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空凸起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以及制造其的工艺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8448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起形成表面130也如此。
[0116] 凸起形成表面130为1. 3米宽钢制织构化滚筒,其具有520毫米直径、3毫米滚筒 厚度和4毫米圆形成形孔的六角密集图案,所述成形孔W6毫米的中屯、至中屯、间隔被间隔 开。多孔内侧滚筒壳138是100目(在两个方向上每英寸100丝/在两个方向上每厘米39 丝)的编织不诱钢丝网。在壳138的外部和滚筒130内部之间的间隔或间隙为1. 5毫米。
[0117] 被改变的工艺参数是前述的缠结流体压力(140, 160和180己)和用前述超喂率 0F= [(V1/V3) -l]xl00计算的超喂程度(0%,11%,25%和43%),其中VI是凸起纤网 16的输入速度而V3是所获得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10的输出速度。
[0118] 所有样品W大致为25米每分钟(m/min)的离线或脱离速度(V3)运行。VI针对 在表1和表2中的样品被记录在两个表中。V2对于在表1和表2中的所有样品W等于V3 或25米每分钟的速度保持恒定。所完成的样品被送至线式干燥器W移除通常存在于水刺 过程中的过量水。各样品在所述干燥器之后被收集然后用编码(见表1和表2)标记W与 所用过程条件相对应。
[0119] 相对于所制造的材料,如下面所示的,某些制成是带支撑层14的而其它的不 带,当使用支撑层14时,存在=种变型,包括纺粘纤网、水刺纤网和透风粘合梳理纤网 (TABCW)。纺粘支撑层14是17克每平方米(gsm)的聚丙締点结合纤网,所述纤网由1. 8旦 巧尔聚丙締纺粘纤维制成,其随后被点结合,其中每单位面积的总结合面积为17.5%。所 述纺粘纤网由澳大利亚米尔森角的金伯利-克拉克澳大利亚公司制造。所述纺粘材料被喂 送至且进入呈漉形式的工艺流程,所述漉具有大致为130厘米的漉宽度。所述水刺纤网是 52gsm的水刺材料,该材料使用70重量百分比、1. 5旦巧尔、长40毫米的粘胶短纤维和30 重量百分比、1.4旦巧尔、长38毫米的聚醋(阳T)短纤维的均匀混合物,其由澳大利亚塔拉 梅林的Textor技术私人有限公司制造。所述水刺材料被预形成且W漉形式被喂送且具有 大致为140厘米的漉宽度。所述透风粘合梳理纤网(TABCW)具有40gsm的基重且包含在如 下的均匀混合物,该混合物由40重量百分比、6旦巧尔、长51毫米的聚醋短纤维和60重量 百分比、3. 8旦巧尔、长51毫米的聚己締銷/聚丙締巧双组分短纤维组成,所述混合物由澳 大利亚塔拉梅林的Textor技术私人有限公司制造。在下面标题"支撑层"的数据(见表1) 中,纺粘纤网被标为"SB",水刺纤网被标为"SL"而透风粘合梳理网(TABCW)被标为"S"。 当不使用支撑层14时,为词语"无"。用在各示例中的基重不应被认为是对可用基重的限 审IJ,因为支撑层的基重可根据最终应用被改变。在所有情况下,凸起纤网16是梳理短纤维 纤网,其由100% 1. 2旦巧尔、长38毫米的聚醋短纤维制成,其可从韩国大田汇维仕株式会 社购得。梳理纤网根据水刺缠结工艺流程、由澳大利亚塔拉梅林的Textor技术私人有限公 司制成,且其具有大致为140厘米的宽度。基重如在表1和表2中所标的那样改变,且范围 在28gsm和49. 5gsm之间,但可根据最终应用使用其它基重和范围。凸起纤网16在下面表 1和表2的数据中被标为"梳理纤网"。
[0120] 在下面的表1和表2中所列W及在附图的图11中的材料厚度是用具有345帕 (0.05磅每平方英寸(psi))脚压的S丰公司型号ID-C1025B测厚仪测量的。测量在室温 (约20摄氏度)下进行且借助具有76. 2毫米(3英寸)直径的半圆W毫米为单位记录。在 有或没有支撑层的情况下的所选样品厚度个样品的平均值)在附图的图11中示出。
[0121] 所述材料的抗拉强度,被定义为在测试期间所达到的峰值载荷,在机器方向(MD) 和机器横向(CMD)上都被测量,所述测量使用运行Instron系列IX软件模块修订版1. 16 的具有+/-1千牛化脚的测压元件的Instron型号3343拉伸测试装置进行。初始的卡爪 间隔距离("标距长度")被设定为75毫米而十字头速度被设定为300毫米每分钟。卡爪 宽度为75毫米。样品在机器方向上被切成300毫米长50毫米宽且所记录的每个抗拉强度 测试结果是每个编码的两个样品的平均值。样品在室温(约20摄氏度)下被评估。过剩 的材料被允许悬垂在所述设备的端部和侧部之外。CMD强度和伸长也被测量且通常CMD强 度为MD强度的约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而CMD在峰值载荷时的伸长高出在MD方向上约两 倍至S倍(CMD样品沿在CMD中的长尺寸被切割)。MD强度W牛顿每50毫米材料宽度被记 录(结果在表1和表2中示出)。所述材料在峰值载荷处的MD伸长被记录为初始标距长度 (初始卡爪间隔)的百分比。
[012引还沿MD方向W10牛顿(脚载荷进行伸长测量并记录(见表1和表2W及图12)。 表1和表2示出基于改变所用支撑层、所用超喂程度和来自水刺水喷嘴的水压变化度的数 据。
[0123] 作为改变工艺参数的结果的示例,高超喂需要足够的喷射压力W迫使凸起纤网16 进入织构化滚筒130且吸收被超喂至形成织构区域144的过量材料。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 喷射能量W克服材料对织构的阻力,那么材料将会折叠且与其自身叠置,且在最坏情况下 可能在形成织构区域144之前搭接至漉,由此需要停止工艺流程。虽然所述实验W25m/min 的线速度V3进行,然而该不应被认为是对线速度的限制,因为具有相似材料的设备W10至 70m/min范围的线速度运行,且可根据所运送的材料而使用在该个范围外的速度。
