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3188发布日期:2021-05-11 17:0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木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各类产业的不断出现,板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为了保证板材的加工质量,一般都对板材进行一定的加工,木材加工是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等进行的加工。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在胶合板的外表面需要贴附一层贴面装饰,即在人造板表面采用较低的单位压力快速贴上一层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装饰纸,从而使其表面具有美丽的花纹图案及光洁,且耐水、耐磨、耐烫、耐污染。在饰面纸贴附后要在热压机上经过高温热压成型。但是,现有的热压设备大多需要借助人工进行上料或下料,在上下料的过程中热压设备需要长时间的待机,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的板材贴面通常都需要通过人工辅助搬运设备进行上下料,或者在进行贴面时通过人工进行贴面,效率低下的同时还存在饰面张贴不整齐的情况,影响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现有的热压设备在当上下料时需要暂停热压线生产,不能一步到位,生产节奏没有稳定,大大影响企业的产量和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力投入和成本投入的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包括用于对板材进行饰面素材贴附并热压成型的贴面生产线本体,所述贴面生产线本体主要包括依次设置的胶合板上料装置、胶水涂布机、饰面素材上料装置、冷压主机、出板输送装置、热压装置、凉板输送机、卸料输板机及控制各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用于对搬运堆叠的胶合板进行上料并输送至胶水涂布机并由胶水涂布机对胶合板进行涂胶,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用于将饰面素材贴合在胶合板的上下外表面并将贴面后的胶合板输送至冷压主机进行冷压,所述出板输送装置用于将贴面冷压后的胶合板输送至热压装置,由热压装置对贴面冷压后的胶合板进行热压成型,所述凉板输送机与热压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并将热压成型后的胶合板进行冷却,所述卸料输板机用于接收并堆放凉板输送机上输送的成型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主要包括胶合板搬运线、贴装皮带输送机及饰面素材上料机,所述胶合板搬运线用于将涂胶后的板材输送至贴装皮带输送机上,由饰面素材上料机对板材的上下两面进行进行饰面素材贴附,贴附完成后的板材在贴装皮带输送机的作用下输送至输送台,由输送台将板材转运至冷压主机内进行冷压处理;所述胶合板搬运线主要包括输送支架及依次设置在输送支架内的自动对中输送机和胶合板搬运机,所述胶合板搬运机通过搬运光轴导轨设置在输送支架上,且所述输送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胶合板搬运机在搬运光轴导轨上前后移动的搬运气缸;所述胶合板搬运机主要包括夹持搬运座及设置在夹持搬运座上的两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搬运座的两侧通过夹持光轴导轨设置有夹件安装板,所述夹持组件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设置在对应侧的夹件安装板上;所述夹件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组件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夹持搬运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夹件安装板相对运动以带动夹持组件完成夹持或卸板动作的夹持气缸;

所述自动对中输送机主要包括支架及横向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对中输送辊,所述对中输送辊通过带座轴承设置在支架上,且对中输送辊之间通过链轮及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对中输送辊包括传动轴及分别设置在传动轴两侧端面的锥形尼龙轮,所述传动轴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架靠近胶合板搬运机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装置包括热压升降输送台、热压进板机构、热压主机、热压出板机构及下料输送机,所述热压升降输送台用于接收出板输送装置输送的胶合板,所述热压进板机构用于举升热压升降输送台上的胶合板进行预存并将胶合板批量输送至热压主机内进行热压,并在热压完成后将热压主机内的胶合板推送至热压出板机构,所述热压出板机构通过上下运动将胶合板分次放至下料输送机上,由下料输送机将木板输送至凉板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饰面素材上料机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轨道支撑架及设置在两轨道支撑架上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行走机构设置用于抓取饰面素材的折叠升降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折叠升降机构运动的折叠升降减速马达,折叠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真空治具;两轨道支撑架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饰面素材升降台,两轨道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轨道辅助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贴装皮带输送机主要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前后两侧的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之间传动设置有镂空输送皮带,所述镂空输送皮带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钢板;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主要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组龙门支撑架及设置在两龙门支撑架之间的横梁轨道,所述横梁轨道上通过配套设置的齿轮齿条机构设置有可以在横梁轨道上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搬运板材的真空吸盘;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的进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小车、第一地辊台和第一液压升降输送台;

