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成沉降式絮凝物的絮凝桶以及具有该絮凝桶的洗衣机,还涉及一种适用于絮凝物沉降式的洗衣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甩干几个阶段,在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进入漂洗阶段后为了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即使是省水的滚桶洗衣机,因此许多厂家推出了具有循环水处理的节水洗衣机,尤其是通过絮凝反应进行水处理的循环水洗衣机。
如申请号为cn2013104509533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絮凝洗衣机,包括洗衣机外桶、絮凝单元及过滤单元,通过管路依次将外桶、絮凝单元、过滤单元循环连通,所述的洗衣机还包括一气泵,该气泵分别与絮凝单元和过滤单元连通。本发明利用同一气泵既能将气泵产生的气体输送到絮凝桶中,在絮凝桶内的水中不断产生大量的气泡,使水充分流动起来,以加速絮凝剂与洗涤脏水充分混合,完成絮凝反应;又能在过滤单元清洗过程中,气泵排出的气体输送到过滤容器内,产生的气泡鼓动过滤容器内的水剧烈运动,并产生瞬间冲击力作用于滤网表面,帮助粘附与滤网表面的污垢脱离下来,增强滤网的过滤效果。
又如申请号为cn2013106039320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絮凝桶,絮凝桶包括絮凝桶及扣合在絮凝桶的上部开口处的絮凝桶盖;所述絮凝桶上至少设有进水口、回水口、排水口和投放口;所述的絮凝桶盖上设置有进水结构,所述的进水结构包括环形水道,环形水道的底部设有朝向絮凝桶内壁喷水的喷淋孔,环形水道与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通过上述装置,降低了进水水流对絮凝桶中的絮凝物的冲击作用力,避免絮凝物被冲散现象的发生;实现进水水流对絮凝桶内壁进行冲刷,达到利用进水水流对絮凝桶进行清洗的目的。
但是,上述专利及目前普遍的絮凝洗衣机均采用的使絮凝物上浮的絮凝剂,当絮凝物上浮后,利用回水口、回水泵及回水管路使处理后的洗涤水再次进入洗涤外桶,同时由水位传感器检测絮凝桶内的水位,水位一旦达到设定水位约2l时,回水泵停止,将2l水和上浮的絮凝物存留在絮凝桶内,再利用排水口将絮凝物排出洗涤设备外,达到絮凝处理洗涤水的目的。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絮凝物一直是悬浮在洗涤水的上方,当水完全从回水口或排水口排出后,漂浮在最上方的絮凝物由于没有水的带动容易附着在絮凝桶的桶底,严重时可能导致絮凝物排出困难,因此需要在洗衣机每次工作后进行清洗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洗衣机,以使得絮凝过程中生成的絮凝物下沉后再外排,以实现絮凝物排出方便、不易留存的目的。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絮凝物沉降式的絮凝洗衣机,其包括对洗涤水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桶,絮凝桶上设有将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向洗衣机外桶回流的回流口;所述回水口设于絮凝桶的一侧壁上,回水口高于絮凝桶底部一定距离h1,使沉降后的絮凝物处于h1对应的絮凝桶内部空间中,避免沉降絮凝物回流入洗衣机外桶,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回水口高于最大絮凝物量沉降后的絮凝物顶面高度,回水口与最大絮凝物量沉降后的絮凝物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安全距离h2,以使得回水过程中的回水吸力无法吸动沉降的絮凝物,达到防止絮凝物相洗衣机外桶回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的高度差h2根据絮凝桶体积确定。
优选的,所述回水口的轴线为水平方向;可以有效避免絮凝物沉降时落在回水口上,更可防止絮凝物随回水流向外桶中回流,导致堵塞过滤装置或者对衣物形成二次污染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回水口上方的絮凝桶侧壁上设有向絮凝桶内部延伸的、防止絮凝物下落时进入回水口的阻挡部。
进一步,所述阻挡部为一向下倾斜的挡板,挡板的上端与絮凝桶内壁相连接、下端不低于回水口;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水平方向呈一向下倾斜的夹角β,挡板的水平宽度不小于回水口的孔径,且挡板的轴线与回水口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面中,使得挡板对应覆盖设于回 水口的上方,令下降的絮凝在挡板的作用下相絮凝桶中部方向倾斜下沉,以利于絮凝物的外排。
回水口之上的挡板可以有效使得该区域之下的回水口附近无絮凝物,该挡板结构倾斜向下,能够使得沉降的絮凝沿着斜面滑落,落在远离回水口的位置。从而,使得絮凝物远离回水口,避免因回水吸力吸至回水口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絮凝桶的底部设有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的、将沉降后的絮凝物外排的排水口,絮凝桶的底部自外周向排水口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排水口处于絮凝桶的最低处,以便于絮沉降絮凝物的收集、外排;回水口与排水口之间的高度差为h1。
