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858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絮凝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手段。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

在此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十分关键,混合程度越高,则絮凝效果也就越佳,在现有技术中,常常是采用搅拌桨来是实现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但是搅拌桨的搅拌效果很有效,导致混合效果不佳;此外,絮凝结束后,絮凝物一般是沉淀在污水的底部,而清水位于上侧,现有的做法是在中间点处开设有排水口,先将上侧的清水排出,然后再排出絮凝物,但是这个排水口的位置往往难以把握,当絮凝物较多时,排水口需要设置的位置也较高,当絮凝物较少时,排水口的位置自然也就需要降低,而现有的固定式排水口显然很难实现完全的排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顶端设置有盖体,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底端与处理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处理壳体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处理壳体内部设置有混匀装置,所述处理壳体顶部开设有药剂入口;所述第二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有分割装置,所述分割装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割板,所述处理壳体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开设有导向槽,第一分隔板的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圆板,圆板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端与位于盖体上侧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板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筛网状圆筒;所述圆板下方的第一套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隔板,竖直隔板上侧均开通有溢流孔;所述圆板上方的盖体上开设有污水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上侧中间处,第二套筒底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固定设置在第一隔板下侧的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侧壁上布置有螺旋绞龙;所述第二套筒外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下侧均匀连通有若干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底端与第二隔板上侧固定连接,第三套筒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套筒内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倾斜安装的导流板,导流板较低端与第三套筒内侧壁的接触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流板上侧均匀布置有若干扰流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与第二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支撑柱内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竖直螺纹杆,竖直螺纹杆顶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右端与位于支撑柱右侧壁上的第三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竖直螺纹槽,竖直螺纹杆下部与竖直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底端与分割装置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另一侧与升降柱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分割装置包括第二分割板,第二分割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分割板固定连接,第二分割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分割板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孔;所述移动板右部开设有开口朝右设置的水平螺纹槽,水平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水平螺纹杆,且所述水平螺纹杆右端与第二分割板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螺纹杆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上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顶端与位于第二分割板上侧的第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四电机外部罩设有防水罩。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的直径相等,且两个第一过孔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第二过孔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三隔板右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隔板左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泄水通道,第一泄水通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处理壳体底部左侧开设有第二泄水通道,第二泄水通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处理壳体底部右侧开设有絮凝物排出通道,絮凝物排出通道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利用预处理装置对污水中的大尺寸杂质和大比重杂质进行有效分离,为后续的絮凝做准备;

第二,利用混匀装置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使得絮凝效果更佳;

第三,利用升降装置来调节分割装置的高度,以此来适应清水和絮凝物的分界线;

