表层加以覆盖,泡沫树脂部分内的空洞部分不会暴露在外,外观比较美观,外表设计也能清晰地显现出来。此外,表面上没有空洞部分的话,不会发生钩住墙壁及家具等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电动吸尘器能够可靠且顺畅地吸收与墙壁、家具等发生碰撞时的冲击,能够防止使墙壁、家具等受损、外壳发生破损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如下。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中设有用于缓和碰撞时的冲击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中包括由泡沫树脂形成的泡沫树脂部分;和将所述泡沫树脂部分覆盖住、且由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不同的材料构成的表层。这样,由于整个保护部件具有均匀的柔软程度,能够均匀地承受、吸收从外部加上的冲击。另外,由于内部无需密封入空气,因此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出吸收冲击的能力。并且,由于泡沫树脂部分由表层加以覆盖,泡沫树脂部分内的空洞部分不会暴露在外,外观比较美观,外表设计也能清晰地显现出来。此外,表面上没有空洞部分的话,不会发生钩住墙壁及家具等的情况。
第2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的保护部件中设有用于安装到其它部件上的卡紧部件。这样,保护部件固定、安装到其它部件上时就变得极其容易、可靠。
第3方案具体为,第1或者第2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由聚乙烯形成。由于可以使用通用的材料,故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第4方案具体为,第1~3的任一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由反弹性低的泡沫树脂形成。这样,当保护部件与家具等发生碰撞时,可以减小给家具造成的冲击。
第5方案具体为,第1~3的任一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由反弹性高的泡沫树脂形成。这样,当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中的保护部件与比方说柱子等物发生碰撞时,吸尘器主机体将在强劲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向后方移动,从而很容易躲避开这些柱子,行走性能可望得到提高。
第6方案具体为,第2~5的任一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和卡紧部件之间互相粘接。这样,泡沫树脂部分就可以通过粘接固定到一般是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卡紧部件上,组装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第7方案具体为,第1~6的任一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和表层之间互相粘接。这样,由于泡沫树脂部分和表层之间通过粘接可以实现一体化,使缓冲性能可靠地传递到表面上。
第8方案具体为,第1~7的任一方案中的泡沫树脂部分的厚度设为3mm或以上,表层的厚度设为1.5mm或以上。泡沫树脂部分的厚度设定为3mm以上之后,能够充分吸收正常的吸尘操作中加到保护部件上的冲击。此外,由于表层的厚度被设定在1.5mm以上,表层就不容易发生破裂、破损等情况。
第9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中的电动吸尘器中设有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所述吸尘器主机体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保护部件。这样,通过在重量最重、同时吸尘过程中也最容易与家具、桌子、墙壁等发生碰撞的吸尘器主机体上设置上保护部件,即使吸尘器主机体与家具、桌子、墙壁等发生碰撞也不会使它们受损,而且也不会使吸尘器主机体出现破损。
第10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的电动吸尘器中设有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并带有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吸气口的吸尘器主机体;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和一端与所述吸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头相连通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的至少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这样,设在软管的地面用吸头侧端部上的、吸尘过程中被用户握住的把手部分的外壳上也设有保护部件,万一在吸尘过程中由硬质树脂形成的把手部分掉到地上,保护部件也能缓和加到地面上的冲击,不会给地面造成损伤。而且,用户握紧时的舒适感也能得到改善,使用户不易感到疲劳。
第11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并带有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吸气口的吸尘器主机体;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和一端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头相连通的加长管。其中,所述加长管的至少一部分外壳设有保护部件。这样,即使在吸尘过程中或完成后的收拾整理时加长管掉落到地面上、或者吸尘时加长管碰到家具及桌子的下横梁,保护部件也能使地面、家具、桌子不会碰伤。另外,保护部件还可以使握着加长管进行吸尘时的舒适感得到改善,使用户不易感到疲劳。
