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34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捕捉灰尘的集尘构造。
背景技术
下面借助图26来说明现有的电动吸尘器的构造。这种构造中设有带底的集尘室141,集尘室141的侧壁上沿切线方向设有向内部吸气的吸气口142。另外,集尘室141上还设有覆盖住上端开口143的盖体144,该盖体144上设有排气口145。滤网146被安装成覆盖住集尘室141的上端开口143。电动风机147工作时,灰尘从吸头148吸入,通过吸气口142被吸入集尘室141内,在集尘室141内进行离心分离,产生的排气穿过滤网146被从排气口145排出(详细结构可参见比方说日本专利公报2001-104223号)。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构成中,从吸气口142吸入的灰尘有可能附着在滤网146上,引起堵塞,引起吸引力下降,造成灰尘不能被充分地吸入到集尘室141。另外,为了防止网眼堵塞,有人提出了加大滤网146的面积的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将造成集尘室141本身体积也将变大,从而产生电动吸尘器本身的体积也将变得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吸引力急激下降来提高集尘性能且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设有具有使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流入的流入口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和设有用于使流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内的吸尘气流流入其内部中的流入口的第2灰尘分离装置。由于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的流入口和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流入口设置相互错开的位置上,故吸入的灰尘分2个阶段进行分离,不易发生网眼堵塞的现象,吸引力也不会急剧下降,从而实现优异的集尘性能。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存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仰视图,图5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正视图,图6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集尘盖的仰视图,图8为第1灰尘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9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仰视图,图10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1为第1灰尘分离装置、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仰视图,图12为第1灰尘分离装置、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示意图,图14为集尘装置的概略结构示意图,图15为集尘装置的展开图,图16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17为沿图14的箭头A所示方向的截面图,图18为集尘装置的下方斜视图,图19为集尘装置的他的下方斜视图,图20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外观图,图21为吸尘器主机机体的侧截面图,
图22为沿图21的A-A线的截面图,图23为沿图22的B-B线的截面图,图24(a)为一次滤网的平面放大示意图,图24(b)为沿图24(a)的C-C线的截面图,图25为沿图24的箭头C所示方向的截面图(灰尘存积室盖87打开时),图26为现有电动吸尘器的概大致呈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利用图1~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为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
本吸尘器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位于下方的用于吸引地面上的灰尘的吸尘头1;上方设有扶手的手柄部分2;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且固定在所述手柄部分2上的电动风机室3;设在该电动风机室3的下方的、可以从所述电动风机室3上拆下/装上的灰尘分离/存积装置4;以及内部具有使灰尘分离/存积装置4和所述吸尘头1相连通的吸引通路、使手柄部分2与所述吸尘头1相连的加长管5。另外,手柄部分2中还设有使从所述吸尘头1吸入后穿过加长管5内部的灰尘排到灰尘分离/存积装置4中的排出孔(图中未示出)。