所述夹持组件通过导向轴与所述夹件安装板的直线轴承连接,夹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构件,且每组所述夹持构件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组胶合板支撑轴,夹持构件侧壁的中间位置上通过弹簧设置有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进板机构主要包括固定框架及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升降框架机构和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自动上板机构,所述升降框架机构包括升降框架本体及驱动该升降框架本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油缸,升降框架本体的前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料板,升降框架本体内设置有可相对于升降框架本体横向移动的水平推送机构;所述自动上板机构用于举升板材并将板材依次运送至升降框架本体内,所述水平推送机构用于将板材推送至热压主机或在热压完成后将板材推出热压主机,所述升降框架本体在升降油缸的驱动下上下运动以对热压主机进行装板或卸板;

所述自动上板机构主要包括支撑框架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吸盘机构和辊筒进板机构,所述吸盘机构主要包括真空吸盘及驱动真空吸盘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和驱动真空吸盘前后横向移动的进板气缸;所述辊筒进板机构主要包括配套设置的主动胶辊和气动压料胶辊,所述支撑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胶辊转动的输送减速电机,支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气动压料胶辊沿铰接点转动以调节主动胶辊和气动压料胶辊之间距离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出板机构主要包括出板装置外框架及设置在出板装置外框架内的出板框架,所述出板框架在升降油缸的驱动下相对于出板装置外框架上下移动,出板框架靠近热压主机的一侧横向设置有若干出板构件,出板构件背离热压主机的一侧垂直于出板构件设置有至少两根承重钢管,水平推送机构将板材推送至出板框架的承重钢管上,升降油缸带动出板框架上下运动从而将承重钢管上的板材放至下料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板机构靠近热压主机的一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自调节胶辊和从动胶辊,所述自调节胶辊通过压料弹簧设置在所述自动上板机构的支撑框架上;所述水平推送机构主要包括暂存板材托架及驱动暂存板材托架水平移动的锥齿轮机构,所述暂存板材托架通过齿条与所述锥齿轮机构传动连接,暂存板材托架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料板数量匹配且位置对应的暂存托板;所述暂存托板靠近自动上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滚轮,暂存托板靠近热压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滚轮和活动滚轮,暂存托板靠近热压主机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便于对木板进行推送的尼龙推板件,所述尼龙推板件上横向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型凹槽;所述升降框架本体靠近热压主机一侧的料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防止板材随暂存托板一起退回的单向阻挡件,且所述单向阻挡件的位置与尼龙推板件的位置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输送机主要包括输送支架、设置在输送支架上的输送皮带及驱动输送皮带运动的输送减速电机,所述输送皮带的位置与出板框架上的承重钢管交错设置,所述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板材进行对齐的正向校正气缸,正向校正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正向校正圆板。

进一步地,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与冷压主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液压升降输送台、第二地辊台、第二电动小车及进板输送台;所述冷压主机与热压升降输送台之间依次设置有出板输出台、第三地辊台、第三电动小车和第四地辊台;所述热压升降输送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液压升降输送台和第四液压升降输送台;所述卸料输板机的出料端设置有板材校正装置及第五地辊台。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整合了饰面素材贴面、冷压和热压功能为一体,将目前需要分批次进行搬运生产的工序进行了合理整合,通过一条生产线完成板材的贴面成型过程,减小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贴面过程平稳高效,节省了人工搬运的同时还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同时对板材的贴面也更加精准,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可全程实现不间断生产,产线结构紧凑且节拍有序。可以快速进行输送补给和定位,无需暂停和重启,节奏稳定;热压进板机构和热压出板机构可以高效的对热压主机进行进料或出料,减小了热压主机的等待时间,从而减小了热压主机的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避免了人工搬运或整理时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胶合板搬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自动对中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饰面素材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贴装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为本发明热压进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自动上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热压出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下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板材快速贴面生产线,包括用于对板材进行饰面素材贴附并热压成型的贴面生产线本体,所述贴面生产线本体主要包括依次设置的胶合板上料装置1、胶水涂布机2、饰面素材上料装置3、冷压主机4、出板输送装置5、热压装置6、凉板输送机7、卸料输板机8及控制各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1用于对搬运堆叠的胶合板进行上料并输送至胶水涂布机2并由胶水涂布机2对胶合板进行涂胶,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3用于将饰面素材贴合在胶合板的上下外表面并将贴面后的胶合板输送至冷压主机4进行冷压,所述出板输送装置5用于将贴面冷压后的胶合板输送至热压装置6,由热压装置6对贴面冷压后的胶合板进行热压成型,所述凉板输送机7与热压装置6的出料口连接并将热压成型后的胶合板进行冷却,所述卸料输板机8用于接收并堆放凉板输送机7上输送的成型板材,然后通过板材校正装置进行卸料和堆放校正。

