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28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缝纫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鞋帽服饰及家居领域,通常会在产品上缝纫一些织带环。例如在鞋帮上缝上织带环,用于穿设鞋带;在窗帘上缝上织带环,便于悬挂窗帘;在帽边缝上织带环便于穿上装饰带。

现有的织带环加工,是通过工人手动将成卷的织带拉出,切成等长的织带段,然后将织带的头部弯折并与带体缝纫接合构成一个织带环。由于都是手工操作,无法保证加工质量,并且人力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专利号为201310720604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织带机,包括导料机构、叠料机构和送料机构,叠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叠料支撑板,在叠料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能上下运动的压料件,在叠料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能上下运动的折料气缸,折料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有能水平运动的折料板,压料件和折料气缸由一个叠料气缸带动上下运动。该织带机通过导料机构自动将织带切成设定长度的织带段,并输出到叠料机构,通过叠料机构将织带段自动折叠构成织带环,送料机构将缝纫好的上一个织带环推出缝纫位置,并同时将刚折叠好的织带环送到缝纫位置处进行缝纫固定,实现了织带的自动输料、切料、折叠、放料和缝纫,但是该织带机在一个工作流程只能输送、折叠、缝纫一个织带。而鞋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需要缝纫一排的织带环,用于穿鞋带,该专利公开的织带机,无法实现数个织带同时的输送、折叠和送料,因此加工效率就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提高织带的进料效率,减小进料机构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包括多个并排的织带输入导轨,每个织带输入导轨设有一个能上下运动的织带压脚,以及一个带动织带压脚沿织带输入导轨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改进的技术方案。

上述的织带压脚包括压脚安装座、与压脚安装座转动连接的压料片;压脚安装座上设有驱动压料片向织带输入导轨中的织带施加压力的压脚气缸。

上述的压脚安装座上设有向压料片施加向上作用力的弹性复位组件。

上述的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压脚安装座上的复位安装板、设于复位安装板上的顶杆、以及驱动顶杆向上运动的复位弹簧;顶杆的顶端与压料片的底部相配合。

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板设有能直线运动的进料驱动杆、以及驱动进料驱动杆直线运动的进料气缸。

上述的进料驱动杆制有齿条,固定安装板设有与齿条配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具有同轴联动的同步轮,固定安装板上设有带动同步轮转动的同步带;进料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同步带固定连接。

进料机构设有进料安装座,进料安装座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上制有滑槽,各个调节杆之间设有成菱形排列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销轴与调节杆上的滑槽活动连接;织带输入导轨对应安装在调节杆上。

上述的进料安装座上设有调节最外侧调节杆位置的螺杆。

上述织带输入导轨的输出口设有切刀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织带压脚运动,使织带在织带输入导轨中移动输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优点,可以实现多个织带的并排输出控制,提高织带的输出效率。每个驱动机构可以独立控制工作状态,决定对应的织带输入导轨是否输出织带,也可以通过调节运动行程,独立控制织带输出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料安装座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织带压脚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其中一个固定安装板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织带输入导轨1、压脚安装座2、压料片21、压脚气缸22、复位安装板23、顶杆24、复位弹簧25、固定安装板3、进料驱动杆31、齿条31a、进料气缸32、传动齿轮33、同步轮34、同步带35、连接板36、进料导轨37、辅助同步轮38、进料安装座4、调节杆41、滑槽41a、连接杆42、销轴43、升降气缸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时输入多个织带的进料机构,包括多个并排的织带输入导轨1,每个织带输入导轨1设有一个能上下运动的织带压脚,以及一个带动织带压脚沿织带输入导轨1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

织带压脚包括压脚安装座2、与压脚安装座2转动连接的压料片21。压脚安装座2上设有驱动压料片21向织带输入导轨1中的织带施加压力的压脚气缸22。

压脚安装座2上设有向压料片21施加向上作用力的弹性复位组件。

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压脚安装座2上的复位安装板23、设于复位安装板23上的顶杆24、以及驱动顶杆24向上运动的复位弹簧25。顶杆24的顶端与压料片21的底部相配合。

进料时,压脚气缸22控制压料片21压住织带输入导轨1中的织带,驱动机构带动织带压脚直线移动,使织带在织带输入导轨1中输送一段长度。进料完成后,压脚气缸22停止压料,织带压脚从织带输入导轨1中抬起,驱动机构带动织带压脚复位。

优选实施中,进料机构设有六个织带输入导轨1,每个织带输入导轨1中的织带可以通过织带压脚的移动距离独立控制进料长度。

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3,固定安装板3设有能直线运动的进料驱动杆31、以及驱动进料驱动杆31直线运动的进料气缸32。

固定安装板3设有进料导轨37,进料驱动杆31通过进料导轨37引导,提高移动稳定性。

进料驱动杆31制有齿条31a,固定安装板3设有与齿条31a配合的传动齿轮33。传动齿轮33具有同轴联动的同步轮34,固定安装板3上设有带动同步轮34转动的同步带35。进料气缸3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36与同步带35固定连接。

固定安装板3上设有辅助同步轮38,同步带35设于同步轮34和辅助同步轮38之间。通过同步带35带动同步带35和传动齿轮33转动。传动齿轮33通过齿条31a驱动进料驱动杆31直线运动。

由于同步轮34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33的直径,可以将进料气缸32的活塞杆行程放大。由于六个织带输入导轨1需要六个独立的驱动机构,采用小行程的进料气缸32可以减小进料机构的体积。

如图5所示,固定安装板3的两侧可以分别安装一套驱动机构,每套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一个织带压脚直线移动,使进料机构结构紧凑,同时每套驱动机构可以独立地控制进料长度或工作状态。

进料机构设有进料安装座4,进料安装座4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调节杆41。调节杆41上制有滑槽41a,各个调节杆41之间设有成菱形排列的连接杆42,连接杆42通过销轴43与调节杆41上的滑槽41a活动连接。

各个调节杆41通过成菱形的连接杆42连接,调节杆41之间的距离可以等比例的调整。

在进料安装座4上设有调节最外侧调节杆41位置的螺杆。螺杆通过螺纹安装在进料安装座4的调节座上,螺杆的内端与最外侧的调节杆41相连接,通过螺杆的安装深度调整调节杆41的位置。每个织带输入导轨1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杆41上。通过调节最外侧调节杆41位置,便可以调节各个织带输入导轨1之间的距离。

在进料安装座4的上方安装有切刀组件。切刀组件包括升降气缸5、由升降气缸驱动的切刀。切刀位于织带输入导轨(1)的输出口上方,可以将输出的织带切断。本实用新型的切刀组件优选采用热切刀,热切刀安装有加热部件,采用热切方式可以保证织带切口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