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准备机上的探测和分离纤维材料内或之间杂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8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准备机上的探测和分离纤维材料内或之间杂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纺纱准备机、轧棉机或类似设备上用来探测和分离纤维材料特别是
棉纤维内或之间的杂质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纤维传送管道,沿着该管道在传送方向上接连 布置有用于探测杂质的传感器系统和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纤维传送 管道工作的压縮空气喷嘴(吹送空气),该纤维传送管道具有与压縮空气喷嘴对置的第一 开口 ,该开口通入与废料排除装置相连接的分离室,且来自该至少一个空气喷嘴的吹送空 气可以在封闭的系统中从分离室通过另外的开口被再次供应到输送空气流。
背景技术
实践中,对纺纱间准备机和轧棉工序中的类似设备上的杂质分离器的关键要求 是能够可靠地分离探测到的杂质同时好纤维的损失量尽可能小。 在该杂质分离器中,被检测的材料,即棉或合成纤维,在矩形通道内被气动输送并 被引导经过扫描室内的探测传感器系统,例如摄象机系统。随后将被探测到的杂质通过例 如吹风杆分离到废料室。在吹风杆内布置有一排可由探测装置横跨宽度并按时间响应分别 控制的吹出阀。此处对于可靠分离而言,重要的参数是致动阀门的数量、所需的延迟时间和 维持时间。 致动阀门的数量由材料的从探测点到分离点的可能横截面流量决定。延迟时间和 维持时间由杂质的速度决定。在此情况下,特别是杂质的不同速度导致了常常不得不保持 长的维持时间,以可靠地满足杂质飞过。 然而,为了可靠分离,对大量致动阀门和较长维持时间的需要也意味着高的好纤
维损失量,这是由于有大量的好纤维随着真正的杂质被输送到废料室中而发生的。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的杂质分离器中,探测装置与分离装置之间保持尽可能小的
间距,以使要被致动的阀门的数量,以及维持时间和相应的好纤维损失量最小化。 第二个降低分离器效率的因素是,大量的阀门和长的维持时间导致了大量的空气
被输送到废料室内,这导致了室内的气压增高,并因此有空气返流到喂给通道中。这就存在
已经被分离的杂质被返流空气再次运送到喂给通道中的风险。 具有由金属片制成的保持系统的装置、均压通道或间歇运转的活板系统是公知 的。后者的目的是将已被分离并位于废料室内的杂质输送出废料室。为此目的,例如,活板 打开以从废料室气动吸取废料。然而,为了避免同时从喂给通道中抽吸更多的好纤维材料 到废料室中,另外的活板被打开引导新鲜空气供应到废料室内。此方案的重大缺点在于,要 基本上防止在废料室被排空和另外的杂质进入废料室的周期过程中的压力条件变化。为了 可以保持长的废料室排空时间间隔,废料室相应地被做得很大。 另外已知的可行方式是对废料室进行连续的抽吸。然而,为了避免来自喂给通道 的好纤维材料也被吸入废料室,必须首先将新鲜空气供入废料室并将废料处置空气量调节 到喂给通道的压力条件,由于不断变化的压力条件,这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此外还可能 限制喂给通道中能够具有的空气量。
最后,上述方法的共同特征在于,为了确保功效,必须在探测装置和分离装置之间 保持小的间距。 特别是在设备中因为其功用或结构而不可能在探测装置和分离装置之间选择短
的间距或其中空气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上述装置无法成为可被接受的解决方案,因为 为了促动杂质而不得不选择大量的阀门和长维持时间,这样大量的已被分离的杂质被再次 冲回到通道中。 在已知的装置(EP0989214 Al中),分离容器具有用于暂时控制从分离容器撤回 的空气的装置。对于受控的回撤空气,在常规的运转状态下,分离容器上的空气回撤孔是由 未返回的活板封闭的。此外,该空气回撤装置通向返回通道,该返回通道将分离容器再次连 接到纤维输送通道。可选地,返回通道与出口相连接。当压縮空气喷嘴处发出压縮空气脉 冲时,为了从分离容器中排出空气,空气输送器或注射器被运转。后者通过阀门连接到压縮 空气管线。该阀门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通过打开阀门获得沿箭头方向的抽吸作 用。还可以使用其它适合的装置,例如风扇等,以从分离容器中抽回空气;在个别情况下,还 对空气回撤孔采用受控关闭可能是必需的。该装置在设备方面是复杂的,特别是由于有控 制装置。问题特别在于,在控制方面,需要另外依据实际的分离操作。最后,必需准确控制 回撤空气的量以避免在空气平衡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所述负面影响会带来不希望有的运转 中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如本文开始部分所述的设备,其避免了前 述方法中的缺点,并且在结构上特别简单,且能够可靠地从纤维材料流中分离杂质,而不会 对空气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可以解决该问题。 