第12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其中,所述吸头的至少一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这样,通过在与地面、墙壁、家具等碰撞频度最高的吸头设置上保护部件,可以防止给墙壁、家具等造成损伤。
第13方案具体为,第12方案中的吸头的吸尘面一侧以外的外壳上设有保护部件。在吸尘过程中,地面用吸头的非地面侧与沙发、桌子等的下横梁碰撞的机会较多,但由于在这一部分上设置了保护部件,可以防止沙发、桌子等的下横梁受损,地面用吸头本身也不会发生破损等情况。
第14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内部设有用于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连接成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附属吸头。其中,所述附属吸头的至少一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这样,在使用吸尘用附件在桌子、家具上和其内部进行吸尘之际,不会使它们受到损伤。
第15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内部设有用于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其中,所述吸尘器主机体和/或所述吸头上设有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的至少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这样,在吸尘器主机体行走过程中,即使小滚轮及移动轮与地面发生碰撞、或误将吸尘器主机体掉落到地面上,保护部件也能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致于受损。
第16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的电动吸尘器的外壳的全部表面积的约1/3或1/3以上由保护部件所覆盖。由于整个电动吸尘器在吸尘过程中容易与墙壁及家具等发生碰撞的部分几乎都位于吸尘器主机体、软管、加长管、地面用吸头等的前侧,这些部分的表面积约为全部表面积的1/3左右,因此,通过用保护部件将全部表面积的1/3或1/3以上覆盖住,可以将对墙壁、家具等造成的损伤抑制到最小限度。
第17方案具体为,形成第1方案的泡沫树脂部分的材料采用的是氨基甲酸乙脂类或乙烯类树脂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富有反弹特性,因此不但能够可靠地进行冲击吸收,同时,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泡沫成型,因此可以减小成型时和成型后的温度变化,抑制成型变形,得到高精度的部件。
第18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的表层的表面上设有凹凸面。这样,不但可以通过改变凹凸面的大小等很容易改变外观设计,而且即使在行走时与家具、墙壁等发生碰撞,也可以实现点接触或线接触,减小摩擦阻力,使吸尘器主机体很容易躲避开家具、墙壁等障碍物。
第19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表层的表面上设有极细的纤维。这样,在极细纤维的作用下,滑动性可以得到改善,因此即使吸尘器主机体在走行时与家具等发生碰撞,吸尘器主机体也很容易从家具躲避开,拉动时所需的拉力也能变轻。
第20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的表层的颜色和泡沫树脂部分的颜色被设定为相同或者同一色系。这样,在吸尘过程中保护部件即使碰到锐利的物品,表面发生破损、剥离,内部的泡沫树脂部分露出在外,但是因为表层的颜色和泡沫树脂部分的颜色相同或者属于同一色系,故不易引人注目。
第21方案具体为,第2方案中的卡紧部件由硬质树脂或者金属形成,同时,所述卡紧部件和泡沫树脂部分是一体成型的。这样,由于卡紧部件和泡沫树脂部分之间的固定非常牢固,而且保护部件在外壳部分上的固定、安装变得很容易且很可靠。
第22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的保护部件的一部分上设有开口。这样,通过将设有保护部件的部分(例如吸尘器主机体的集尘部件)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制成,通过保护部件的开口可以从外部清楚地看到集尘部件的内部情形,如灰尘的存积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图3为该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图4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图5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截面图,图6为该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图2的A-A截面),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动吸尘器中的软管的斜视图,图7(b)为该电动吸尘器中的加长管的斜视图,图7(c)为该电动吸尘器的地面用吸头的斜视图,图7(d)为该电动吸尘器中所使用的架类用刷子的斜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电动吸尘器的移动轮的侧视图,图9为图8的B-B截面图,图10(a)为该电动吸尘器中的小滚轮的侧视图,图10(b)为该小滚轮的截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图2的A-A截面),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图2的A-A截面),图13(a)为一种现有的电动吸尘器中的吸尘器主机体斜视图,图13(b)为该电动吸尘器主机体上的保护部件安装结构的截面图,图13(c)为表示该保护部件的工作状态的截面图,图14为另一种现有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图15为又一种现有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
