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640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空气层布料是针织面料的一种,结构上由里、中、外三层纱组成,其中中间纱蓬松性能会与更多空气接触。空气层布料主要是起到保暖的效果,现阶段大多数空气层面料为经过设计的里、中、外三层的织物布局,从而在织物中构成空气夹层,起到保暖效果。机织物中能够使用双层安排,在表里经、纬纱之间再增加一个体系的经纱或许纬纱,则能够构成里、中、外三层的夹层式布局,中心一层选用疏松性好、弹性好的填充纱,以构成停止空气层,到达保暖的成效。空气层布料不会发生褶皱,能够吸收液体-空气层布料是选用三层布局,中心空地大,所以有吸水锁水的成效。但是现有保暖空气层面料风格相对单一,常规结构空气层面料保暖功能改进有局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常规结构空气层的吸湿保暖性能及手感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纺织纤维织造出不同外观以及性能效果的空气层面料,同时本织造方法织造出的空气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暖效果,同时产品风格多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面料包括表层纱、中间纱和底层纱,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选取表层纱为赛络紧密纺、赛络纺长绒棉、氨纶包复丝、聚酯纤维、纯棉、涤纶、汗布、莫代尔的一种或混纺,选取中间纱为全涤中空纤维纱、咖啡碳纤维、全涤吸水速干纱、涤纶长丝、氨纶包复丝的一种,选取底层纱为汗布、赛络紧密纺、赛络纺长绒棉、氨纶包复丝、聚酯纤维、纯棉、涤纶、莫代尔的一种或混纺,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平面空气层或褶皱类空气层或网眼类空气层或磨毛/拉毛类空气层或衬垫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

步骤b:将织物毛坯进行干式预定型或者湿式预定型;

步骤c:对织物毛坯进行拼缝、酵素洗处理,或者跳过此步骤;

步骤d:对织物毛坯进行染色;

步骤e:对织物毛坯进行烘干;

步骤f:对织物毛坯进行轧柔软,然后对对织物毛坯进行拉毛、梳毛、剪毛、摇粒操作的一种或多种,或者跳过此步骤;

步骤g:对织物毛坯进行开幅定型;

步骤h:对织物毛坯pu涂层外加工,或者跳过此步骤;

最后得到一种具有平面空气层或褶皱类空气层或网眼类空气层或磨毛/拉毛类空气层或衬垫类空气层的面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选取表层纱为赛络紧密纺,选取空气层纱为全涤中空纤维纱,选取底层纱为涤纶,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网眼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20路三角结构中,将20路三角结构均匀分为四个循环,其中第一循环第一路、第二循环第一路、第三循环第一路和第四循环第一路为浮线、成圈、成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二路、第二循环第二路、第三循环第二路和第四循环第二路为成圈、浮线、浮线、成圈、成圈、成圈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三路、第二循环第三路、第三循环第三路和第四循环第三路为浮线、浮线、集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四路、第二循环第四路、第三循环第四路和第四循环第四路为浮线、浮线、浮线、集圈、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五路为集圈、集圈、浮线、浮线、成圈、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二循环第五路、第三循环第五路和第四循环第五路为集圈、集圈、浮线、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1、2、6、7、11、12、16、17路接涤纶,第5、10、15、20路接全涤中空纤维纱,第3、4、8、9、13、14、18、19路接赛络紧密纺。跳过步骤c、步骤f和步骤h。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选取表层纱为长绒棉和赛络紧密纺混纺,选取中间纱为咖啡碳纤维,选取底层纱为氨纶,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拉毛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6路三角结构中,第1、2、4、5路选用咖啡碳纤维,第1路为浮线、集圈、成圈、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2路为集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4路为集圈、浮线、浮线、成圈织造结构循环,第5路为浮线、集圈、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3路选用长绒棉和赛络紧密纺混纺,第3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第6路选用氨纶,第6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跳过步骤c和步骤h。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选取表层纱为涤纶,选取空气层纱为氨纶包复丝,选取底层纱为汗布,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衬垫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3路三角结构中,第1路选用氨纶包复丝,第1路为集圈、集圈、成、提织造结构循环,第2路选用涤纶,第2路为浮线、浮线、衬、纬造结构循环,第3路选用汗布,第3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跳过步骤f。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b中,预定型温度在150℃~200℃,车速在15m/min~25m/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g中,将面料坯布通过定型机进行开幅定型,其中轧液率在70%~90%、压辊压力在2kpa~5kpa、烘箱温度在100℃~120℃、速度在15m/min~35m/min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a中,针距为每英寸20-28针。

