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484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运动上衣、普通T恤等大多使用纬编针织面料,特别是透气型运动T恤基本上都使用纬编提花面料,然而纬编组织结构存在不稳定、易脱散等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面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编针织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织物面料的稳定性,又可以达到纬编提花织物的效果,故该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一方面提高了普通织物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普通网布的物理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包括利用单针经编机的三把梳栉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上具有平布段和网眼段,该平布段和网眼段交替连接分布,通过单针床经编机的前梳栉GB1与GB2采用涤纶长丝以空穿的穿纱结构形成具有平布区域和网眼区域的主体,以及通过单针经编机的后梳栉GB3采用弹力纤维以满穿的穿纱结构反向垫纱在平布区域和填充在网眼区域形成的底布,该底布嵌在主体内形成具有平布段和网眼段的织物本体。

所述前梳栉GB1与GB2在针织时采用经锻或经斜复合结构,后梳栉GB3 在针织时采用经平结构。

所述前梳栉GB1的穿纱结构为两穿两空,垫纱数码为 (45/32/10/23)*3/(45/21)*8//;前梳栉GB2的穿纱结构为两空两穿,垫纱数码为(10/23/45/32)*3/(10/23)/(45/21)*7//;后梳栉的垫纱数码为 (10/12)*14//。

所述涤纶长丝的线密度为20-150旦尼尔之间,弹性纤维的密度为 30-100旦尼尔之间。

所述单针床经编机的织针的密度控制在每英寸28-40个之间。

所述弹力纤维为T400弹力复合纤维。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段平布一段网布的提花外观,一方面提高了普通织物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普通网布的物理性能,且具有有弹无氨纶特性,可应用于各类运动服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前梳栉GB1编织的垫纱数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前梳栉GB2编织的垫纱数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前梳栉GB3编织的垫纱数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涤经编弹性织物,包括利用单针经编机的三把梳栉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上具有平布段和网眼段,该平布段和网眼段交替连接分布,通过单针床经编机的前梳栉GB1与GB2采用涤纶长丝以空穿的穿纱结构形成具有平布区域和网眼区域的主体,以及通过单针经编机的后梳栉GB3采用弹力纤维以满穿的穿纱结构反向垫纱在平布区域和填充在网眼区域形成的底布,该底布嵌在主体内形成具有平布段和网眼段的织物本体。前梳栉GB1与GB2在针织时采用经锻或经斜复合结构,后梳栉GB3在针织时采用经平结构。

所述前梳栉GB1的穿纱结构为两穿两空,垫纱数码为 (45/32/10/23)*3/(45/21)*8//;前梳栉GB2的穿纱结构为两空两穿,垫纱数码为(10/23/45/32)*3/(10/23)/(45/21)*7//;后梳栉的垫纱数码为 (10/12)*14//。

所述涤纶长丝的线密度为20-150旦尼尔之间,弹性纤维的密度为30-100旦尼尔之间。单针床经编机的织针的密度控制在每英寸28-40个之间。弹力纤维为T400弹力复合纤维,或者类似于T400弹力复合纤维的纱线。

在具体编织时,采用如下方式: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1)涤纶长丝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 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3℃ 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T400(或类似于T400的纱线)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 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3℃ 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HKS4-1 EL或其它单针床经编机。

机号范围:E28-E40

穿纱方式分别为两穿两空、两空两穿、满穿。

该织物使用的纱线:富有弹性的DTY化纤长丝和T400(或类似于T400 的纱线)。

例如,在附图1、2中显示了该织物的结构示意图,GB1和GB2涤纶化纤长丝(DTY)采用经锻、经斜复合结构,以相互空穿的对纱方式形成表面一段平布一段网眼外观,GB3特殊涤纶T400或类似T400化纤长丝(FDY) 采用经平结构以满穿的形式,一段反向垫纱在GB1与GB2形成的平布区域,一段填充在GB1与GB2形成的小网眼之间,以达到一种隐形网眼的效果。 GB1和GB2使用的弹性涤纶丝(DTY)具有一定的物理弹性,GB3采用的是一种新型涤纶T400(或类似于T400的纱线),T400涤纶(或类似于T400的纱线)在受到一定温度处理后变得弯曲形成螺旋状而富有弹性,因此这两种原料织造在一起,虽然是全涤无氨纶,但因为原料本身的特点以及经编织物结构会使得织物经纬向都有一定的弹性。

3,染整

(毛胚)溢流染→脱水→后整

注:本新型实用技术方案中,采用毛胚直接染色工艺流程,以保证织物经纬向有更好的弹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