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6984发布日期:2021-04-06 12:1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属于飞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翼装飞行作为户外运动也变得流行起来;翼装是一种特殊的跳伞设备,翼装整体是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当飞行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飞行时空气中的上升气流将飞行运动员的手臂翼面翅膀托起,飞行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来调整翼面的宽度,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下同时能调整航向;

翼装在飞行时,手臂部分翼面的支撑体是手臂,在持续的高速飞行时,手臂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手臂容易出现抽筋,降低了飞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包括:刚性的架背以及固定在架背上的多个安全带;

刚性的横杆,三根横杆为一组,四组三根横杆与架背连接,四组的第一根横杆末端对应与架背的左右两侧的上下末端铰接,第二根的横杆两端对应与第一根横杆另一端和第三根横杆一端铰接;

刚性的竖杆,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一根横杆与第二根横杆两铰接处铰接竖杆的两端;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二根横杆与第三根横杆两铰接处铰接竖杆的两端;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三根横杆两末端铰接竖杆的两端;

弹性材料制成的异形弹簧件,两侧下方的第一根横杆和第二根横杆外侧与异形弹簧件两端可滑动套接;两侧上方的第二根横杆和第三根横杆与异形弹簧件两端可滑动套接;两侧下方第三根横杆和竖杆与异形弹簧件两端可滑动套接;

柔性可变形的翼面,翼面与横杆背面为多个点固定。

所述翼面采用的材料为尼龙织物,达到柔性可变形。

所述异形弹簧件的弹性材料为弹性橡胶或弹性钢片。

所述翼面上设有与大腿对应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固定有多个间隔将两个大腿固定在延伸部上的绑带。

所述延伸部上固定有使得延伸部形成开合缝的拉链;拉开拉链使延伸部形成开缝,实现快速穿戴,避免对延伸部进行拉扯,穿戴好后,合上拉链使延伸部合缝。

还包括拉绳、滚动滑轮,架背两侧铰接在第二根横杆与第三根横杆两铰接处的竖杆安装有滚动滑轮;拉绳一端固定在与架背下方铰接的第一根横杆上,另一端绕于滚动滑轮后与下方第三根横杆固定;架背两侧上方与第一根横杆铰接处安装有限位机构;

拉动架背两侧的拉绳,使得横杆和竖杆组成的刚性骨架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当完全处于展开后,限位机构对横杆与架背进行限位,防止二者发生转动。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于竖杆上的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可滑动安装有按钮;按钮与刹车线一端内线固定,刹车线一端外线与操作手柄固定;还包括顶块、卡块、弹簧,位于架背两侧上方的第一根横杆、架背体均设有闷孔,顶块间隙安装于横杆闷孔内,架背的闷孔安装弹簧、卡块,弹簧顶卡块在横杆闷孔内与顶块接触,与横杆和架背铰接轴形成两点,对横杆与架背进行限位,防止二者发生转动;顶块与刹车线另一端内线固定,刹车线另一端外线与第三根横杆固定。

需要从展开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按钮按下后,刹车线内线克服弹簧的弹性力推顶块、卡块到在横杆和架背之间的间隙内,顶块与卡块不再对横杆和架背的转动进行限位,横杆可绕铰接的轴转动,达到折叠状态。

所述操作手柄固定的竖杆与滚动滑轮安装的竖杆相同并位置靠近;便于握住操作手柄时拉动拉绳。

所述操作手柄上还固定有推块,推块上铰接有连杆,连杆底部与摇块一端铰接,摇块的中部与第三横杆底面铰接,摇块底部固定有从翼面上延伸的副翼面;操作手柄带动推块转动,推块推动连杆实现对摇块带动副翼面的角度调节,以通过副翼面改变飞行的姿态。

所述翼面背面有圆弧度;翼面背面的圆弧度如飞机的机翼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持续的高速飞行时,横杆和竖杆组成的刚性骨架形成支撑,异形弹簧件对横杆之间、以及横杆与竖杆之间进行状态固定,使得手臂获得间歇的活动时间,越到强风预将横杆、竖杆折叠起来时,由于异形弹簧件的弹簧阻尼力,使得横杆、竖杆不会快速被折叠,保证了横杆和竖杆组成的刚性骨架的状态,增加手臂获得间歇的活动时间,解决了目前在持续的高速飞行时,手臂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容易出现抽筋的问题,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横杆、竖杆、异形弹簧件后视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左侧局部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刹车线、顶块、卡块、弹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异形弹簧件、横杆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异形弹簧件、横杆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异形弹簧件、横杆折叠至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架背;2-安全带;3-横杆;4-竖杆;5-异形弹簧件;6-翼面;61-延伸部;62-拉链;63-副翼面;64-绑带;71-拉绳;72-滚动滑轮;81-操作手柄;82-按钮;83-刹车线;84-顶块;85-卡块;86-弹簧;91-推块;92-连杆;93-摇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翼装,包括:刚性的架背1以及固定在架背1上用于与人体连接的多个安全带2;