图2为构成电动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存积装置4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6、第2灰尘分离装置7和集尘盖8。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上部设有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下部为大致呈半球状的底部。另外,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周壁上与所述手柄部分2的排出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截面大致呈圆形的第1流入口9。第2灰尘分离装置7具有直径比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周壁直径小一些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上方为开口,并且也设有底部。集尘盖8大致呈有底的圆筒形状,其外周设有合成橡胶等软质材料,上述软质材料的外径被设定为能够紧密地压住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壁面13的内表面。参考数字10为将灰尘引导入第2分离装置7内部的流入口,设在与所述的第1流入口9相互错开的位置上。
图3、图4、图5和图6分别为电动吸尘器的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俯视图、仰视图、正视图以及侧视图。其中,参考数字10为引导灰尘进入第2灰尘分离装置7内部的流入口;14为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上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壁面;11为设在与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第1流入口9正对着的位置上的、具有与所述周壁14的外周相连接的平缓曲面的引导部分;15为设在所述周壁14的缺口部分的位置上而且是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底面上的第1开口;16为设在所述第1开口15的外周缘上的导流部分,且在从所述第2流入口10被吸入第2灰尘分离装置7中的气流沿所述周壁14的内壁面发生回旋的回旋气流的下游侧与所述周壁14为同一形状;17为与所述集尘盖8进行扣合的爪部。另外,连接所述周壁14的圆心和所述第1开口15的中心的直线和连接所述周壁14的圆心和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7上的第2流入口10的中心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被设定为直角以上的角度。另外,21为使所述第1开口15与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内部连通的第2开口。
图7为集尘盖8的仰视图。其中,12为使所述电动风机室3的吸引口和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内部相连通的第1连通口;18为与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爪部17相扣合的部分;19为使所述电动风机室3和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内部相连通的第2连通口。该第2连通口位于从所述第1流入口9吸入第1灰尘分离装置6内的空气流沿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周壁14的外周发生回旋的回旋流的下游侧。
图8为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俯视图。其中,20为与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第1开口15面对着设置的、且具有能顶住第1开口15的外周缘的高度的灰尘存积装置。
图9、图10分别为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仰视图及正视图。
图11、图12分别第1灰尘分离装置、第2灰尘分离装置和集尘盖组合状态下的仰视图以及透视图。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周壁13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呈圆筒状,同时,它与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14之间的距离d设定为这样即越靠近沿第2灰尘分离装置7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14的外周回旋的回旋气流的下游侧上述距离d将越小。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从所述吸尘头1吸入的灰尘穿过加长管5内部之后经所述手柄部分2上的排出孔(图中未示出)从所述第1流入口9被吸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中。从第1流入口9吸入第1灰尘分离装置中的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在缓缓的曲面形成的引导部分11的引导下沿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周壁14的外壁面顺畅地开始回旋。
开始回旋的灰尘不久就到达所述第2流入口10,质量大的灰尘在回旋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被进一步引导向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深处,质量小的灰尘通过所述第2流入口10被吸入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内部,进行第1阶段的灰尘分离。由于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周壁和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周壁14之间形成的距离d被设定为,越靠近沿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周壁14的外壁面回旋的回旋气流的下游侧该距离d就越小,故第1阶段的灰尘分离不会使回旋流的速度急剧下降,从而能以很高的效率进行。另外,被引导入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深处的质量大的灰尘不久就在回旋流变弱的时候堆积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底部深处。