参照图2所示,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3主要包括胶合板搬运线301、贴装皮带输送机302及饰面素材上料机303,所述胶合板搬运线301用于将涂胶后的板材输送至贴装皮带输送机302上,由饰面素材上料机303对板材的上下两面进行进行饰面素材贴附,贴附完成后的板材在贴装皮带输送机302的作用下输送至输送台,由输送台将板材转运至冷压主机4内进行冷压处理;所述胶合板搬运线301主要包括输送支架304及依次设置在输送支架304内的自动对中输送机305和胶合板搬运机306,所述胶合板搬运机306通过搬运光轴导轨307设置在输送支架304上,且所述输送支架304上设置有驱动胶合板搬运机306在搬运光轴导轨307上前后移动的搬运气缸308;所述胶合板搬运机306主要包括夹持搬运座309及设置在夹持搬运座309上的两组夹持组件310,所述夹持搬运座309的两侧通过夹持光轴导轨设置有夹件安装板311,所述夹持组件310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设置在对应侧的夹件安装板311上;所述夹件安装板3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组件310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312,所述夹持搬运座30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夹件安装板311相对运动以带动夹持组件310完成夹持或卸板动作的夹持气缸313;

参照图3所示,所述自动对中输送机305主要包括支架及横向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对中输送辊314,所述对中输送辊314通过带座轴承315设置在支架上,且对中输送辊314之间通过链轮及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对中输送辊314包括传动轴316及分别设置在传动轴316两侧端面的锥形尼龙轮317,所述传动轴316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滚轮318,所述支架靠近胶合板搬运机30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319。

参照图1-5所示,所述贴装皮带输送机302主要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前后两侧的主动辊筒320和从动辊筒321,主动辊筒320和从动辊筒321之间传动设置有镂空输送皮带322,所述镂空输送皮带322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钢板;所述饰面素材上料机303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轨道支撑架323及设置在两轨道支撑架323上的轨道324,所述轨道324上通过行走机构325设置用于抓取饰面素材的折叠升降机构326,所述行走机构32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折叠升降机构326运动的折叠升降减速马达327,折叠升降机构326的底部设置有真空治具328;两轨道支撑架323的内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饰面素材升降台329,两轨道支撑架32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轨道辅助支撑架330。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1主要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组龙门支撑架及设置在两龙门支撑架之间的横梁轨道,所述横梁轨道上通过配套设置的齿轮齿条机构设置有可以在横梁轨道上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搬运板材的真空吸盘;所述胶合板上料装置的进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小车、第一地辊台和第一液压升降输送台;

参照图6所示,所述夹持组件310通过导向轴331与所述夹件安装板311的直线轴承连接,夹持组件310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构件332,且每组所述夹持构件33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组胶合板支撑轴333,夹持构件332侧壁的中间位置上通过弹簧334设置有伸缩杆335。

参照图1及图7-12所示,所述热压装置6包括热压升降输送台601、热压进板机构602、热压主机603、热压出板机构604及下料输送机605,所述热压升降输送台601用于接收出板输送装置5输送的胶合板,所述热压进板机构602用于举升热压升降输送台601上的胶合板进行预存并将胶合板批量输送至热压主机603内进行热压,并在热压完成后将热压主机603内的胶合板推送至热压出板机构604,所述热压出板机构604通过上下运动将胶合板分次放至下料输送机605上,由下料输送机605将木板输送至凉板输送机7。

参照图7所示,所述热压进板机构602主要包括固定框架606及设置在固定框架606内的升降框架机构607和设置在固定框架606上的自动上板机构608,所述升降框架机构607包括升降框架本体及驱动该升降框架本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油缸,升降框架本体的前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料板609,升降框架本体内设置有可相对于升降框架本体横向移动的水平推送机构610;所述自动上板机构608用于举升板材并将板材依次运送至升降框架本体内,所述水平推送机构610用于将板材推送至热压主机603或在热压完成后将板材推出热压主机,所述升降框架本体在升降油缸的驱动下上下运动以对热压主机603进行装板或卸板;

