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70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吸尘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切换自动吸尘模式与手动 吸尘模式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可自动执行吸尘与自动充电功能的清洁机器人(或称为自走吸尘器)已被研发出来,以取代传统以人力操作的吸尘器。使用者只需设定清洁机器人, 其即可自动清洁环境。然而,有些特殊区域,例如窗台及楼梯等,并无法以上述清洁机器人来进行清洁任 务。因此,使用者就必须另外准备一台传统的非自走式吸尘器来清洁上述特殊区域。因此, 目前清洁机器人在用途上仍有其受限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其可切换自动吸尘模式与手动吸尘模式以因应不同的 清洁场合,进而可扩大吸尘装置的使用范围。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尘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集尘盒。本体具有容置槽、第一吸风 通道、第二吸风通道以及排风通道,其中第一吸风通道自本体的底部吸风。集尘盒配置于容 置槽中,并具有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以及排风口。排风口连通于排风通道。集尘盒的第 一吸风口连通于第一吸风通道时,第二吸风口被封闭。第二吸风口连通于第二吸风通道时, 第一吸风口被封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集尘盒为圆柱体且能够相对于本体转动,使集尘盒 的第一吸风口连通于第一吸风通道而第二吸风口被封闭,或第二吸风口连通于第二吸风通 道而第一吸风口被封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滤网以及盖体,盖体覆盖集尘盒,滤 网配置于集尘盒内,且位于第一吸风口与排风口以及第二吸风口与排风口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盖体具有多个卡合部,这些卡合部位于盖体的侧缘, 本体具有多个卡槽,这些卡槽紧邻容置槽的开口配置,上述卡合部与卡槽互相卡合,以使集 尘盒固定于容置槽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集尘盒包括内侧壁、外侧壁与底板,底板连接内侧壁 与外侧壁,内侧壁于集尘盒内侧区隔出一中空区域以容纳排风通道,第一吸风口位于集尘 盒的底板,第二吸风口位于外侧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气流驱动单元,其设于排风通道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气流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与耦接至马达的扇叶,而马 达及扇叶均设于排风通道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导管,导管组装至本体,且连通于第 二吸风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封盖,封盖组装于本体外表面以遮 盖第二吸风通道。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集尘盒相对于本体的运动,以将吸尘装置切换为自动吸尘 模式或手动吸尘模式,进而可扩大吸尘装置的使用范围。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 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吸尘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吸尘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吸尘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图3的集尘盒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A至图5D为图1的吸尘装置切换为手动吸尘模式的步骤。图6是图5D的吸尘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吸尘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吸尘装置 的剖面图,而图3是图1的吸尘装置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图2与图3,吸尘装置10适于 切换为自动吸尘模式以清洁地面区域,或切换为手动吸尘模式以清洁非地面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吸尘装置10包括本体100与集尘盒210,其中集尘盒210配置于本 体100的容置槽110中。本体100具有第一吸风通道120、第二吸风通道130以及排风通道 140,其中第一吸风通道120导通于本体100的底部以自底部吸风,第二吸风通道130导通 于本体100的顶部,且排风通道140可导通于本体100的侧壁排风。吸尘装置10能够利用集尘盒210相对于本体100运动,使第一吸风通道120或第 二吸风通道130导通于排风通道140,以切换为自动吸尘模式或手动吸尘模式。在本实施例 中,集尘盒210为圆柱体,并且能够相对于本体100转动。如此一来,吸尘装置10可利用集 尘盒210相对于本体100转动,以切换为自动吸尘模式或手动吸尘模式。详细而言,当吸尘装置10处于自动吸尘模式时,第一吸风通道120连通于排风通 道140,且第二吸风通道130不连通于排风通道140。此时,气流是由第一吸风通道120流 入本体100,并且由排风通道140流出。另一方面,当吸尘装置10处于手动吸尘模式时,第二吸风通道130连通于排风通 道140,且第一吸风通道120不连通于排风通道140。此时,气流是由第二吸风通道130流 入本体100,并且由排风通道140流出。以下将进一步地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吸尘装置10的 局部结构,以及吸尘装置10由自动吸尘模式切换为手动吸尘模式的操作方式。图4是图3的集尘盒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吸 尘装置10还包括滤网220以及盖体230。