另一方面,从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第2流入口10被吸入其内部的质量小的灰尘开始沿所述周壁14内壁面开始回旋,在该周壁14的缺口位置(第2开口21)处被引导至所述第1开口15,在与之连通的所述灰尘存积装置20中被存积起来,进行第2阶段的灰尘分离。另外,在回旋流的势头作用下试图穿过所述第1开口15的灰尘也被所述导流部16挡住去路,从而失去速度,然后穿过所述所述第1开口15在所述灰尘存积装置20存积起来。取除了灰尘的吸尘气流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内进行回旋之后,经所述第1连通口12被从灰尘分离/存积装置4排出,穿过所述电动风机室3的内部,最后从设在电动风机室3中的排气口被排向机体外这里,通过在所述第1连通口12上设置具有通气性的滤网防止细尘侵入电动风机,同时,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第2流入口10上也设置有通气性的滤网,对吸入第2灰尘分离装置中的灰尘的大小进行限制,将所述上述第1连通口12的滤网的网眼大小设置成与第2流入口10的滤网的网眼大小一样或比起小,可以使所述第1连通口12的滤网造成的压力损失与所述第2流入口10的滤网造成的压力损失相同或者在其之下,从而可以更可靠地将灰尘吸入第2灰尘分离装置7。
另外,通过除了所述第1连通口12之外还在集尘盖8上设置将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内部和所述电动风机室3加以连通的第2连通口19,可以增加第1灰尘分离装置6处的吸入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各连通口以及流入口处的网眼堵塞,这样,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第2流入口10处被分离的灰尘可以更多地存积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7中。此外,通过在第2连通口19上设置具有通气性的滤网,该滤网的网眼大小又被设定为装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流入口12处的滤网的网眼大小相同或者比其更大,第1灰尘分离装置6中将被吸入更多的吸尘气流,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第2流入口10的网眼堵塞,从而可以进一步推迟因吸引灰尘量增多造成的风量下降,同时,第1灰尘分离装置6中可以吸入、存积更多的灰尘量。
另外,第2灰尘分离装置7通过其爪部17可以与集尘盖8上的扣合机构18进行自如的扣合,从而可以装拆自如。集尘盖8通过其外周壁与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周壁13的内壁面紧密接触而安装成可以装拆自如。因此,存积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6中的粗尘以及存积设在其内部中的灰尘存积部件20中的细尘可以通过将集尘盖8从第1灰尘分离装置6拆下而同时且容易地倒掉。即使灰尘附着在第2流入口10上,对其也很容易进行清除等维护作业。
另外,由于第2灰尘分离装置7也与集尘盖8之间也可以自如地装拆,对第2灰尘分离装置7内部的清扫很容易进行,万一附着在灰尘集尘盖8的第1连通口12及流入口19中,也很容易对其进行清除等维护作业。
本实施例虽然以扫帚型电动吸尘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无论其形式及电源方式如何,在一般的吸尘器上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13~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图1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正视图。该吸尘器包括位于下方的、用于吸引地面上的灰尘的吸头31;内部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33的吸尘器主机体48;一端与所述吸头31相连接的加长管32;可从所述吸尘器主机体48拆下/装上的、用于捕捉灰尘的集尘装置34;和与所述加长管32一起形成连接集尘装置34和所述吸头31的吸引通路、将所述加长管32和所述集尘装置34连接起来的软管35。另外,所述吸尘器主机体48上还设有使所述电动风机33产生的排气排出的排气孔(图中未示出)。
图14~图16为构成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34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36、第2灰尘分离装置亦即离心分离装置37及集尘盖38的结构图。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向下方开口,由开闭自如的盖子47覆盖住。另外,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上设有使含有灰尘的气流从吸头31经软管35流入其中的第1流入口39。离心分离装置37设置在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内,其直径设置成比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小,内部具有大致呈圆形的空间。集尘盖38大致呈圆筒形状,设置在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7的吸气下游侧,其外周缘上设有合成橡胶等软质材料。42为将所述电动风机33的吸引口(图中未示出)和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7的内部加以连通的第1连通口,其上由滤网覆盖住。40为使含有灰尘的气流流入离心分离装置37内部的、大致呈圆弧状的第2流入口,由滤网(图中未示出)加以覆盖,并且设置在与所述第1流入口39相互错开的位置上。另外,设置在所述大致呈圆弧状的第2流入口40上的滤网可以自由装拆,从而对其能够进行扫除。