进一步,絮凝桶内设有对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叶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以搅动絮凝桶中的水流,加快了絮凝反应及絮凝物沉降的速率。优选的,搅拌结构的搅拌叶片高于回水口设置,以避免搅拌叶片搅动下沉的絮凝物,造成对静置分层后的洁净水污染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絮凝桶上部一侧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有驱动搅拌结构的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座的底壁与絮凝桶的桶壁一体成型,所述电机座与絮凝桶桶壁连接处为圆弧形。
进一步,絮凝桶的回水口经设有回水泵的管路与洗衣机外桶相连通,以使絮凝后的洁净水在回水泵的驱动作用下向洗衣机外桶回流;所述洗衣机上设有对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装置。
进一步,所述絮凝桶上设有检测絮凝桶内水位高度的水位传感器,以对絮凝过程中洁净水回流节点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对洗衣机絮凝过程的控制,达到絮凝后洁净水回流、絮凝物外排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其具体方式如下:
一种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絮凝过程结束前,将絮凝桶中的水静置一定时间,令絮凝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下沉至絮凝桶底部,以实现絮凝物与洁净水的静置分层;絮凝过程结束后,先将静止后回水口上方的洁净水回流入洗衣机外桶、再将回水口下方絮凝过程中生成的絮凝物外排。
进一步,在絮凝桶中的洁净水向洗衣机外桶回流过程中,对驱动回水流动的回水泵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当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突变减小时,停止絮凝桶向外桶回水,并打开絮凝桶上的排水口,将絮凝物外排。
进一步,在絮凝桶中的洁净水向洗衣机外桶回流过程中,对絮凝桶中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当絮凝桶水位高度低于絮凝桶回水口时,停止絮凝桶向外桶回水,并打开絮凝桶上的排水口,将絮凝物外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针对可使絮凝物迅速沉降的絮凝剂而提出的,对絮凝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将回水口设在絮凝桶侧壁上,排水口设在絮凝桶底部,回水口与絮凝桶底部之间具有可使沉降絮凝物完全收集的高度差h1,使絮凝物沉降后的高度不超出回水口最低处的高度,令絮凝物无法直接随回水水流进入洗衣机外桶中。从而,在絮凝处理过程完成后,令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经回水口回流入洗衣机的外桶,以供漂洗使用;还能令絮凝过程中生成的絮凝物下沉至絮凝桶的底部,并直接从絮凝桶底部的排水口外排。
另外,絮凝桶底部设置为自四周向中心处排水口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设置,以方便絮凝物的沉积和排出。
同时,在回水口之上的挡板可以有效使得该区域之下的回水口附近无絮凝物,该挡板结构倾斜向下,能够使得沉降的絮凝沿着斜面滑落,落在远离回水口的位置。从而,使得絮凝物远离回水口,避免因回水吸力吸至回水口。
还有,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简洁,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沉降絮凝物的洗衣机絮凝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沉降絮凝物的洗衣机絮凝桶工作状态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沉降絮凝物的洗衣机絮凝桶絮凝物完全沉降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桶内搅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流程图。
主要元件说明:1、絮凝桶,2、桶盖,3、进水口,4、回水口,5、排水口,6、投放口,71、进水管,72、回水管,73、排水管,8、底部,9、挡板,10、电机座,11、驱动电机,12、搅拌叶片,13、皮带轮,14、皮带。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洗衣机,其内设有现有的洗衣机结构,还设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洗衣机结构包括外桶、设于外桶内的内桶、门体、控制面板、进水系统及洗涤电机,外桶底部和上部分别通过阻尼器和悬挂弹簧与外壳框架连接,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结构和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所述的外桶为容纳洗涤水的容纳结构,设于外桶内的内桶为洗衣结构。外桶与进水结构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絮凝处理单元;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外桶连通的絮凝桶和向絮凝桶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由外桶排水至絮凝桶内絮凝处理。