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664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包括:空压室、工作室和电气控制室,所述工作室位于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的中间,且所述工作室分别与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工作室内包含有导布装置和若干组热风装置,所述导布装置上固定毛绒织物,若干组所述热风装置均匀分布在导布装置的周围;所述空压室通过进风管连接外部空压机,所述空压室位于工作室的左边,其内设有气压阀,所述气压阀与热风装置相连接;所述电气控制室位于工作室的右边,其内设有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与所述工作室内的导布装置和热风装置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毛绒织物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使织物上的绒毛柔顺、服帖。
【专利说明】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毛绒织物的后整理工序中,通常需采用梳毛机、烫光机、烧毛机等设备对织物表面的绒毛进行定型,但是,经过上述设备处理的毛绒织物会出现倒毛或顺毛现象,即绒毛像一侧倾倒的现象,这会影响织物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使织物手感较硬。
[0003]现有的定型机能使织物面料在状态、尺寸或者结构上得到很好的改变,并达到一定的尺寸稳定性、提高抗皱性,改善织物的弹性、手感和起毛球现象。但是现有的定型机主要有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直接加热,是通过燃烧煤气、丙丁烷、或柴油来加热空气,再用风机送入加热室,其燃烧后的烟气会给织物带来负面影响;另一种是间接加热,这种方式是将油加热至气态,再由管道送入加热室,在送入加热室的过程中,气态油逐渐冷凝为液态回收利用,而加热的空气则通过加热室外的风机将其送入室内达到加热效果,这种加热方式温度较低,处理效果不佳,达不到平整度和舒适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能够提高毛绒织物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使织物上的绒毛柔顺、服帖。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包括:空压室、工作室和电气控制室,所述工作室位于所述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的中间,且所述工作室分别与所述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电性连接,其中,
[0006]所述工作室内包含有导布装置和若干组热风装置,所述导布装置上固定毛绒织物,若干组所述热风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布装置的周围;
[0007]所述空压室通过进风管连接外部空压机,所述空压室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左边,其内设有气压阀,所述气压阀与所述热风装置相连接;
[0008]所述电气控制室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右边,其内设有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与所述工作室内的导布装置和热风装置电性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还包括输送毛绒织物进入工作室的进布架、以及将经过热风修复的毛绒织物输出工作室的出布架;所述导布装置包括用于引导从所述进布架传输进来的毛绒织物的分丝辊、以及固定毛绒织物使其进行热风修复的导布辊;所述导布辊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中间,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壳体相固定;所述分丝辊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底部,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壳体相固定;所述进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前面,所述出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的背面。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装置共有4-6组,平行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布辊的周围。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热风装置包括加热管道、以及可围绕所述加热管道旋转的热风修复吹气管,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空压室相连接,且所述加热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两边墙板相固定,并与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相通。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压室内设有若干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空气滤芯通过通风管道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相连接。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压室内还包括连接外部天然气的若干天然气管道,所述天然气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条所述天然气管道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相连接。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条所述加热管道的前端均设有可视窗口、传感器和防护挡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挡板包覆在所述加热管道的外表面。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刻度盘和角度调节手柄。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工作室壳体的两端连接处均设有气缸。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工作室相连接的排风装置。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导布辊周围均匀设置若干组热风装置,由空压机送风,天然气对风进行加热,并通过热风装置上的热风修复吹气管吹出热风,将导布辊上的毛绒织物的绒毛吹顺,能够提高毛绒织物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使织物上的绒毛柔顺、月艮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的左视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空压室,11、气压阀,12、进风管,13、空气滤芯,14、通风管道,2、工作室,21、加热管道,211可视窗口,22、热风修复吹气管,23、导布辊,24、分丝辊,25、气缸,26、刻度盘,27、角度调节手柄,28、传感器,29、排风装置,3、电气控制室,31、电气控制装置,4、毛绒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24]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包括:空压室1、工作室2、电气控制室3、进布架和出布架,所述工作室2位于所述空压室I和电气控制室3的中间,且所述工作室2分别与所述空压室I和电气控制室3电性连接,所述进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2的前面,用于输送毛绒织物4进入所述工作室2,所述出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2的背面,用于将经过热风修复的毛绒织物4输出所述工作室2,且所述出布架上设有刮刷,用于刷除毛绒织物4背部的垃圾,其中,