参考数字44表示设在离心分离装置37中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41为大致呈弧形的回旋装置,它被设在离心分离装置37中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44的内部,用于形成使从所述第2流入口40流入的含有灰尘的气流沿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7的周壁44的内壁面进行回旋的回旋通路41a。只有所述大致呈圆弧的回旋装置41的内部与所述第1连通口42相连通。45为设在离心分离装置37底面上的第1开口,该第1开口处于所述回旋通路41a的吸气下游侧且位于所述回旋装置的外面。46为从回旋装置41延伸出来且设置成与离心分离装置37的周壁44的内壁相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回旋通路41a只有吸气下游侧与所述第1开口45相连通。
图17为图14中箭头A所示方向的截面图。50为与所述第1开口45相连通、且在下方形成一个整体的细尘存积部件。另外,43为设置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用于存积由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从吸尘气流分离出来的高密度灰尘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为同样也是配置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的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用于存积由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从吸尘气流分离出来的低密度灰尘。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和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由隔板52所隔开。另外,相对于所述第1流入口39而言,所述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配置在比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更远的位置上。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上设有第2开口51,所述第2开口51由滤网53加以覆盖。49为将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通过所述第2开口51与电动风机33的吸引口(图中未示出)进行连通的第2连通口。换句话说,所述第2开口51起到了将电动风机33的吸引口(图中未示出)和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进行连通的连通口的作用。另外,所述滤网53如图18中所示设在平板状的框架55中,相对于所述所述第2开口51可以自由装拆,这样对所述滤网53进行扫除时就很容易进行。另外,所述滤网53被设置在离所述第2开口51的下端(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的下端)起一定高度的位置上。
图19为集尘装置34的另一个下方斜视图。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内,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和细尘存积部件50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另外,在将吸尘器主机机体48的背面朝向被清扫面竖立起来的状态下,所述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和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呈重合配置(在本实施例中,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处于下方)。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从所述吸头31吸入的灰尘穿过软管35内部之后,从所述第1流入口39被吸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从第1流入口39吸入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的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沿设在离心分离装置37中的大致呈圆筒形状的周壁44进行回旋。如图17所示,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由于在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中吸引力发生作用,体积大的灰尘容易受到吸引力的作用。由于质量大的灰尘离心力也大,高密度灰尘的离心力较大,低密度灰尘的离心力较小。这样,高密度灰尘将在通过隔板52前端的开口部分以后在相对于第1流入口39而言比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设置在更远处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中存积起来,而低密度灰尘则在所述第1流入口39附近的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中被存积起来。