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桶1包括盖合在絮凝桶1上部开口处的桶盖2;絮凝桶1上设有进水口3、回水口4、排水口5、投放口6;进水口3设在絮凝桶1的上部,与洗衣机的外桶通过进水管71相连接;投放口6设在絮凝桶1的顶部,用于投放絮凝剂;回水口4通过回水管72与外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71、回水管72上分别设有控制水流方向的水泵,以形成洗涤水在外桶与絮凝桶之间的可控循环回路。所述絮凝桶1的排水口5经设有排水阀的管路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絮凝桶中设有对其内水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一结构的,可对絮凝桶中的水进行搅拌的装置。从而,使得絮凝桶中的水可被搅拌,而搅拌水流可提高絮凝剂与水的混合速率、以提高絮凝反应效率;并且进水水流自絮凝桶1顶部的喷头流入絮凝桶1中,以使得喷水质絮凝桶内壁上,实现进水冲洗内壁的目的。优选的,如图5所示,絮凝桶1中的搅拌机构包括被驱动电机11带动旋转的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旋转轴,旋转轴连接有多个绕旋转轴旋转的搅拌叶片12;旋转轴上设有皮带轮13,皮带轮13经皮带14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使驱动电机20经皮带14传动以带动搅拌叶片12绕旋转轴旋转。
本发明中,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将经絮凝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絮凝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分离絮凝物和洁净水。
本发明中,在絮凝剂中增加比重较大凝结核、减少絮体颗粒中空气含量等手段,可以使得絮凝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会使得絮凝桶中所生成的絮凝物快速下沉,令絮凝完成后只需对絮凝桶内水静止一段较短时间,就会实现絮凝物全部下沉至絮凝桶底部的目的。为了适用于上述沉降式絮凝的方式,特提出本发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絮凝物沉降式的絮凝洗衣机,所述洗衣机的絮凝桶1上设有将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向洗衣机外桶回流的回流口;所述回水口4设于絮凝桶1的一侧壁上,回水口4高于絮凝桶1的底部8一定距离h1,使沉降后的絮凝物处于h1对应的絮凝桶1内部空间中,避免沉降絮凝物回流入洗衣机外桶,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度差h1根据絮凝桶1的体积、絮凝剂种类、洗涤水洁净度等参数得出的絮凝桶内最大絮凝物生成量所确定的设定值。
通过上述设置,使絮凝物沉降后的高度不大于回水口最低处的高度,令絮凝物无法直接通过回水管进入洗涤外桶内,避免了絮凝物的回流;当絮凝反应完成后,絮凝物直接从排水口5排至洗衣机外部,而且当絮凝物排出后,絮凝物上方的洗涤水会将残留的絮凝物冲刷干净,实现了利用排水对絮凝桶自清洁的目的、提高了絮凝桶的洁净度。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絮凝桶1的回水口4靠近一侧壁的下部设置;回水口4高于最大絮凝物量沉降后的絮凝物顶面高度,回水口4与最大絮凝物量沉降后的絮凝物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安全距离h2,以使得回水过程中的回水吸力无法吸动沉降的絮凝物,达到防止絮凝物向洗衣机外桶回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的高度差h2根据絮凝桶1体积所确定的设定值。
通过设置上述安全距离h2,,使得下沉后的絮凝物与回水口之间依然相距一定高度差,令下沉后的絮凝物无法进入回水口中,降低了絮凝物流入回水口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水口4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与絮凝桶1的轴线的方向垂直。可以有效避免絮凝物沉降是落在回水口4上,导致絮凝物被回水泵至洗涤外桶,堵塞过滤装置或者对衣物形成二次污染。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絮凝桶1在回水口4的上方设置有阻挡絮凝物下落时进入回水口的阻挡部。
如图3和4所示,阻挡部为一向下倾斜的挡板9,挡板9的上端与絮凝桶1内壁相连接、下端不低于回水口4;挡板9的最低位置高于回水口4的最高位置。所述挡板9的水平宽度至少覆盖回水口的水平宽度,以使得下沉的絮凝物被挡板作用偏移至远离回水口处,避免因回水吸力吸至回水口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板9与水平方向呈一向下倾斜的夹角β,挡板9的水平宽度不小于回水口4的孔径,且挡板9的轴线与回水口4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面中,使得挡板9对应覆盖设于回水口的上方,令下降的絮凝物在挡板9的作用下向絮凝桶1中部方向倾斜下沉,以利于絮凝物的外排。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絮凝桶1的底部8设有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的、将沉降后的絮凝物外排的排水口5,絮凝桶1的底部8自外周向排水口5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排水口8处于絮凝桶1的最低处,以便于沉降絮凝物的收集、外排。