第四,利用分割装置将上侧清水与下侧絮凝物实现了很好的分离,从而有效将两者分别排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分割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套筒,2、盖体,3、预处理装置,4、药剂入口,5、第二连通孔,6、第一隔板,7、混匀装置,8、个第一泄水通道,9、第一电控阀门,10、第二隔板,11、升降装置,12、分割装置,13、导向块,14、导向槽,15、第一分割板,16、第二泄水通道,17、第二电控阀门,18、絮凝物排出通道,19、第三电控阀门,20、处理壳体,301、第一电机,302、污水入口,303、第二转轴,304、筛网状圆筒,305、圆板,306、第三隔板,307、竖直隔板,308、溢流孔,309、第一连通孔,701、第二套筒,702、第一通孔,703、第二转轴,704、螺旋绞龙,705、第二电机,706、混合筒,707、第三套筒,708、导流板,709、第三通孔,7010、扰流凸起,7011、第二通孔,111、支撑柱,112、凹槽,113、竖直螺纹杆,114、第一锥齿轮,115、第二锥齿轮,116、第三转轴,117、第三电机,118、升降柱,119、竖直螺纹槽,1110、限位槽,1111、限位块,121、第二分割板,122、空腔,123、第一过孔,124、第二过孔,125、水平螺纹槽,126、水平螺纹杆,127、第四锥齿轮,128、防水罩,129、第四电机,1210、第三锥齿轮,1211、移动板,1212、第四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壳体20,所述处理壳体20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第一套筒1顶端设置有盖体2,第一套筒1内设置有预处理装置3,所述预处理装置3包括圆板305,圆板305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3,第一转轴303顶端与位于盖体2上侧的第一电机301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板305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筛网状圆筒304;所述圆板305下方的第一套筒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306,第三隔板306与第一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隔板307,竖直隔板307上侧均开通有溢流孔308;所述圆板305上方的盖体2上开设有污水入口302,将污水从污水入口302处加入到圆板305与筛网状套筒304组成的区间内,再启动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带动圆板305和筛网状套筒304转动,使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而较大颗粒的杂质仍残留在筛网状套筒304内部,起到初步处理的效果;随后污水穿过第三隔板306上的第一连通孔309落到第一隔板6上侧,随着污水的不断增加,污水会一级级的漫过设置竖直隔板307,并从溢流孔308处进入到最左侧的竖直隔板307左侧区域内,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杂质被逐渐沉淀下来得到去除,为后续絮凝做准备;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1底端与处理壳体2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6,处理壳体20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10之间的处理壳体20内部设置有混匀装置7,所述处理壳体20顶部开设有药剂入口4,所述混匀装置7包括第二套筒701,第二套筒701底端固定设置在第二隔板10的上侧中间处,第二套筒701底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702;所述第二套筒70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703,第二转轴703顶端与固定设置在第一隔板6下侧的第二电机705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703侧壁上布置有螺旋绞龙704;所述第二套筒701外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706,混合筒706下侧均匀连通有若干第三套筒707,所述第三套筒707底端与第二隔板10上侧固定连接,第三套筒707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7011;所述第三套筒707内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倾斜安装的导流板708,导流板708较低端与第三套筒707内侧壁的接触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709;所述导流板708上侧均匀布置有若干扰流凸起7010,污水穿过第一隔板6左端的第二连通孔5后落到第二隔板10上侧,并从药剂入口4加入絮凝剂,启动第二电机705,第二电机705带动第二转轴703转动,第二转轴703带动螺旋绞龙704转动,螺旋绞龙704上的将第二套筒701内底部的污水提升上去,随后从第二套筒701顶部进入到混合筒706内,再均匀的落到第三套筒707内部,在第三套筒707内部下降的过程中,污水与絮凝剂被导流板708上的扰流凸起7010不断扰动,以此来加强混合效果;利用螺旋绞龙703来循环对混合物进行扰动,有效提高混合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10下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11,所述升降装置11包括支撑柱111,支撑柱111顶端与第二隔板10下侧固定连接,支撑柱111内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凹槽112,凹槽112内设置有竖直螺纹杆113,竖直螺纹杆113顶端与支撑柱111转动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113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4,第一锥齿轮114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15,第二锥齿轮115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16,第三转轴116右端与位于支撑柱111右侧壁上的第三电机11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113下方设置有升降柱118,升降柱118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竖直螺纹槽119,竖直螺纹杆113下部与竖直螺纹槽119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柱118的底端与分割装置12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结束后,使其落入到处理壳体20内底部,让其自然絮凝沉淀,此时的分割装置12位于最上方,当需要降低分割装置12的高度时,启动第三电机117,第三电机117带动第三转轴116转动,第三转轴116带动第二锥齿轮115转动,第二锥齿轮115带动第一锥齿轮114转动,继而竖直螺纹杆113转动,与竖直螺纹杆113相配合的升降柱118在限位块1111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柱118只能带动分割装置12向下运动;

