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9259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侧穿进,然后在滚边部I与压布板9连接部分的底端处嵌入在滚边中;固定部10安装在压布板9的上侧,压布板9的底部一侧设有布槽9-3,使从滚边部I中出来的布料包裹着绳线沿着布槽9-3向前拉动进行缝制,布槽9-3的端口对准滚边部I的出口,布槽9-3内设有走针孔9-1,可防止滚边的缝制过程中缝纫机的缝针出现偏移现象,保证滚边的质量较高。
[0020]滚边部I包括横置的“U”形板7和竖直板5组成的密封结构、隔板6,隔板6位于密封结构内,隔板6与竖直板5的中心垂直,可使布料沿着横置的“U”形板7穿进,由于布料的上下两端之间设有隔板6,而且横置的“U”形板7的宽度不变,所以可保证布料的滚边均匀性较高,而且容易出现鼓包、上下边不对称等现象;又在横置的“U”形板7的底部中间开有缺口 1-1,可通过缺口 1-1拨动布料,使布料快速从滚边部I穿出,节省时间。
[0021]隔板6距离“U”形板7的底部和“U”形板7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U”形板7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的半径等于“U”形板7侧面距离隔板6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保证布料在滚边部I内的形状稳定性较好,进一步可保证滚边的均匀性较高。
[0022]穿线部3包括第一穿线孔2、第二穿线孔4、第三穿线孔15,第一穿线孔2、第二穿线孔4平行排列在滚边部I的一侧,第三穿线孔15安装在滚线部I的端部,第三穿线孔15所在的平面与滚边部I端部所在的平面之间所夹角度为75°,将线绳依次从第一穿线孔2、第二穿线孔4、第三穿线孔15中穿过,既使线绳将有向滚边部I边缘部分靠拢的趋势,又可防止线绳出现打结现象,而且此角度下既可使线绳容易从第三穿线孔15中穿过,又可保证线绳与从滚边部I中穿出的布料内部中心贴合性较好;第三穿线孔15处于布槽9-3的入口内,第三穿线孔15距离布槽9-3边缘的最小距离为0.4mm,此距离略大于布料的厚度加上线绳的厚度之和,既可保证在绳线和布料在前进过程中,绳线会紧贴布料的中心前进,使绳线始终嵌入在滚边的中心部位,使线绳的位置相对滚边的中心线位置较为稳定,又不会造成布料与布槽9-3边缘之间、线绳与第三穿线孔15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较大摩擦力造成布料及线绳的损坏。
[0023]穿线部3由两根金属条加工制作而成,其中第一穿线孔2和第二穿线孔4采用同一根金属条嵌入在滚边部I的侧边内并在金属条的两端拧成圆孔状形成的,保证第一穿线孔2、第二穿线孔4的位置稳定性较高,另一根金属条嵌入在滚边部I的中心内并在滚边部I的入口端形成弧形的突出部8,突出部8可用于引导布料进入到滚边部I内,在滚边部I的出口端形成圆形的第三穿线孔15,使从第三穿线孔15中出来的线绳可包覆在滚边内,此实施例中线绳也可改为松紧带、布条等其他线型物质。
[0024]固定部10呈“Z”形结构,固定部10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凹槽内设有压片13,压布板9上设有凸台12,压片13通过螺钉14固定在凸台12上,可使固定部10的底部有一定的可旋转功能,可通过固定部10底部的旋转使压布板9的两端可分别翘起一定高度,利于布料穿入布槽9-3中;固定部10的上端设有安装孔10-1,用于将固定部10固定在缝纫机上的相应位置处。
[0025]压布板9上设有第二凹槽9-2,第二凹槽9-2呈弧形结构,第二凹槽内设有挡片11,固定部10的底部处于挡片11上,挡片11的一端处于压片13的下方,可见挡片11的一部分也呈弧形结构,挡片11的另一部分也处于第一凹槽中,通过压片13可使挡片11的位置稳定,而固定部10的底端被限制在挡片11、凸台12及压片13组成的空间内进行旋转,而且旋转角度也受到限制,因此固定部10相对压布板9的位置活动有限,固定部10的可靠性也较高。
[00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通过固定部10上的安装孔10-1将压布板9及滚边部I固定在缝纫机上的相应位置处,保证缝纫机的缝针处于走针孔的正上方,此时压布板9的底面接触缝纫机的表面放置,先将线绳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2、第二穿线孔4、第三穿线孔15,通过滚边部I的入口端形成弧形的突出部8的引导作用,将布料穿进滚边部I中,在滚边部I的缺口 1-1处用手向前拨动布料,可使布料顺利地中滚边部I中穿出,形成形状均匀的滚边,然后将线绳包裹在从滚边部I出来的滚边中,再通过旋转固定部10,将压布板9与滚边部I连接的一端翘起,使嵌有线绳的滚边进入到布槽9-3中,然后再通过旋转固定部10,将压布板9的另一端翘起,使嵌有线绳的滚边从布槽9-3中穿出,最后向前拉动嵌有线绳的滚边,嵌有线绳的滚边在布槽9-3内并沿着布槽9-3向前移动,缝针从走针孔9-1中进行对嵌有线绳的滚边进行缝制,此过程中,滚边缝制的平整性、均匀性较好,而且线绳紧贴滚边的中心,使缝针不会从线绳上穿过,保证线绳在滚边的自由度较高,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主权项】
1.一种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包括滚边部、压布板、穿线部、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滚边部的出口端与压布板连接,滚边部与压布板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穿线部固定在滚边部的一侧以及滚边部与压布板连接部分的底端,固定部安装在压布板的上侧,压布板的底部一侧设有布槽,布槽的端口对准滚边部的出口,布槽内设有走针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滚边部包括横置的“U”形板和竖直板组成的密封结构、隔板,隔板位于密封结构内,隔板与竖直板的中心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距离“U”形板的底部和“U”形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板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的半径等于“U”形板侧面距离隔板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板的底部中间开有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穿线部包括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三穿线孔,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平行排列在滚边部的一侧,第三穿线孔安装在滚线部的端部,第三穿线孔所在的平面与滚边部端部所在的平面之间所夹角度为锐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穿线孔所在的平面与滚边部端部所在的平面之间所夹角度为60?75° ;第三穿线孔处于布槽的入口内,第三穿线孔距离布槽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大于0.4mm。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穿线部由两根金属条加工制作而成,其中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采用同一根金属条嵌入在滚边部的侧边内并在金属条的两端拧成圆孔状形成的,另一根金属条嵌入在滚边部的中心内并在滚边部的入口端形成弧形的突出部,在滚边部的出口端形成圆形的第三穿线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呈“Z”形结构,固定部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压片,压布板上设有凸台,压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凸台上;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安装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布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呈弧形结构,第二凹槽内设有挡片,固定部的底部处于挡片上,挡片的一端处于压片的下方。
【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包括滚边部、压布板、穿线部、固定部,滚边部的出口端与压布板连接,滚边部与压布板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穿线部固定在滚边部的一侧以及滚边部与压布板连接部分的底端,固定部安装在压布板的上侧,压布板的底部一侧设有布槽,布槽的端口对准滚边部的出口,布槽内设有走针孔。本发明提供的缝纫机用滚边嵌线装置不仅可保证滚边的均匀性、平整性较好,还可保证线绳紧贴布料进行嵌线,使线绳的位置相对滚边的中心线位置较为稳定,并且它还便于穿线、节省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D05B35/06
【公开号】CN105113145
【申请号】CN201510572638
【发明人】谢荣
【申请人】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