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280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布料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加工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布料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同时服装的生产也依赖于布料。因此,布料在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布料一般是由线经过纺织机械纺织形成布料,为了后面的装饰等需求,需要对布料进行染色等整理,从而达到人们所需求的装饰效果。符合人们生活的审美观。传统的印染工艺如图12所示,一般将布料经过前道处理后再放入染缸进行染色,染色完成之后进行后整理,最后检验入库,完成最终的印染过程,其中,在各个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水,通过水作为载体,让各种物质通过载体与布料进行接触,从而达到改善布料表面性能,或者让布料染色。而水在做完载体之后就留下了废液,这些废液的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因此,印染行业中,水的使用量、排污量较大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染整工艺,其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染整水使用量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染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前处理,将布料进行侵泡并清洗;b、开幅,将布料拉开,并保持,送入到染色室;c、染色,在染色室内通入蒸汽,并将调好的染料通过喷雾器喷入到染色室内,进行染色;d、固色、晾干,将染色完成的布料传送至固色室,固色室内通入蒸汽,进行固色并晾干;e、浸轧,将烘干后的布料浸入整理液中,然后取出;f、汽蒸、水洗,将浸轧后的布料通过蒸汽进行汽蒸,然后在放入水中进行水洗;g、烘干,将洗过的布料烘干,完成染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处理将布料表面的杂质进行去除,让布料后续染色提供方便,同时,通过开辐将布料打开,在进行喷雾染色时,能够均匀进行喷染,使用喷染的技术,让染料与蒸汽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将染液均匀扩散的目的,同时,由于不存在液态水,其用水量会急剧减小,从而让该工艺的用水量降低,达到节水的目的。经过固色和浸轧,让布料与染料更加紧密,并且将浸轧能够让布料的性能提高。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c染色过程中,将调整好的染料通过喷嘴喷出雾状染液,与充斥在染色室的蒸汽接触并与布料接触进行染色,所述染色室内设有残液抽离装置,所述残液抽离装置将抽出的染液液化并重新送入染料调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残液抽离装置能够减小水的排放,在蒸汽没有液化成水时,直接抽出,从而将残液进行收集,这样,实现了低排放甚至冷排放的目的。而将其重新输入到染料调整装置,也就是染料混合的搅拌桶中,使得残液得以重复利用,节约了资源。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残液抽离装置包括抽离风机、抽离嘴、冷凝器以及收集桶,所述抽离嘴置于染色室内且与抽离风机连接,所述抽离风机将残余染液抽离染色室后经过冷凝器冷凝后流入收集桶进行收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器将收集到的残液雾滴以及蒸汽进行冷凝,让其液化,从而方便后续的检测和抽送,通过收集桶将冷凝过后的残液收集,从而让蒸汽以及残液沉积,不会由于其蓬松状态而让收集变得麻烦。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染色室设有若干蒸汽喷口以及用于为染色室供蒸汽的蒸汽管道,所述残液抽离装置包括抽离嘴、抽离风机以及回流管,所述抽离嘴置于染色室内,所述抽离风机通过与抽离嘴连通将染色室内的染液收集并输送到回流管内,所述回流管与蒸汽管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离风机通过与抽离嘴连通将染色室内的染液收集并输送到回流管内,回流管与蒸汽管道连通,将收集到的残液雾滴送入到蒸汽中,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回流管呈U型设置,且回流管的弯曲段连通有一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设有第一阀。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回流管的U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流管中存在染液聚集,形成液流时,其不再适合送入到蒸汽管道,同时,由于重力的存在,其会向下流。为了防止溶液对回流管造成影响,回流管呈U型设置,且回流管的弯曲段连通有一收集管。将收集管设置在U型弯管的底部,让残液集合时,受到重力而下流,同时收集管的存在可以让液体流入到收集管内存积。为了让残液通入蒸汽管道受影响,从而设置第一阀和第二阀。