上述附图中,10为吸尘器主机体,11为软管,12为吸气口,15为加长管,16为地面用吸头(吸头),17为下机壳(外壳),18为上机壳(外壳),19为移动轮,20为小滚轮,24为集尘盒(集尘部件),26,38a~38c,39a,39b,40a,40b,42~44为保护部件,26a为第一开口部分,26b为第二开口部分,26c为泡沫树脂部分,26d为卡紧部件,26e为表层,26f为凹凸面,27为电机(电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作用。
(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图3为该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图4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图5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截面图,图6为表示该电动吸尘器中的局部重要结构的截面图。
图1中,10为吸尘器主机体,前部设有吸气口12,供软管11的一端以装拆自如的方式与之连联。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上设有带有提手13的前端管14。15为加长管,其一端以装拆自如的方式与前端管14相连,另一端以装拆自如的方式与属于多种吸头中的1种、用于对地面进行吸尘的地面吸头16相联接。
如图2~图4中所示,吸尘器主机体10的外壳由下机壳17、和上机壳18构成,两个侧面的后方上设有1对旋转自如的移动轮19,下机壳17的前底面上设有也是可以旋转自如的小滚轮20。上机壳18的后表面上设有排气口21和支脚22,排气口21用于将下面将要提到的电机27的排气排到外部,支脚22则在将吸尘器主机体10收存时将其后面朝下、竖立着放在地上时与移动轮19一起撑在地面上。
23为用于搬运吸尘器主机体10的主机体提手,以可拉起可按下的方式安装在上机壳18上。24为用来拦截与空气一起从吸气口12吸入的灰尘的集尘部件即集尘盒,该集尘盒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10中,其外壳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25是用于对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10内部的、下面将要提到的电线卷盘29进行操作的制动按钮。
26为大致呈略U字形的冲击吸收部件即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被设置成横跨在下机壳17和上机壳18之间,且将下机壳17和上机壳18的前部及侧部的部分表面加以覆盖。另外,该保护部件的前部设有供软管11的一端插入的第一开口部分26a,两侧设置有使集尘盒24的部分外壳能够从外面看到的第二开口部分26b。
如图5中所示,吸尘器主机体10的后部设有内部设有用于产生吸引力的电动风机(亦即电机27)的电机室28;将电源线29a加以回卷的电线卷盘29;以及与制动按键25发生连动、对电线卷盘29进行的电源线29a的回卷操作施加制动的制动部件30。31为用于降低电机27向外部发出的噪声的电机盖,将电机27从上方覆盖住。电机27在前后垫着橡胶支承件32后安装在电机室28内,上述橡胶支承件32由弹性材料制成,用于降低从电机27传递到吸尘器主机体10上的振动。
33为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在下机壳17的底面上的电源线盖,在安装电线卷盘29以及对其进行维护时可以打开。
吸尘器主机体10的前部设有集尘盒室34,集尘盒24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设置在其中。电机室28和集尘盒室34之间由其上设有格栅状开口部分35a的隔断壁35隔开。
集尘盒24中设置着用于拦截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的集尘部件(图中未示出)。集尘盒24的后部设有用于拦截未被集尘部件拦截干净的细微灰尘的过滤器24a、和在集尘盒24安装到集尘盒室34中时使之与隔断壁35之间实现密封的灰尘密封件24b,集尘盒24的上部设有用于搬运集尘盒24的集尘盒提手24c。此外,集尘盒24的底部设有在倒出由集尘部件及过滤器24a拦截的灰尘时可以打开的集尘盒底盖24d,前上方设有用于进行打开所述集尘盒底盖24d的操作的集尘盒开启按键24e。
24f为设在集尘盒24的前部的、与集尘部件中相连通的吸气口。当集尘盒24被装入到集尘盒室34中时,吸气口24f的开口部分的边缘紧紧地压住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10的吸气口21的后面的吸气口密封件36。37为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10的前部的、将吸气口21的周围部分覆盖住的前机壳。
图6中示出了保护部件26的具体构造及其安装状态。保护部件26中包括由泡沫树脂材料形成的、厚度为3mm或3mm以上的泡沫树脂部分26c;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覆盖住泡沫树脂部分26c的表面且厚度在1.5mm或1.5mm以上的表层26e;由ABS、PP、PS等硬质树脂形成的、通过双层成型方式与所述表层26e的背面和/或侧面形成一体的卡紧部件26d。在将下机壳17和上机壳18组装时,可以通过将卡紧部件26d嵌合到分别形成在下机壳17、上机壳18上的安装位置上,来完成安装过程。