[0025]所述工作室2内包含有导布装置和若干组热风装置;所述导布装置包括用于引导从所述进布架传输进来的毛绒织物4的分丝辊24、以及固定毛绒织物4使其进行热风修复的导布辊23 ;所述导布辊23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2的中间,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2的壳体相固定;所述分丝辊24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2的底部,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2的壳体相固定;若干组所述热风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布装置的周围,且每组所述热风装置包括加热管道21、以及可围绕所述加热管道21进行360度旋转的热风修复吹气管22,所述加热管道21与所述空压室I相连接,且所述加热管道21的两端与所述工作室2的两边墙板相固定,并与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22相通,所述加热管道21与所述工作室I壳体的两端连接处均设有气缸25,可调节所述加热管道21、带动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22靠近或远离所述导布辊23上的毛绒织物4 ;
[0026]所述空压室I通过进风管12连接外部空压机,所述空压室I位于所述工作室2的左边,其内设有气压阀11,所述气压阀11与所述热风装置相连接;所述空压室I内设有若干空气滤芯13、以及连接外部天然气的若干天然气管道,所述空气滤芯13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空气滤芯13通过通风管道14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21相连接;所述天然气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条所述天然气管道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21相连接;
[0027]所述电气控制室3位于所述工作室2的右边,其内设有电气控制装置31,所述电气控制装置31与所述工作室2内的导布装置和热风装置电性连接。
[0028]其中,所述热风装置共有4-6组,平行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布辊23的周围。
[0029]每条所述加热管道21的前端均设有可视窗口 211、传感器28和防护挡板,通过所述可视窗口 211可观察天然气的燃烧状况,所述传感器28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31电性连接,用于感应加热管道21内是否有天然气的流通,所述防护挡板包覆在所述加热管道21的外表面,防止热量灼伤操作人员。
[0030]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22与所述加热管道21的连接处设置有刻度盘26和角度调节手柄27,可通过角度调节手柄27调节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22相对于所述导布辊23上的毛绒织物4的吹气角度。
[0031]所述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工作室2相连接的排风装置29,用于对经过热风修复的毛绒织物4进行降温。
[0032]其工作原理如下:将待处理的毛绒织物4置于进布架上,通过分丝辊24进入导布辊23上,分丝辊24用于摊平毛绒织物4,使毛绒织物4保持平整状态;打开天然气阀门,使天然气通过天然气管道进入每条加热管道21中;打开空压机,使空气从进风管12进入空压室1,通过空压室I内的空气滤芯13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再通过通风管道14进入加热管道21中,并在加热管道21中完成点火步骤,其中,可通过气压阀11控制进入加热管道21中的空气的量,从而控制加热管道21中气流(风)的温度,气压低则气流(风)温度低,气压高则气流(风)温度高;与加热管道21相通的热风修复吹气管22吹出热风,作用于导布辊23上的毛绒织物4,将毛绒织物4的绒毛吹顺,其中,可通过调节与加热管道21相连的气缸25的行程,来控制热风修复吹气管22与毛绒织物4表面的距离,还可通过热风修复吹气管22与加热管道21相通处的角度调节手柄27,来调节热风修复吹气管22作用于导布辊23上的毛绒织物4的吹气角度;经过热风修复处理的毛绒织物4经由排风装置29 (设置于工作室I顶部,具体位于导布辊23的后方,开有对毛绒织物4进行降温的排风槽,连接外部排风管道)降温后,输出至出布架,其中,出布架上安装的刮刷会对毛绒织物4的背面进行垃圾刷除;各个装置、管道内的气压、温度等均由电气控制室3内的电气控制装置31进行管控。
[0033]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通过在导布辊周围均匀设置若干组热风装置,由空压机送风,天然气对风进行加热,并通过热风装置上的热风修复吹气管吹出热风,将导布辊上的毛绒织物的绒毛吹顺,能够提高毛绒织物的平整度和舒适性,使织物上的绒毛柔顺、服帖。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室、工作室和电气控制室,所述工作室位于所述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的中间,且所述工作室分别与所述空压室和电气控制室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工作室内包含有导布装置和若干组热风装置,所述导布装置上固定毛绒织物,若干组所述热风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布装置的周围; 所述空压室通过进风管连接外部空压机,所述空压室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左边,其内设有气压阀,所述气压阀与所述热风装置相连接; 所述电气控制室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右边,其内设有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与所述工作室内的导布装置和热风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还包括输送毛绒织物进入工作室的进布架、以及将经过热风修复的毛绒织物输出工作室的出布架;所述导布装置包括用于引导从所述进布架传输进来的毛绒织物的分丝辊、以及固定毛绒织物使其进行热风修复的导布辊;所述导布辊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中间,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壳体相固定;所述分丝辊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底部,其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壳体相固定;所述进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的前面,所述出布架位于所述工作室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装置共有4-6组,平行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布辊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热风装置包括加热管道、以及可围绕所述加热管道旋转的热风修复吹气管,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空压室相连接,且所述加热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工作室的两边墙板相固定,并与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室内设有若干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空气滤芯通过通风管道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室内还包括连接外部天然气的若干天然气管道,所述天然气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热风装置的数量相同,且每条所述天然气管道与每个所述热风装置上的加热管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加热管道的前端均设有可视窗口、传感器和防护挡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挡板包覆在所述加热管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修复吹气管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刻度盘和角度调节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工作室壳体的两端连接处均设有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织物热风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工作室相连接的排风装置。
【文档编号】D06C7/02GK203741583SQ20142005270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黄忠清, 李建东, 窦敏逸 申请人:常熟市欣鑫经纬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