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收集管连接有收集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收集桶的设置与上述收集桶的设置相同,为了方便后续检验取样,以及将气态的残液液化,收集比较方便。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第一阀采用压力阀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阀的设置直接让染液在收集到压力阀的极限时,直接打开将染液放出,更加简单方便,实现自动化。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第一阀采用电磁阀,所述收集管与回流管连接位置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有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传感器检测染液位置,让后然后发出通过控制器判断,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放液。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整理液采用抗皱整理液,其采用顺丁烯二酸、丙烯酸以及亚甲基丁二酸,以1:1:1的比例在80℃中反应3-5小时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丁烯二酸与亚甲基丁二酸的反应活性低,难以聚合,加入丙烯酸,提高聚合效率,让布料的抗皱能力提高,同时让其抗断裂能力达到使用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染整工艺流程图;图2为前处理的结构图;图3a为开幅工艺的结构图;图3b为图3a中A-A的截面图;图4为开幅辊的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1中染色固色的工艺结构图;图6a为喷雾喷头的结构图;图6b为图6a中B-B的截面图;图7为图6a中I方向的视图;图8为浸轧、汽蒸、水洗以及烘干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图9为实施例2中染色固色的工艺结构图;图10为回流管的结构图;图11为电磁阀的控制电路图;图12为现有技术附图。附图标记:0、布料;01、蒸汽管道;011、蒸汽入口;1、导辊;2、开幅辊;3、染色室;4、喷雾喷头;401、喷嘴;402、加压喷管;403、染液输入管;404、挤压部;405、间隙;41、搅拌桶;42、加料桶;43、搅拌叶;44、抽离嘴;45、抽离风机;46、冷凝器;47、收集桶;48、回流管;481、第二阀;49、收集管;491、第一阀;5、固色室;51、收集嘴;52、引风机;100、比较器;200、继电器;300、光电耦合器;400、开关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布料0染整工艺,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a、前处理,将布料0进行侵泡并清洗;b、开幅,将布料0拉开,并保持,送入到染色室3;c、染色,在染色室3内通入蒸汽,并将调好的染料通过喷雾器喷入到染色室3内,进行染色;d、固色、晾干,将染色完成的布料0传送至固色室5,固色室5内通入蒸汽,进行固色并晾干;e、浸轧,将烘干后的布料0浸入整理液中,然后取出;f、汽蒸、水洗,将浸轧后的布料0通过蒸汽进行汽蒸,然后在放入水中进行水洗;g、烘干,将洗过的布料0烘干,完成染整。其中,如图2所示,前处理中先将布料0进行酶处理,加入生物酶,在温度为60℃,pH值在7.5-8.0中,并采用浴比为1:15的环境,处理1h。然后在进行水洗,首先在95℃的水中洗5分钟,然后再进入到70℃的水中洗5分钟,最后采用常温的冷水进行水洗。随后将经过酶处理后的布料0进行漂白,加入过氧化氢4g/L、水玻璃4g/L、NaOH2g/L以及渗透剂1g/L,以浴比为1:15在55℃的环境下进行漂洗。然后1h后采用95℃的水中洗5分钟,然后再进入到70℃的水中洗5分钟,最后采用常温的冷水进行水洗。开幅(结构如图3a、3b和图4所示)采用开幅辊2进行,开幅辊2表面具有螺纹,且为双向螺纹,即螺纹分为两半,一半为正向,另一半为反向,在旋转时,螺纹向两端传送,形成向两端的张力,从而让布料0开幅,一般来说,在布料0进入开幅辊2以及导出之时,均存在光滑的导辊1,为了让布料0开幅的效果更佳,将开幅辊2与导辊1间隔布置多组,以达到布料0完全张开的目的。染色,如图5所示,将上述经过开幅辊2打开的布料0直接进入到染色室3,染色室3内设置有若干导辊1,使得布料0在染色室3内经过多根导辊1在染色室3内进行传导。一般而言设置呈S型,同时在染色室3多个位置设置蒸汽入口011,分散在染色室3顶部以及四壁,用于均匀喷出蒸汽。在每一个呈S型的开口的位置设置染液喷雾喷头4,通过染液喷雾喷头4将染液雾化喷出,与蒸汽进行结合,达到均匀分散,然后与布料0结合进行染色。这种染色方式消耗的水比较少,因此水的使用大大减少。另外,为了残余染液的再次使用,在染色室3内设置残液抽离装置,将不能够与布料0继续接触而残存的染液进行收集,降低损耗的目的。喷雾喷头4连接有泵(如图5所示),通过泵将搅拌调整好的染液输送到喷雾喷头4进行雾化再进入到染色室3内进行染色。染液由活性染料、匀染剂以及渗透剂组成,将染液配好,在通过泵送入喷雾喷头4。在染液的配置中,包括一染液搅拌桶41,以及置于搅拌桶41内的搅拌叶43,搅拌叶43通过电机带动其旋转。在搅拌桶41上方放置有多个加料桶42,加料桶42下设置有加料管道,并且送入到搅拌桶41内。泵将搅拌桶41内搅拌均匀的染液进行抽出,并送入到喷雾喷头4。如图6a、6b和图7所示,喷雾喷头4包括喷嘴401、加压喷管402以及染液输入管403,由于布料0呈打开状态,因此,为了让喷雾比较均匀,将喷嘴401设置呈宽状,同时喷嘴401内设有挤压部404,通过挤压部404形成供染液通过的细小间隙405。