参照图7-10所示,所述自动上板机构608主要包括支撑框架611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吸盘机构612和辊筒进板机构613,所述吸盘机构612主要包括真空吸盘及驱动真空吸盘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614和驱动真空吸盘前后横向移动的进板气缸615;所述辊筒进板机构613主要包括配套设置的主动胶辊616和气动压料胶辊617,所述支撑框架611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胶辊616转动的输送减速电机618,支撑框架61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气动压料胶辊617沿铰接点转动以调节主动胶辊616和气动压料胶辊617之间距离的第一气缸619。真空吸盘由漩涡气泵620提供吸力,这是一款可以改变旋向可以产生真空和压缩空气的产品,直接联入真空管路系统,气泵采购成本低,易于维护。

参照图7-10所示,所述自动上板机构608靠近热压主机603的一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自调节胶辊621和从动胶辊622,所述自调节胶辊621通过压料弹簧623设置在所述自动上板机构608的支撑框架611上;所述水平推送机构610主要包括暂存板材托架624及驱动暂存板材托架624水平移动的锥齿轮机构625,所述暂存板材托架624通过齿条626与所述锥齿轮机构625传动连接,暂存板材托架624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料板数量匹配且位置对应的暂存托板627;所述暂存托板627靠近自动上板机构608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滚轮628,暂存托板627靠近热压主机60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滚轮629和活动滚轮630,暂存托板627靠近热压主机603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便于对木板进行推送的尼龙推板件631,所述尼龙推板件631上横向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型凹槽;所述升降框架本体靠近热压主机603一侧的料板609上铰接设置有用于防止板材随暂存托板627一起退回的单向阻挡件632,且所述单向阻挡件632的位置与尼龙推板件631的位置交错设置。

参照图11所示,所述热压出板机构604主要包括出板装置外框架633及设置在出板装置外框架633内的出板框架634,所述出板框架634在升降油缸的驱动下相对于出板装置外框架633上下移动,出板框架634靠近热压主机603的一侧横向设置有若干出板构件635,每根出板构件635背离热压主机603的一侧垂直于出板构件635设置有至少两根承重钢管636,水平推送机构610将板材推送至出板框架634的承重钢管636上,升降油缸带动出板框架634上下运动从而将承重钢管636上的板材放至下料输送机605。

参照图1所示,所述下料输送机605主要包括输送支架、设置在输送支架上的输送皮带637及驱动输送皮带637运动的输送减速电机638,所述输送皮带637的位置与出板框架634上的承重钢管636交错设置,所述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板材进行对齐的正向校正气缸639,正向校正气缸639的活动端设置有正向校正圆板640。

参照图1所示,所述饰面素材上料装置3与冷压主机4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液压升降输送台、第二地辊台90、第二电动小车91及进板输送台92;所述冷压主机4与热压升降输送台601之间依次设置有出板输出台93、第三地辊台94、第三电动小车95和第四地辊台96;所述热压升降输送台60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液压升降输送台和第四液压升降输送台;所述卸料输板机8的出料端设置有板材校正装置97及第五地辊台98。

此生产线的生产流程说明如下:

第一电动小车从自动化仓库将一摞待贴装的胶合板运至第一地辊台处,启动各电机,将胶合板输送至第一地辊台上;第一地辊台将胶合板传送至与地辊台输送面平齐的第一液压升降输送台上,第一液压升降输送台启动液压泵,使接收的一摞胶合板顶面至吸附工作高度位;启动胶合板上料装置的行走电机,使真空吸盘移至吸附工作位,驱动气缸下降使吸盘触碰顶层的胶合板,产生真空;再次驱动气缸上升使被吸附的胶合板脱离堆叠的板材,并随行走机构驱动至胶水涂布机的输送机构上方,破坏真空,胶合板脱离吸盘后,顺利落至输送机构上;脱离吸盘后的胶合板随输送机构驱动进入涂布机内部和经过胶水徒涂布处理,从另一端出口输出。

