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篷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3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屏蔽篷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防电磁信息泄漏和电磁脉冲干扰的电磁防护领域,特别涉及电磁屏蔽帐篷的一种柔性混纺电磁屏蔽篷布。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研制的电磁屏蔽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基布表面涂覆或电镀铜、铝、镍等金属导电材料,使屏蔽布面层形成连续导电面。ニ是采用铜、铝、镍等金属导电纤维进行纯纺或与其他纤维混紡,使屏蔽布由表至里形成均勻连续导电体。两者相对而言, 涂覆或电镀的电磁屏蔽布生产エ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耐磨性、耐折性、耐久性差,屏蔽效能衰减快。导电纤维纯纺或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电磁屏蔽布耐磨性、耐折性、耐久性好,材质均勻、内外一致、屏蔽效能稳定,缺点是生产エ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強力指标低。从材料自身而言,铜易锈蚀、铝易磨损、镍成本高。这两类电磁屏蔽布主要针对人体和设备的防辐射,用于人体防护的屏蔽服装和设备防护的屏蔽罩等,尚无针对或适于电磁屏蔽帐篷防篷内电磁信息泄漏和篷外电磁脉冲干扰的屏蔽篷布。所以,研究一种耐磨性、耐折性、耐久性、耐锈蚀性好,屏蔽效能稳定,強力指标高,成本适中,具有帐篷属性的电磁屏蔽蓬布材料是电磁屏蔽帐篷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耐磨性、耐折性、耐久性、耐锈蚀性好,材质均勻,屏蔽效能稳定,强カ指标高,成本适中,具有帐篷属性的柔性混纺电磁屏蔽篷布,为电磁屏蔽帐蓬屏蔽围护结构提供ー种性能指标稳定可靠的新型屏蔽篷布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一种导电金属纤维和一种高强低伸化学纤维,两种纤维生条通过并条混合纺成纱线,采用该纱线合股的股线并运用斜纹组织织法织造出导电高强电磁屏蔽篷布材料。所述的电磁屏蔽篷布规格型号为T/M9 X 2/29 X 2,金属纤维与化学纤维的重量百分比50/50、纱号四支、幅宽127mm、単位面积质量^5g/m2、经(纬)向断裂強力1000N、屏蔽效能 45dB 050MHz、950MHz、3GHz、6GHz)。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途径,导电金属纤维生条与高强低伸化学纤维生条两者反复并条,使金属纤维与化学纤维充分混合均勻,前后内外相一致,再经粗纱、细纱、合股捻线、 络筒、络纬、整经和织布エ艺,实现电磁屏蔽篷布的织造。


附图1是本发明的エ艺流程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ー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附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金属纤维1,化学纤维2,混纺粗纱3,混纺细纱4, 合股捻线5,络筒股线6,整径、络纬股线7,斜纹屏蔽布8。加工织造时,采用不锈钢金属纤维生条1与涤纶化学纤维生条2进行并条,并条的次数取决于1与2混合的均勻程度,经数次并条混合后,形成前后内外均勻的混合纤维粗纱条3,粗纱条3经拉伸和加捻形成细纱线4,纱线4经合股加捻形成股线5,股线5经络筒形成筒纱6,筒纱6经二次络筒后,整径、络纬形成径、纬股线7,股线7经采用2/1斜纹组织织法织造出混纺电磁屏蔽篷布8。本发明混纺电磁屏蔽篷布,由于优选了高导电、抗氧化、耐锈蚀的不锈钢金属纤維,高強力、耐腐蚀、低成本的涤纶化学纤维,并依帐篷篷布所需的强カ指标、帐篷预达到的屏蔽效能指标、以及纺织织造エ艺条件等,确定了金属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混纺配比,从而保证织物的可织造性,且织造出的电磁屏蔽篷布由金属纤维保证其屏蔽效能,由化学纤维保证其强力指标,由两者的共同属性保证其耐磨性、耐折性、耐久性、耐锈蚀性和适中的成本价格。选择的斜纹组织较平纹组织织法在结构上经纬交织点少,经纱密度大,减少了综筘对经纱的摩损,金属纤维脱落少,使织造出的屏蔽布导电性好、強力高、布面柔韧光洁。这种电磁屏蔽篷布环境适应性強,抗氧化、耐盐雾、适于高低温气候、屏蔽效能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
1.电磁屏蔽篷布,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和涤纶化学纤维,其特征在干,两种纤维生条通过并条混合纺成纱线,采用该纱线合股的股线并运用斜纹组织织法织造的导电高强电磁屏蔽篷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篷布,其特征在干,金属纤维与化学纤维的重量百分比50/50、纱号四支纱、幅宽127mm、単位面积质量^5g/m2、经/纬向断裂強力1000N、屏蔽效能 45dB,450MHz、950MHz、3GHz、6GHz。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篷布,包括不锈钢金属纤维和涤纶化学纤维,两种纤维生条通过并条混合纺成纱线,采用该纱线合股的股线并运用斜纹组织织法织造的导电高强电磁屏蔽篷布。本发明导电金属纤维生条与高强低伸化学纤维生条两者反复并条,使金属纤维与化学纤维充分混合均匀,前后内外相一致,再经粗纱、细纱、合股捻线、络筒、络纬、整经和织布工艺,实现电磁屏蔽篷布的织造。
文档编号D02G3/04GK102560825SQ2011104531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丽霞, 孙燕军, 张茂功, 李源, 殷继刚, 钟鼎华, 陈彬, 韩建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