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419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结构和洗涤剂投放器19。所述的外筒为盛水筒2,设于外筒内的内筒为洗衣结构。所述的进水结构包括,向盛水筒2进水的进水管和控制进水管通断的进水阀1。优选的,所述的盛水筒2中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4,以检测盛水筒中洗涤水的水位高度;盛水筒2中还设有第一浊度传感器3,以检测盛水筒中洗涤水的浊度值。洗涤剂投放器19与盛水筒2上部连通,洗涤剂投放器19上设有洗涤剂传感器18,用于检测洗涤剂投放器流入盛水筒内的洗涤剂流入量和洗涤剂投放器中洗涤剂剩余量。
[0044]本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在盛水筒2外设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絮凝处理单元。所述的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盛水筒2连通的絮凝容器7和向絮凝容器7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15,由盛水筒2排水至絮凝容器7内絮凝处理。优选的,所述盛水筒2的底部经设有第一排水泵5的第一循环管20与絮凝容器7上部的进水口 16相连通,使盛水筒中的水流入絮凝容器中进行絮凝反应;所述絮凝容器7底部设置的回水口经设有第二排水泵6的第二循环管21与盛水筒2相连通,使絮凝容器中的絮凝处理后的水回流入盛水筒中供漂洗使用。通过设置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以实现控制盛水筒和絮凝容器间相互水流通断的目的。
[0045]所述的絮凝容器7内还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10,以检测絮凝容器中的水位高度。所述的絮凝容器7内设有第二浊度传感器11,以检测絮凝容器中水的洁净度。所述的絮凝剂投放器15与絮凝容器7上部连通,所述的絮凝剂投放器15上设有絮凝剂传感器14,用于检测絮凝剂投放器投放至絮凝容器内的絮凝剂的投放量和絮凝剂投放器中絮凝剂的剩余量。
[0046]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工作结束将水排出到洗衣机外部的排水结构。所述的排水结构包括,与絮凝容器7底部设置的排污口相连通的、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排污阀12的排污管8,以将絮凝容器中的水排放至洗衣机外部。
[0047]实施例一
[0048]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7,絮凝容器7包括絮凝桶72,扣合在絮凝桶72上部开口处的絮凝桶盖71。所述的絮凝桶盖71与絮凝桶72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条,以提高絮凝容器7的密闭性、防止絮凝桶72中的水溢流。絮凝桶72的底部设置有排放污水的排污口 79、供絮凝反应后的洁净水回流的出水口 17。絮凝桶盖上设有投放口,用于向絮凝容器7内投放絮凝剂。
[0049]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絮凝桶盖71上还设有将盛水筒2中的水流入絮凝桶72中的进水结构。所述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喷头73,所述的进水喷头73安装在絮凝桶盖71的中心处,所述的进水喷头73向絮凝容器7内部凸出延伸。进水喷头73上设有多个喷水孔74,各喷水孔74的孔径依据该喷水孔74和絮凝桶72侧壁间的最短距离对应设置。不同孔径的喷水孔74中喷射出不同速度的、可冲刷至絮凝桶72对应侧壁处的进水水流。
[0050]所述进水喷头73由壳体75构成,壳体75围成中空的进水腔室78。进水腔室78的上部为进水口 16。所述进水口 16经第一循环管20与盛水筒2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20上还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一排水泵5。
[0051]各喷水孔74均设于进水喷头的壳体75下部。各喷水孔74由自贯穿壳体75侧壁的、连通絮凝桶72内部空间和进水腔室710的通孔构成,以使进水腔室710中的水流自喷水孔74处形成具有一定流速的、流向絮凝桶72中的喷水水流。优选的,构成喷水孔74的通孔为自内向外逐渐收窄周径的缩口孔,以增加喷水孔74两侧的压力差,达到提高喷水孔74处流出的进水水流的流速的目的。
[005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絮凝桶72的底部排布有多个进气口 77,各进气口 77分别与进气装置相连通,以向絮凝桶中鼓气,以加速絮凝剂的溶解速率和提高絮凝反应速度。
