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65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压力锅,特别是一种自控排气的压力锅。
现有的压力锅主要由锅、盖、柄、胶圈、双保险气、排气管及减压阀组成。使用方便,但由于排气管道小,排气孔易堵塞,减压阀易飞落等不安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自控压力锅装置,不须安装双保险器,而又有效防止食物堵塞排气孔和减压阀飞落等不安全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枚空心螺丝穿过压力锅盖顶部与空心筒螺栓连接。空心筒内的弹簧把一个带杆活塞塞住空心螺丝内的排气管道。当用压力锅煮食物,锅内水沸产生大气压,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蒸气经过空心螺丝内的排气管道,从空心筒孔排出,如此完成煎煮任务。
如下将结合附图
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铝合金的锅〔1〕、胶圈〔2〕、柄〔3〕、〔16〕、锅盖〔4〕是现有压力锅的组成部份。本装置在锅盖〔4〕的顶部开孔〔11〕、空心螺丝〔5〕穿过孔〔11〕与空心筒〔7〕螺栓连接。空心螺丝〔5〕是六角头螺栓,螺栓内有一条通道为排气管道〔6〕,比现有压力锅的排气管道大,因此不易被食物堵住。空心筒〔7〕圆柱形,内空心,筒口内有螺纹,筒身有三个孔〔8〕、〔12〕、〔13〕,〔8〕、〔12〕为排气孔。活塞〔9〕一节圆柱形,另一节圆锥形。圆锥形一端把排气管道〔6〕塞住;圆柱形的侧面与空心筒〔7〕相接;圆柱形的一端与弹簧〔10〕一端和杆〔14〕的一端相接。弹簧〔10〕的另一端与空心筒〔7〕的底部相接。固定在活塞〔9〕上的杆〔14〕,穿过弹簧〔10〕,穿过孔〔13〕,伸出空心筒外。圆环〔15〕串在杆〔14〕上,用力拉环〔15〕,能随意排放压力锅里的蒸气。活塞〔9〕允许在空心筒〔7〕内移动。把锅〔1〕与锅盖〔4〕拧接煮食物,锅内水沸产生蒸气,增大气压,当气压增到一定程度,活塞〔9〕被推动,蒸气通过空心螺丝内排气管道〔6〕,从孔〔8〕、〔12〕排出,如此完成煎煮任务。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控压力锅,由铝合金锅[1]、胶圈[2]、锅盖[4]、柄[3]、[16]组成,其特征是空心螺丝[5]穿过锅盖与空心筒[7]拧接,杆[14]一端串上园环[15],另一端穿过空心筒内的弹簧[10],固定在活塞[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空心螺丝〔5〕穿过锅盖〔4〕顶部孔〔11〕与空心筒〔7〕螺栓连接,该空心螺丝〔5〕是六角头螺栓形,螺丝内有一条通道为排气管道〔6〕,是蒸气为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空心筒〔7〕与空心螺丝〔5〕螺栓连接,该空心筒〔5〕圆柱形,内空心、筒口内有螺纹,筒身有三个孔〔8〕、〔12〕、〔13〕,〔8〕、〔12〕为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活塞〔9〕形状一节圆柱形、另一节圆锥形。圆锥一端把排气管道〔6〕塞住,圆柱的侧面与空心筒〔7〕相接,圆柱的一端与弹簧〔10〕一端和杆〔14〕的一端相接,该活塞〔9〕允许在空心筒〔7〕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弹簧〔10〕一端与活塞〔9〕相接,另一端与空心筒〔7〕的底部相接,杆〔14〕从弹簧〔10〕中间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杆〔1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9〕上,另一端穿过弹簧〔10〕,穿过孔〔13〕,伸出空心筒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圆环〔15〕串在杆〔14〕上,用力拉环〔15〕,能随意排放压力锅里的蒸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压力锅装置,不须安装双保险器,不塞排气管,自控排气,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的压力锅。它是由一枚空心螺丝穿过压力锅盖顶部与一个圆柱形的空心筒螺栓连接。空心筒上开三个孔,内有弹簧和带杆活塞。活塞把空心螺丝内的排气管道塞住。当用压力锅煮食物,锅内水沸产生大气压,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蒸汽通过排气管道,从排气孔排出,如此完成煎煮任务。
文档编号A47J27/09GK2077243SQ9020888
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1日
发明者梁翼 申请人:梁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