由于吹送空气直接从分离室返回到输送空气流,就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获得了空气 量与空气压力之间的平衡。与已知的装置相比,其没有复杂的易出故障的且必须准确调节 的控制装置。由于仅可通过空气而杂质不可通过的过滤器、筛子或类似物被布置在分离室 和纤维传送通道之间,杂质得以分离且以简单可靠的方式避免了对输送空气流的污染。其 无需调节废料处置空气的量。本发明的设备可以连续运转,且因此能够以低的废料室高度 和大的探测与分离装置间距获得较高的杂质分离效率。由于分离室整体上连接到纤维传送 通道,从而获得了紧凑的结构。因此,一方面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获得了高功效的单元。
权利要求2-55包含了本发明的有益的改进。


下面参考如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具有竖向传送通道的杂质探测和分离装置上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具有转向吹送空气流路径的设备; 图2a是图1和2所示的本发明的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带有本发明的设备的轧棉机的局部侧视简图,该设备位于轧棉机与棉包压 榨机之间的连接通道处;
图4示出了位于四罗拉清棉机下游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5示出了位于单罗拉清棉机下游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6示出了位于水平传送通道处的本发明的设备,第二开口被布置在第一开口的 上游; 图7示出了位于水平传送通道处的本发明的设备,第二开口被布置在第一开口的 下游; 图8是具有布置在其宽度上的多个吹送喷嘴的吹出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的方块图,其连接有两个传感器系统和吹出装置; 图10示出了图6中的装置,其中上游的开棉罗拉连接有光学传感器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所示,机架l内设有竖向通道2,彼此对置的平行侧壁2' ,2〃至少部分被 构造为透明的面板,侧壁2' ,2〃的外侧都连接有照明装置。 第一探测装置3包括两个CCD摄象机4' ,4〃 (行扫描摄象机),它们通过两个分 别以一角度倾斜的镜子5'和5〃间接地作用到玻璃通道15'上。光学平面被布置为彼此 稍微偏置。在通道2的位于摄象机4'对面的侧壁上布置了照明系统6〃 ,且在通道2的位 于摄象机4〃对面的侧壁上布置了照明系统6'。依此方式,玻璃通道15'中的材料被两个 摄象机4' ,4〃从两侧探测。 容纳有玻璃通道15'、摄象机4' 、4〃 、倾斜镜子5' 、5"和照明系统6' 、6'的 机架l'构成了第一探测模块7',在该第一探测模块探测棉纤维内或之间的特别是有色 的杂质。 在第一探测模块7'下方有第二探测模块7 〃 。通道2的横截面是相同的。
第二探测装置8包括CCD摄象机9,该CCD摄象机9通过以一角度倾斜布置的镜子 10间接地作用到玻璃通道16上。在通道2的背离摄象机9的侧壁上布置了具有偏振滤光 器的照明系统11(参见图2),且在通道2的朝向摄象机9的侧壁上布置了紫外(UV)灯照明 系统12。偏振光(透射光)和来自紫外(UV)照射线(入射光)的反射光被一个CCD摄象 机9联合捕获。光线,即透射光和入射光,从两侧照射到玻璃通道16中的材料上。
容纳有玻璃通道16、摄象机9、倾斜镜子IO和照明装置系统11、12的机架1〃构成 了第二探测模块7〃 ,在该第二探测模块探测棉纤维内或之间的特别是浅色的或透明的塑 料杂质。 在第二探测模块7〃下方设有分离模块13。机架1〃 '中的分离模块13包含一排 喷嘴14,其与通道2的侧壁相连。与位于成排喷嘴14(参见图7)对面的通道2的侧壁相连 的是收集容器15,其吸取从输送流体吹出的杂质。 纤维传送管道2的壁具有与横向于纤维传送管道2起作用的成排喷嘴14相对的 第一开口 17,该第一开口通向与作为排除装置的格形轮闸18相连接的分离室15。来自成 排喷嘴14的吹送空气B可以在封闭的系统中通过纤维传送管道2上另外的开口 19从分离 室15再次供应给输送空气流A。布置在第一开口 17下游的该另外的开口 19由筛子20封 闭,筛子20仅允许返回的吹送空气B通过。以此方式,分离室15整体地与纤维传送管道2 相连接。
7
从成排喷嘴14的喷嘴中高速排出的吹送空气通过纤维传送管道2壁上的开口 (未示出)进入纤维传送管道2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开口 17离开纤维传送管道2的内部。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布置,其中部件吹风杆14、喂给通道2、均压筛子20和格形轮 闸18布置在废料室15周围。 由布置在吹风杆14上的阀门引发的压力脉冲将杂质和被带走的好纤维输送到废 料室15中。由于废料室15的结构,吹入的空气被迫入废料室15的后部区域的旋涡C中, 这样已经处于运动状态的空气直接冲击在被布置在喂给通道2的斜槽壁上的均压网筛20 上,并在那里再次通入通道2。此外,金属保持片21防止了空气向上再次返回到通道2中, 这样就不会有杂质被再次冲回通道2的风险。被压力脉冲带走的杂质以及一起进入废料室 15的空气流以及好纤维材料,或者撞击倾斜布置的废料室15的前边界15a并滑入格形轮 闸18,或者由于重力作用而直接被送到旋涡C下面的格形轮闸18。格形轮闸18连续旋转 (按箭头18a指示方向)并将被分离的材料输送到废料吸取装置22,并因此以气动方式实 现了废料处置空气与通道2中的输送空气的分离,这样它们不需要彼此匹配。
