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靶及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靶作为健身娱乐用器材,常作为拳击、射击等项目。现有的人体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填充不便,成本高。同时,成型装置复杂易变型,不利于人体靶成型。为此,需要一种新型人体靶及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靶及其成型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减少材料,方便发泡体的填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人体靶,包括呈人体上半部形状的弹性无缝表皮层,所述弹性无缝表皮层内填充有发泡体,弹性表层下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预留进料管,隔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伸入弹性无缝表皮层内腔的支撑管架。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体为聚氨酯发泡体,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向弹性无缝表皮层内腔凸起用于与支撑管架过盈配合的环形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架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孔,支撑管架下部设置有螺纹连接部。
一种人体靶的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可转动并用于放置由弹性表层和支撑管架组成的人体靶空模的上、下模壳,所述上、下模壳的一旁侧相铰接,另一旁侧设置有锁紧机构,且上、下模壳靠近支撑管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预留进料管穿出的槽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下模壳转动限位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模壳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架,上、下模壳的铰接部设置于固定框架的一旁侧,锁紧机构设置于固定框架的另一旁侧,位于下侧的固定框架的两旁侧还分别设置有与机架相连接的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模壳一端旁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孔相对应的套管,所述套管上穿设有另一端伸入定位销孔的限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模壳上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上模壳用于放置支撑管架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穿入螺栓实现支撑管架定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为搭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减少材料,方便发泡体的填充,可根据不同型状成型,使产品无传统的模具缝,强度更好,外观更完美。同时方便成型装置人体靶的成型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0-弹性表皮 11-隔板 12-预留进料管 13-环形连接部 20-支撑管架 21-螺栓孔 22-螺纹部 30-发泡体 41-上模壳 42-下模壳 43-固定框架 44-转轴 45-排气孔 46-定位孔 51-连接杆 52-定位销孔 53-套管 54-限位杆 60-机架 70-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人体靶,包括呈人体上半部形状的弹性无缝表皮层10,所述弹性无缝表皮层是通过改性橡胶加热360度转形成的。内填充有发泡体30,弹性表层下部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预留进料管12,隔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伸入弹性无缝表皮层内腔的支撑管架20。减少材料,方便填充。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体为聚氨酯发泡体,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向弹性无缝表皮层内腔凸起用于与支撑管架过盈配合的环形连接部13,以便与支撑管架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架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孔21,支撑管架下部设置有螺纹连接部22,以便与固定座相连接。
参考图2和图3
一种人体靶的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60上可转动并用于放置由弹性表层和支撑管架组成的人体靶空模的上模壳41、下模壳42,所述上、下模壳的一旁侧相铰接,另一旁侧设置有锁紧机构70,所述锁紧机构为搭扣,且上、下模壳靠近支撑管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预留进料管穿出的槽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下模壳转动限位的定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模壳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架43,上、下模壳的铰接部设置于固定框架的一旁侧,锁紧机构设置于固定框架的另一旁侧,位于下侧的固定框架的两旁侧还分别设置有与机架相连接的转轴44,以便上、下模壳转动后填充发泡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模壳一端旁侧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52,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孔相对应的套管53,所述套管上穿设有另一端伸入定位销孔的限位杆54,以便上模壳、下模壳在机架上呈水平状,方便人体靶空模的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模壳上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气孔45,以便发泡体在填充弹性表层时,通过排气孔将定型模具腔室内的气体排出,从而防止人体靶变形。所述上模壳用于放置支撑管架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穿入螺栓实现支撑管架定位的定位孔46。
该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人体靶空模放置于上、下模壳内,锁紧锁紧机构,松开定位机构,使上、下模壳的头部朝向,向预留进料管内填入发泡体,发泡完成后通过定位机构使上、下模壳呈水平状,取出人体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