另外,卡紧部件26d以通过粘接或者熔敷等方式固定到表层26e上,表层26e通过粘接方式安装到泡沫树脂部分26c上。另外,也可以将卡紧部件26d直接粘接、固定到泡沫树脂部分26c上。
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动吸尘器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如下。
操作设在前端管14上的开关(图中未示出)开始吸尘时,电机27开始工作,产生吸引力,将地面上的灰尘与空气一起先吸入到地面用吸头16中;然后,经加长管15、软管11、吸气口12、集尘盒24的吸气口24f吸入到集尘部件中。灰尘由集尘部件进行分离、拦截,空气中所含的细微灰尘由过滤器24a加以拦截。然后,变得洁净的空气穿过隔断壁35上的开口部分35a流入到电机27中,之后再从排气口21排到外部。
在想把集尘盒24中的由集尘部件拦截的灰尘以及由过滤器24a拦截的细微灰尘倒出时,可以先将集尘盒24从集尘盒室34中取出,然后操作集尘盒上的集尘盒打开按键24e,将集尘盒底盖24d打开。这样,其中的灰尘就将自然落下、倒掉。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话,由于在构成吸尘器主机体10的外壳的下机壳17、上机壳18上设有保护部件26,因此,即使在吸尘器主机体10行走时其机体10与家具、柱子、墙壁等发生碰撞,也可以通过保护部件26的泡沫树脂部分26c所特有的柔性将冲击加以吸收,不会碰伤家具、柱子、墙壁等,也不会使吸尘器主机体10受到损伤。
另外,由于保护部件26中可能受到冲击(碰撞时产生的冲力)的部分是由整体覆盖着表层26e的泡沫树脂部分26c形成的,因此,无论冲击施加到被保护部件26的哪个部分上,都能被均匀地加以吸收,不会出现因碰撞位置不同冲击吸收能力也不同的情况。
另外,由于泡沫树脂部分26c由表层26e覆盖、泡沫树脂部分26c的空洞部分不会在外部露出,外观美观,且造型设计也能清楚地显现出来。此外,由于表面上没有空洞部分,故不会挂住墙壁及家具等处,移动性能也好。这样,即使吸尘器主机体10在行走过程中与墙壁、家具等相碰,也可以很容易从墙壁、家具处回避开,拉动吸尘器所需的拉力也可以减轻。
另外,通过将富有反弹特性的氨基甲酸乙脂类系树脂材料或乙烯类树脂材料用作泡沫树脂材料,不但可以可靠地吸收冲击,而且,由于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实现泡沫成型,成型时和成型后的温度变化较小,可以得到成型形变得到抑制、精度高的保护部件26。
另外,由于集尘盒24的外壳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设在保护部件26的两侧的开口部分26b又位于这些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的部位上,因此,通过开口部分26b很容易看清集尘盒24的集尘部件内的灰尘堆积情况,这样就无需经常拆下集尘盒24来检查内部的灰尘堆积情况,使用起来变得非常方便。
另外,通过使由硬质树脂制成的卡紧部件26d与表层26e形成一体,将保护部件26固定、安装到吸尘器主机体10的外壳部分等上时将变得极为容易而且可靠。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卡紧部件26d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但是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再使其与表层26e或泡沫树脂部分26c形成一体。
另外,如果将保护部件26的表层26e的颜色和泡沫树脂部分26c中所使用的材料的颜色设定为相同或者同一色系的话,万一在吸尘过程中上保护部件26碰撞到尖锐物、表层26e发生破损、剥落的话,内部的泡沫树脂部分26c即使露出也是同一颜色或者同一色系的颜色,故不会显得特别扎眼。
另外,通过将通用的聚乙烯用作泡沫树脂部分26c的材料,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如果泡沫树脂部分26c用反弹性低的泡沫树脂来制成的话,可以在保护部件26与家具等发生碰撞时减少给家具造成的冲击。
反过来,泡沫树脂部分26c如果用反弹性高的泡沫树脂形成的话,在保护部件26与柱子等发生碰撞时,可以借助强劲的反弹力使吸尘器主机体10后退,从而很容易躲开柱子等物,提高行走性。
另外,通过将泡沫树脂部分26c和一般由硬质材料形成的卡紧部件26d通过粘接进行结合,可以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通过将泡沫树脂部分26c和表层26e进行粘接,可以使泡沫树脂部分26c和表层26e实现一体化,能够使缓冲性能可靠地传递到表面上。
另外,由于泡沫树脂部分的厚度被设定为3mm或3mm以上,因此,在正常的吸尘操作中可以充分吸收加到保护部件26上的冲击。此外,将表层26e的厚度设定为1.5mm或1.5mm以上后,表层26e就不容易出现破碎、破裂等情况。
(实施例2)图7为联接到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主机体上的各种部件的斜视图。
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吸尘器主机体10上,使用了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保护部件26相同的、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另外,软管11、加长管15、地面吸头16以及吸尘附件中的1个即架类刷子41被连接成与吸尘器主机体10相连通。
在图7(a)中,11a为设置在软管11的一端上的、用于与吸尘器主机体10的吸气口12相连接的连接管,设在这一连接管11a及软管11的另一端上的前端管14一般由ABS、PS等硬质树脂成型。因此,在吸尘过程中、以及在吸尘完成后的收拾过程中,如果将它们掉到地上的话,有可能给地面及附近的家具、桌子等造成很大的损伤。因此,本实施例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的损伤发生,如图7(a)中所示的那样,在软管11的连接管11a、前端管14的前端侧以及提手13附近设置了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呈圈状的保护部件38a~38c。