数字标记23表示进入废料室15的通道状的入口 。保持元件21以引导元件的形 式用于吹送气流B并且一侧有开放端。例如为金属片的引导元件21邻近该开放端为弓形 (或弯曲)的结构并构成了通道入口23的壁表面。与此引导元件21的弓形(或弯曲)端 部区域相对的废料室15的壁表面15a也是弓形(或弯曲)的结构。以此方式,进入废料室 15的吹送气流B被强制转弯以形成涡流C,该涡流向第二开口 19或网筛20的方向流动。数 字标记15b和15c表示废料室15的沿格形轮闸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壁表面。
参考图3,轧棉台中的轧棉机45通过通道46连接到棉包压榨机47。在压縮空气 的作用下,游离棉纤维和棉籽及类似物混合物由轧棉机45进入到通道段46a中。由设备48 从棉纤维中分离废物(垃圾、沙土和类似物),清理后的棉纤维经过通道段46b进入到棉包 压榨机47的通道49中。本发明的设备布置在竖向通道段46b中,从物流方向看,其包括 第二探测模块7〃 (用于探测塑料纤维杂质),第一探测模块7'(用于探测有色杂质)和 分离模块。(相应结构的装置见图4中所示的清棉机)。 参考图4,本发明的设备安装在清棉机50例如特吕茨勒CL-C4的下游。纤维材料 由气流E (气流道夫)作为含纤维气流A从最后一个高速针布罗拉514移送到通道52中, 通道52近似为U形的结构,该通道52的一个支臂向上汇入竖向通道53。该纤维-空气混 合流A从底到顶流经通道53。从物流方向A看,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与通道53连接的第 二探测模块7〃 (用于探测塑料杂质)、第一探测模块7'(用于探测有色杂质)和分离模 块13 (包括吹出装置14,以及吹送空气的吸取脱离和回送装置)。随后,与杂质分离后的纤 维_空气混合流A向上喂给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参考图5,本发明的设备安装在清棉机54例如特吕茨勒CL-C1的下游。纤维材料 由气流E (气流道夫)作为含纤维气流A从高速针布罗拉55移送到倾斜布置的通道56中, 该通道556向上经过弯曲区域汇入竖向通道53。该纤维-空气混合流A从底到顶流经通道 56和53。本发明的设备与通道53连接。与图4所示的结构相比,从物流方向A看,相关联 的首先是第一探测模块7',然后是第二探测模块7〃 ,随后是分离模块13。
参考图6,喂给斜槽60的上入口开口与用于气动供入纤维-空气流H的装置连接, 该上入口开口包括纤维材料传送风扇(未示出);利用空气抽吸而使纤维材料I与空气K分离(分开)的静止透气表面61 ;和带有移动元件的气流引导装置62。气流中存在的纤维 材料横向于透气表面61被前后可逆地引导,并且接着进行冲击,随后纤维材料由于重力从 透气表面61落下并进入向下的喂给斜槽60中。慢速罗拉63a,63b具有双重功能它们被 用作从喂给斜槽60出来的纤维材料I的剥棉罗拉,同时被用作将纤维材料I供给高速开棉 罗拉64的喂给罗拉。实心箭头表示纤维材料,空心箭头表示空气,而半实心箭头表示带纤 维气流。 吹送气流E流经近似切向于开棉罗拉64的通道,从针布上分离纤维覆盖层(好纤 维),并作为纤维_空气流A流经纤维传送管道37和前后接连布置在该纤维传送管道37的 水平区域上的且不直接位于开棉罗拉64之后的玻璃通道。 本发明的设备与气动纤维传送管道37相连接。该设备适合于探测并分离任何类 型的杂质,例如纤维材料中的布块、带子、细绳、片材等。从物流方向看,从物流方向A看,其 首先设有第一探测模块7',然后是第二探测模块7〃 ,随后是分离模块13。
探测模块7'被用来探测特别是具有亮度和/或颜色变化的杂质。带有摄象机 4' ,4〃 (仅示出了4')的光学系统被布置在纤维传送管道37上方和喂给斜槽60的侧 面。这产生了紧凑、节省空间的结构。彩色行扫描摄象机4' ,4〃直接朝向玻璃通道15' 并能够探测纤维中的有色物质,例如红色纤维。摄象机覆盖了横跨纤维传送管道37整个宽 度的区域。下游的探测系统7〃被用来探测例如棉和/或合成纤维的纤维蔟中或之间的由 塑料组成的杂质,例如聚丙烯带、织物和薄膜以及类似物。该塑料杂质是浅色的、白色的或 透明的。横跨设备宽度例如1600mm布置在纤维传送管道37上的机架中的是两个摄象机 9' ,9〃 ,例如带有偏振滤光器的二极管行扫描摄象机。在摄象机9' ,9〃 (仅示出了摄象 机9')下方,纤维传送管道37的壁表面具有两个平行对置玻璃面板(玻璃窗)形式的两个 透明区域,其构成了玻璃通道16。照明装置11作为偏振光源设置在纤维传送管道37的下 方。另一个照明装置12作为紫外(UV)光源设置在纤维传送管道37的上方。探测系统7〃 的下游布置有带有用于产生吹送气流的一排喷嘴14(吹出装置)的分离模块13,其喷嘴被 定位在纤维传送管道37的方向上,以使得短促急剧的喷射气流近似垂直于该管道37流出。 第一探测装置和附加的探测装置通过评测装置和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71 (参见图9)连接 到吹出装置,其连接有阀门控制装置(参见图9)。当摄象机采用比较值和期望值探测到纤 维中的有色或透明杂质时,会使用阀门控制装置发出相对于管道37的高速短促吹送空气, 通过吹送气流将带有一些纤维的杂质从纤维流A中排除,随后将它们带离通过抽吸通道。 经过吹出装置后,纤维-空气流A被抽吸通过纤维传送管道37并向上喂给以进行进一步处 理。 参考图6,第二开口 19在水平传送通道37中被布置在第一开口 17的下游。