经胶水涂布处理的胶合板进入自动对中输送机,输送至限位挡板处和触发传感器,系统驱动胶合板搬运机的升降气缸做伸出动作,使夹持组件下降到位,驱动夹持气缸做缩进动作,使夹持组件的伸缩杆夹持胶合板侧边,驱动胶合板搬运机的升降气缸做缩进动作,使胶合板支撑轴支撑胶合板和上升到位;饰面素材上料机定位于暂存饰面素材一的液压升降台一上,启动折叠升降机构的减速电机正转,使真空治具下降并吸附顶层的饰面素材一上,再启动此减速电机反转,使吸附的饰面素材一上升;驱动饰面素材上料机的行走电机,使吸附的饰面素材一移至贴装皮带输送机上方,启动折叠升降机构的减速电机正转,使吸附的饰面素材一下降至贴装皮带输送面上,破坏真空,启动折叠升降机构的减速电机反转,真空治具脱离饰面素材一和上升,驱动饰面素材上料机的行走电机,真空治具移至暂存饰面素材二的液压升降台二上;驱动胶合板搬运机的搬运气缸做伸出动作,将被夹持的胶合板移至贴装皮带输送机上方,驱动胶合板搬运机的夹持气缸做伸出动作,使胶合板顺利落至贴装皮带输送机的饰面素材一上,驱动胶合板搬运机的搬运气缸做缩进动作,将夹持组件移至原位,继续接收来料的胶合板;同时,饰面素材上料机的真空治具已完成吸附饰面素材二和上升到位;驱动饰面素材上料机的行走电机,使真空治具移至贴装皮带输送机上,启动折叠升降机构的减速电机正转,使吸附的饰面素材二下降至贴装皮带输送机的胶合板上,破坏真空,启动折叠升降机构的减速电机反转,真空治具脱离饰面素材二和上升,驱动饰面素材上料机的行走电机,真空治具移至暂存饰面素材一的液压升降台一上,继续吸附素材。

启动贴装皮带输送电机,经双面贴装饰面素材的胶合板输送至与贴装输送面平齐的第二液压升降输送台上;装满一摞贴装饰面的胶合板后,启动第二液压升降输送台的液压泵,使液压上升降输送面提升至第二地辊台的输送面高度,启动第二液压升降输送台和第二地辊台的电机,将一摞贴装处理的胶合板输送至第二地辊台上;启动第二电动小车的传动电机,继续将胶合板输送至第二电动小车上,等待冷压进板的信号(1托n台冷压机);当某冷压机发出进板信号,第二电动小车移至发信号的冷压机处,第二启动电动小车和冷压主机的传动电机,将一摞胶合板沿着进板输送台进入冷压主机内上,开始冷压处理工艺。

冷压处理工艺结束后,启动冷压主机和第三地辊台的传动电机,将冷压后的胶合板沿出板输送台输送至第三地辊台上;启动第三电动小车的传动电机,继续将胶合板输送至第三电动小车上,并移动至空载的第四地辊台,等待热压进板的信号(1托n台热压机);当某热压机发出进板信号,启动热压升降输送台的传动电机,将一摞胶合板送至热压升降输送台上,依靠一系列的自动化工序将胶合板自动进入热压进板单元储存机构内;暂存于热压进板单元的储存机构内的胶合板,被热压进板单元的推板机构推进热压主机内,进行热压处理工艺;热压处理工艺结束后,热压进板单元的推板机构将热压后的胶合板推至热压出板单元储存机构。

热压出板单元的升降机构将热压出板单元储存机构的胶合板依次下降至热压出板输送面上,同时经热压出板输送机和上料输送机的输送,在上料输送机待取处上,被90张凉板输送机的一组翻转托臂取走;在经过90张凉板输送机的输送过程中,热压后的胶合板把板材中间的水分排掉和均匀晾干热,以此来达到晾板的目的。

当一组翻转托臂将晾板后的胶合板置放于卸料输送机上,经输送至第五液压升降输送台上,被两侧的板材校正装置校正平齐;校正后,第五液压升降输送台依次下降一板材高度,继续接收后续的胶合板,直至装满一摞;启动第五液压升降输送台的液压泵,使第五液压升降输送台的输送面提升至第五地辊台的输送面平齐,启动各电机,使一摞校正好的胶合板输送至第五地辊台上,转移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整合了饰面素材贴面、冷压和热压功能为一体,将目前需要分批次进行搬运生产的工序进行了合理整合,通过一条生产线完成板材的贴面成型过程,减小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贴面过程平稳高效,节省了人工搬运的同时还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同时对板材的贴面也更加精准,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可全程实现不间断生产,产线结构紧凑且节拍有序。可以快速进行输送补给和定位,无需暂停和重启,节奏稳定;热压进板机构和热压出板机构可以高效的对热压主机进行进料或出料,减小了热压主机的等待时间,从而减小了热压主机的热量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避免了人工搬运或整理时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