[0053]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盛水筒中的洗涤水或漂洗水自第一循环管流入进水喷头的进水腔室中,再自进水腔室的各喷水孔中喷射至絮凝容器内部,喷射水流会喷洒至絮凝容器的内侧壁处,对附着在内壁上的污物进行冲刷;同时,由于自喷水孔中流入的进水水流是以喷水水流形式喷射至内壁上后沿内壁下落至絮凝容器中,避免了进水水流直接落入絮凝容器内部的液面处、造成对液面处所形成絮凝物造成冲击情况的发生。
[0054]实施例二
[0055]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喷头73的壳体75呈圆柱状。圆柱状的壳体75下部设有多个喷水孔74。各喷水孔74设于同一高度面处,并沿壳体75的侧壁外周线均布设置。各喷水孔74沿壳体75侧壁外周线延伸排布。各喷水孔74的轴向高度,即圆柱状壳体73的轴线方向上喷水孔74的高度;各喷水孔74的周向宽度,即圆柱状壳体73的外周线方向上喷水孔74的宽度。
[0056]本实施例中,各喷水孔74的轴向高度相等设置,而各喷水孔74的周向宽度随该喷水孔74与絮凝桶72侧壁的距离变大而变小,以保证较远距离的絮凝桶侧壁处对应的进水水流流速较高,使该水流可冲刷至絮凝桶侧壁处,实现通过调节喷水孔孔径、改变进水水流流速的目的。
[0057]还可以,将各喷水孔74的周向宽度相等设置,而各喷水孔74的轴向高度随该喷水孔74与絮凝桶72侧壁的距离变大而变小,以同样实现改变进水水流流速的目的。
[0058]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絮凝桶72横断面呈不规则矩形,一组相对的边为长边、另一组相对的边为短边;一对长边呈相平行的直线段状,一对短边呈相对外凸弯折的圆弧状。。
[0059]絮凝桶72顶部扣合有絮凝桶盖71,絮凝桶盖71下表面的中心处设有进水喷头73。进水喷头73由沿絮凝桶72轴线设置的、圆柱状的、中空的壳体75构成,壳体75围成的中空部为进水腔室78。壳体75上部设有将进水腔室78与盛水筒2相连通的进水口 16,壳体75的下部设有将进水腔室78与絮凝桶72内部相连通的各喷水孔74。
[0060]本实施例中,进水喷头73上设置的喷水孔74包括周向宽度逐渐减小的第一喷水孔741、第二喷水孔742和第三喷水孔743。各喷水孔74沿壳体75侧壁的外周线排布,各喷水孔74的轴线均沿壳体75的径向设置。
[0061]进水喷头壳体75的同一高度面处设有两个第一喷水孔741,第一喷水孔741的轴线与絮凝桶72横断面的较长对边相垂直。四个第三喷水孔743,第三喷孔743的轴线与较长对边夹角为ct,45度> α > 0度;优选的,α为30度。相邻第一喷水孔741和第三喷水孔743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喷水孔742,第二喷水孔742的轴线与较长对边之间的夹角为60度。
[0062]从而,使得絮凝桶横断面形成的不规则矩形长边所处的侧壁中部分别对应一第一喷水孔741,短边所处的侧壁两端部分别对应一第三喷水孔743,长边和短边构成的侧壁相交部分别对应一个第二喷水孔742,使得进水水流可全面覆盖喷射至絮凝桶的内壁,实现彻底冲刷絮凝容器内壁上附着污物的目的。优选的,第二喷水孔742的喷水水流覆盖连接相交处的长边所处侧壁一端。
[0063]所述的第一喷水孔741、第二喷水孔742和第三喷水孔743的轴向高度相等设置;第一喷水孔741的周向宽度大于第二喷水孔742的周向宽度,第二喷水孔742的周向宽度大于第三喷水孔743的周向宽度。
[0064]从而,使得第一喷水孔741以较低速度、较大覆盖面积向长边构成的侧壁喷水,以保证喷水可覆盖较广的喷水面积,以较低的速度避免反弹情况的发生;第三喷水孔742以较高速度、较小覆盖面积向短边构成的侧壁喷水,以保证喷水可喷射至较远的短边处,对其进行冲刷,以使进水水流尽量覆盖絮凝桶内壁的各部分。
[0065]实施例三
[0066]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喷头73的壳体75侧壁的至少两个不同高度面处分别设有多个喷水孔74,各高度面处的喷水孔74均分别沿壳体75的侧壁外周线排布。优选的,不同高度面处的各喷水孔74交叉排布。从而,实现各层喷水孔74的喷射水流交错喷射,使喷射水流覆盖絮凝容器72的内壁,提高清洗效率的目的。
[0067]实施例四
[0068]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喷头73上设有溢流口 76,溢流口 76高于喷水孔74、低于进水口 16的设置。所述溢流口 76将进水腔室710与絮凝容器7内部空间相连通,使进水喷头73中的多余水流自溢流口 76处流出进水腔室710,避免进水回流至盛水筒2中情况的发生。
[0069]实施例五
[0070]本实施例中,进水喷头73的壳体75上设有多个喷水孔74,各喷水孔74均由贯穿壳体75侧壁的通孔构成,所述的通孔为自内向外逐渐收窄的缩口孔;优选的,至少一部分通孔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