另外,由于设有将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的内部和电动风机33的吸引口(图中未示出)加以连通的第2开口51,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中存积的低密度灰尘在吸引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2开口51一侧起开始存积。尤其是低密度灰尘中具有不少质量轻、体积大的绵及手纸等的通气性好的灰尘,故通过将覆盖住第2开口51的滤网53设置在离所述第2开口51的下端(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的下端)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可以防止滤网53的网眼堵塞,提高集尘性能。
另外,将容易引起滤网53的网眼堵塞的体积小的高密度灰尘用隔板52加以包围起来,并在吸引力作用不到的所述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中存积起来,这样就不会附着在滤网53上,防止滤网53的网眼堵塞,提高集尘性能。
并且,由于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内的吸引作用的缘故,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内存积的低密度灰尘的飘起能够被防止,从而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在离心分离装置37的第2流入口40的滤网上,提高集尘性能。由于从第1流入口39吸入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的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沿设在离心分离装置37的大致呈圆筒形状的周壁44上的大致呈圆弧状的第2流入口40的滤网进行回旋,所述滤网将被清洗,集尘性能能提高。
质量及体积大的灰尘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被捕捉,质量及体积小的细尘经所述第2流入口40被吸入离心分离装置37内部。被吸入离心分离装置37内部的含有灰尘的气流在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7的周壁44的内壁和大致呈圆弧状的回旋装置41形成的回旋通路41a内发生回旋,使灰尘和气流发生分离。与灰尘进行分离后的气流其后从所述回旋通路41a的吸气下游侧的开口部流入回旋装置41的内部,另外,由于在机体结构中只有大致呈圆弧状的回旋装置41的内部与和电动风机33的吸引口(图中未示出)连通的第1连通口42相连通,故所述气流通过所述第1连通口42被向吸尘器主机体48外排出。另外,将所述回旋通路41a的通路截面积设置成越朝吸气下游侧越是渐渐地变小,在气流流向吸气下游侧的过程中,风速加快,灰尘和吸尘气流的分离性能也将提高,集尘性能也就能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与所述气流分离后的灰尘穿过第1开口45后被存积在细尘存积部件50中。所述细尘存积部件50由于被盖子47盖住、处于闭塞状态,所述细尘存积部件50内不会产生气流,故灰尘能可靠地存积在其内部。这样,就可以防止在离心分离装置37被离心分离后存积在细尘存积部件50的灰尘再次逆流到离心分离装置37中。另外,在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内,分别朝下方开口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和细尘存积部件50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打开盖子47的话,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和细尘存积部件50中分别存积的灰尘将同时掉出,故与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36中捕捉的灰尘一起可以同时倒掉。
另外,在吸尘器主机体48的背面面向被清扫面竖立起来时,所述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和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大致呈上下方向中重合配置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处于下方且呈朝向隔板52的前端开口部分的侧面的构成,存积在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中的高密度灰尘以及存积在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中的低密度灰尘不会从各自的存积仓漏出,这样可防止高密度灰尘进入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中,从而避免覆盖住第2开口51的滤网53的网眼被堵塞,集尘性能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36内虽然只设置了用于存积高密度灰尘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43和存积低密度灰尘的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54这2个的灰尘存积部件,但是利用灰尘的特性(密度、重量或者大小),设置3个以上的灰尘存积部件也是完全可能的。
