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0685发布日期:2019-03-15 23:4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布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作为芳香剂、除臭剂、抗菌剂、抗螨剂、相变调温物质等组分的控释载体,已用于各类功能纺织品。功能组分的释放方式主要有:缓释、应激释放和破坏释放,而相变调温物质不需要释放。对合成纤维和人工纤维,微胶囊整理有两种工艺:一是在纺丝阶段混入,二是进行织物整理,这两种方式可以联合使用,对于天然纤维,则只能进行织物整理。

用于织物整理的微胶囊,一般采用粘合剂与纤维相结合,其功能化织物的耐洗次数(功能保持不低于整理后50~80%)通常为5~15。芳香微胶囊整理的织物,芳香剂是挥发出来被人感受,最终会耗尽,不需耐洗性很好。其他功能微胶囊整理的织物,功能组分多数是在织物内部起作用并且所需含量比香精更高,应该避免采用破坏释放型微胶囊或纳米胶囊(粒径<500nm,芯材的包埋率低),并进一步提高耐洗性。

微胶囊与织物纤维通过偶联剂接枝,化学键的结合作用比粘合剂更强,耐洗性较好。然而这类接枝反应效率低或者会损坏微胶囊,从而实际应用很少。

环糊精超分子体系(包合物,分子胶囊)功能化的织物,是先将环糊精接枝到织物纤维,再将功能组分引入环糊精分子空腔,其耐洗性好、可“充值”,但是环糊精分子结构限制了功能组分的选择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微胶囊整理织物耐洗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微胶囊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

s2、接枝后的微胶囊与粘合剂配成整理液;

s3、在织物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

s4、接枝后的织物经整理液整理。

商用整理剂一氯三嗪-β-环糊精(缩写为mct-β-cd)通常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也有除臭效果,对纤维素纤维接枝的反应条件温和,接枝率(即包覆率、质量含量)可达5%。

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表面接枝后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含量(即包覆率)为5~25wt%,接枝密度大,甚至为多层。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表面接枝后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含量(即包覆率)为0.5~5wt%,接枝均匀、分散、几乎为单层。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液的组成为:1~5wt%微胶囊、1~5wt%粘合剂、1~2wt%织物软化剂,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液的ph为8~10。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为:按照重量份数,将6~20份微胶囊分散于100~200份去离子水,加入6~20份一氯三嗪-β-环糊精和10~2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1~3h,经离心分离、洗涤、冷冻干燥得到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s3具体为:将10~80g/l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40~80℃,投入纯棉织物,浴比为1:15~25;以1~3℃/min升温至80~100℃,加入nacl至其浓度为8~12g/l,加入纯碱至其浓度为15~25g/l,保温0.5~2h;降温至40~60℃,经水洗,浸轧至带液率70~90%,于70~90℃烘干3~8min,再90~100℃蒸汽处理5~10min,晾干。

进一步地,所述s4具体为:用整理液处理接枝后的织物,浴比1:15~20,浸渍20~30min,浸轧至带液率80~120%,60~80℃预烘1~5min,90~100℃蒸汽烘20~30min,水洗甩干,100~120℃热定型。

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30μm,该范围的粒径易浸入织物内部,如果粒径过小,则易团聚、成本高、载体效率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环糊精基团引入微胶囊和织物纤维的结合体系,可以增强粘合剂的结合作用而提高织物耐洗性,并与微胶囊共同作为功能组分载体而丰富整理后的织物功能。

在微胶囊表面接枝足够多的环糊精基团,有利于减少整理液中微胶囊的自团聚;在织物表面接枝较少的环糊精基团,有利于接枝物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微胶囊的均匀分布。

干燥后,织物表面和微胶囊表面的环糊精基团之间存在分子间亲和作用,以及mct-β-cd分子之间的化学交联,分子间亲和作用、化学交联与粘合剂协同提高微胶囊与织物纤维的结合稳定性。

织物经整理后,微胶囊的内部有制备时载入的功能组分,mct-β-cd的环糊精基团可以载入其他功能组分,从而是双载体体系,微胶囊和mct-β-cd同时作为功能组分载体;耐受性强、不能和环糊精包合的组分(如大分子抗菌剂)先制成微胶囊,而易损失、能被环糊精包合的组分(如小分子香精)可在整理后复合、充值。

