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杯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9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杯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容器杯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一般常用的纸容器,包含容器本体,具有一底板,及 一由该底板周缘往上延伸的围板,该底板及围板共同界定出一具上开
放端的容置空间; 一内防水层,披覆在底板顶面及围板的内周面;及 一发泡层,可隔热披覆于容器本体的围板的外周面上;还包含一披覆 于容器本体的围板外周面及发泡层内周面间的外防水层;该发泡层及
外防水层是相同材质制成,并以热熔方式成型;该内防水层的材质是 选自聚乙烯及聚丙烯所组成的群体;发泡层的材质是选自聚乙烯、聚 丙烯及聚乳酸所组成的群体;发泡层的外周面上形成预定的立体凹凸 图案;
上述结构揭示,发泡层主要以热熔方式成型,此为塑胶原料先行 热熔后,再以一体射出方式成型;
此外,该结构容器本体与发泡层间的连结状态,仅以发泡层可隔 热地披覆在容器本体的围板的外周面上,以及更包含一披覆于容器本 体的围板外周面及发泡层内周面间的外防水层,此型态具有两种结构 特征的可能, 一是容器本体与发泡层间仅采相互套合方式;另一则是 容器本体与发泡层间利用所谓的外防水层作为黏合;当容器本体与发
泡层以套合方式连结时,有结合不确实,两构件易产生脱离掉落现象; 若以外防水层作为前述两构件间黏合的介质,则在成型的容器本体外 部或发泡层内部进行外防水层涂布时,会面临有全周面涂布不易、涂 布不均及黏合不确实等缺点,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杯的结构,解决了常用容器 杯的容器本体与发泡层以套合方式连结时结合不确实,两构件易产生
脱离掉落现象;以外防水层作为前述两构件间黏合的介质,在成型的 容器本体外部或发泡层内部进行外防水层涂布时,会面临有全周面、涂
布不易、涂布不均及黏合不确实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内层为纸杯,内周面披覆有生物可分 解薄膜层;外层为发泡杯体,其上端外部杯唇形成有凸环-,
其中,发泡杯体的底部贴合有发泡杯垫;
发泡杯垫外径与发泡杯体的底部外径相同;
发泡杯体为电子架桥发泡杯体;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一体成型;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贴合成型;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热压合成型;
生物可分解薄膜层为聚乳酸、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环保可分解塑 胶或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检测可堆肥化标准的热可塑性塑胶材料;
电子架桥发泡杯体的发泡材质为聚乳酸、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环 保可分解塑胶或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检测可堆肥化标准的热可塑性 塑胶材料;
电子架桥发泡杯体外部设有印刷图案或文字; 发泡杯体高度为底部与纸杯底部齐平,上端面抵顶在纸杯上方外 翻底缘处;
发泡杯体的高度为纸板总高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左右; 本实用新型容器杯结构还包括一发泡杯垫贴合于发泡杯体的底
部;
发泡杯垫与发泡杯体底部为相同径宽;
发泡杯体高度为底部与纸杯底部齐平,上端面抵顶在纸杯上方外 翻底缘处;
发泡杯体高度为纸板总高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进行多数套合叠置后,各杯体间皆具 有限位功能,可防止相邻杯体间过于紧迫套合,易于取出;纸杯外部 与发泡杯体内部具有黏合作用,达到连结牢固确实的效能;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数容器杯套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容器杯的结构,主要包括-—内层为纸杯10及一外层为电子架桥发泡杯体20,其中,纸杯10 为具杯底密封,杯身上端为开放状态的结构;其内表面披覆有生物可 分解薄膜层11;该生物可分解薄膜层11为聚乳酸、其他生物高分子 聚合物、环保可分解塑胶或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检测可堆肥化标准,
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热可塑性塑胶材料,任一种直接淋膜而成。
电子架桥发泡杯体20是以电子架桥式聚乳酸发泡材料、电子架 桥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材料或电子架桥式聚丙烯发泡材料 制成电子架桥式发泡板后,经表面图案或文字印刷、型切及压折纹加 工呈扇型半成品,再以垫压合作业制成底部具中空状态,以及上端外 部杯唇具凸环21的特征。
藉由上述构件,以热压合方式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杯体20套 在纸杯10外部,令其内表面呈紧密贴合于纸杯10外表面;如附图3 所示,当多数个环保杯套叠后,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杯体20 的凸环21作为限位功能,防止相邻环保杯过于紧迫不易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环保杯的结构,可在电子架桥式发泡杯体20的底部 连结一同等材质的发泡杯垫22,该发泡杯垫22主要提供将电子架桥 式发泡杯体20底部予以封闭,其发泡杯垫22外径与电子架桥式发泡
杯体20底部外径同尺寸,并且采用热压合方式或具完成生物可分解 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黏胶,作为连结方式或介质。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电子架桥式发泡杯体20的高度可为底 部与纸杯底部IO齐平,上端面抵顶在纸杯10上方外翻底缘处,如附 图4所示,电子架桥式发泡杯体20的高度仅为纸杯10总高度的一半 或三分之一左右。
上述电子架桥式发泡杯体20使用的发泡材质,为生物可分解塑 料或无法生物分解塑料前述生物可分解塑料,采用聚乳酸(PLA)、 聚羟基羧酸酯(PHA)、其他生物可分解的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生物高分子聚合物(Bio-Polymer)或绿色塑胶(Green Plastics)或美国杜邦集团所生产的Biomax PET、 Fepol、 Ecoflex、 Mater-Be任一种具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4855)检测可堆肥化 标准的热可塑性塑胶材料。该无法生物分解塑料,可为聚乙烯(PE)、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任一种。
上述的热压合作业,可为超音波热压合方式、电热压合方式、热 风压合方式或高周波压合方式任一种;设立在电子架桥发泡杯体20 上端外部的凸环21,可为一体成型、贴/黏合或热压成型等方式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层为纸杯,内周面披覆有生物可分解薄膜层;外层为发泡杯体,其上端外部杯唇形成有凸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的底部贴合有发泡杯垫。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垫外径与发泡杯体的底部外径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为电子架桥发泡杯体。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一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贴合成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上的凸环为热压合成型。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生物可分解薄膜层为聚乳酸、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环保可分解塑胶或 热可塑性塑胶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子架桥发泡杯体的发泡材质为聚乳酸、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环保可 分解塑胶或热可塑性塑胶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子架桥发泡杯体外部设有印刷图案或文字。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高度为底部与纸杯底部齐平,上端面抵顶在纸杯上方外翻底 缘处。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发泡杯体的高度为纸板总高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13、 一种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层为纸杯,内周面披覆 有生物可分解薄膜层;外层为发泡杯体,其上端外部杯唇形成有凸环; 发泡杯垫贴合于发泡杯体的底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发泡杯垫与发泡杯体底部为相同径宽。
15、 根据权利要求B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发泡杯体高度为底部与纸杯底部齐平,上端面抵顶在纸杯上方外翻 底缘处。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发泡杯体高度为纸板总高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杯的结构,属于生活用品类。它内层为纸杯,内周面披覆有生物可分解薄膜层;外层为发泡杯体,其上端外部杯唇形成有凸环。优点在于在进行多数套合叠置后,各杯体间皆具有限位功能,可防止相邻杯体间过于紧迫套合,易于取出;纸杯外部与发泡杯体内部具有黏合作用,达到连结牢固确实的效能;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A47G19/03GK201205161SQ200820071680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张锡卿 申请人:张锡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