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爬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503阅读:1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爬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电线、电缆等的安装以及维修必须要爬到较高的电杆上才能进行操作,常用的爬杆工具有脚扣和踩板,这两种装置使用都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易出事故,极不安全;近年来设计人员曾试制出机械爬杆车,这些装置结构复杂笨重,无法绕越障碍,不宜携带野外作业;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8219623. 5的便携式机械爬杆车结构复杂,传动环节多,无法绕越障碍,作业时当重心在杆径方向偏移时易造成下落,安全可靠性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8207843. 7的登杆机也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用性专利申请号为90222202. 3的轻便式自动爬杆机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爬升可靠性差;总之现有的爬杆设备都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爬升可靠性差、爬升安全性难以保证;二是操作不便,自动性能差;三是通用性差,难以根据杆径的大小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安全高效、通用性强的自动爬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要点是包括主动箱体和从动轮箱体,所述主动箱体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箱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所述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两侧,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该蜗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所述蜗轮轴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该蜗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连接,在所述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上分别固套有左主动轮、右主动轮;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和工程鞋,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所述左主动轮、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主动轮、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采用以上结构,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电杆上,由于左主动轮、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因此左主动轮、右主动轮和从动轮能够包裹并贴合在电杆上,需要爬升时,启动调速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运转,使得蜗轮带动蜗轮轴转动,在蜗轮轴的带动下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转动,最后在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的带动下左主动轮、右主动轮运转,在左主动轮、右主动轮的作用下从动轮运转,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电杆上运动,操作者站在工程鞋上即可进行操作,根据需要上升或者下降调节调节电机的正反转即可。本实用新型安全高效,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由于采用了 U型调节杆,从而可以根据电杆的杆径大小调节U型调节杆即可,故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强。所述U型调节杆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和从动轮箱体的横向连接孔内,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在所述主动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所述棘爪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将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中。采用以上结构,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同时由于棘爪机构的存在,调节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故而可根据电杆的不同杆径进行调节,通用性强。所述棘爪机构由棘爪、压簧、弹簧盖以及手柄构成,其中所述棘爪的侧平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中,在该棘爪外端固定所述手柄,所述弹簧盖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上,所述手柄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在所述手柄上套装所述压簧,该压簧一端压在所述棘爪的轴肩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的内壁上。采用以上结构,需要对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时,将手柄拉出,从而能够将棘爪从棘齿中拉出,此时即可调节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松开手柄,在压簧的作用下,棘爪卡入棘齿中,即可锁紧。所述主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所述蜗杆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上,所述调速电机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该调速电机位于所述蜗杆下方,该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轮轴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因主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故而能够较好的实现蜗轮蜗杆机构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采用以上结构,使得左主动轮轴、右主动轮轴的安装更可靠。所述从动轮传动轴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采用以上结构,使得从动轮传动轴的安装更可靠。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固定有水平支撑,该水平支撑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采用以上结构,便于操作者的支撑。在所述U型调节杆上经护栏基座固定有护栏,所述护栏由呈“U”字形结构的护杆、竖向连接杆以及手握杆构成,其中所述护杆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与所述护栏基座固定,在所述护杆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保护,操作更加安全。所述手握杆呈“7”字形结构,在该手握杆上套装有防滑套,并在该手握杆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采用以上结构,可靠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很好的改善操作者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应不同杆径电杆的爬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率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1、图2和图3 :—种自动爬杆装置,包括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所述主动箱体I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22与从动轮箱体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安装有调速电机3和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3的两侧,所述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6,该蜗杆6与固套在蜗轮轴7上的蜗轮8配合,所述蜗轮轴7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该蜗轮轴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连接,在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上分别固套有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11和工程鞋12,即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上固套有从动轮13 ;所述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和从动轮13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和从动轮13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请参见图3 :所述U型调节杆22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22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的横向连接孔a内,即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横向部位和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横向连接孔a内,该U型调节杆22的上横向部位和下横向部位的后部位于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的横向连接孔a中,前部位于所述主动箱体I上的横向连接孔a中,由于U型调节杆22的个数为两个,且对称分别在所述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从而能够将所述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22a,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14,所述棘爪机构14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22a将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a中,所述棘爪机构14由棘爪14a、压簧14b、弹簧盖14c以及手柄14d构成,其中所述棘爪14a的侧平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22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22a中,在该棘爪14a外端固定所述手柄14d,所述弹簧盖14c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所述手柄14d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14c,在所述手柄14d上套装所述压簧14b,该压簧14b —端压在所述棘爪14a的轴肩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14c的内壁上。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主动箱体I由上箱体Ia和下箱体Ib连接而成,所述蜗杆6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Ia和下箱体Ib上,所述调速电机3通过连接法兰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Ib上,该调速电机3位于所述蜗杆6下方,该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经联轴器15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蜗轮轴7均通过万向联轴器16与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分别连接。结合图2和图3还可以看出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固定有水平支撑17,该水平支撑17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17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12。请参见图1和图3 :在所述U型调节杆2上经护栏基座18固定有护栏19,所述护栏19由呈“U”字形结构的护杆19a、竖向连接杆19b以及手握杆19c构成,其中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19b与所述护栏基座18固定,在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19c,所述手握杆19c呈“7”字形结构,在该手握杆19c上套装有防滑套20,并在该手握杆19c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ー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所述主动箱体(I)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22 )与从动轮箱体(2 )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安装有调速电机(3)和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3)的两侧,所述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6),该蜗杆(6)与固套在蜗轮轴(7)上的蜗轮(8)配合,所述蜗轮轴(7)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该蜗轮轴(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连接,在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上分别固套有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11)和工程鞋(12),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上固套有从动轮(13);所述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和从动轮(13)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主动轮(9)、右主动轮(10)和从动轮(13)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调节杆(22)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22)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I)和从动轮箱体(2)的横向连接孔(a)内,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22a),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14),所述棘爪机构(14)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22a)将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棘爪机构(14)由棘爪(14a)、压簧(14b)、弹簧盖(14c)以及手柄(14d)构成,其中所述棘爪(14a)的侧平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22)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22a)中,在该棘爪(14a)外端固定所述手柄(14d),所述弹簧盖(14c)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所述手柄(14d)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14c),在所述手柄(14d)上套装所述压簧(14b),该压簧(14b) 一端压在所述棘爪(14a)的轴肩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14c)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主动箱体(I)由上箱体(Ia)和下箱体(Ib)连接而成,所述蜗杆(6)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Ia)和下箱体(Ib)上,所述调速电机(3)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Ib)上,该调速电机(3)位于所述蜗杆(6)下方,该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经联轴器(15)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蜗轮轴(7)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16)分别与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动轮轴(4)、右主动轮轴(5)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I)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固定有水平支撑(17),该水平支撑(17)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17)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干在所述U型调节杆(2)上经护栏基座(18)固定有护栏(19),所述护栏(19)由呈“U”字形结构的护杆(19a)、竖向连接杆(1%)以及手握杆(19c)构成,其中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19b)与所述护栏基座(18)固定,在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19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手握杆(19c)呈“7”字形结构,在该手握杆(19c)上套装有防滑 套(20),并在该手握杆(19c)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爬杆装置,主动箱体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动箱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右主动轮轴,所述左、右主动轮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两侧,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该蜗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蜗轮轴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该蜗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在左、右主动轮轴上分别固套有左、右主动轮;在从动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和工程鞋,在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所述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A63B27/00GK202860031SQ2012203019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田勇, 廖巨成, 刘飞鸿, 杨文辉 申请人:重庆市丰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