接下来,利用图20~图2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如图20中所示,电动吸尘器61中设有安装在加长管62上的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63,所述加长管62通过扶手手柄64和带软管接头65的软管66与吸尘器主机体67(下面简称为主机体67)相连结。主机体67上设有以枢轴支撑的1个前滚轮68和一对后轮69。
如图21中所示,主机体67内的前部凹部70中设有可以自由装拆的集尘装置即集尘盒71。集尘盒71用于将从图20中所示的吸头63吸来的、穿过所述加长管62及所述软管66内的吸引通路(图中未示出)送到主机体67的灰尘与吸尘气流相分离/捕捉。另外,主机机体67的凹部70的后方设有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72等部件。电动风机72的吸入侧通过开口73与空气吸入部74相连通。在集尘盒71被安装上时,空气吸入部74由顶住集尘盒71的倾斜密封面75所包围。主机体67的后方还设有排气滤网76,电动风机72的排气通过该排气滤网76后再被向主机体67的机外排出。此外,主机体67的内部设有例如控制所述电动风机72的消费电源功率等的控制装置77等的电气系统、将向所述电动风机72供给电源的电线卷回主机体67内的电线回卷装置(图中未示出)等其他部件。
主机体67的前壁78从底壁79上向上延伸,底壁79成为所述凹部70的下底面。前壁78的大致中央部位上设有供软管接头65装拆自如地进行连接的吸气口80。吸气口80处于凹部70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密封件81,防止在吸气口80和集尘盒71之间发生空气泄漏。
如图21~图24所示,集尘盒71中设有粗尘存积室82、离心分离室83和细尘存积室84等3个室。粗尘存积室82设在所述集尘盒71的下方部,从经过吸气口80吸入的含尘气流中捕捉粗尘。离心分离室83与所述粗尘存积室82相重迭(本实施例中重迭在其上方),形成从差不多已经清除掉粗尘的气流中分离出细尘的细尘分离室。细尘存积室84设在所述离心分离室83的下方,且与所述粗尘存积室82并排设置,用于存积由所述离心分离室83通过离心方式分离出的细尘。所述粗尘存积室82和所述细尘存积室84之间被相互隔开,被分成不同的区间。集尘盒71的盒前壁85上设有吸入口86。吸入口86的一端在所述集尘盒71安装到主机体67中的状态下与所述吸气口80呈同心连通,而另一端与粗尘存积室82相连通。
图22中,粗尘存积室82的下部设有开闭自如的灰尘存积室盖87,隔着粗尘捕捉装置即一次滤网92与所述离心分离室83相连通。所述一次滤网92对于流入粗尘存积室82中的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起到通过所述粗尘存积室82捕捉粗尘的作用,这样,所述粗尘将存积在所述粗尘存积室82中。另外,如图24所示,一次滤网92是在树脂板上通过穿孔加工开上大量的孔,相对于灰尘存积室盖87而言,中央部分大致呈水平状态,两侧则设置呈向上方倾斜。
在所述一次滤网92的上方且是所述离心分离室83的下方,设有与形成所述离心分离室83的分离室壁88一体地且是与所述一次滤网92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间隔的隔离壁89。另外,在所述隔离壁89的端部,还设有与离心分离室83的吸气上游侧相连通的连通口A90。因此,在粗尘存积室82和所述离心分离室83之间的上下方向上形成了流路空间部91。另外,所述吸入口86相对于连通口A90设置成与集尘盒71的垂直方向为中心轴分别在左右方向分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从集尘盒71的前方看时,在所述集尘盒71的大致端部上分别设有所述吸入口86和连通口A90。
接下来,离心分离室83的右上侧通过分离室壁88设置成从集尘盒71的前方看时大致呈圆筒状,连通口A90和离心分离室83相互连通,使得从连通口A90流入离心分离室83的气流流向所述分离室壁88的内壁面切线方向。另外,分离室壁88上设有连通口B93,与离心分离室83和细尘存积室84相连通。如图22所示,连通口B93设在分离室壁88的侧方,在离心分离室83内被通过离心而分离的细尘如图中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连通口B93被运送到细尘存积室84内。
如图23所示,盖板94的外周缘上镶嵌着密封件95,并装拆自如的方式无间隙地安装在集尘盒71的电动风机72的吸气侧开口上。在集尘盒71安装在凹部70中的状态下,密封件95将成为轻轻地压住图20的倾斜密封面75的状态,以防止外气从主机体67的机外流入空气吸入部74中。
如图22、23中所示,97为设在离心分离室83内部且几乎处于同心状的二次滤网,其截面大致呈圆筒状。该二次滤网与滤网框96形成一个整体,由壁面开有大量通气孔的板状滤网构成。并且,在其后方(下游侧)设有过滤/捕捉细尘的无纺布滤网98。集尘盒71的上方设有提手99。提手99的附近设有开闭灰尘存积室盖87时进行操作的开盖按钮100。按下开盖按钮100时,按钮100抵抗着弹簧101的弹力后,使灰尘存积室盖87的锁紧机构102解除(图中未示出)。
接下来,说明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
电动风机72进入工作状态时,从吸头63吸入的含有灰尘的空气流穿过加长管62和软管66流入吸气口80中。该空气流通过吸入口86进入粗尘存积室82之后,穿过一次滤网92,体积比所述一次滤网92的网孔大的灰尘被一次滤网92捕捉,在所述粗尘存积室82中存积起来。另外,体积比所述一次滤网92的网孔小的灰尘则和气流一起不断通过连通口A90,进入离心分离室83中。
进入离心分离室83的空气流向构成所述离心分离室83的、截面大致呈圆筒状的分离室壁88的接线方向,沿分离室壁88的内表面发生回旋,成为涡流,在离心分离室83内回旋。这样,进入离心分离室83中的灰尘在所述回旋涡流发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一边沿分离室壁88的内表面进行回转,一边从连通口B93被离心力推出,进入细尘存积室84内。