此外,环糊精基团有除异味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的份数均指重量份。

实施例1

制备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微胶囊,微胶囊的壁材链段具有羟基或氨基,内含功能组分,艾蒿精油是抗菌剂,也有驱蚊、防螨效果;石蜡熔点23℃,可以相变调温;玫瑰精油是芳香剂。

a艾蒿精油+壳聚糖-阿拉伯胶

a1、配试液:取20份阿拉伯胶,加80份去离子水、11份艾蒿精油、0.5份吐温80,高速乳化均质2min,得试液a;取3份壳聚糖,加100份乙酸水溶液(1%,v/v),搅拌溶解得试液b。

a2、制备微胶囊:搅拌条件下,滴加试液b到试液a中,加200份去离子水稀释,用1m盐酸或1m氢氧化钠调整ph=4.5,恒温20℃下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a3、微胶囊的固化:s2的产物加入100份去离子水,恒温8℃搅拌条件下加入1份戊二醛(50%),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搅拌条件下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40℃,继续搅拌反应6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的微胶囊。

a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20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200份去离子水,加20份mct-β-cd和2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25%。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12~30μm之间,平均粒径为20μm。

b石蜡+壳聚糖-阿拉伯胶

b1、配试液:取20份阿拉伯胶溶于380份去离子水,加入11份石蜡,0.5份月桂醇硫酸钠,恒温65℃,高速乳化均质2min,得试液a;取3份壳聚糖溶于120份乙酸水溶液(1%,v/v),得试液b。

b2、制备微胶囊:恒温60℃、搅拌条件下,将试液b滴加到试液a中,用10%(v/v)乙酸溶液调节ph=4.5,恒温60℃下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b3、微胶囊壁材的交联:s2的产物分散到100份去离子水,恒温8℃搅拌条件下加入1份甲醛,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继续搅拌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60℃,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后的微胶囊。

b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6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200份去离子水,加入6份mct-β-cd和2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5%。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5~18μm之间,平均粒径为10μm。

c艾蒿精油+壳聚糖-明胶

c1、配试液:取3份明胶胶溶于200份去离子水,加入5份艾蒿精油、1.5份月桂醇硫酸钠、0.5份司盘80,恒温60℃,高速乳化均质2min,得试液a;取1份壳聚糖溶于80份乙酸水溶液(1%,v/v),得试液b。

c2、制备微胶囊:恒温60℃、搅拌条件下,将试液b滴加到试液a中,用10%(v/v)乙酸溶液调节ph=6,恒温60℃下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c3、微胶囊壁材的交联:s2的产物分散到50份去离子水,恒温8℃搅拌条件下加入1份甲醛,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继续搅拌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60℃,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冷至室温,静置分层,收集析出物,水洗、离心分离四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后的微胶囊。

c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10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100份去离子水,加入15份mct-β-cd和1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3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19%。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18~37μm之间,平均粒径为30μm。

d玫瑰精油+明胶-阿拉伯树胶

d1、配试液:取25份阿拉伯胶溶于375份60℃的去离子水,取25份明胶溶于375份60℃的去离子水。

d2、制备微胶囊:搅拌条件下,将明胶溶液和阿拉伯树胶溶液混合,加100份聚乙烯醇溶液(1%,m/v),逐滴加入50份玫瑰精油,加入0.25份月桂醇硫酸钠和0.25份司盘80,搅拌均匀,搅拌下30min之内升温至40℃;用20%(v/v)乙酸溶液调节ph=4.5,继续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d3、微胶囊的固化:s2的产物分散到150份去离子水,恒温8℃搅拌条件下加入5份戊二醛(50%),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搅拌条件下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40℃,继续搅拌反应6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四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的微胶囊。

d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15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150份去离子水,加10份mct-β-cd和2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2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23%。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3~13μm之间,平均粒径为7μm。

e玫瑰精油+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

e1、配试液:称取20份明胶与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各用100份60℃的去离子水完全溶解。

e2、制备微胶囊:搅拌条件下,将明胶溶液和cmc溶液混合,逐滴加入15份玫瑰精油,加入0.5份吐温80和0.5份司盘80,搅拌下30min之内升温至40℃;用20%(v/v)乙酸溶液调节ph=4.5,继续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e3、微胶囊的固化:s2的产物加200份去离子水,冷至8℃,搅拌条件下加入2份戊二醛(50%),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搅拌条件下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40℃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的微胶囊。

e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12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120份去离子水,加18份mct-β-cd和16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21%。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0.6~2.3μm之间,平均粒径为1μm。

f艾蒿精油+明胶-海藻酸钠

f1、配试液:称取30份明胶与15份海藻酸钠,各用150份60℃的去离子水完全溶解,冷至室温。

f2、制备微胶囊:搅拌条件下,将明胶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逐滴加入40份艾蒿精油,加入0.5份吐温80和0.5份司盘80,搅拌下30min之内升温至40℃;用20%(v/v)乙酸溶液调节ph=4,继续搅拌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得到未干燥的微胶囊

f3、微胶囊的固化:s2的产物加100份去离子水,冷至8℃,搅拌条件下加入0.5份氯化钙,2份戊二醛(50%),再用10%naoh溶液调节ph=9,搅拌条件下交联固化30min;升温至40℃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冷至室温,离心分离、水洗二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交联的微胶囊。

f4、微胶囊包覆mct-β-cd:取8份交联后的微胶囊分散到180份去离子水,加15份mct-β-cd和20份碳酸氢钠,室温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乙醇洗、离心分离、水洗重复3次,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