纤维材料的保暖性主要取决于纤维层中夹杂空气的数量和状态,织物间静止空气越多,越保暖。因此可从以下措施进行改进:第一,对于常规结构的空气层,织物纱支可采用中空结构纱支或中间采用高f数涤纶长丝;染整工艺可做磨毛、拉毛或连续式摇粒使织物蓬松。第二,兼顾空气层多样风格及吸湿保温性能,可结合结构设计及染整工艺选用,例如褶皱拉毛空气层。为提升空气层吸湿保暖性,结合空气层的结构设计,选用吸湿保温类特性纱支,比如全涤中空纤维纱、咖啡碳纤维、全涤吸水速干纱;在染整工艺上,采用磨毛、拉毛或织物连续摇粒增重工艺的处理及后道整理助剂加工等方面进行相应方案设计。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对空气层吸湿、保温性能进行优化。同时探究出空气层吸湿、保温性能主、次影响因素,达到优化工艺,节省成本目的。空气层风格多样主要通过对织物三角和织针排列的设计,各纱支线圈长度的调整、针距和接纱方式等方式实现。它的吸湿保暖阻隔性通过保暖性纱支原料的选择、织造及染整工艺的设计等方式来实现。结合织造和染整的生产设备,优化各道生产工序工艺参数,开发出风格多样、性能优异的平面空气层、褶皱类空气层、网眼类空气层、磨毛类/拉毛类空气层、衬垫类空气层等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纺织纤维织造出不同外观以及性能效果的空气层面料,同时本织造方法织造出的空气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暖效果,同时产品风格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三角排列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针织排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三角排列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针织排列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三角排列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针织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面料包括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表层纱为赛络紧密纺,选取空气层纱为全涤中空纤维纱,选取底层纱为涤纶,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网眼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20路三角结构中,将20路三角结构均匀分为四个循环,其中第一循环第一路、第二循环第一路、第三循环第一路和第四循环第一路为浮线、成圈、成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二路、第二循环第二路、第三循环第二路和第四循环第二路为成圈、浮线、浮线、成圈、成圈、成圈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三路、第二循环第三路、第三循环第三路和第四循环第三路为浮线、浮线、集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四路、第二循环第四路、第三循环第四路和第四循环第四路为浮线、浮线、浮线、集圈、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第一循环第五路为集圈、集圈、浮线、浮线、成圈、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二循环第五路、第三循环第五路和第四循环第五路为集圈、集圈、浮线、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1、2、6、7、11、12、16、17路接涤纶,第5、10、15、20路接全涤中空纤维纱,第3、4、8、9、13、14、18、19路接赛络紧密纺。针距为每英寸20-28针,赛络紧密纺型号为30st/r30/70,涤纶型号为75d/36f(dty),全涤中空纤维纱型号为155d/192f(dtyy*中空),表面选用f数高的、中空结构的涤纶纱。

步骤b:将织物毛坯进行湿式预定型;预定型温度在150℃,车速在15m/min。步骤d:对织物毛坯进行染色;染色时,染色时温度在50℃,染料为活性染料。步骤e:对织物毛坯进行烘干;步骤e前还可以进行脱水、烘干处理,在烘干时,烘干温度在80℃,车速在10m/min。步骤g:对织物毛坯进行开幅定型;将面料坯布通过定型机进行开幅定型,其中轧液率在70%、压辊压力在2kpa、烘箱温度在100℃、速度在15m/min。最后得到一种具有网眼类空气层的面料。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面料包括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表层纱为长绒棉和赛络紧密纺混纺,选取空气层纱为咖啡碳纤维,选取底层纱为氨纶,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拉毛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6路三角结构中,第1、2、4、5路选用咖啡碳纤维,第1路为浮线、集圈、成圈、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2路为集圈、浮线、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4路为集圈、浮线、浮线、成圈织造结构循环,第5路为浮线、集圈、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3路选用长绒棉和赛络紧密纺混纺,第3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第6路选用氨纶,第6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针距为每英寸20-28针,长绒棉型号为40smodal,赛络紧密纺型号为40/60,氨纶型号30d,咖啡碳纤维型号为75d/72f(dty浅咖啡碳)。

步骤b:将织物毛坯进行干式预定型,预定型温度在200℃,车速在25m/min。步骤d:对织物毛坯进行染色;染色时,染色时温度在120℃,染料为活性染料。步骤e:对织物毛坯进行烘干;步骤e前还可以进行脱水、烘干处理,在烘干时,烘干温度在150℃,车速在30m/min。步骤f:对织物毛坯进行轧柔软,然后对对织物毛坯进行拉毛、梳毛、剪毛、单箱式摇粒。步骤g:对织物毛坯进行开幅定型;将面料坯布通过定型机进行开幅定型,其中轧液率在90%、压辊压力在5kpa、烘箱温度在120℃、速度在35m/min之间。最后得到一种具有网眼类空气层的面料。最后得到一种具有拉毛类空气层的面料。

实施例3,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吸湿保暖阻隔空气层风格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面料包括表层纱、中间纱和底层纱,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表层纱为涤纶,选取中间纱为氨纶包复丝,选取底层纱为涤棉混纺,然后通过织造设备织将表层纱、空气层纱和底层纱织造成具有衬垫类空气层的织物毛坯,在3路三角结构中,第1路选用氨纶包复丝,第1路为集圈、集圈、成、提织造结构循环,第2路选用涤纶,第2路为浮线、浮线、衬、纬造结构循环,第3路选用汗布,第3路为浮线、浮线、集圈、集圈织造结构循环。针距为每英寸20-28针,涤纶型号为75d/36f(dty),氨纶包复丝型号为(75d/36f*40d)(dty*氨纶丝),涤棉混纺型号为30sjc*150d/48f/2(dty)。

步骤b:将织物毛坯进行干式预定型,预定型温度在180℃,车速在20m/min。步骤c:对织物毛坯进行拼缝、酵素洗处理。步骤d:对织物毛坯进行染色;染色时,染色时温度在90℃之间,染料为活性染料。步骤e:对织物毛坯进行烘干;步骤e前还可以进行脱水、烘干处理,在烘干时,烘干温度在120℃,车速在20m/min。步骤g:对织物毛坯进行开幅定型;其中轧液率在80%、压辊压力在3kpa、烘箱温度在110℃、速度在25m/min之间。步骤h:对织物毛坯pu涂层外加工。织物正面涂覆具有内透气外阻隔的微孔聚氨酯层,织物结构上采用蓬松衬垫填纱的方法,增加空气容量达到保温效果。最后得到一种具有衬垫类空气层的面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