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9086发布日期:2019-08-20 20:0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物是指用织针将纱线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纺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给纱、成圈、卷取。目前,纺织行业关于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其样式较为单一,整齐划一和样式单调的基本结构容易给消费者以视觉疲劳,缺乏新意。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全新的针织物编制方法,丰富纺织行业内的针织物基本结构品种库。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针织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提供一种全新的针织物编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一级编织线,使其沿纬向延展;

s2:在延展开的一级编织线方向上确定等距分布的一级扭转点;

s3:在各个所述一级扭转点处将所述一级编织线沿经向逐一拉出一级u形口,并按照同一个方向对拉出的各个一级u形口进行逐一扭转,形成一级索套;

s4:取二级编织线,使其依次穿过所述一级编织线的各个一级索套,并确定所述二级编织线的二级扭转点,各个所述二级扭转点对应一级扭转点之间的间隔;

s5:以与所述一级索套形成的相同方法,拉出二级u形口并扭转出二级索套;

s6:依次增加下一级的编织线,重复上述s4~s5的步骤以循环往复,并保证各个n级扭转点依次对应着上一级扭转点之间的间隔位置,其中n≥2,且n为自然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j级编织线在该级对应的扭转点处所拉出的各个j级u形口,按照同一个方向逐一扭转至少180°之后形成该级的各个j级索套,j={1,2,…,n},n级为最后一级。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j级编织线在该级对应的扭转点处所拉出的各个j级u形口,按照同一个方向逐一扭转α角之后形成该级的各个j级索套,j={1,2,…,n},n级为最后一级;

α=180°·k+90°;其中,k为正整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j级u形口的扭转方向统一为正向扭转,或反向扭转;其中,j={1,2,…,n},n级为最后一级;各奇数级的j级u形口扭转角度α相同,j取奇数;各偶数级的j级u形口扭转角度α相同,j取偶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j级索套形成之后进行临时固定步骤,并使得各个j级索套在纬向上统一对应,形成贯通,j={1,2,…,n},n级为最后一级。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m级索套的临时固定步骤完成后,m-1级索套的临时固定撤除,m={2,3,…,n},n级为最后一级。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j级编织线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j={1,2,…,n},n级为最后一级。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j级编织线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且各级的同侧线头连接成一体,j={1,2,…,n},n级为最后一级。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s7:在最后一级的各个索套中穿入一根结尾线。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结尾线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针织物编制方法,丰富纺织行业内的针织物基本结构品种库,打破了行业内针织物结样式品种少、样式单一的情况,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各级参考坐标系以及扭转点的分布图。

图2为一级编织线编织成型的过程图。

图3为二级编织线编织成型的过程图。

图4为三级编织线编织成型的过程图。

图5为新型针织物的成品平面图。

图6为新型针织物的成品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编织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针织物,尤其适用于毛线针织物的生产加工。

所述新型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基本步骤:

步骤一:选取一级编织线100,使其沿纬向延展。

具体的,本发明中,纬向为横向编织的方向,径向为编织过程中针织物的增长方向,径向与纬向互相垂直。从第一根用来编织的线开始,沿经向排列的一排排编织线分别为一级编织线100、二级编织线200、三级编织线300、……、n级编织线n00。本发明中的各级编织线可以采用毛线、纱线等。

步骤二:在延展开的一级编织线100方向上确定等距分布的一级扭转点d-1。

具体的,一级扭转点d-1并非一级编织线100线体上的点,而是一级编织线100所在纬向上的空间上的点,其相对于一级编织线100固定不动。

本发明在每一级编织线的纬向上建立一个参考坐标系,以一级编织线100的编织纬向为例:一级参考坐标系o1的原点为一级编织线100的始端;横坐标x1方向与一级编织线100的尾端方向一致;纵坐标y1方向与径向一致。一级扭转点d-1为等距排列在一级参考坐标系o1的横坐标x1正方向上的多个定点。

步骤三:在各个一级扭转点d-1处将一级编织线100沿经向逐一拉出一个个的一级u形口101,并按照同一个方向对拉出的各个一级u形口101进行逐一扭转,形成一级索套102。

具体的,保证一级编织线100的始端固定不动,尾端能够适应性发生纬向收缩。用细长的拉钩(或者其他工具)在每个一级扭转点d-1处依次(从一级参考坐标系o1开始沿横坐标x1正向)钩住一级编织线100并向外拉出一级u形口101。较佳的,拉出方向为径向。

拉钩每拉出一个一级u形口101后不脱离,直接顺势对一级u形口101进行扭转,扭转角度α至少为180°。各个一级u形口101的扭转方向需要一致,且经过扭转后的一级u形口101能够形成一级索套102,一级索套102为索套状,外围闭合,内部具有穿口。

进一步的,各个一级u形口101被扭转为一级索套102之后需要进行临时固定步骤,即:使其临时保持索套状态(被扭转状态)而不反弹,可以借助外部的工具临时插入一级索套102内部的穿口内,进行临时约束。

