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汗性植绒牛仔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614发布日期:2020-02-14 15:5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排汗性植绒牛仔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绒牛仔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汗性植绒牛仔布。



背景技术:

植绒牛仔布的正面为牛仔布、背面为绒毛层,植绒牛仔布的制作是先在牛仔布上喷涂满胶水,然后利用静电将绒毛吸附于牛仔布,胶水凝固后,绒毛得以在牛仔布上固定形成绒毛层,植绒牛仔布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在牛仔布的背面上涂覆胶水后,汗气难以透过胶水干燥形成的胶水层抵达牛仔布,牛仔布的排汗性能降低很多,导致得到的植绒牛仔布排汗效果较差,舒适性较差。因此,现有的植绒牛仔布存在舒适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汗性植绒牛仔布。本实用新型具有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汗性植绒牛仔布,包括牛仔布,牛仔布的背面设有多个绒毛层,所述牛仔布由纱线经纬交织而成,纱线包括芯纱,芯纱的外表面依次包缠有正向螺旋的第一包纱和反向螺旋的第二包纱。

前述的排汗性植绒牛仔布中,所述芯纱为氨纶弹力丝,所述第一包纱和第二包纱均为棉纤维纱。

前述的排汗性植绒牛仔布中,所述牛仔布的背面设有排汗层,所述排汗层位于相邻绒毛层之间。

前述的排汗性植绒牛仔布中,所述排汗层的宽度是排汗层厚度的5-10倍。

前述的排汗性植绒牛仔布中,所述绒毛层的厚度和排汗层的厚度均为0.5-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绒毛层划分为多块,相邻绒毛层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相应的用于连接绒毛层与牛仔布的胶水不需要涂满牛仔布,牛仔布上具有不被胶水喷涂的区域,区域内的牛仔布保留良好的排汗性,牛仔布的排汗性能降低较少,在满足植绒牛仔布保暖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植绒牛仔布的舒适性。通过改进纱线结构,使纱线表面具有起伏程度较大的曲面,由此纱线经纬交织而成的牛仔布具备较大的空隙,透气性提升,可进一步提高植绒牛仔布的排汗性,舒适性更好。通过排汗层加速植绒牛仔布对于汗气的吸取速度,汗气经排汗层迅速抵达牛仔布排出,也可提高植绒牛仔布的排汗性及舒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是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牛仔布,2-绒毛层,3-芯纱,4-第一包纱,5-第二包纱,6-排汗层,7-胶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排汗性植绒牛仔布,如图1所示,包括牛仔布1,牛仔布1的背面(即制成服装时朝向人体的一面)设有多个绒毛层2,牛仔布1和绒毛层2之间设有胶水层7,所述牛仔布1由纱线经纬交织而成,纱线包括芯纱3,芯纱3的外表面依次包缠有正向螺旋的第一包纱4和反向螺旋的第二包纱5。

所述芯纱3为细度40d的氨纶弹力丝,所述第一包纱4和第二包纱5均为细度25d的棉纤维纱。由此得到的芯纱3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透气性。

所述牛仔布1的背面设有排汗层6,所述排汗层6位于相邻绒毛层2之间。排汗层6的材质为pva高吸水树脂。

所述排汗层6的宽度是排汗层6厚度的5-10倍。

所述绒毛层2的厚度和排汗层6的厚度均为0.8mm。

原理:本实用新型将绒毛层划分为多块,相邻绒毛层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相应的用于连接绒毛层与牛仔布的胶水不需要涂满牛仔布,牛仔布上留出了不被胶水喷涂的区域,区域内的牛仔布保留良好的排汗性,牛仔布整体的排汗性能降低较少,在满足植绒牛仔布保暖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植绒牛仔布的舒适性。通过改进纱线结构,使纱线表面具有起伏程度较大的曲面,由此经纬交织而成的牛仔布具备较大的空隙,透气性提升,可进一步提高植绒牛仔布的排汗性,舒适性更好。通过排汗层加速植绒牛仔布对于汗气的吸取速度,汗气经排汗层迅速抵达牛仔布排出,也可提高植绒牛仔布的排汗性及舒适性。由于纱线具备较好的弹性,当本实用新型的植绒牛仔布用作紧身面料时,植绒牛仔布被撑开,植绒牛仔布上的空隙变大,胶水层开裂,汗气可以通过胶水层的裂缝抵达牛仔布,植绒牛仔布的排汗性更好,相较于现有不具备弹性的植绒牛仔布舒适性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