盖体230覆盖集尘盒210,并且滤网220位于集尘 盒210内。再者,集尘盒210具有一第一吸风口 250、一第二吸风口 260以及一排风口 270。在本实施例中,集尘盒210包括内侧壁212、外侧壁214与连接内侧壁212与外侧 壁214的底板216。内侧壁212于集尘盒210内侧区隔出一中空区域以容纳排风通道140。第一吸风口 250位于底板216,且第二吸风口 260位于外侧壁214。 此外,滤网220是位于第一吸风口 250与排风口 270之间,以及位于第二吸风口 260与排风口 270之间,以阻挡自第一吸风口 250或第二吸风口 260流入的气流中的灰尘不 会经由排风口 270进入排风通道140。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30可具有多个卡合部232,这些卡合部232位于盖体230的 侧缘。本体100可具有多个卡槽102。这些卡合部232可以与这些卡槽102卡合,以使集尘 盒210稳固地固定于容置槽110中。此外,吸尘装置10还可包括封盖300,封盖300组装至 本体100外表面IOOa以遮盖第二吸风通道130。图5A至图5D为图1的吸尘装置切换为手动吸尘模式的步骤。首先,请参考图5A, 依序移开集尘盒210的盖体230与滤网220。接着,如图5B与图5C所示,旋转集尘盒210 并移开封盖300,以使集尘盒210的第二吸风口 260与本体100的第二吸风通道130相连 通。此时,第一吸风口 250会被本体100封闭,使本体100的第一吸风通道120 (示于图2 中)不与集尘盒210的第一吸风口 250相连通。然后,请参考图5D,接着将一导管400组装至本体100,以使导管400连通于第二 吸风通道130(示于图2中)。至此,吸尘装置10已由自动吸尘模式切换为手动吸尘模式。图6是图5D的吸尘装置的剖面图。请参考图6,当吸尘装置10处于手动吸尘模 式时,气流会由第二吸风通道130而流入第二吸风口 260,接看由排风口 270流至排风通道 140而排出本体100外。另外,根据上述图5A至图5D所示的步骤反向操作,且旋转集尘盒210,以使集尘 盒210的第一吸风口 250连通于本体100的第一吸风通道120。请参考图2,此时,第二吸 风口 260会被本体100封闭,因而使本体100的第二吸风通道130不与集尘盒210的第二 吸风口 260相连通。如此一来,吸尘装置10即可再度切换为自动吸尘模式。此外,请继续参考图2,吸尘装置10还可包括气流驱动单元500,其设于排风通道 140中。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驱动单元500可包括马达510与扇叶520,其中扇叶耦接至马 达510,并与马达510 —并设于排风通道140中。马达510可驱动扇叶520转动,以驱使气流自第一吸风通道120或第二吸风通道 130流入,并且由排风通道140流出本体100外。在本实施例中,马达510设于内侧壁212 所环绕的区域中,而扇叶520则连接于马达510的轴端底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吸尘装置利用集尘盒相对于本体转动,以切换为自动吸尘模 式或手动吸尘模式,进而可扩大吸尘装置的使用范围。如此一来,吸尘装置可对窗台及楼梯 等地面以外的区域进行清洁,而使用者可不需另外准备一台传统的非自走式吸尘器。再者, 吸尘装置切换为自动吸尘模式或手动吸尘模式的操作简单,在使用上较为省时省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本体,具有容置槽、第一吸风通道、第二吸风通道以及排风通道,其中上述第一吸风通道自上述本体的底部吸风;以及集尘盒,配置于上述容置槽中,并具有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以及排风口,上述排风口连通于上述排风通道,其中,上述集尘盒的上述第一吸风口连通于上述第一吸风通道时,上述第二吸风口被封闭,上述第二吸风口连通于上述第二吸风通道时,上述第一吸风口被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集尘盒为圆柱体且能够相对于上 述本体转动,使上述集尘盒的上述第一吸风口连通于上述第一吸风通道,或上述第二吸风 口连通于上述第二吸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滤网以及盖体,上 述盖体覆盖上述集尘盒,上述滤网配置于上述集尘盒内,且位于上述第一吸风口与上述排 风口以及上述第二吸风口与上述排风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盖体具有多个卡合部,上述这些卡 合部位于上述盖体的侧缘,上述本体具有多个卡槽,上述这些卡槽紧邻上述容置槽的开口 配置,上述这些卡合部与上述这些卡槽互相卡合,以使上述集尘盒固定于上述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集尘盒包括内侧壁、外侧壁与底 板,上述底板连接上述内侧壁与上述外侧壁,上述内侧壁于上述集尘盒内侧区隔出中空区 域以容纳上述排风通道,上述第一吸风口位于上述底板,上述第二吸风口位于上述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气流驱动单元,其 设于上述排风通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气流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与耦接至 上述马达的扇叶,而上述马达及上述扇叶均设于上述排风通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导管,上述导管组 装至上述本体,且连通于上述第二吸风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封盖,上述封盖组 装于上述本体外表面以遮盖上述第二吸风通道。
全文摘要
一种吸尘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集尘盒。本体具有一容置槽、一第一吸风通道、一第二吸风通道以及一排风通道,其中第一吸风通道自本体的底部吸风。集尘盒配置于容置槽中,并具有一第一吸风口、一第二吸风口以及一排风口。排风口连通于排风通道。集尘盒的第一吸风口连通于第一吸风通道时,第二吸风口被封闭。第二吸风口连通于第二吸风通道时,第一吸风口被封闭。
文档编号A47L5/00GK101797134SQ20091000705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李威邦, 杨玮弘, 栗育仁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