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锯断裂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24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带锯断裂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避免圆木切割机的带锯断裂损害周围带锯的带锯断裂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采用带锯进行木头切割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带锯断裂的情况,由于带锯在使用中断裂,断裂前,带锯是高速转动的,所以带锯断裂的时候,可能会打在相邻的带锯上,造成周围的带锯损伤或损毁,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锯断裂保护机构,它能保护带锯,避免带锯使用过程中,损坏时,打伤周围带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为与带锯轮廓相匹配的片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的保护板,保护板直接固定或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带锯为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带锯,保护板位于相对应带锯的外侧且靠近而不贴合带锯。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在带锯外侧形成一个保护层,使得带锯在断裂的时候,不会打在周围的带锯上,而是打在保护板上,这样损坏的带锯不会对其外侧的带锯造成损害。

2.配合带锯限位组件(锯夹),能够提高带锯的稳定性,其中带锯限位组件采用易拆卸结构,提高了设备的维护以及更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带锯限位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锯限位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二限位板组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带锯限位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第三限位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第三限位板内侧面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主动轮、2从动轮、3带锯、41弧形护板、42外侧护板、43内侧护板、51第一限位板、52条状缺口、53固定架、54第二限位板、55固定槽、56调整限位槽、57螺栓。58第三限位板、59连接杆、60安置槽、61限位块、62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其中由于机架系常规结构,为了能够更好的直观的看到技术的改进点,故图1、图2均省略机架,至体现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圆木送料机构的结构以及位置关系。

它为与带锯3轮廓相匹配的片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的保护板,保护板直接固定或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带锯3为连接主动轮1和从动轮2之间带锯3,保护板位于相对应带锯3的外侧且靠近而不贴合带锯3。保护板直接固定或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机架上,固定的方式较多,例如通过一连接杆连接每个保护板,或者直接从机架上延伸出一架体,将保护板固定在架体上,保护板位于相对应带锯的外侧,是因为带锯在高速转动中,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所以一旦带锯断裂,断裂的带锯首先打向其外侧的带锯。保护板靠近而不贴合带锯,可以保 证带锯断裂的时候,马上和保护板接触,不会产生较大的冲力,保护板靠近带锯,也可以适当的提高带锯高速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保护板包括弧形护板41,所述的弧形护板位于与从动轮2或/和主动轮1贴合的、呈弧状带锯3的外侧。这个主要是针对带锯在从动轮或/和主动轮位置上的带锯。

保护板包括侧护板,所述的弧形护板41位于与从动轮2和主动轮1之间、呈直线状带锯3的外侧。这个主要是针对带锯中锯片成直、长的区域。

当从动轮2和主动轮1为2组以上时,侧护板又分为外侧护板42和内侧护板43,每组从动轮2和主动轮1构成左右两组带锯3,外侧护板42位于若干组带锯3中、两侧边的两组带锯3,其他带锯3采用内侧护板43。一般来说内侧护板会短于外侧护板42,因为内侧护板所保护的带锯段,主要是容纳圆木通过并将圆木切割成木板,一般会有一段带锯切割圆木段,这段区域是布设有内侧护板43的。

所述的外侧护板42为钢板,所述的内侧护板43为木板或钢板。

如图1为了保证锯木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带锯的稳定性,即带锯不会左右晃动,故一般还包括固定于机架的带锯限位组件也可以称锯夹用来稳定带锯,避免带锯晃动,带锯切割圆木段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带锯限位组件,带锯切割圆木段顾名思义,即带锯中,用来与圆木接触,用来切割圆木的一段区域。

带锯限位组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3传统的带锯限位组件主体为第一限位板51,第一限位板51的侧边设有与带锯3条数和位置对应的有条状缺口52,带锯3穿过条状缺口52,条状缺口52的宽度略大于带锯3厚度,使得条状缺口52两侧贴近带锯3但不与带锯3接触。带锯如果发生晃动,受到带锯限位组件的限制,就能够尽量保持带锯的稳定性, 条状缺口两侧贴近带锯3但不与带锯3接触,如果条状缺口宽度过宽,那么就起不到稳定带锯的效果,反之,如果条状缺口宽度过窄,导致条状缺口两侧与带锯接触,那么就会磨损带锯。这类型的带锯限位组件有一个缺点,就是带锯与条状缺口两侧的接触,会磨损条状缺口,最终导致条状缺口的宽度增加,这样就要对其进行更换。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为了避免上述带锯限位组件出现的问题,故设计了另一种固定于机架的带锯限位组件,所述的带锯限位组件包括一固定架53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上、与带锯3条数对应的第二限位板组,第二限位板组由两个第二限位板54叠加形成,第二限位板54的侧边设有条状缺口52,第二限位板54上还设有一与条状缺口52垂直的固定槽55,第二限位板54相互叠加使得条状缺口52叠加形成限位槽56,第二限位板54左右错位调整限位槽56的宽度,使得限位槽56两侧贴近带锯3但不与带锯3接触,螺栓57穿过两个固定槽55将两个第二限位板固定在固定架53上。可以通过错位的方式,调整限位槽56的宽度,提高了产品的寿命,也避免了实时更换零件的烦恼。

实施例3

另外,申请人还考虑了另一种固定于机架的带锯限位组件,带锯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架53以及固定在固定架53上与带锯3条数对应的第三限位板组,第三限位板组包括两块第三限位板58,在第三限位板58上设有连接杆59,连接杆59通过一紧固件固定于固定架上,两块第三限位板58平行放置且在两块第三限位板58的相向面上设有安置槽60,安置槽60内放置限位块61,安置有限位块61的第三限位板58之间的宽度为两侧的限位块61贴近带锯3但不与带锯3接触。

所述的连接杆59为设置在第三限位板58侧边或背面、同向延伸的杆状结 构,所述的紧固件为一带有螺孔的抱箍62,抱箍62套设在两个连接杆59内并抱紧连接杆59,再通过螺栓57进行固定。抱箍62套设两个连接杆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抱紧连接杆了,在通过螺栓向下螺旋,可以使得抱箍进一步压紧连接杆,避免第三限位板被带锯碰撞的时候晃动。当然,连接杆也可以不采用同向延伸的方式,这样,就需要在固定环节上,多一倍的工作量。

文中未公开的部分为现有技术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