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式举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049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式举重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式举重架。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健身运动不断发展,给健身器械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生机。其中举重是健身的一大锻炼项目,但有些举重没有举重架,给初始锻炼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举重强度可调的坐式举重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主梁、后立管,所述的后立管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该两根后立管之间通过后连接管连接固定,在该后立管的底部连接固定有后底管支撑架,后立管的管体上设有呈等均分布的卡孔,通过该卡孔分别套有短保险卡和长保险卡;所述的主梁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后连接管的管体上,在该主梁上固定有坐垫管,坐垫管上固定有坐垫,与该坐垫管相连接有背垫管,背垫管上固定有背垫;所述的坐垫管的底部固定有坐垫调节带,背垫管的底部固定有背垫调节带,该坐垫调节带和背垫调节带分别穿入于所述的主梁上所设有调节架内,并通过调节旋钮旋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坐垫调节带和背垫调节带为弧形结构的调节带,且调节带上开设有呈等均分布的固定孔,该固定孔与调节旋钮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健身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主梁;2、后立管;3、后连接管;4、后底管支撑架;5、短保险卡;6、长保险卡;7、坐垫管;8、坐垫;9、背垫管;10、背垫;11、坐垫调节带;12、背垫调节带;13、调节架;14、调节旋钮;15、固定孔;21、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梁1、后立管2,所述的后立管2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该两根后立管2之间通过后连接管3连接固定,在该后立管2的底部连接固定有后底管支撑架4,后立管2的管体上设有呈等均分布的卡孔21,通过该卡孔21分别套有短保险卡5和长保险卡6;所述的主梁1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后连接管3的管体上,在该主梁1上固定有坐垫管7,坐垫管7上固定有坐垫8,与该坐垫管7相连接有背垫管9,背垫管9上固定有背垫10;所述的坐垫管7的底部固定有坐垫调节带11,背垫管9的底部固定有背垫调节带12,该坐垫调节带11和背垫调节带12分别穿入于所述的主梁1上所设有调节架13内,并通过调节旋钮14旋紧固定。

所述的坐垫调节带11和背垫调节带12为弧形结构的调节带,且调节带上开设有呈等均分布的固定孔15,该固定孔15与调节旋钮14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健身者坐在坐垫8上,背靠背垫10,此时如果健身者对健身器材有调节角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坐垫调节带11和背垫调节带12与调节旋钮14来实现;然后把举重器材放置在短保险卡5或长保险卡6上,该短保险卡5或长保险卡6通过卡孔21可上下高度调节,健身者通过双手去拿举重器材来实现锻炼,锻炼后,把举重器材挂于该短保险卡5或长保险卡6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