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耳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4043发布日期:2018-06-08 20:4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耳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工位耳丝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耳丝机大都为单轴结构,具有机台1’、穿纱机构2’、导料槽3’、送料机构4’、卷纱机构5’、烫纱机构6’、下料机构7’等部件,其送料机构4’为一种滑轨滑块机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只可移动一个工位,卷纱机构5’只有一个卷纱轮组,一次只可卷一卷纱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卷二卷纱线的双工位耳丝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工位耳丝机,包括机台、穿纱机构、导料槽、送料机构、卷纱机构、烫纱机构、下料机构;所述的穿纱机构安装在机台的顶部,导料槽斜向固定在机台的上部,送料机构安装在机台的中部且送料机构的第一工位与导料槽的出料口衔接,卷纱机构安装在机台的中部且与送料机构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衔接,下料机构安装在机台的下部且位于卷纱机构的正下方,烫纱机构安装在机台的中部且位于卷纱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

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滑轨机构、送料气缸、定位治具、导杆、气缸固定板;所述的气缸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滑轨机构的滑块上,送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送料气缸的杆端与定位治具连接,定位治具通过导杆滑接在气缸固定板上且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定位治具的第一工位与导料槽的出料口衔接,定位治具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与卷纱机构衔接;

所述的卷纱机构包括两个卷纱轮组、摆杆机构、压耳丝轮机构;所述的两个卷纱轮组并排设置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机台中部,摆杆机构安装在机台中部且位于卷纱轮组的正上方,压耳丝轮机构安装在机台中部且与卷纱轮组外端相对,可抵靠到卷纱轮组的外端;

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固定板、下料座、下料气缸、下料导向机构、下料推板;所述的下料固定板固定在机台上,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下料固定板上,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垂直向上伸出,下料气缸的活塞杆杆端与下料座的底部连接,下料座通过下料导向机构滑接在下料固定板上并可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下料推板安装在机台上且位于下料座的一侧,下料推板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将产品从下料座中推下。

所述的穿纱机构包括纱线放置盒、穿纱架、张力器;所述的纱线放置盒安装在机台顶面,穿纱架的下端固定在机台顶面,张力器固定安装在穿纱架的下部,在纱线放置盒、穿纱架、张力器之间具有一条纱线穿过的通道。

所述的卷纱机构中的压耳丝轮机构包括两组耳丝轮压板,该两组耳丝轮压板分别抵靠到两组卷纱轮组的外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可移动到三个工位,送料机构的第一工位与导料槽的出料口衔接,送料机构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与卷纱机构衔接,卷纱机构中包括两个卷纱轮组,可同时卷二卷纱线,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耳丝机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工位耳丝机,包括机台1、穿纱机构2、导料槽3、送料机构4、卷纱机构5、烫纱机构6、下料机构7。

所述的穿纱机构2安装在机台1的顶部,导料槽3斜向固定在机台1的上部,送料机构4安装在机台1的中部且送料机构4的第一工位与导料槽3的出料口衔接,卷纱机构5安装在机台1的中部且与送料机构4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衔接,下料机构7安装在机台1的下部且位于卷纱机构5的正下方,烫纱机构6安装在机台1的中部且位于卷纱机构5与下料机构7之间。

所述的穿纱机构2括纱线放置盒21、穿纱架22、张力器23。所述的纱线放置盒21安装在机台1顶面,穿纱架22的下端固定在机台1顶面,张力器23固定安装在穿纱架22的下部,在纱线放置盒21、穿纱架22、张力器23之间具有一条纱线10穿过的通道。

所述的送料机构4包括滑轨机构41、送料气缸42、定位治具43、导杆44、气缸固定板45。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5固定安装在滑轨机构41的滑块上,送料气缸42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45上,送料气缸42的杆端与定位治具43连接,定位治具43通过导杆44滑接在气缸固定板45上且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定位治具43的第一工位与导料槽3的出料口衔接,定位治具43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与卷纱机构5衔接。

所述的卷纱机构5包括两个卷纱轮组51、摆杆机构52、压耳丝轮机构53。所述的两个卷纱轮组51并排设置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机台1中部,摆杆机构52安装在机台1中部且位于卷纱轮组51的正上方,压耳丝轮机构53安装在机台1中部且与卷纱轮组51外端相对,可抵靠到卷纱轮组51的外端。所述的压耳丝轮机构53包括两组耳丝轮压板531、532,该两组耳丝轮压板531、532分别抵靠到两组卷纱轮组51的外端。

所述的下料机构7包括下料固定板71、下料座72、下料气缸73、下料导向机构(直线轴承)74、下料推板75。所述的下料固定板71固定在机台1上,下料气缸73的缸体固定在下料固定板71上,下料气缸73的活塞杆垂直向上伸出,下料气缸73的活塞杆杆端与下料座72的底部连接,下料座72通过下料导向机构74滑接在下料固定板71上并可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下料推板75安装在机台1上且位于下料座72的一侧,下料推板75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将产品从下料座72中推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纱线10从穿纱机构2引导到卷纱机构5处,将多个耳丝轮20放置在导料槽3,耳丝轮20沿导料槽3向下滑动,落在位于导料槽3的出料口处的送料机构4上的定位治具43;送料气缸42将第一个耳丝轮20送到卷纱机构5外侧的卷纱轮组51处,压耳丝轮机构53将耳丝轮20推入卷纱轮组51,送料气缸42回位后又将第二个耳丝轮20送到卷纱机构5内侧的卷纱轮组51处,压耳丝轮机构53将耳丝轮20推入卷纱轮组51,卷纱轮组51驱动耳丝轮20旋转完成卷纱;下料机构7中的下料气缸73驱动下料座72上行,托住卷完纱线10的耳丝轮20向下移动,烫纱机构6将纱线10烫断,下料座72下移到位后,下料推板75沿水平方向将产品从下料座72中推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送料机中的滑轨机构和卷纱机构中的卷纱轮组皆与单轴耳丝机的结构相同,送料机中的滑轨机构可采用直线模组等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采用双轴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