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6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尤其是一种电池续航时间较长的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家居环境的地面清洁 ,历来是一项脏、累又很繁锁的工作,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而且在清洁过程中会因为与垃圾近距离接触,导致被细菌感染的机率增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人们开始利用全自动清洁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地面的清洁工作。全自动清洁机器人可以自动进行清洁工作,不需要人为操作,既为使用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减少了使用者与细菌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的清洁机器人均采用可充电式电池供电,受电池容量及体积的制约,清洁机器人每次充电后所能持续的清扫工作时间都只有两小时左右,这对其使用构成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现有清洁机器人是以硬质地面作为标准工作环境进行设计的,但是当其在地毯上工作时,地毯的软质特性使清洁机器人的左右轮子下陷,导致清洁毛刷与地毯的接触部分过多,马达因负载增加而电流过大,降低了电池的续航时间及使用寿命。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在软质地面上电池续航时间较长的清洁机器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软质地面上电池续航时间较长的清洁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其包括内盖、底座、清洁模块和马达组件,清洁模块可枢转地安装于清洁机器人的底座内,马达组件安装于清洁模块上,所述内盖内侧设有限位部,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和随马达输出扭矩变化而枢转的马达支架,马达支架上设有压制于限位部以限制马达支架枢转的翘杆,翘杆在限位部的支撑下通过马达组件带动清洁模块相对底座枢转。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马达全部或部分地收容于马达支架内,马达支架通过轴套可枢转地安装于清洁模块上。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马达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收容于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中,翘杆设于马达前支架或马达后支架的外侧面。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分别设有凸轴,清洁模块上设有两对定位柱,轴套的数量为两个,每一轴套包括一个收容圈和一对分别位于收容圈两侧的固定环,两个轴套的收容圈分别套设于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的凸轴上,两对固定环分别套设于清洁模块的两对定位柱上。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轴套的固定环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减震胶。[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成型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凹槽,清洁模块的两端分别设有抬升转轴,清洁模块通过抬升转轴与对应凹槽的配合可枢转地装设于底座的收容空间内。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抬升转轴和凹槽之间设有减震件。作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洁模块的底部安装有大清洁毛刷和小清洁毛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通过翘杆与限位部的配合,将马达支架的反转力矩转化为清洁组件向上枢转的动力,从而有效减少了清洁毛刷与软质地面的接触,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电池续航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模块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中扫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包括面盖10、内盖12、中扫组件20和底座30。内盖12的下表面设有一个限位部120。中扫组件20包括清洁模块22、马达组件24和两个轴套26。清洁模块22上设有两对定位柱222,底部则安装有大清洁毛刷224和小清洁毛刷226。马达组件24包括马达240、马达前支架242和马达后支架244,马达前支架242的外侧面设有与内盖12的限位部120相对应的翘杆246。每一轴套26包括一个收容圈260和一对分别位于收容圈260两侧的固定环262。组装时,将马达240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收容于马达前支架242和马达后支架244中,再将两个轴套26的收容圈260分别套设于马达前支架242和马达后支架244的凸轴上,将两个轴套26的固定环262分别垫上减震胶28,并套设于清洁模块22的两对定位柱222上。马达240通过转轴248带动大清洁毛刷224和小清洁毛刷226旋转而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底座30上成型有收容中扫组件20的收容空间32,收容空间32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凹槽34,清洁模块22的两端则分别设有抬升转轴228,清洁模块22通过抬升转轴228与对应凹槽34的配合可枢转地装设于底座30的收容空间32内。安装好内盖12和面盖10后,马达前支架242的翘杆246恰好搭接于内盖12的限位部120。为了降低清洁时的震动,还可以在抬升转轴228和凹槽34之间设置减震件229。 清洁地面时,当清洁机器人由硬质地面行进到地毯等软质地面时,其轮子会在重力作用下部分下陷而导致大清洁毛刷224和小清洁毛刷226的旋转阻力增大,马达240因负载增加而输出力矩变大,马达前支架242和马达后支架244则会由此而产生一个向与马达240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图3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的旋转力矩,马达前支架242的翘杆246将此旋转力矩转化为对限位部120的压力,由于整个中扫组件是通过抬升转轴228可枢转地装设于底座30的,翘杆246会在内盖12的限位部120的支撑下通过马达组件24带动整个中扫组件20相对底座30向上枢转(图3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清洁模块22底部的大清洁毛刷224和小清洁毛刷226因向上偏移而减少了与地毯的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旋转阻力,避免了清洁模块22通过大幅增加电流来维持清洁毛刷的旋转,有利于清洁机器人的节电。当清洁机器人由软质地面再次行进到硬质地面时,大清洁毛刷224和小清洁毛刷226与地面的接触减小,马达240因负载降低而输出力矩变小,马达前支架242和马达后支架244的旋转力矩消失,马达前支架242的翘杆246对限位部120的压力减小,整个中扫组件20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枢转而恢复原位。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内盖、底座、清洁模块和马达组件,清洁模块可枢转地安装于清洁机器人的底座内,马达组件安装于清洁模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内侧设有限位部,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和随马达输出扭矩变化而枢转的马达支架,马达支架上设有压制于限位部以限制马达支架枢转的翘杆,翘杆在限位部的支撑下通过马达组件带动清洁模块相对底座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全部或部分地收容于马达支架内,马达支架通过轴套可枢转地安装于清洁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马达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收容于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中,翘杆设于马达前支架或马达后支架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分别设有凸轴,清洁模块上设有两对定位柱,轴套的数量为两个,每一轴套包括一个收容圈和一对分别位于收容圈两侧的固定环,两个轴套的收容圈分别套设于马达前支架和马达后支架的凸轴上,两对固定环分别套设于清洁模块的两对定位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固定环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减震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成型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凹槽,清洁模块的两端分别设有抬升转轴,清洁模块通过抬升转轴与对应凹槽的配合可枢转地装设于底座的收容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转轴和凹槽之间设有减震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的底部安装有大清洁毛刷和小清洁毛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其包括内盖、底座、清洁模块和马达组件,清洁模块可枢转地安装于清洁机器人的底座内,马达组件安装于清洁模块上,内盖内侧设有限位部,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和随马达输出扭矩变化而枢转的马达支架,马达支架上设有压制于限位部以限制马达支架枢转的翘杆,翘杆在限位部的支撑下通过马达组件带动清洁模块相对底座枢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通过翘杆与限位部的配合,将马达支架的反转力矩转化为清洁组件向上枢转的动力,从而有效减少了清洁毛刷与软质地面的接触,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电池续航时间。
文档编号A47L5/12GK202408733SQ20112048814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振港 申请人:陈振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