刚性的横杆3,三根横杆3为一组,需要四组三根横杆3与架背1连接,四组的第一根横杆3末端对应与架背1的左右两侧的上下末端铰接,第二根的横杆3两端对应与第一根横杆3另一端和第三根横杆3一端铰接;

刚性的竖杆4,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一根横杆3与第二根横杆3两铰接处铰接竖杆4的两端;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二根横杆3与第三根横杆3两铰接处铰接竖杆4的两端;同侧上下两组的第三根横杆3两末端铰接竖杆4的两端;

弹性材料制成的异形弹簧件5,两侧下方的第一根横杆3和第二根横杆3外侧与异形弹簧件5两端可滑动套接;两侧上方的第二根横杆3和第三根横杆3与异形弹簧件5两端可滑动套接;两侧下方第三根横杆3和竖杆4与异形弹簧件5两端可滑动套接;

柔性可变形的翼面6,翼面6与横杆3背面为多个点粘接或焊接或铆接固定。

在持续的高速飞行时,横杆3和竖杆4组成的刚性骨架形成支撑,异形弹簧件5对横杆3之间、以及横杆3与竖杆4之间进行状态固定,使得手臂获得间歇的活动时间,越到强风预将横杆3、竖杆4折叠起来时,由于异形弹簧件5的弹簧阻尼力,使得横杆3、竖杆4不会快速被折叠,保证了横杆3和竖杆4组成的刚性骨架的状态,增加手臂获得间歇的活动时间,解决了目前在持续的高速飞行时,手臂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容易出现抽筋的问题,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

所述翼面6采用的材料为尼龙织物,达到柔性可变形。

所述异形弹簧件5的弹性材料为弹性橡胶或弹性钢片。

所述翼面6上设有与大腿对应的延伸部61,延伸部61上固定有多个间隔将两个大腿固定在延伸部61上的绑带64。

所述延伸部61上固定有使得延伸部61形成开合缝的拉链62;拉开拉链62使延伸部61形成开缝,实现快速穿戴,避免对延伸部61进行拉扯,穿戴好后,合上拉链62使延伸部61合缝。

还包括拉绳71、滚动滑轮72,架背1两侧铰接在第二根横杆3与第三根横杆3两铰接处的竖杆4安装有滚动滑轮72;拉绳71一端固定在与架背1下方铰接的第一根横杆3上,另一端绕于滚动滑轮72后与下方第三根横杆3固定;架背1两侧上方与第一根横杆3铰接处安装有限位机构;

拉动架背1两侧的拉绳71,使得横杆3和竖杆4组成的刚性骨架从图8的折叠状态变成图1的展开状态;当完全处于展开后,限位机构对横杆3与架背1进行限位,防止二者发生转动。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于竖杆4上的操作手柄81,例如是操作手柄81末端与竖杆4上的孔间隙配合,操作手柄81可滑动安装有按钮82,具体是操作手柄81上设有通孔,按钮82间隙安装在通孔内能实现滑动;按钮82与刹车线83一端内线固定,刹车线83一端外线与操作手柄81固定;还包括顶块84、卡块85、弹簧86,位于架背1两侧上方的第一根横杆3、架背1体均设有闷孔,顶块84间隙安装于横杆3闷孔内,架背1的闷孔安装弹簧86、卡块85,弹簧86顶卡块85在横杆3闷孔内与顶块84接触,与横杆3和架背1铰接轴形成两点,对横杆3与架背1进行限位,防止二者发生转动;顶块84与刹车线83另一端内线固定,刹车线83另一端外线与第三根横杆3固定。

需要从图1的展开状态变成图8的折叠状态,按钮82按下后,刹车线83内线克服弹簧86的弹性力推顶块84、卡块85到在横杆3和架背1之间的间隙内,顶块84与卡块85不再对横杆3和架背1的转动进行限位,横杆3可绕铰接的轴转动,达到折叠状态。

所述操作手柄81固定的竖杆4与滚动滑轮72安装的竖杆4相同并位置靠近;便于握住操作手柄81时拉动拉绳71。

所述操作手柄81上还固定有推块91,推块91上铰接有连杆92,连杆92底部与摇块93一端铰接,摇块93的中部与第三横杆3底面铰接,摇块93底部固定有从翼面6上延伸的副翼面63;操作手柄81带动推块91转动,推块91推动连杆92实现对摇块93带动副翼面63的角度调节,以通过副翼面63改变飞行的姿态。

所述翼面6背面有圆弧度;翼面6背面的圆弧度如飞机的机翼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