[0124] 下面的表总结了材料、工艺参数和测试结果。对于在表1中示出的样品,样品被制 造为带有和不带支撑层。编码1. 1至3. 6用的是上述纺粘支撑层。编码4. 1至5. 9没有支 撑层。每个样品的喷射压力被列在该表中。
[0125] 表1 ;实验参数和测试结果,有支撑层和无支撑层,编码1至5。
[0126]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形成具有凸起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的工艺,其包括: 提供在其中限定有多个成形孔的凸起形成表面,所述成形孔彼此间隔并且在其之间有 基座区,所述凸起形成表面能以凸起形成表面速度沿机器方向移动, 提供具有多个凸起流体喷嘴的凸起流体缠结装置,其能够从所述多个凸起流体喷嘴沿 朝向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方向喷射缠结流体的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 提供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提供包含纤维的非织造凸起纤网,所述凸起纤网具有相反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将所述凸起纤网喂送至所述凸起形成表面上,其中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外表面被定位 邻接所述凸起形成表面, 将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喂送至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内表面, 沿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方向引导来自所述多个凸 起流体喷嘴的所述缠结流体的所述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以造成a)所述凸起纤网中的 位于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所述成形孔附近的多个第一纤维被引入所述成形孔中以形成从 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和造成b)所述凸起纤网中的多个第二 纤维与所述支撑层缠结以形成层压纤网,和 从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移除所述层压纤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形成表面包含织构化滚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所述基座区对所述缠结流 体是流体不可渗透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的所述引导造成中 空的凸起的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纤网以比所述支撑层被喂送至所述凸 起纤网上的速度更高的速度被喂送至所述凸起形成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纤网以比所述支撑层被喂送至所述凸 起纤网上的速度更高的速度被喂送至所述凸起形成表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纤网以约10%至约50%的超喂率被喂 送至所述凸起形成表面上。
8. -种用于形成具有中空凸起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的工艺,其包括: 提供可渗透流体的层压形成表面,所述层压形成表面能够以层压形成速度沿机器方向 移动, 提供在其中限定有多个成形孔的凸起形成表面,所述成形孔彼此间隔并且在其之间具 有基座区,所述凸起形成表面能够以凸起形成表面速度沿机器方向移动, 提供具有多个层压流体喷嘴的层压流体缠结装置,其能够从所述层压流体喷嘴沿朝向 所述层压形成表面的方向喷射缠结流体的多个加压层压流体射流, 提供具有多个凸起流体喷嘴的凸起流体缠结装置,其能够从所述凸起流体喷嘴沿朝向 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方向喷射缠结流体的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 提供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提供包含纤维的非织造凸起纤网,所述凸起纤网具有相反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将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凸起纤网喂送至所述层压形成表面, 将来自所述多个层压流体喷嘴的所述多个加压层压流体射流引入所述支撑层和所述 凸起纤网,以造成所述凸起纤网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纤维与所述支撑层缠结,以形成层压纤 网, 