另外,虽然所述回旋涡流的旋转中心部分处的空气中几乎成为没有灰尘的状态,但还是被二次滤网97及无纺布滤网98进行过滤,然后从空气吸入部74被吸入电动风机72中,再通过排气滤网76清除掉灰尘后,成为排气排到主机体67的机外即大气中。
存积在粗尘存积室82中的灰尘受到从连通口A90部吹向离心分离室83的气流压住一次滤网92的风压的作用被进行压缩,因此可以存积比粗尘存积室82的容积还多的灰尘。特别是在吸入相对于质量而言体积比较大的纤维质灰尘时,压缩效果变得更明显。
在将存积在吸尘器内部的倒掉时,抓住提手99拿起集尘盒71时,就可以从主机机体67的凹部70拆下。接下来,通过操作设在提手99附近的开盖按钮100,就可以打开灰尘存积室盖87,使粗尘存积室82和细尘存积室84同时敞开,将其中的垃圾倒入垃圾箱等。另外,即使集尘盒71中附着有灰尘的话,也可以在上述的状态下简单地用水进行冲洗,非常卫生地进行清洗。
如上所述,粗尘存积室82内的灰尘被从连通口A90吹向离心分离室83的气流压向一次滤网92,总是处于被压缩状态下。虽然如此,但由于在离心分离室83的吸气上游侧先设置了捕捉粗尘的一次滤网92,可以防止离心分离室83内的二次滤网97的网眼堵塞引起风量急速下降。例如,在现有的离心分离式吸尘器中,含尘气流一下子就被送到离心分离室83中进行灰尘分离。这样,在吸入尼龙袋、手纸及比重轻体积大的纤维性的灰尘时,这些灰尘会附着在离心分离室83内的滤网上,造成风量瞬间下降,吸气也就进行不下去了。与此相反,在本发明中通过先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粗尘,在通过离心使细尘分离,可以防止少量的灰尘就造成风量急剧下降。
接下来,对于与吸入口86和离心分离室83相通的连通口A90的位置关系而言,通过以集尘盒71的铅直方向的中心轴为界设置成大致呈对角配置,在粗尘吸入口86和连通口A90之间能实现最有效的压缩,故能最大限度利用这样的(压缩)效果。换句话说,分别配置在粗尘存积室82的两端的话最有压缩效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粗尘存积室82。
另外,通过在一次滤网92的吸气下游一侧设置流路空间部91,当从吸入口86进入的粗尘附着在连通口A90付近的一次滤网92上、使这一部分的通气性变差时,一次滤网92的整个表面逐渐薄薄地附着上灰尘。其后,灰尘从连通口A90的正下方起到吸入口为止以稍稍倾斜的形式(相对于一次滤网)在纵方向中顺次被压缩/存积。这样,通过将灰尘压缩/存积在连通口A90的正下方,可以防止风量下降。因此,无论灰尘存积多少,都可以确保从吸入口86通向连通口A90的通路空间91,从而在粗尘存积室82装满为止之前风量不会下降,能够正常地进行吸引/压缩。
另外,所述流路空间部91的大小设定得大一些当然没有问题,但由于其大小与整个集尘盒71的大小有关,下面说明一下的它的大致估计值。如图23所示,比起含尘气流的入口即吸入口86的开口面积S1来,流路空间部91中的流路最小截面积S2要大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因灰尘存积而造成通路面积减少,这是总是保持原有吸尘力的一个条件。
另外,通过将一次滤网92的粗尘存积室82一侧的面设置成无凹凸的平面状,可以减少在对粗尘进行吸引/压缩时纤维质灰尘产生勾住室壁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倒出灰尘时的灰尘脱离性,可以很卫生且很容易地将灰尘倒出。另外,在上面对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虽然提高了对树脂板进行穿孔加工形成所述的一次滤网92,但很显然,在孔成型之时即使先将树脂板拉伸后再进行孔成形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材料不用树脂用金属等的话当然也是没有问题的,换句话说,本发明对材质及加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另外,一次滤网92相对于灰尘存积室盖87被设置成至少部分倾斜,打开灰尘存积室盖87倒出所述粗尘存积室82中存积的灰尘时,灰尘会沿所述灰尘滤网的倾斜部分滑动而被倒出,这样灰尘存积室内存积的灰尘就很容易倒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使粗尘存积室82的两侧向上方一侧倾斜的结构。
另外,细尘存积室84在粗尘存积室82内所占的容积比如图25中所示被设定为,细尘存积室84占粗尘存积室82整体容积的10~20%。这是根据一般家庭中的细尘(即能够穿过一次滤网的网孔的灰尘)的比例割合为约15%的分析结果而设定。这样,在一般家庭的扫除中,粗尘和细尘能以大致同样的存积比率增加,这样就可以消除(比方说)细尘存积室84快装满了而粗尘存积室82中却几乎没存积多少的现象,从而可以对灰尘存积室进行高效的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供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流入的流入口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和具有使流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中的吸尘气流流入其内部的流入口的第2灰尘分离装置;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流入口设置在与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的流入口相互错开的位置上。