图7(b)中示出了1根加长管15,加长管15的两端部的四周设有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构成的保护部件39a、39b。由于在洗尘完成后进行收拾、整理时,有时难免将加长管15掉落到地上,即使发生这样的情况,在保护部件39a、39b的作用下也能防止地面等受到损伤。
此外,如图7(c)中所示,从地面吸头16的前部至两侧部设置了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0a。特别是,地面用吸头16与房间的墙壁、家具、桌脚等发生碰撞的频度很高,通过设置上由泡沫树脂形成的保护部件40a,就不会使墙壁、家具、桌脚受损。此外,如图中所示,如果在地面用吸头16的顶面上也设置上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0b的话,在对沙发及床底下等处进行吸尘时,即使地面用吸头16的顶面与沙发及床的横梁相撞,也可以防止床架等受损、地面用吸头16发生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图7(d)中示出了在吸头附件的一种即架类刷子41的整个外围上设置上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2的例子。由于架类刷子41经常在对家具、架类、抽屉等进行吸尘时使用,设置上保护部件42之后,可以防止昂贵的家具等因受冲撞而受损。
另外,在将保护部件38a~38c、39a、39b、40a、40b、42等安装到各部件上时,既可以和第1实施例中一样先将硬质树脂形成的卡紧部件与保护部件的表层形成一体、再卡紧到各个部件上,也可以用粘结剂、两面胶带等进行粘接,或者通过超声波熔敷或热熔敷安装到各个部件上。
(实施例3)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移动轮的侧视图,图9为该移动轮的截面图(图8的B-B截面图),图10为上述电动吸尘器中的小滚轮的截面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构成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在吸尘器主机体10的侧面以及底面上的行走部件即移动轮19、小滚轮20的周围,设置了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保护部件26相同的、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
如图8、9中所示,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3被制成环状后,再镶嵌到设在移动轮19外表面上的凹槽19a中。另外,如图10中所示,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4也被制成环状后,镶嵌到设在小滚轮20外表面上的凹槽20a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与地面相接触、在地面在滚动的移动轮19、小滚轮20上设置由泡沫树脂部分和将其覆盖住的表层形成的保护部件43、44之后,即使在吸尘器主机体10行走时小滚轮20及移动轮19与地面发生碰撞、或者不小心将吸尘器主机体10掉落到地面上,保护部件43、44也能防止吸尘器和地面受损。
另外,由于在吸尘过程中吸尘器主机体10、软管11、加长管15、地面用吸头16中容易与墙壁、家具等发生碰撞的外壳部分位于前侧、且其表面积达到全部表面积约1/3左右,因此,如果用保护部件将全部表面积的1/3或更多加以覆盖的话,可以将使墙壁、家具等受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
(实施例4)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其中,与上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构成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中所示,在表层26e的表面上设置了凹凸面26f。通过改变凹凸面的尺寸等,很容易改变外观纹理设计,同时,即使在吸尘器机体移动过程中与家具、墙壁等发生碰撞,也将成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摩擦阻力可以减小,吸尘器主机体也很容易从家具、墙壁等处回避开。
(实施例5)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局部截面图。其中,对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保护部件26的表层26e的表面用极细的纤维进行了植毛。由于通过纤维可以提高滑动性能,因此,在吸尘器主机体10的外壳上设置保护部件26后,即使吸尘器主机体10在移动过程中与家具等发生碰撞,吸尘器主机体10也很容易从家具上回避开,拉动所需的力量也可以变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吸尘器可以借助保护部件来吸收与墙壁、家具等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可以防止墙壁、家具等受伤,避免吸尘器机体外壳受损,因此不但适用在一般的吸尘器中,也可以适用于在地面上使用的地面磨光机、地面清洗机等各种清扫机械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缓和碰撞时的冲击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中包括由泡沫树脂形成的泡沫树脂部分;和将所述泡沫树脂部分覆盖住、且由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不同的材料构成的表层。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中设有用于安装到其它部件上的卡紧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由聚乙烯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由反弹性低的泡沫树脂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由反弹性高的泡沫树脂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和卡紧部件之间互相粘接。