测量、计算得到mct-β-cd的质量含量8%。sem观测,约70%的微胶囊粒径1~6μm之间,平均粒径为4μm。

实施例2

配制整理液

将实施例1中的微胶囊a、c、d、e、f分别配成微胶囊含量1wt%、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固含量20~50%)含量1wt%、织物软化剂含量1wt%和水97wt%的整理液,用1m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8~10。

将实施例1的微胶囊b配成微胶囊含量5wt%、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固含量20~50%)含量5wt%、织物软化剂含量1wt%和水89wt%的整理液,用1m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8~10。

在其他实施例中,整理液的其他配方可以是:3wt%微胶囊、2wt%粘合剂、2wt%织物软化剂,93wt%水。

实施例3

织物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

纯棉织物,145cm*147cm,29.2tex*36.4tex、503根/10cm*234根/10cm,中性洗涤剂洗净后晾干备用。

接枝处理:(1)10、30、50、80g/l的mct-β-cd水溶液甲、乙、丙、丁,升温至60℃,投入纯棉织物,浴比为1:20;(2)2℃/min升温至90℃,加入nacl至10g/l,每隔10min投入1/3纯碱达到21g/l,保温1小时;(3)降温至50℃,经水洗,台式轧机处理带液率80%,先80℃烘干5min,再100℃蒸汽处理8min,晾干。

甲、乙、丙、丁mct-β-cd水溶液处理后的织物,接枝率分别是:甲0.5wt%、乙1.7wt%、丙3.1wt%、丁5.0wt%。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条件在织物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

将50g/l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80℃,投入纯棉织物,浴比为1:15;以3℃/min升温至100℃,加入nacl至其浓度为12g/l,每隔10min投入1/3纯碱至其浓度为25g/l,保温0.5h;降温至60℃,经水洗,台式轧机处理至带液率70%,于90℃烘干3min,再100℃蒸汽处理10min,晾干。

将30g/l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40℃,投入纯棉织物,浴比为1:25;以1℃/min升温至80℃,加入nacl至其浓度为8g/l,每隔10min投入1/3纯碱至其浓度为15g/l,保温2h;降温至40℃,经水洗,台式轧机处理至带液率90%,于70℃烘干8min,再90℃蒸汽处理5min,晾干。

将60g/l的一氯三嗪-β-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60℃,投入纯棉织物,浴比为1:18;以2℃/min升温至96℃,加入nacl至其浓度为10g/l,每隔10min投入1/3纯碱至其浓度为22g/l,保温1h;降温至50℃,经水洗,台式轧机处理至带液率75%,于86℃烘干4min,再95℃蒸汽处理6min,晾干。

实施例4

织物整理

用实施例2中的整理液(分别含微胶囊a、b、c、d、e、f)分别处理实施例3接枝后的织物(甲、乙、丙、丁),浴比1:20,浸渍30min,台式轧车二轧后带液率80%,70℃预烘2min,100℃蒸汽烘30min,水洗甩干,110℃热定型。

对比试验:未接枝织物与含未包覆微胶囊的整理液,按照上述试验方式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条件进行织物整理:

用整理液(含包覆mct-β-cd的微胶囊)处理接枝后的织物,浴比1:15,浸渍25min,台式轧车二轧后带液率100%,80℃预烘5min,90℃蒸汽烘25min,水洗甩干,100℃热定型。

用整理液(含包覆mct-β-cd的微胶囊)处理接枝后的织物,浴比1:18,浸渍20min,台式轧车二轧后带液率120%,60℃预烘4min,95℃蒸汽烘20min,水洗甩干,120℃热定型。

实施例5

耐洗性测试结果

织物用弱碱性洗涤剂,浴比1:20,洗涤,漂洗,晾干。洗后的织物用乙醇、异丙醇或正己烷,索式提取1~3小时,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功能组分含量,洗后/未洗=70%的洗涤次数为耐洗次数,计算后计入表格1。

从表1可知,各组样品的耐洗性均比对比组高,说明在微胶囊表面接枝(包覆)一氯三嗪-β-环糊精和在织物表面接枝一氯三嗪-β-环糊精可以提高织物耐洗性;耐洗性和微胶囊的粒径、表面包覆率以及织物表面接枝率均相关,粒径小、表面包覆率大、接枝率高的耐洗性好,接枝率高3%和5%实验条件下差别不大。

表1.各组样品及对比试验样品的耐洗性次数

整理后,织物样品的拉伸性能、硬挺度变化不大,白度降低约90%。

测试方法:拉伸性能,采用astmd034—95《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标准试验方法(抓样法)》,弯曲长度(硬挺度)测试,采用gb/t18318—2001,白度测试采用aaatcc110—2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