如图2至图4所示,絮凝桶1的底部8呈倾斜角为α的锥形,所述排水口5设于锥形底部8的中心,使得排水口5设于絮凝桶1的最低处,使得沉降的絮凝物被汇集至絮凝桶1的底部8中心锥角处,并在锥形底部8的作用下向排水口5流动,以便于絮凝物的向外排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絮凝桶1内设有对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1和搅拌叶片12,驱动电机11经皮带结构带动搅拌叶片12旋转,以搅动絮凝桶1中的水流,加快了絮凝反应及絮凝物沉降的速率。优选的,搅拌结构的搅拌叶片12高于回水口4设置,以避免搅拌叶片12搅动下沉的絮凝物,造成对静置分层后的洁净水污染情况的发生。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桶1上部一侧设有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安装有驱动搅拌结构的驱动电机11,所述电机座10的底壁与絮凝桶1的桶壁一体成型,所述电机座10与絮凝桶1桶壁连接处为圆弧形。通过将电机座的底壁进行圆角设计,以使得絮凝桶内不存在死角,避免絮凝物在电机座处附着情况的发生,以降低絮凝物在絮凝桶内的留存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絮凝桶1的回水口4经设有回水泵的管路与洗衣机外桶相连通,以使絮凝后的洁净水在回水泵的驱动作用下向洗衣机外桶回流;所述洗衣机上设有对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装置。通过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以实现对整个絮凝过程的控制。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沉降式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结束后;
步骤2、将外桶中的洗涤水流入絮凝桶中,并向絮凝桶内投放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
步骤3、絮凝反应结束后,将絮凝桶中的水静置一定时间,以令絮凝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下沉至絮凝桶底部,使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与絮凝物上下分层;
步骤4、打开絮凝桶的回水口、闭合絮凝桶的排水口,并开启回水泵,令絮凝桶中絮凝处理后的、上层的洁净水回流入洗衣机外桶;
步骤5、对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当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小于设定值时,执行步骤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
步骤6、打开絮凝桶的排水口、闭合絮凝桶的回水口,并关闭回水泵,停止絮凝桶向外桶回水,并打开絮凝桶上的排水口,将下沉的絮凝物外排;
同时,向洗衣机外桶中补水至漂洗水位;
步骤7、判断絮凝处理次数是否达到设定值,若是,执行步骤8;若否,再次执行步骤2;
步骤8、洗衣机开始执行漂洗程序。
本实施例中,在絮凝过程结束前,将絮凝桶中的水静置一定时间,令絮凝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下沉至絮凝桶底部,以实现絮凝物与洁净水的静置分层;絮凝过程结束后,先将静止后回水口上方的洁净水回流入洗衣机外桶、再将回水口下方絮凝过程中生成的絮凝物外排。
本实施例中,在絮凝桶中的洁净水向洗衣机外桶回流过程中,对驱动回水流动的回水泵电流和/或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当回水泵的电流和/或功率突变减小时,停止絮凝桶向外桶回水,并打开絮凝桶上的排水口,将絮凝物外排。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和絮凝物上下分层后,再依次外流,降低了絮凝物回流的几率,实现了沉降式絮凝洗衣机洁净水回流外桶、絮凝物外排的目的,并使得絮凝桶内的絮凝物外排效率得到提高,降低了絮凝物的留存几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桶1上设有检测絮凝桶1内水位高度的水位传感器,以对絮凝过程中洁净水回流节点进行判断,实现对整个絮凝过程的控制。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沉降式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洗衣机执行洗涤程序结束后;
步骤12、将外桶中的洗涤水流入絮凝桶中,并向絮凝桶内投放絮凝剂,以进行絮凝反应;
步骤13、絮凝反应结束后,将絮凝桶中的水静置一定时间,以令絮凝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下沉至絮凝桶底部,使絮凝处理后的洁净水与絮凝物上下分层;
步骤14、打开絮凝桶的回水口、闭合絮凝桶的排水口,并开启回水泵,令絮凝桶中絮凝处理后的、上层的洁净水回流入洗衣机外桶;
步骤15、对絮凝桶内的水位高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絮凝桶内水位高度下降达到设定值h时,执行步骤1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4;
步骤16、打开絮凝桶的排水口、闭合絮凝桶的回水口,并关闭回水泵,停止絮凝桶向外桶回水,并打开絮凝桶上的排水口,将下沉的絮凝物外排,直至絮凝桶水位达到0;
同时,向洗衣机外桶中补水至漂洗水位;
步骤17、判断絮凝处理次数是否达到设定值,若是,执行步骤18;若否,再次执行步骤12;
步骤18、洗衣机开始执行漂洗程序。
通过上述设置和方法,使得仅需对絮凝桶内水位检测,并依据水位检测值就可实现对絮凝过程的控制,减少了检测值、简化了判断过程,令洗衣机的结构简化、效率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