7.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和表层之间互相粘接。
8.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树脂部分的厚度设为3mm或以上,表层的厚度设为1.5mm或以上。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所述吸尘器主机体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保护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并带有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吸气口的吸尘器主机体;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和一端与所述吸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头相连通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的至少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并带有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吸气口的吸尘器主机体;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和一端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头相连通的加长管,其中,所述加长管的至少一部分外壳设有保护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其中,所述吸头的至少一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的吸尘面一侧以外的外壳上设有保护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用于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连接成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的吸头附件,其中,所述吸头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用于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机体;和与所述电动鼓风机相连通、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其中,所述吸尘器主机体和/或所述吸头上设有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的至少部分外壳上设置有保护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吸尘器的外壳的全部表面积的1/3或1/3以上由保护部件所覆盖。
1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泡沫树脂部分的材料采用的是氨基甲酸乙脂类或乙烯类树脂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表面上设有凹凸面。
1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表面上设有极细的纤维。
20.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件由硬质树脂或者金属形成,同时,所述卡紧部件和泡沫树脂部分形成一体。
21.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的一部分上设有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与墙壁、家具等发生碰撞时的冲击从而防止墙壁、家具等受损、机体外壳破损等情况发生的电动吸尘器。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缓和碰撞时的冲击的保护部件(26)中包括由泡沫树脂形成的泡沫树脂部分(26c)、和用于覆盖住泡沫树脂部分且由与之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表层(26e)。保护部件的整体具有均匀的柔软程度。这样,能够均匀地承受、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且由于无需在内部密封空气,可以长期发挥出稳定的冲击吸收性能。此外,泡沫树脂部分由表层加以覆盖后,泡沫树脂部分内的空洞部分不会暴露在外,外观看起来比较美观,外表的设计也能充分显现出来。表面上没有空洞部分之后,也不会发生勾住墙壁、家具等问题。
文档编号A47L9/00GK2877538SQ20052010517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奥岛雅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