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13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用大豆油精馏塔,特别是一种药用大豆油精馏塔的塔内的分段。
背景技术
药用大豆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极高,在药用大豆油的生产中,脱色后的清净大豆油要经过精馏塔精馏,大豆油在精馏过程中,分离出大豆油中的易挥发的杂质组份,使质量指标达到要求。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于在药用大豆油生产中的精馏塔,通常在用于物料精馏用的负压精馏塔有塔体,塔体下部是塔釜,塔釜有出料口和加热装置,塔体的上部有进料口和真空接口 ,塔体内中部有塔板,塔体内、塔板与真空接口之间有捕沫器,对于精馏物料中
较易挥发的杂质组份,精馏塔也可以没有塔板。使用时,从塔体上部的进料口加入物料,物料经塔板流下到塔釜内的一定高度,用加热装置加热塔釜内的物料,物料内易挥发组份挥发出来,经塔板上升进一步从物料中分离出来,用真空吸出,塔釜内分离出易挥发组份的物料经塔釜出料口流出。这种负压汽提精馏塔只有一段,在一段精馏塔的工艺条件下只适于分离挥发性能在一定有限范围内的易挥发的杂质组份,在上述有限范围以外的易挥发的杂质组份不能分离出来,另外,药用大豆油精馏塔在使用时,每一批次药用大豆油的生产前都要刷洗精馏塔,现有技术中精馏塔塔体内的塔板捕沫器都是用焊接的方法定位地连接在塔体内壁上的,很不方便刷洗,上述现有技术中精馏塔不适于在药用大豆油的生产中作精馏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适于在药用大豆油的生产中作
精馏使用的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有塔体,塔体自上而下有依次相连的上、中、下三段塔,上、中段塔之间有上隔板,中、下段塔之间有下隔板,下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出料口和直接蒸汽入口 ,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下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塔板,塔板连有下料管,塔体内的塔板上方有捕沫器,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 ,中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 ,中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塔板,塔板连有下料管,塔体内的塔板上方有捕沫器,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 ,上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 ,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上段塔的上部侧壁有进料口 ,上段塔的上部与中段塔的捕沫器下方连有导气管,上、下隔板分别有连通相邻塔段的上、下导料管,上、下导料管的上管口分别在上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和中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上、下导料管的下管口分别在中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和下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上、下隔板的下方分别与上、下导料管之间连有排料管,排料管伸出塔体侧壁外,排料管在塔体侧壁外的管上有排料阀门,中段塔的塔釜内、下层塔板的下料管与导料管之间的内壁有相对的轴向滑道,轴向滑道上插有折流板,中、下段塔内的隔板、捕沫器和塔板之间连有串联杆,相邻塔板之间的串联杆上套有间隔管,中、下段塔内侧壁的最下层塔板处分别有定位环。 使用时,把中、下两段塔上部的真空接口通过阀门与负压源相连,上、中、下三段塔塔釜侧壁的直接蒸汽入口通过阀门与蒸汽源相连,上、下两段塔塔釜侧壁的U形管加热器通过阀门与加热介质相连。 在上段塔上部的进料口连续加入准备精馏的脱色后的清净大豆油,准备精馏的脱
色后的清净大豆油依次经上段塔塔釜、上导料管、中段塔塔板、中段塔塔釜、下导料管、下段
塔塔板到下段塔塔釜,经上、中、下三段塔塔釜侧壁的直接蒸汽入口向塔釜内的物料加入直
接蒸汽、在上、下两段塔塔釜侧壁的U形管加热器通入加热介质加热塔釜内的物料。 在上段塔釜内,物料被加热后,物料中挥发性能最强的易挥发的杂质组份先行挥
发出来,挥发性能最强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蒸汽经上段塔的上部与中段塔捕沫器下方的导气
管导出,再经中段塔上部的真空接口排出。 在中段塔釜内,物料被加热后,物料中挥发性能中等的易挥发杂质组份挥发出来,挥发性能中等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蒸汽经中段内的塔板进一步分离,挥发性能中等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蒸汽经中段塔上部的真空接口排出, 在下段塔釜内,有直接蒸汽加热和U形管加热器加热,物料的可以被加热到较高
的温度,物料中挥发性能较弱的易挥发杂质组份也会挥发出来,挥发性能较弱的易挥发杂
质组份蒸汽经下段内的塔板进一步分离,挥发性能较弱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蒸汽经下段塔上
部的真空接口排出,分离出易挥发杂质组份的物料从下段塔塔釜侧壁的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塔体分成上、中、下三段,使物料经三段精馏,调整三段精馏的工艺条
件,以适应具有不同挥发性能的易挥发杂质组份的分离,可以使物料中挥发性能范围较大