同时加压喷管402采用喷气的形式进行,置于喷嘴401一侧,并直接将气压喷入喷嘴401的间隙405处。一般而言,为了让压喷射的压力能够有正向的作用,气压喷射的角度一般在与两个挤压部404形成的入射面(如图所示的a面)所形成的夹角b范围内,而气压的喷射角度与形成间隙405的两挤压部404的连接面垂直为最佳效果。同时染液输入线(由染液输入管403控制)与气压输入线呈锐角设置,通过流体的引导,使得液体直接被推送到间隙405出进行挤压,并通过挤压形成细小粒子流出,而达到雾化。一般染液输入角度与气压输入角度在30-45度内。角度越小,喷射的距离越远。为了让染液进入均匀,可以一个长条状的喷嘴401上设置多个染液进入管道,同时相应的设置多个加压喷管402。如图5所示,残液抽离装置包括抽离风机45、抽离嘴44、冷凝器46以及收集桶47,抽离嘴44置于染色室3内且与抽离风机45连接,抽离风机45将残余染液抽离染色室3后经过冷凝器46冷凝后流入收集桶47进行收集。一般将抽离嘴44置于染色室3的底部以及靠近底部的边缘,并且为了让收集的效率比较大,将抽离嘴44设置呈喇叭口状。经冷凝器46冷凝后的染液也可以直接送入到搅拌桶41。收集桶47的存在可以进行取液检验。如图8所示,固色、晾干,将染色完成的布料0送入到固色室5,并通入蒸汽进行固色,同时高温烘干,温度一般可以达到150-180℃。通过高温将染色好的布料0进行高温处理,促进染料渗透。在固色室5内同样设置多根导辊1,让布料0呈S型在其内部传动。为了让水节约,能源的多重利用。将固色室5内的蒸汽经过固色室5之后再抽出通入染色室3。由于固色室5内的蒸汽仅对已经染色的布料0进行高温让其加快渗透,从而其内存在的染料或者其他一下成分均与染色室3内差别不大,只是其浓度比较低。为了节约水和能源,直接将固色室5内的蒸汽通入到染色室3进行染色工序。通过设置一个收集嘴51将固色室5内的蒸汽通过引风机52将其抽出,并送入到蒸汽管道01,从而达到蒸汽的多道利用。浸轧中的整理液采用抗皱整理液,其采用顺丁烯二酸、丙烯酸以及亚甲基丁二酸,以1:1:1的比例在80℃中反应3-5小时完成。顺丁烯二酸与亚甲基丁二酸的反应活性低,难以聚合,加入丙烯酸,提高聚合效率,让布料的抗皱能力提高,同时让其抗断裂能力达到使用标准。取2D树脂作为整理剂,采用上述工艺进行处理的布料作为对比例1。将未采用整理剂进行整理,同样采用上述工艺进行处理的布料作为对比例2。直接采用上述整理剂,在通过将上述工艺完成的布料作为对比例3。得下表:对比例DWRA(W+T))断裂强度保留率(%)143100221351.2328271.4DWRA为抗皱回复角,通过上述表格得知,采用本发明中的整理剂能够让DWRA的角度达到282°,其与2D树脂的整理剂效果更好,同时,其断裂强度也能够达到71.4%,其抗断裂的能力比2D树脂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大体相同,其不同点在残液抽离装置设置的不同。如图9所示,残液抽离装置包括抽离嘴44、抽离风机45以及回流管48,而抽离嘴44置于染色室3内,一般设置在染色室3的底部,而抽离风机45通过与抽离嘴44连通将染色室3内的染液收集并输送到回流管48内,回流管48与蒸汽管道01连通,将收集到的残液雾滴送入到蒸汽中,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回流管48会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为了让回流管48能够保温,在其外部设置一个保温层。该保温层可采用铝箔、锡箔或者海绵等保温或者反射材料构成。当回流管48中存在染液聚集,形成液流时,其不再适合送入到蒸汽管道01,同时,由于重力的存在,其会向下流。为了防止溶液对回流管48造成影响,回流管48呈U型设置,且回流管48的弯曲段连通有一收集管49(结构如图10所示)。将收集管49设置在U型弯管的底部,让残液集合时,受到重力而下流,同时收集管49的存在可以让液体流入到收集管49内存积。为了让残液通入蒸汽管道01受影响,在收集管49上设有第一阀491。回流管48的U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阀481。当工艺状态将残液呈雾滴状直接通入到蒸汽管道01的情况时,此时第一阀491关闭,第二阀481打开,而积聚的残液液体存于收集管49内。当收集管49内液体存于过多时,此时关闭第二阀481,打开第一阀491,将存积的残液放入到收集桶47内,再通过泵抽入到搅拌桶41内。第一阀491采用压力阀构成,通过压力阀491的设置直接让染液在收集到压力阀的极限时,直接打开将染液放出,更加简单方便,实现自动化。另外,第一阀491还可以采用电磁阀,收集管49与回流管48连接位置设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有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启闭。采用传感器检测染液位置,让后然后发出信号并通过控制器判断,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放液。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水压,从而判断是否收集到指定位置,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测定,输出检测信号。将上述信号输入到控制器,而控制器由一比较器100以及开关管400构成,通过比较器100比较被检测到的信号是否达到要求,并输出信号给开关管400道额控制端,开关管400控制其自身另外两端的通断继而控制继电器200的工作达到控制电磁阀的启闭的目的。在开关管400与继电器200之间可以设置光电耦合器300,进行电气隔离。另外,第二阀481同样采用电磁阀构成,但其启闭与第一阀491相反,以实现第一阀491打开时,第二阀481闭合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