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机主轴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5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机主轴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机设备中使用的圆机主轴轴承,属于滚动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机设备上的深沟球轴承,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圈1、内圈2、滚动体3、保持架4组成。所述的内圈2的外圆面和外圈1的内圆面上分别设有供滚动体3滚动的滚道5,滚道半径略大于滚动体半径。此轴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它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和一定量的轴向载荷,当轴向载荷瞬间变大时,将严重影响轴承的寿命,从而间接地影响纺机的寿命, 其次,轴承安装是竖立方式,跳动要求较高,此时就需要轴承能承受一定量的倾覆力矩,这样,一般的深沟球轴承就不合适这种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承受较大径向和轴向载荷,并且可承受一定量的倾覆力矩的轴承。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机主轴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内圈、外圈滚道之间设置的滚动体,滚动体两侧还设置有保持架,所述内圈为对称的两半,每半上分别设置有半圈滚道,所述外圈上设置有两个滚道,所述半圈滚道对应地与外圈上的滚道配合供滚动体滚动。为了减少滚动摩擦,所述滚道和半圈滚道的半径大于滚动体的半径。本实用新型轴承因为是双滚道,且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在设计上与二个背靠背排列的单列接触球轴承相似,故具有较好的刚性,且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和一定量的倾覆力矩,另外此轴承是可分离型的,装配时比较方便。本实用新型轴承有效增强了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并且可承受一定量的倾覆力矩,从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轴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圆机主轴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和内圈2、外圈1滚道5之间设置的滚动体3,滚动体3两侧还设置有保持架4,所述内圈2为对称的两半,每半上分别设置有半圈滚道6,所述外圈1上设置有两个滚道5,所述半圈滚道6对应地与外圈上的滚道 5配合供滚动体3滚动。所述滚道5和半圈滚道6的半径大于滚动体3的半径,是为了减少滚动摩擦,提高滚动体3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的双滚道,且具有较大的接触角,与二个背靠背排列的单列接触球轴承相似,故具有较好的刚性,且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和一定量的倾覆力矩,另外此轴承是可分离型的,装配时比较方便。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机主轴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⑵和内圈(2)、外圈(1)滚道(5)之间设置的滚动体(3),滚动体(3)两侧还设置有保持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为对称的两半,每半上分别设置有半圈滚道(6),所述外圈(1)上设置有两个滚道(5),所述半圈滚道 (6)对应地与外圈(2)上的滚道(5)配合供滚动体(3)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机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5)和半圈滚道(6)的半径大于滚动体(3)的半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机主轴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和内圈(2)、外圈(1)滚道(5)之间设置的滚动体(3),滚动体(3)两侧还设置有保持架(4),所述内圈(2)为对称的两半,每半上分别设置有半圈滚道(6),所述外圈(1)上设置有两个滚道(5),所述半圈滚道(6)对应地与外圈(2)上的滚道(5)配合供滚动体(3)滚动;本实用新型轴承的结构有效增强了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并且可承受一定量的倾覆力矩,从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D04B15/94GK201991933SQ2011200154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云, 张亦衡, 蔡旭东, 郭静瑜 申请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