参考图7,具有筛子20的第二开口 19在水平传送通道37中被布置在第一开口 17 的下游。 参考图8,吹出装置14包括多个吹送喷嘴67a-67n,每个喷嘴都与各自的阀门 68a-68n相连接。吹送喷嘴67a_67n通过阀门68a_68n连接到公用的压縮空气管线69,其 连接到压縮气源70。数字标记2表示纤维传送管道,其壁表面2'上具有吹送喷嘴67a-67n 的入口开口。进入收集容器15的吹送气流B的出口开口 17如图l所示。阀门68a-68n由 阀门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控制,例如在有杂质23'时,阀门68d暂时打开,这样在短时间周期内(毫秒级)急促的气流高速地(例如一个马赫数)离开喷嘴67d,并将杂质23'吹入处 于抽吸状态下的收集容器15(参见图1)。 参考图9,摄象机4、9、图象评测装置26和吹出装置14的阀门68a-68n的阀门控 制装置73连接到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71。 图10示出了图6中的装置,但其中,替代布置在开棉罗拉64下游的探测模块7', 光学传感器系统74与开棉罗拉64自身相关联。该传感器系统74可以连接到电子控制和 调节装置71 (参见图9)。开棉罗拉64的整个表面都与光学传感器系统74例如具有用于探 测特别是具有亮度和/或颜色变化的杂质的电子评测装置的行扫描摄象机(CCD摄象机) 相关联。带有摄象机例如彩色行扫描摄象机的传感器系统74被倾斜地布置在开棉罗拉64 上方接近喂入斜槽60的外壁处。这产生了紧凑、节省空间的结构。该彩色行扫描摄象机74 指向开棉罗拉64的针布并能够探测纤维中的有色物质,例如红色纤维。摄象机74覆盖了 横跨开棉罗拉宽度例如1600mm的整个区域。开棉罗拉64按弯曲箭头的方向逆时针旋转。 传感器系统74通过评测装置和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71连接到装置13,该装置13连接有阀 门控制装置73。当摄象机74采用比较值和期望值探测到针布表面上纤维中的杂质时,会使 用阀门控制装置73向分离室15的方向发出短促的高速吹送空气,通过吹送气流将带有一 些纤维的杂质23'(参见图8)从纤维流A中排除,随后杂质被格形轮闸18除去。吹送气 流C在分离室15中转向并通过另外的开口 19再次供给输送气流A。
权利要求
在纺纱准备机、轧棉机或类似设备上用来探测和分离纤维材料,特别是棉纤维内或之间的杂质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纤维传送管道,沿着该管道在传送方向上接连布置有用于探测杂质的传感器系统和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纤维传送管道工作的压缩空气喷嘴(吹送空气),该纤维传送管道具有与压缩空气喷嘴对置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通入与废料排除装置相连接的分离室,且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喷嘴的吹送空气能够在封闭的系统中从分离室通过另外的开口被再次供应到输送空气流,其特征在于,分离室(15)整体连接到纤维传送管道(2;37;46b;53),且吹送空气(C)在返回到输送空气流(A)之前要通过过滤器、筛子(20)或类似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是分离容器或类似物。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是大体上紧压不透气的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具有空气流出该分离室 的开口。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设置了开口用以补偿在 分离操作过程中吹入分离室的空气。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设置了开口用以补偿在 分离操作过程中吹入分离室的空气的压力。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直接与纤维传送管道邻接。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直接邻接纤维传送管道。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与纤维传送管道拥有共 用的壁。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共用的壁上设有带有过滤器、 筛子或类似物的开口。
