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33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特细特纱是线密度在10tex及以上的很细的纱。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特细特纱必须要经过印染装置进行印染加工。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包括烘箱以对特细特纱进行加热。在这些步骤中,对纱线进行加热是必不可少一个步骤。在这些加工装置中纱线的烘箱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入纱口和出纱口,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输入热源的入风口。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证明,采用现有技术中纱线的烘箱对特细特纱进行加工,特细特纱容易出现损坏。因而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对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可以保证特细特纱的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装置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包括壳体、用于将所述纱线导入和导出所述壳体的输送部、设在所述壳体的上方并具有用于输入热源的热风入口,所述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罩设在特细特纱外的座体,所述座体的壁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或滤芯,所述座体呈长方体。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特细特纱的质量。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0、烘箱;1、壳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2、输送部;21、主动轮;22、导向轮;3、热风入口;4、座体;41、导流孔;5、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公开了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装置包括烘箱10,所述烘箱10包括壳体1、用于将所述纱线导入和导出所述壳体1的输送部2、设在所述壳体1的上方并具有用于输入热源的热风入口3,所述特细特纱用的印染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罩设在特细特纱外的座体4,所述座体4的壁上开设有导流孔41,所述导流孔4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滤网或滤芯,所述座体4呈长方体。所述输送部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的主动轮2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的导向轮22。由于设置有座体4,座体4可以使得从热风入口3输入的热源不会直接作用于特细特纱上,在保证特细特纱受热且均匀的前提下,使得热量以较为柔和的方式作用在特细特纱上,从而确保特细特纱不会产生损坏。过滤装置5可以将热风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杂质会对特细特纱造成损坏。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