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653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远红外母粒制备: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剂,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2)远红外纤维生产:将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锆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5份。本发明通过母粒法,在远红外微粉中添加海藻碳纤维,远红外效果显著,加工路线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和纤维组织牢固结合,耐久性强,无毒安全。
【专利说明】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远红外保健织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功能纺织品,它具有保暖升温、保健等功能。远红外保健整理织物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医疗用品等,如内衣、贴身保暖服,床罩、床单、毛毯等床上用品,坐垫、护膝、腰带、抗菌防臭保健鞋袜和电热制品等。
[0003]在红外辐射波段中,当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从高能量的振动状态回复到低能量的振动状态时,会发生2.5?25 μ m的远红外辐射。如果辐射源是由分子的转动特性改变所引起的辐射,则发生大于25 μ m的远红外辐射。研究表明,振动光谱的能量约为转动光谱能量的100倍。2.5?25 μ m位高载能波,特别是8?14 μ m波段的远红外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0004]根据生物医学的研究,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向人体各器官输送氧气和养料,并带走废弃物的重任。因此,保持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通畅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皮肤对远红外辐射吸收能力是很强的,在7?14 μ m有较强的吸收峰,人体可以高效地吸收4?14 μ m波段的远红外线,人体吸收了远红外线后,引起细胞、血液中的C一H, C一O, C一C, C一N等化学键振动加剧,从而引起一系列有益的生理现象。通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碍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使血液与组织之间的营养成分交换增加,可以起到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淋巴液循环的作用。
[0005]远红外可以使细胞活化,使老死细胞排泄或赋予再生能力,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等作用。
[0006]因红外辐射能使生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所以在红外光谱的作用下,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能级,这便改变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作用。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积存在毛细孔中化妆品残余物等,也就能够借助代谢的方式,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随汗水一起排出,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0007]远红外线能穿透皮肤,触及神经,因此借助于神经和血液的反应,可对各种腺体的功能和人体物质总交换发生作用。由于远红外织物有促进人体微循环、消炎镇痛、加速伤口愈合、活化机体、消除疲劳、调节自律神经等特殊功效,所以特别适用于制作保健绒毯,保健睡衣、睡裤,关节防护用品,保健被、床单等。目前的远红外织物通常采用浸溃法将远红外材料粘着或吸附在织物纤维上,导致结合度不够,耐久性差。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I)远红外母粒制备: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齐U,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
[0011]2)远红外纤维生产:将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
[0012]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锆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_5份。
[0013]所述纤维基料与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的重量比为100:3_15,远红外超细微粉的最大粒径< 0.5微米。
[0014]所述海藻碳纤维最好是选择平均粒径< 0.3微米,最大粒径< 0.4微米。
[0015]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1:10-20混合;
[0016]所述聚合物助纺剂优选铝锆酸酯偶联剂;
[0017]远红外纤维生产工艺和同类常规纤维生产工艺相同。例如,远红外涤纶的生产,可将一定比例的远红外聚酯母粒加入聚酯切片中,在转鼓干燥机中充分混合、干燥,以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工艺条件及过程按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实施。纺丝时,纺丝机卷绕速度3200m/min,牵伸加抢变形机牵伸速度150?800m/min ;纺丝温度282?288°C。
[0018]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合成纤维,例如但不限于涤纶、锦纶、丙纶等。
[0019]本发明通过母粒法,在远红外微粉中添加海藻碳纤维,远红外效果显著,加工路线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和纤维组织牢固结合,耐久性强,无毒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远红外超细微粉的准备:
[0022]
海藻碳纤维 60份、
氧化铭15份、
氣化锆15份、
电气石5份、
舖轉 5份;
[0023]
[0024]将上述组分混合后,通过气流粉碎机将混合料研磨成平均粒径< 0.4微米,最大粒径< 0.5微米的远红外超细微粉。
[0025]远红外母粒制备:
[0026]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剂,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纤维基料与远红外超细微粉的重量比为100:3 ;
[0027]远红外纤维生产:
[0028]将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1:10混合。
[0029]实施例2
[0030]远红外超细微粉的准备:
[0031]海藻碳纤维75份、
[0032]氧化铝20份、
[0033]氧化锆5份、
[0034]电气石10份、
[0035]玻璃微珠2份;
[0036]将上述组分混合后,通过气流粉碎机将混合料研磨成平均粒径< 0.3微米,最大粒径< 0.4微米的远红外超细微粉。
[0037]远红外母粒制备:
[0038]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涤纶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剂,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纤维基料与远红外超细微粉的重量比为100:15 ;
[0039]远红外纤维生产:
[0040]将远红外母粒和涤纶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远红外母粒和涤纶纤维切片按质量比1:20混合。
[0041]应用实施例
[0042]远红外性能
[0043]采用本发明远红外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按照2:8的比例混纺形成混纺纱,用该混纺纱织造成混纺织物。
[0044]采用普通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按照相同比例的混纺纱制造成混纺织物作为对比样。
[0045]按照行业标准FZT64010-2000《远红外纺织品》的方法测定纤维的远红外性能,结果如下:
[0046]由实施例1样品制成的混纺织物其法向发射率提高值为17.8%,洗涤10次后,法向发射率提高值为15.5% ;
[0047]由实施例2样品制成的混纺织物其法向发射率提高值为19.3%,洗涤10次后,法向发射率提高值为16.1%。
[0048]可见,本发明远红外纤维的远红外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能,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远红外母粒制备:将远红外超细微粉与纤维基料掺混、干燥,加入聚合物助纺剂,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远红外母粒; 2)远红外纤维生产:将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远红外纤维; 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错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料与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的重量比为100: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超细微粉的最大粒径< 0.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碳纤维的平均粒径< 0.3微米,最大粒径< 0.4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1:10-20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助纺剂为铝锆酸酯偶联剂。
【文档编号】D01F1/10GK103469328SQ201310365734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蒋建业 申请人:昆山铁牛衬衫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