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864发布日期:2019-01-08 21:1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用装置,具体是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木工机械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新型板式家具的异军突起,使得木工机械设备也得到了较大改造升级,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利用机械化代替人工劳动,解放劳动力已成为主流趋势。而大多数现有厂房的板式家具加工生产线需要两人把未加工板材抬至开料机工作台加工完成后,停止机器工作,待加工完成板材整理之后再放置下一张板材进行加工,如此循环。因此对于上述生产方式只能依靠人工抬放板材,频繁启停开料机器,增加故障发生率,生产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包括下料装置、第一限位板、滑轨、螺杆、开料机主体、第二横板、落料孔、固定装置、第二限位板、电机、上料装置、底座、放置板和接料槽,所述底座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开料机主体,开料机主体固定安装在放置板顶部,所述第二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轨下方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板内侧,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板外侧,所述电机为电控双向伺服电机,所述螺杆横向贯穿滑块,滑块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滑块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吸盘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滑块底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放置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一横板、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横板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液压缸液压连接液压杆,液压杆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一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装置和上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滑垫用于增加第一横板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板材在第一横板顶部放置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利用液压缸驱动液压杆伸缩,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横板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第一横板不同的高度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利用吸盘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进一步利用电机转动从而使滑块移动至放置板正上方,从而进一步带动板材移动至放置板上,从而进一步利用开料机主体对板材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无需人工将板材抬高至放置板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当板材加工完成后,进一步利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板材移动至第一横板顶部,从而实现了板材加工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进一步利用液压缸驱动液压杆收缩,从而带动第一横板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加工后的板材向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从第一横板顶部取下加工后的板材,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下料装置1、防滑垫2、第一横板3、第一限位板4、滑轨5、螺杆6、开料机主体7、第二横板8、落料孔9、固定装置10、第二限位板11、电机12、上料装置13、底座14、放置板15、接料槽16、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7、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8、液压缸19、液压杆20、第一驱动装置21、吸盘22、气缸23、滑块24、第二驱动装置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板式家具开料机自动上下料配用装置,包括下料装置1、第一限位板4、滑轨5、螺杆6、开料机主体7、第二横板8、落料孔9、固定装置10、第二限位板11、电机12、上料装置13、底座14、放置板15和接料槽16,所述底座14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5,所述放置板15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板8,所述第二横板8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开料机主体7,开料机主体7固定安装在放置板15顶部,通过设置开料机主体7用于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所述第二横板8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5,滑轨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11,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滑块24和第二驱动装置25,所述滑块24滑动设置在滑轨5上,所述滑轨5下方设置有螺杆6,螺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板4内侧,螺杆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板11外侧,所述电机12为电控双向伺服电机,所述螺杆6横向贯穿滑块24,滑块24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杆6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滑块24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2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5包括吸盘22和气缸23,所述气缸23固定安装在滑块24底部,气缸23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吸盘2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5和第一驱动装置21的结构相同,所述放置板15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料装置13和下料装置1,所述下料装置1包括防滑垫2、第一横板3、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7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8;

所述第一横板3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7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8,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8包括液压缸19和液压杆20,所述液压缸19固定安装在底座14顶部,液压缸19液压连接液压杆20,液压杆20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3底部,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8和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7的结构相同,所述放置板15顶部开设有多个落料孔9,底座14顶部正对落料孔9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接料槽16,板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通过落料孔9落入接料槽16内,从而实现了对废屑的收集,避免废屑落向四处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第一横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所述防滑垫2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防滑垫2用于增加第一横板3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板材在第一横板3顶部放置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利用液压缸19驱动液压杆20伸缩,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横板3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第一横板3不同的高度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下料装置1和上料装置13的结构相同,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开料时,通过设置上料装置13用于方便对板材升高至与放置板15相同的高度,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进而带动螺杆6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滑块24移动至板材上方,利用气缸23驱动活塞杆伸长进而推动吸盘22向下移动至与板材接触,利用吸盘22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从而使滑块24移动至放置板15正上方,从而进一步带动板材移动至放置板15上,从而进一步利用开料机主体7对板材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无需人工将板材抬高至放置板15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当板材加工完成后,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进而带动板材移动至第一横板3顶部,从而实现了板材加工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进一步利用液压缸19驱动液压杆20收缩,从而带动第一横板3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加工后的板材向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从第一横板3顶部取下加工后的板材,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防滑垫2用于增加第一横板3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板材在第一横板3顶部放置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利用液压缸19驱动液压杆20伸缩,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横板3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第一横板3不同的高度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开料时,通过设置上料装置13用于方便对板材升高至与放置板15相同的高度,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进而带动螺杆6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滑块24移动至板材上方,利用气缸23驱动活塞杆伸长进而推动吸盘22向下移动至与板材接触,利用吸盘22对板材进行吸附固定,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从而使滑块24移动至放置板15正上方,从而进一步带动板材移动至放置板15上,从而进一步利用开料机主体7对板材对板材进行切割加工,无需人工将板材抬高至放置板15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当板材加工完成后,进一步利用电机12转动进而带动板材移动至第一横板3顶部,从而实现了板材加工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板材加工的效率,进一步利用液压缸19驱动液压杆20收缩,从而带动第一横板3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加工后的板材向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从第一横板3顶部取下加工后的板材,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