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被分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塔板之间连有串联杆,相邻塔板之间的串联杆上套有间隔管,塔内侧壁的最下层塔板处有定位环,中段塔的塔釜内、下层塔板的下料管与导料管之间的内壁有相对的轴向滑道,轴向滑道上插有折流板,在每一批次药用大豆油的生产前刷洗精馏塔时,可以拆除塔板和折流板,方便清洗;上、下隔板的下方分别与上、下导料管之间排料管上的排料阀门在塔体侧壁外,在排空塔内物料时很方便。[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方案提出的一种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塔板的俯视放大示意图;[0016] 图3图1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0017] 图4图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 图4中,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有塔体l,塔体自上而下有依次相连的上、中、下三段塔2、3、4,上、中段塔之间有上隔板5,中、下段塔之间有下隔板6,下段塔的下部是塔釜7,塔釜侧壁有出料口 8和直接蒸汽入口 9,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10,下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浮阀塔板ll,浮阀塔板连有下料管12,塔体内的浮阀塔板上方有捕沫器13,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 14,中段塔的下部是塔釜15,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 16,中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浮阀塔板17,浮阀塔板连有下料管37,塔体内的浮阀塔板上方有捕沫器18,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 19,上段塔的下部是塔釜20,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21,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22,上段塔的上部侧壁有进料口23,上段塔的上部与中段塔的捕沫器下方连有导气管24,上、下隔板分别有连通相邻塔段的上、下导料管25、26,上、下导料管的上管口分别在上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和中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上、下导料管的下管口分别在中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和下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上、下隔板的下方分别与上、下导料管之间连有排料管27、28,排料管伸出塔体侧壁外,排料管在塔体侧壁外的管上有排料阀门29、30,中段塔的塔釜内、下层浮阀塔板的下料管与导料管之间的内壁有相对的轴向滑道31,轴向滑道上插有折流板32,中、下段塔内的隔板、捕沫器和浮阀塔板之间连有串联杆33,相邻浮阀塔板之间的串联杆上套有间隔管34,中、下段塔内侧壁的最下层浮阀塔板处分别有定位环35、36。
权利要求一种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有塔体,塔体自上而下有依次相连的上、中、下三段塔,上、中段塔之间有上隔板,中、下段塔之间有下隔板,下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出料口和直接蒸汽入口,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下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塔板,塔板连有下料管,塔体内的塔板上方有捕沫器,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中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中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塔板,塔板连有下料管,塔体内的塔板上方有捕沫器,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上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上段塔的上部侧壁有进料口,上段塔的上部与中段塔的捕沫器下方连有导气管,上、下隔板分别有连通相邻塔段的上、下导料管,上、下导料管的上管口分别在上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和中段塔塔釜内的上液面,上、下导料管的下管口分别在中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和下段塔塔釜内的捕沫器下方,上、下隔板的下方分别与上、下导料管之间连有排料管,排料管伸出塔体侧壁外,排料管在塔体侧壁外的管上有排料阀门,中段塔的塔釜内、下层塔板的下料管与导料管之间的内壁有相对的轴向滑道,轴向滑道上插有折流板,中、下段塔内的塔板之间连有串联杆,相邻塔板之间的串联杆上套有间隔管,中、下段塔内侧壁的最下层塔板处分别有定位环。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塔板是浮阀塔板。
专利摘要药用大豆油三段精馏塔,有依次相连的上、中、下三段塔,三段塔之间有隔板,每段塔的下部是塔釜,塔釜侧壁有直接蒸汽入口,中、下段塔塔体内的中部有塔板,塔板上方有捕沫器,捕沫器上方的塔体侧壁有真空接口,上、下段塔塔釜内有U形管加热器,下段塔塔釜侧壁有出料口,上段上部侧壁有进料口,上段塔的上部与中段塔的捕沫器下方连有导气管,中段塔塔釜内有折流板,塔板之间连有串联杆,相邻塔板之间的串联杆上套有间隔管。本实用新型塔体分成上、中、下三段,使物料经三段精馏,调整三段精馏的工艺条件,以适应具有不同挥发性能的易挥发杂质组份的分离,可以使物料中挥发性能范围较大的易挥发杂质组份被分离出来。塔内的零部件可以拆分,容易清洗。
文档编号C11B3/14GK201441832SQ200920016279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3日
发明者暴沛霖 申请人:铁岭北亚药用油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