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供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流入的流入口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和具有使流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中的吸尘气流流入其内部的流入口的第2灰尘分离装置;另外还设有使第2灰尘分离装置与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连通的第1连通口、和使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和所述电动风机相连通的第2连通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中的流入口上设有滤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中的流入口、第1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上分别设有滤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第1连通口中的滤网的网眼大小设置成与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中的流入口上的滤网的网眼大小相同或比其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在第2连通口中的滤网的网眼大小设置成与设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中的流入口上的滤网的网眼大小相同或比其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1灰尘分离装置内设有使流入的吸尘气流产生回旋的引导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1灰尘分离装置利用离心分离作用将灰尘从吸尘气流中分离出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第2灰尘分离装置的吸气下游侧,设有带有与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相连通的第1连通口的集尘盖,所述集尘盖在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上可以自由装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1灰尘分离装置设有多个存积由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灰尘的存积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由第1灰尘分离装置从吸尘气流中分离出的灰尘被按照所述灰尘的密度分别存积在多个存积部件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1灰尘分离装置中设有用于存积由第1灰尘分离装置从吸尘气流中分离出的高密度灰尘的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和用于存积由第1灰尘分离装置从吸尘气流中分离出的低密度灰尘的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所述高密度灰尘存积部件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的流入口比所述低密度灰尘存积部件更远的位置上。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第2灰尘分离装置具有大致呈圆形的空间,并且设有用于使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沿所述大致呈圆形空间的壁的内壁面发生回旋的回旋装置。
14.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与所述电动风机相连通的、用于吸引灰尘的吸头;和使吸引来的灰尘从吸尘气流进行分离并加以捕捉的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中设有带有使来自所述吸头的吸尘气流流入的吸入口的粗尘存积室、和将穿过所述粗尘存积室后的灰尘从吸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细尘分离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粗尘存积室和细尘分离室通过粗尘捕捉装置相互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将穿过粗尘存积室后的灰尘从吸尘气流分离出来的细尘分离室为通过离心分离方式将灰尘从吸尘气流加以分离的离心分离室。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收容由粗尘捕捉装置分离出来的灰尘的粗尘存积室、和收容在细尘分离室中分离出来的灰尘的细尘存积室构成的灰尘存积室;和开闭自如地覆盖住所述灰尘存积室的灰尘存积室盖,其中,当所述灰尘存积室盖被打开时,所述粗尘存积室和所述细尘存积室两者同时向大气开放。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中设有带有使含有灰尘的吸尘气流流入的第1流入口(9)的第1灰尘分离装置(6);和设有使流入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中的吸尘气流流入其内部的流入口(10)的第2灰尘分离装置(7)。所述第2灰尘分离装置(7)的流入口(10)设置在与所述第1灰尘分离装置(6)的第1流入口(9)互相错开的位置上。这样,对吸入的灰尘可以分2个阶段进行分离,从而使网眼不易堵塞、吸引力不会急剧下降,集尘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B04C3/06GK1496702SQ20031010253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黑木义贵, 山口诚二, 加藤公轨, 奥岛雅史, 清水雄一, 三谷知已, 森宏, 小立徹, 大西由晃, 北村秀典, 宫原敏文, 小川贵昭, 长冈宏和, 一, 二, 典, 史, 和, 已, 文, 昭, 晃, 轨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