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5479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尤其是一种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



背景技术:

模块组合式智力玩具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动手、益智、娱乐的效果,现有的组合式玩具品种丰富,且各具特色。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6032Y的一种组合玩具,利用三十六个组合块所开的牙口以及它们的相互组装次序的限制来构成此玩具,其外形在通过组合块的组装后是整齐的方块型、动物模型及高楼大厦模型等等。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316483B的一种竹木积木智力玩具,包括一个长方体盒体,盒体的厚度为b,盒体内设有开口朝上的长方体容腔,容腔的长度为5a,宽度为4a,深度为4a-b;容腔内设有长方体积木整体,长方体积木整体由十块积木块拼接构成,十块积木块均由竹块或木块制成。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323195U设计的一种坚固堡垒锁扣智力玩具,包括三件异形块、一件柱销,三件异形块均具有一个正方形块,正方形块一个方形面的一半上连接中间条,其中位于正方形块角部的中间条沿正方形块平行方向设置小方块单元;三件异形块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结构相同;三件异形块中的第三模块中间条的另一端沿正方形块垂直方向设置一个L形块;三件异形块构成一个十字互锁体,柱销位于三件异形块构成的内部空间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件条块和立柱通过其上不同的榫槽设计,相扣、相锲,构成中空立方体的主体,且从六个方向观视均成“井”字形结构,并在中空部位设置内置杆件的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包括四支底框条块、两支上横条块、两支上侧条块、两支第一立柱、两支第二立柱以及内置杆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框条块、上横条块、上侧条块、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分别设有两处榫槽口,并通过榫槽口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中空立方格栅;内置杆件包括中间杆,中间杆两端分别设有外形尺寸大于中间杆的锁头;内置杆件设置在所述的中空立方格栅内且两端锁头分别位于中空立方格栅的外部。

本技术方案由四支底框条块构成一个底部,两支上横条块和两支上侧条块构成一个顶部,再由两支第一立柱和两支第二立柱作为四立柱,设计要点在于每种条块上的榫槽开设方式不同,且相互之间必须扣合和互锁,本装置中的各条块、立柱其上均设置两处榫槽,以外延榫口、内延榫口、宽槽榫口三种榫槽为主,以构成“井井有条”之序;在中空立方格栅中装配的两端具有无法拆卸的锁头的内置杆件,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假象,两端锁头一般与内置杆焊接成一体,无法拆卸,只有对条块进行拆卸之后才能取出。当然,内置杆件也可以采用一端或两端为活动螺母,不过在拆卸螺母或取出内置杆件后,整个中空立方格栅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置杆件包括中间杆,中间杆两端分别设有外形尺寸大于中间杆的锁头。本装置中的内置杆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方形,以及其它多边形等形状,只在能穿过四支底框条块组成的中通孔,或两支上横条块和两支上侧条块组成的中通孔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其中所述的底框条块上设有两处外延榫口;上横条块上设有两处内延榫口;第一立柱上设有一处外延榫口和一处宽槽榫口;第二立柱上的两处榫槽口与第一立柱相同,但两处榫槽口位置互换。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位于玩具的两个对角部位,所以两处榫槽口位置以中心线相对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述的底框条块、上横条块、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上侧条块的外形均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四支底框条块两处榫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内置杆件中间杆的所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且小于锁头的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支上横条块、两支上侧条块上的两处榫槽口之间距离大于内置杆件中间杆的所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且小于锁头的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延榫口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然后在长方体相邻一边且紧靠宽槽缺外侧端设置窄槽缺。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延榫口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然后在长方体相邻一边且紧靠宽槽缺内侧端设置窄槽缺。

作为优选,所述的宽槽榫口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置杆件为螺栓结构,内置杆件包括中间杆,中间杆两端分别设有螺母,中间螺杆的长度大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两处榫槽口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通过各条块的榫槽特征设计,使各条块一一对应并相互配合、互锁,构成一个面面“井井有条”立方构件,培养了玩者的动手能力、推理思考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形的想象力,趣味性强,安全环保,可随时益智娱乐;部件拆分之后体积小,易包装携带;装配后外形美观,结构独特具有神秘感,易引起玩者兴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底框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横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二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侧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之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之三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之四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的中空立方格栅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底框条块,2. 上横条块,3. 第一立柱,4. 第二立柱,5. 上侧条块,6. 内置杆件;A1. 外延榫口,A2. 内延榫口,A3. 宽槽榫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互锁互扣的多面井字构件智力玩具,如图1所示,由四支底框条块1、两支上横条块2、两支上侧条块5、两支第一立柱3、两支第二立柱4以及内置杆件6互配互锁组成。各条块的互配互锁主要由条块上设有的榫槽口完成,其中底框条块1、上横条块2、上侧条块5、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上分别设有两处榫槽口,通过这些榫槽口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中空的立方格栅,内置杆件为图示螺杆,设置在中空部位。

本实施例的底框条块1、上横条块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以及上侧条块5的外形均为长方体结构,其榫槽口有三种结构形式:

外延榫口A1: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然后在长方体相邻一边且紧靠宽槽缺外侧端设置窄槽缺。

内延榫口A2: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然后在长方体相邻一边且紧靠宽槽缺内侧端设置窄槽缺。

宽槽榫口A3:是在其长方体的一边沿径向设置宽槽缺。

其中的宽槽缺的宽度与对应配合的长方体条块的边宽配合;窄槽缺的宽度与对应配合的长方体条块去除槽缺后剩余部分的宽度配合。

各条块具体开设榫槽口如下(参见图2至图6):

底框条块1上设有两处外延榫口A1;上横条块2上设有两处内延榫口A2;第一立柱3上设有一处外延榫口A1和一处宽槽榫口A3;第二立柱4上的两处榫槽口与第一立柱相同,为一处外延榫口A1和一处宽槽榫口A3,但两处榫槽口位置互换一下。

内置杆件6包括中间杆,中间杆两端分别设有外形尺寸大于中间杆的锁头,该中间杆即为螺杆,锁头为螺母,两端螺母均与螺杆焊接;中间螺杆的长度大于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两处榫槽口之间的距离。

四支底框条块1两处榫槽口之间的距离大于内置杆件6中间杆(螺杆)的所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且小于锁头(螺母)的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两支上横条块2、两支上侧条块5上的两处榫槽口之间距离大于内置杆件6中间杆(螺杆)的所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且小于锁头(螺母)的对应部位的径向外形尺寸。

装配第一步,如图7所示,把内置杆件6放入四支底框条块1、两支第一立柱3、两支第二立柱4组合之前的半框中,当四支底框条块1和四支立柱组合到位时,内置杆件6的下端就被定位。图9是以上条块装配过程,为了使图示清晰,所示图为去掉内置杆件6的图示,下同,当四支底框条块1和四支立柱组合到位之后,进行两支上侧条块5的装配,如图10所示,再安装两支上横条块2,构成如图11形状,在中空立方格栅装配成型时,内置杆件6两端焊接的螺母均位于中空立方格栅的外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结构可能通过各种插置、平移、退让、定位等方式获得其它组合图形,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