所述凹槽11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10,限位槽1110内设置有限位块1111,限位块1111另一侧与升降柱118侧壁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1底端固定连接有分割装置12,所述分割装置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割板15,所述处理壳体20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上开设有导向槽14,第一分隔板15的另一端位于导向槽14内,所述分割装置12包括第二分割板121,第二分割板12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分割板15固定连接,第二分割板12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孔123;所述第二分割板121内部开设有空腔122,空腔122内设置有移动板1211,移动板121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孔124;所述移动板1211右部开设有开口朝右设置的水平螺纹槽125,水平螺纹槽125内螺纹连接有水平螺纹杆126,且所述水平螺纹杆126右端与第二分割板12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螺纹杆126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210,第三锥齿轮1210上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127,第四锥齿轮127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1212,所述第四转轴1212顶端与位于第二分割板121上侧的第四电机129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四电机129外部罩设有防水罩128,当絮凝结束后,根据絮凝物与清水之间的分界线来确定分割装置12的高度,其具体做法为:分割装置12在下降时,使第一过孔123与第二过孔124相对齐,则分割装置12可以顺利地下降到所需位置;然后启动第四电机129,第四电机129带动第四转轴1212转动,第四转轴1212带动第四锥齿轮127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三锥齿轮1210带动水平螺纹杆126的转动,与水平螺纹杆126相配合的移动板1211向右侧移动,使第一过孔123与第二过孔124完全错开,即分割装置12将上侧的清水与上侧的絮凝物完全分割开,再打开第三电控阀门19,将絮凝物排出;然后使第四电机129反向转动,则移动板1211会超左移动,使第一过孔123和第二过孔124相对齐,则上侧的清水会落到处理壳体20底部,再打开第二电控阀门17,将清水从第二泄水通道16排出即可。

所述第一过孔123与第二过孔124的直径相等,且两个第一过孔123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第二过孔124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三隔板306右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309;第一隔板6左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5。

所述第二隔板10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泄水通道8,第一泄水通道8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9。

所述处理壳体20底部左侧开设有第二泄水通道16,第二泄水通道16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门17;所述处理壳体20底部右侧开设有絮凝物排出通道18,絮凝物排出通道18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门19。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将污水从污水入口302处加入到圆板305与筛网状套筒304组成的区间内,再启动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带动圆板305和筛网状套筒304转动,使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而较大颗粒的杂质仍残留在筛网状套筒304内部,起到初步处理的效果;随后污水穿过第三隔板306上的第一连通孔309落到第一隔板6上侧,随着污水的不断增加,污水会一级级的漫过设置竖直隔板307,并从溢流孔308处进入到最左侧的竖直隔板307左侧区域内,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杂质被逐渐沉淀下来得到去除,为后续絮凝做准备;污水穿过第一隔板6左端的第二连通孔5后落到第二隔板10上侧,并从药剂入口4加入絮凝剂,启动第二电机705,第二电机705带动第二转轴703转动,第二转轴703带动螺旋绞龙704转动,螺旋绞龙704上的将第二套筒701内底部的污水提升上去,随后从第二套筒701顶部进入到混合筒706内,再均匀的落到第三套筒707内部,在第三套筒707内部下降的过程中,污水与絮凝剂被导流板708上的扰流凸起7010不断扰动,以此来加强混合效果;利用螺旋绞龙703来循环对混合物进行扰动,有效提高混合效果;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结束后,使其落入到处理壳体20内底部,让其自然絮凝沉淀,此时的分割装置12位于最上方,当需要降低分割装置12的高度时,启动第三电机117,第三电机117带动第三转轴116转动,第三转轴116带动第二锥齿轮115转动,第二锥齿轮115带动第一锥齿轮114转动,继而竖直螺纹杆113转动,与竖直螺纹杆113相配合的升降柱118在限位块1111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柱118只能带动分割装置12向下运动;当絮凝结束后,根据絮凝物与清水之间的分界线来确定分割装置12的高度,其具体做法为:分割装置12在下降时,使第一过孔123与第二过孔124相对齐,则分割装置12可以顺利地下降到所需位置;然后启动第四电机129,第四电机129带动第四转轴1212转动,第四转轴1212带动第四锥齿轮127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三锥齿轮1210带动水平螺纹杆126的转动,与水平螺纹杆126相配合的移动板1211向右侧移动,使第一过孔123与第二过孔124完全错开,即分割装置12将上侧的清水与上侧的絮凝物完全分割开,再打开第三电控阀门19,将絮凝物排出;然后使第四电机129反向转动,则移动板1211会超左移动,使第一过孔123和第二过孔124相对齐,则上侧的清水会落到处理壳体20底部,再打开第二电控阀门17,将清水从第二泄水通道16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