较佳的,被临时固定的各个一级索套102的穿口在纬向上统一对应,形成贯通,因此优选的扭转角度α应为:α=180°·k+90°;其中,k为正整数。

步骤四:取二级编织线200,使其依次穿过一级编织线100的各个一级索套102,并确定二级编织线200的二级扭转点d-2,各个二级扭转点d-2对应一级扭转点d-1之间的间隔。

具体的,经过步骤三之后,临时固定的各个一级索套102穿口互相贯通,因此将二级编织线200沿着纬向依次穿过各个一级索套102的穿口。

与一级编织线100的编制过程相同的,二级编织线200也需要建立参考坐标系:二级参考坐标系o2。二级参考坐标系o2的原点为二级编织线200的始端;横坐标x2方向与二级编织线200的尾端方向一致;纵坐标y2方向与径向一致。

在横坐标x2的正方向上确定等距分布的多个二级扭转点d-2,二级扭转点d-2与一级扭转点d-1交错设定,且各个二级扭转点d-2对应一级扭转点d-1之间的间隔。需要注意的是:二级扭转点d-2的数量比一级扭转点d-1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同时,本发明需要保证后续各级的扭转点呈周期性增减浮动,即,本发明需要保证奇数级的一级扭转点d-1、三级扭转点d-3、五级扭转点d-5、……的数目相同;偶数级的二级扭转点d-2、四级扭转点d-4、六级扭转点d-6、……的数目相同。

步骤五:以与一级索套102形成的相同方法,拉出二级u形口201并扭转出二级索套202。

具体的,二级索套202的生成方式直接参考步骤三,同样保证二级编织线200的始端固定不动,所拉出的各个二级u形口201经过同方向扭转α后形成各个二级索套202,α=180°·k+90°;其中,k为正整数。需要注意的是:二级u形口201的扭转角度α可以与一级u形口101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需要保证的是:若二级u形口201的扭转角度α与一级u形口101不同,则各奇数级的u形口扭转角度α与各偶数级的u形口扭转角度α不同;若二级u形口201的扭转角度α与一级u形口101相同,则所有u形口的扭转角度α均相同。

步骤六:依次增加下一级的编织线,重复上述s4~s5的步骤以循环往复,并保证各个n级扭转点d-n依次对应着上一级扭转点之间的间隔位置,其中n≥2,且n为自然数。此处不赘述。

步骤七:在最后一级的各个索套中穿入一根结尾线w,防止最后一级索套的松脱与失效。较佳的,结尾线w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w-1。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上述基本步骤,本发明中的第j级编织线在该级对应的扭转点处所拉出的各个j级u形口,可以按照同一个方向逐一扭转180°之后形成该级的各个j级索套,j={1,2,…,n},n级为最后一级。但是如果仅仅扭转180°,则各个j级索套的穿口并不能正对,因此在增加并穿插下一级的编织线时,需要呈波浪形上下往复穿过各个穿口。

较佳的,第j级编织线在该级对应的扭转点处所拉出的各个j级u形口,按照同一个方向逐一扭转α角之后形成该级的各个j级索套,j={1,2,…,n},n级为最后一级。α=180°·k+90°;其中,k为正整数。再优选的,本发明可以令:

k=1,因此,α=180°·k+90°=180°·1+90°=270°。

需要注意的是:奇数级的j级u形口的扭转角度α与偶数级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本发明中的奇数级(或偶数级)的各个j级u形口的扭转角度α需要统一。因此可以归纳为:各奇数级的j级u形口扭转角度α相同,此处的“j”取集合{1,2,…,n}中的奇数{1、3、…};各偶数级的j级u形口扭转角度α相同,此处的“j”取集合{1,2,…,n}中的偶数{2、4、…}。

综上所述,本发明归纳:j级u形口的扭转方向统一为正向扭转,或反向扭转,j={1,2,…,n},n级为最后一级。本发明设定:每个j级u形口绕着空间虚拟的扭转轴进行旋转,扭转轴与径向相同,且扭转轴位于该级参考坐标系的x-y平面内,若任意假定其中一个方向的扭转为正向,则与之相反的另一扭转方向为反向。

j级索套形成之后进行临时固定步骤,并使得各个j级索套在纬向上统一对应,形成贯通,j={1,2,…,n},n级为最后一级。

需要注意的是:第m级索套的临时固定步骤完成后,m-1级索套的临时固定撤除,m={2,3,…,n},n级为最后一级。由此能够便于m级u形口的拉出、便于第m级索套的扭转形成和临时固定,也能够便于对上一级的临时固定的撤除。

进一步的,j级编织线的两端均外伸有线头t-j,j={1,2,…,n},n级为最后一级。较佳的,且各级的同侧线头连接成一体(包括结尾线w的线头w-1),防止已经编织好的部分松脱、脱轨。可以通过烧毛、打结或者布料封边的形式将所有同侧线头连成一体。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