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系统和具有其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59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干衣系统和具有其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衣系统和具有其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背景技术:

热泵洗干一体机在烘干阶段,烘干过程中温度上升,过高可能导致压缩机停转。在相关技术中,为保证压缩机在整个烘干过程中都正常运行,通常增加一个冷却风扇为压缩机降温。但是这样会导致更高的能耗且引起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干衣系统,所述干衣系统在烘干阶段性能好,且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干衣系统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干衣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和所述进风口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壳体内;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壳体内并邻近所述出风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串联形成换热回路;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通的循环风叶轮,所述循环风叶轮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衣系统,通过移除压缩机的冷却风扇,使得空气可以在循环风叶轮的作用下从散热口进入壳体内为压缩机降温,由此,可以保证压缩机在整个烘干过程中都可以正常运行,降低干衣系统能耗,减少振动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散热口和所述冷凝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邻近所述散热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间隔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且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间隔开形成有过风通道。

有利地,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间隔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且所 述隔板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和所述挡板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过孔。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且所述循环风叶轮的叶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并封闭所述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均与所述壳体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在2毫米到10毫米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干衣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干衣系统,从而提高了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干衣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干衣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有隔板;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隔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干衣系统100,

壳体1,进风口11,过风通道13,散热口14,

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循环风叶轮5,挡板6,隔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 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包括:壳体1、压缩机2、冷凝器4、蒸发器3和循环风叶轮5。

具体地,壳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未示出,在图2中由循环风叶轮5覆盖),且壳体1上还设有散热口14,其中散热口14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进风口11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压缩机2设在壳体1内。冷凝器4设在壳体1内,且冷凝器4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蒸发器3设在壳体1内,蒸发器3设置在进风口11和冷凝器4之间,蒸发器3、冷凝器4和压缩机2串联形成换热回路,为干衣桶内提供热量烘干衣物;循环风叶轮5设在壳体1上,用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4向所述出风口流通,且循环风叶轮5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在循环风叶轮5运行时,将会在壳体1内形成负压,从而使气流从进风口11以及散热口14进入到壳体1内,气流将沿着进风口11流向出风口,在气流流通过程中,将会流经蒸发器3以及冷凝器4等部件;从散热口14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流,将会流经压缩机2后流向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通过冷凝器4上的循环风叶轮5作为动力驱动气流流通以散热,空气可以在循环风叶轮5的作用下从散热口14进入壳体1内为压缩机2降温,由此,可以保证压缩机2在整个烘干过程中都可以正常运行,降低干衣机能耗,减少振动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压缩机2邻近散热口14设置,冷凝器4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循环风叶轮5设在所述出风口处,由此,循环风叶轮5可以为壳体1内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进一步地,压缩机2位于散热口14和冷凝器4之间。这样,在循环风叶轮5的作用下,从散热口14进入的空气可以流经压缩机2,在为压缩机2降温后再流向冷凝器4,经冷凝器4加热升温后进入干衣桶内干燥衣物,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对压缩机2的降温效果,还可以使干衣机的烘干性能增强,使干衣系统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内可以设有挡板6,挡板6间隔在冷凝器4和压缩机2之间。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冷凝器4的热空气泄漏,提高干衣系统100能效,使得干衣系统100的机构更加紧凑、合理。

另外,挡板6的一端(参照图1中挡板6的前端)与壳体1之间间隔开形成过风通道 13,从而使得气流沿着预定的路径流通,延长气流流经压缩机的时间,提高对压缩机的冷却效果。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压缩机2和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前端与壳体1间隔开一定距离并限定出过风通道13。干衣系统100工作的过程中,循环风叶轮5运转,空气可以从散热口14进入壳体1内为压缩机2冷却降温,得到的热空气可以经过风通道13进入冷凝器4,经冷凝器4加热升温后最终进入干衣桶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挡板6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端)通常与壳体1的侧壁相连,这样会阻碍空气流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使挡板6与壳体1间隔开并限定出过风通道13,可以使壳体内的气流更加流畅,从而可以提高对压缩机2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1和图3,冷凝器4位于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气流经过蒸发器3,对蒸发器3进行散热,对蒸发器3散热后,然后在经过冷凝器4进行加热。由此,提高对冷凝器4的散热效果。可以减少空气的流动阻力,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同时还可以增加从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压缩机2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1内设有隔板7,隔板7间隔在冷凝器4和蒸发器3之间。用于引导气流流通。