11. 如权利要求i-io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带有过滤器、筛子或类似物的 开口允许返回空气通过。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与具有开口端的引导元件(金属引导片)邻接。
13.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入分离室。
14.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弯曲的形状。
15.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形的结构。
16.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构成了一通道或类似物。
17. 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壁表面是弯曲的。
18. 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 壁表面是弓形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用于使吹送空气通过的开口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能够将吹送空气导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邻近其开口端具有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邻近其开口端是弓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与所面对的壁表面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端部区域所面对的 ,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端部区域所面对的
19.如权利要求卜18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以下部件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喷嘴(吹风杆)、纤维传送管道(喂给通道)、过滤器、筛子或类似物(均压筛子)和废料排除装置(格形轮闸)被布置在分离室(废料室)周围。
20.如权利要求卜19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是用于使吹送空气返回的金属保持片的形式。
21.如权利要求卜20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吹送空气能够冲击到位于所述引导元件所面对的壁面上。
22.如权利要求卜2l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形轮闸被构造为能够连续地转动。
23.如权利要求卜22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开口进入分离室的吹送空气被迫形成旋涡或类似物。
24.如权利要求卜23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连接到出口管道。
25.如权利要求卜24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与一闸件连接。
26.如权利要求卜25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室与出口管道之间布置有闸件,例如格形轮闸或类似物。
27.如权利要求卜26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出口管道连接到抽吸装置。
28.如权利要求卜27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吹送空气能够被再次供给输送空气流。
29.如权利要求卜28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通过评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分离装置。
30.如权利要求卜29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蔟能够在气流中通过纤维传送管道喂给。
31.如权利要求卜30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是光学传感器系统。
32.如权利要求卜3l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与纤维传送管道相连接。
33.如权利要求卜32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与纤维传送管道相连接。
34.如权利要求卜33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收集筛子精细到杂质不能通过。
35.如权利要求卜34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收集筛子的网目尺寸(细度)为约o.1mm—o.3mm。