将所述层压纤网喂送至所述凸起形成表面,其中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外表面邻接所述 凸起形成表面, 沿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方向将来自所述多个凸起 流体喷嘴的所述缠结流体的所述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引导至所述层压纤网中,以引起所 述凸起纤网中的位于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所述成形孔附近的多个第一纤维被引入所述成 形孔中以形成从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和 从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移除所述层压纤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支撑层被喂送至所述层压形成表面,其中所 述第一表面邻接所述层压形成表面,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内表面被喂送至所述支撑层的所 述第二表面,且所述多个加压层压流体射流从所述多个层压流体喷嘴沿从所述凸起纤网的 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层压形成表面的方向被引导,以造成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纤维的至少 一部分成为与所述支撑层缠结的以形成层压纤网。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形成表面包含织构化滚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形成表面的所述基座区对所述缠结 流体是流体不可渗透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多个加压凸起流体射流的所述引导造成中 空的凸起的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纤网以比所述支撑层被喂送至所述层 压形成表面上的速度更高的速度被喂送至所述支撑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凸起纤网能够以比所述支撑层被喂送至 所述层压形成表面上的速度更高的速度被喂送至所述支撑层上。
15. -种流体缠结层压纤网,其包括: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包含纤维的非织造凸起纤网,所述凸起纤网具有相反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凸起纤网中的多个 第一纤维形成从所述凸起纤网的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以及所述凸起纤网中的 多个第二纤维与所述支撑层缠结以形成层压纤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其中,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是中空 的。
17. -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至少一个层,所述物品的所述至少一个层至少部分地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
18. -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至少一个层,所述物品的所述至少一个层至少部分地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缠结层压纤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物品从由尿布、尿裤、训练裤、失禁 器件、女性卫生产品、绷带或擦拭物组成的组中选择。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物品从由尿布、尿裤、训练裤、失禁 器件、女性卫生产品、绷带或擦拭物组成的组中选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流体缠结层压纤网和用于其形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以及所述流体缠结层压纤网的终端用途。该层压纤网包括支撑层和具有多个凸起的非织造凸起纤网,所述凸起优选为中空的。作为流体缠结工艺的结果,缠结流体被引导通过支撑层且进入位于形成表面上的凸起纤网。缠结流体的力使得两个层彼此结合,且流体引起在凸起纤网中的纤维的一部分被迫进入位于形成表面中的开口,从而形成所述中空凸起。所获得的层压品具有许多用途,包括但不局限于,湿的和干的擦拭材料、以及加入个人护理吸收性物品的许多部分中和用于包装尤其是在流体控制成问题的食品包装。
【IPC分类】D04H1-492, D04H1-495
【公开号】CN104769173
【申请号】CN201380057271
【发明人】N·费恩, S·S·C·卡比, A·R·巴特勒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30日
【公告号】EP2914766A1, US20140121626, WO2014068492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