优选地,隔板7分别与壳体的内壁面和挡板6的另一端(参照图1中挡板6的后端)相连,使得气流沿着预定的轨迹依次流动。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凝器4的热空气泄漏,避免冷凝器4和蒸发器3之间相互干涉,提高干衣系统100能效,使得干衣系统100的机构更加紧凑、合理。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隔板7,经过进风口11的气流首先经过冷凝器,对蒸发器3散热;流过冷凝器3的气流继续流通会经过隔板7,隔板7将会阻挡气流流通,避免气流经过冷凝器3后直接流向压缩机4,另外隔板7与挡板6的共同作用,会将气流引导向流经压缩机的方向,对冷凝器3散热后的气流会流经压缩机2,对压缩机2进行散热,对压缩机2散热完成后的气流温度升高(相对于对压缩机3散热后的气流),然后气流继续流通会经过冷凝器4,冷凝器4将会对气流加热,使得气流从出风口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隔板7上设置了过孔,以方便气流的流通,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3,进风口11和散热口14形成在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形成在壳体1的底壁上,循环风叶轮5安装在壳体1的底壁上,且循环风叶轮封闭所述出风口,由此,可以使干衣系统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凝器4和蒸发器3均与壳体1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由此,可以增加从散热口14吸入的空气量,使更多的空气从压缩机2的 方向吸入,从而提高对压缩机2的冷却效果。例如,在本申请中,通过缩短壳体1顶盖筋的高度,使得冷凝器4和蒸发器3均与壳体1的顶壁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使空气可以从压缩机2的方向吸入。

优选地,预定距离在2毫米到10毫米的范围内。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使得更多的空气可以从压缩机2方向吸入,从而提高多压缩机2的冷却效果。

本申请的干衣系统100取消了压缩机2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移除后,在散热口14处形成了一个散热口14,也就是说,在循环风叶轮5的作用下,空气不仅可以从壳体1的进风口11进入壳体1内,还可以从散热口14进入,此时,从散热口14进入的干冷空气可以为压缩机2降温,从而可以避免压缩机2因温度过高而停止,保证压缩机2在整个烘干过程中都可以正常运行,使得干衣系统100在烘干阶段性能增强。此外,还可以降低干衣系统100的能耗,减少振动和噪音。

下面将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

参照图3,干衣系统100包括壳体1、压缩机2、冷凝器4、蒸发器3和循环风叶轮5,其中,压缩机2、冷凝器4和蒸发器3均设在壳体1内,压缩机2、冷凝器4和蒸发器3串接形成换热回路。

具体地,如图3所示,壳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11和散热口14,蒸发器3设在壳体1的后侧邻近进风口11设置,冷凝器4设在壳体1的前侧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设有隔板7,隔板7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凝器4的热空气泄漏。

如图2所示,压缩机2设在冷凝器4的左侧,循环风叶轮5的叶轮设在壳体1的底壁的下侧。

如图3所示,压缩机2和冷凝器4之间设有挡板6,挡板6与壳体1内壁之间限定出散热口14。

优选地,如图2所示,将壳体1顶盖筋的高度减低至少3mm,使得冷凝器4和蒸发器3均与壳体1的顶壁间隔开。

干衣系统100工作的过程中,循环风叶轮5运行,将干衣桶内的热湿空气吸入壳体1内,热湿空气经过蒸发器3除湿降温后,得到的干冷空气再由冷凝器4加热升温,最终得到的热干空气进入干衣桶内干燥衣物。

同时,由于移除了壳体1上靠近压缩机2的冷却风扇,在冷却风扇移除后散热口14形成一个进风口,空气可以在循环风叶轮5的作用下经散热口14进入壳体1内,流经压缩机2为压缩机2降温,得到的热空气可以经散热口14进入干衣桶内干燥衣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首先通过移除冷却风扇、打开了散热口14为 压缩机2通入冷空气降温,然后缩短顶盖筋的高度,加大冷凝器4和蒸发器3与顶盖之间的空间,从而便于更多的空气从压缩机2的方向吸入,再在冷凝器4和蒸发器3之间增设隔板7,防止冷凝器4的热空气泄漏,从而可以保证压缩机2在整个烘干过程都正常运行,同时还能降低能耗,使得烘干系统的烘干阶段性能增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干衣系统100,从而提高了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 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