36.如权利要求卜35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收集筛子由高等级钢材制成。
37.如权利要求卜36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收集筛子连接到穿孔金属片上。
38.如权利要求卜37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筛子是织造的金属丝织物。
39.如权利要求卜38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被布置在轧棉设备中。
40.如权利要求139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被布置开棉包机的下游。
41. 如权利要求1-40中任游。
42. 如权利要求1-41中任
43. 如权利要求1-42中任 下游。
44. 如权利要求1-43中任
45. 如权利要求1-44中任
46. 如权利要求1-45中任输送。
47. 如权利要求1-46中任输送。
48. 如权利要求1-47中任
49. 如权利要求1-48中任 接到供给通道的上端。
50. 如权利要求1-49中任 少一个探测模块(传感器模块)和分离模块。
51. 如权利要求1-50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布置在位于分离点的废料室 中的部件例如金属引导片、均压筛子和格形轮闸协同工作,使得由吹送脉冲致动的空气由 于旋涡而冲击连接喂给通道均压筛子,并能够再次进入喂给通道,且由吹送脉冲运送的杂 质和好纤维被传送到连续运转的格形轮闸,并由此被除去。
52. 如权利要求1-51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离室直接连接纤维传送管道。
53. 如权利要求1-52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传送管道中的所述另外 的开口被布置在第一开口的下游。
54. 如权利要求1-53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传送管道中的所述另外 的开口被布置在第一开口的上游。
55. 如权利要求1-54中任一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高速开棉罗拉与光学传感器 系统相关联。-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被布置清棉装置的下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被布置梳理机的上游。 -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被布置杂纤分离机的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道是竖向布置的。 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道是倾斜布置的。 -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从顶到底通过通道-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从底到顶通过通道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道是水平布置的。 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是风扇,其压力侧连-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是模块结构并具有至
全文摘要
在纺纱准备机(或轧棉机或类似设备)上用来探测和分离纤维材料内或之间的杂质的设备,其具有纤维传送管道,沿着该管道在传送方向上接连布置有用于探测杂质的传感器系统和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纤维传送管道工作的压缩空气喷嘴(吹送空气),该纤维传送管道具有与压缩空气喷嘴对置的第一开口,其通入与废料排除装置相连接的分离室,且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喷嘴的吹送空气可以在封闭的系统中从分离室通过另外的开口被再次供应到输送空气流。为了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可靠地从纤维材料流中隔离杂质,二部队空气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分离室整体连接到纤维传送管道,且吹送空气在返回到输送空气流之前要通过过滤器、筛子或类似物。
文档编号D01G31/00GK101736450SQ2009102252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
发明者G·恩格斯, K·滕布格 申请人: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