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

文档序号:171553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处理后的计量泵泵 前压力稳定,从而能确保纺丝组件压力保持较好的恒定,以保障纺丝生产的顺 利进行,属化纤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件压力是用来克服聚酯生产过程中纺丝熔体通过组件滤层和喷丝板喷 丝孔时受到的阻力,从而保证涤纶长丝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它是由纺丝计量 泵泵前压力及泵转动产生的压力两者相加所得,由于纺丝计量泵转速一定,其 转动产生的压力是一定值,因此组件压力的稳定主要由泵前压力来决定。聚酯 生产的稳定性与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因而与纺丝计量泵泵前压力的大小及稳定性 密切相关。
传统的计量泵安装方法是将清洗干净、检测确认完好的纺丝计量泵直接安 装到纺丝箱体上,确认安装到位后通知现场工作人员开始放流生产。因清洗干 净的纺丝计量泵在放流生产前内部是一个空腔,没有任何的熔体,在开纺的瞬 间,管道中的熔体直接流到纺丝计量泵中,此时熔体流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相对于正常生产时小得多,相当于熔体管道在瞬间泄压,所以极易造成泵前压 力出现较大波动;此外,由于其它相邻生产纺位与该更换计量泵的纺位共处于 同一根熔体管道上,因此极易导致这些相邻的计量泵泵前压力同时出现波动, 最终会影响到其它相邻纺位(5-10个位)组件压力稳定及涤纶长丝质量均匀性。 相反,本纺位由于存在一个巻绕生头产生的延时生产过程,因而对其影响较小。
上述传统的计量泵安装方法由于较适合少孔(一般指96孔以下)粗旦丝 这类普通品种生产,因此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现市场普遍需求多孔(一般指144 孔以上)细旦丝,传统方法己不能保证该类品种的正常生产和品质,因此现阶 段迫切需要一种能替代传统方法的新方法来用于生产实践,以利生产与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量泵更换中能保持组件压力稳定性的方法, 用该方法更换计量泵能保证与该更换位相连几个位的计量泵泵前压力稳定,从 而确保纺丝组件压力稳定及产品质量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每个计量泵20-40g的数量准备干燥洁净的聚酯切片,聚酯切片的质
量应满足特性粘度0.65士0.05dL/g、熔点^25(TC、凝聚粒子个数《6. 0个/mg、 含水率《0.6%等要求(其它质量指标与国家标准(GB/T14189-1993)相同)。
2、 将上述准备好的、适量的聚酯切片通过进料口注入到清洗干净、经检测 确认完好的纺丝计量泵内腔中。
3、 将热吹风式加热器(功率在1500W左右)的出风口对准纺丝计量泵的进 料口 (二者距离选取在10-15cm),使注入其中的聚酯切片被加热成特性粘度满 足要求的熔体,注意加热时间应合适(一般在2-5min)。
4、 待上述经处理后的纺丝计量泵自然冷却后,将其安装到相对应的纺位上。 作为上述步骤的补充,在安装计量泵时应保证其相互接触的表面洁净度满
足要求,防止在开纺后因接触表面存在的杂质而影响计量泵的密封性,出现漏 浆现象,进而造成泵前压力的波动与熔体的浪费,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备选方案步骤1中的聚酯切片也可以用纺丝生产中 产生的无油丝替代,但应保证其干净、无外来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对传统纺丝计量泵更换方法的部分改进,
可以保证在更换计量泵后开纺瞬间,相邻纺位泵前压力稳定,从而保持相邻纺 位组件压力较好的恒定,保障纺丝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均匀。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述方法已在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纺丝二部32条生产线中进行了试验性实施,下面是该公司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2008年9月23日,按生产计划准备于CF2车间的L2线生产规格为83dtex/144f POY,采用由德国巴马格公司提供的、规格为10W.8cm7r的纺丝计量泵。生产工 艺对纺丝计量泵的泵前压力要求控制在65土2 bar、组件压力要求控制在200土2 bar。只有达到此要求,该规格产品的品质才能得到保证。以前用传统的计量泵 更换方法,在开纺瞬间易造成相邻纺位泵前压力快速下降15-20bar,造成这些 纺位生产不正常,严重影响到这些纺位的正常生产及产品品质,因此普遍采用 非正常切换的方法中断这些受影响纺位的生产(即停位落丝)。
现阶段我们在生产该品种时使用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将经过本公司化验部门检测合格的聚酯切片按每个计量泵30g准备好。
2、 将上述聚酯切片通过进料口注入到清洗干净、检测完好的纺丝计量泵中。
3、 将功率1500W的热吹风式加热器的出风口对准纺丝计量泵的进料口,使 注入其中的聚酯切片加热成特性粘度满足要求的熔体。
4、 待上述处理后的纺丝计量泵冷却后,安装到相对应的纺位上。
5、 安装完毕后,按传统的开纺步骤开纺生产。
通过多个纺位更换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泵前压力,只轻微下降了1-2bar, 说明本方法相较传统方法,有效解决了由于泵前压力不稳定造成的开纺过程不 顺利、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产品物性均匀性好(尤其 表现在条干均匀度,其CV值由原来的平均1.3y。下降到现在的0.89O;不需切换就 可正常生产,每年为公司带来潜在经济效益约150万。
权利要求
1、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按每个计量泵20-40g的数量准备干燥洁净的聚酯切片,聚酯切片的质量应满足特性粘度0.65±0.05dL/g、熔点≥250℃、凝聚粒子个数≤6.0个/mg、含水率≤0.6%等要求(其它质量指标与国家标准(GB/T14189-1993)相同);②将上述准备好的、适量的聚酯切片通过进料口注入到清洗干净、经检测确认完好的纺丝计量泵内腔中;③将热吹风式加热器(功率在1500W左右)的出风口对准纺丝计量泵的进料口(二者距离选取在10-15cm),使注入其中的聚酯切片被加热成特性粘度满足要求的熔体,加热时间应合适(一般在2-5min);④待上述经处理后的纺丝计量泵自然冷却后,将其安装到相对应的纺位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的聚酯切片也 可以用纺丝生产中产生的干净、无外来杂质的无油丝代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德国巴马格 公司提供的、规格为10*1. 8cmVr的纺丝计量泵生产规格为83dtex/144f的 涤纶预取向丝;泵前压力与组件压力要求分别控制在65±2 bar、 200±2 bar。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更换纺丝计量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适量、干燥洁净且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聚酯切片准备好;②将上述聚酯切片通过计量泵进料口注入到清洗干净、经检测确认完好的纺丝计量泵内腔中;③将热吹风式加热器的出风口对准纺丝计量泵的进料口,使注入其中的聚酯切片被加热成特性粘度满足要求的熔体;④待上述经处理后的纺丝计量泵自然冷却后,将其安装到相对应的纺位上。可以保证在更换计量泵后开纺瞬间,相邻纺位泵前压力稳定,从而保持相邻纺位组件压力较好的恒定,保障纺丝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均匀。
文档编号D01D1/06GK101440527SQ20081024408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卢贤生, 吴荣华 申请人: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